常州词派的当代评与宋代词人当代评比较
2011-08-15张彩云
张彩云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文学·语言研究·
常州词派的当代评与宋代词人当代评比较
张彩云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清代常州派与宋代词评家在词学理论、词评视角和创作主体与词评主体的关系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宋代词评家将词评放开在整个文化背景上看词的优势与不足,清代常州派词评家将词评放到与宋比较的格局中而论词;宋代词评伴随创作而展开,清代词评则与浙西派比照中来进行;宋代词评是先作者后评论,主张创作先行;清代是先学者后创作,创作往往是主张的演义。
宋代词评;常州派词评;词学理论;词评家创作;比较
清代常州词派的当代评与宋代词人的当代评有着诸多的不同之处。下面主要从词评的发展概况、词评理论的成熟完善方式等方面来阐述。
一、发展情况及成就概述
1.发展背景
宋代词评家放在整个中华文化与唐宋诗词发展背景上看自己时代词的优势与不足,清代词评家将清词放在与宋词的比较格局中论清代词人词学成就。
宋词当代评发展背景:词在宋代有明显的角色转变痕迹。词体文学经历了相当长的为他者写作的历程,词体本来是宫廷文化的产物,后来下移到一般的士大夫阶层,形成了早期的文人词;到北宋中期时,由晏欧、苏轼等为代表,将词体改造为士大夫阶层的文学载体;到南宋时,词定格为词人之词,整体看是一个不断雅化的过程。[1]前言:2词的协律性、词的诗化理论、本色论、雅化理论等宋代词人当代评随着词的不同时期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着。
常州派词评发展背景:清代词人把宋词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他们对两宋词各自的特色有着独特的见解。清代词评家把学北宋、习南宋作为各派词论的重要内容,通过评宋词提出了各派的论词主张,以至于对北(南)宋的推崇竟成为其派的代称。常派的况周颐论及晚清词坛的状况云:“近人操觚为词,辄曰吾学五代,学北宋,学南宋。”[2]3017可见,南北宋词是清代词学家的评议话题。这些都对常州派词的当代评产生着影响。
2.宋代词评的成就及特点
宋词评如李清照《词论》、胡仔《笤溪渔隐词话》、王灼《碧鸡漫志》、魏庆之《魏庆之词话》、张炎《词源》等。宋代不同的词论主张源于词的不同风格、流派及创作环境等。其当代词评主要成就及特点如下:
(1)词的诗化理论。苏轼“以诗为词”,把传统的“诗言志”观念带进词体,这是词文学化的一大突破。苏轼以诗为词的词学观显示了词的创作发展方向,但当时未能在词坛占主流地位。直到后来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引起词家的忧患意识,才促成了人们对词学观的反思,再加上元祐学术得到重视,苏词观影响渐大。在这一背景下,胡仔、王灼、魏庆之等都对苏轼的“以诗为词”理论进行评价。[3]如“《后山诗话》:‘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耳,唐诸人不迨也。’”[4]92胡仔从诗词对比的大背景中来谈词的优势与不足。
王灼《碧鸡漫志》云:“晁无咎、黄鲁直皆学东坡,韵制得七八。”[5]108
《魏庆之词话》云:“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6]164-165
依上可见,从唐宋文化对照上及宋代词评中可见胡仔、王灼、魏庆之对当代词评的观点,他们在评苏词的诗化风格时总伴随着和传统的婉约词的比较。同时,崇苏热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雅正的理论体系。
(2)词的本色理论。在传统婉约词创作呈主流的形势下,李清照的《词论》提出了“词别是一家”说。这代表了北宋婉约派词论家的基本观念。《词论》提出了词的协律性及词讲究铺叙、高雅、典重的特征,并论述了宋词的优势与不足。如:
“始有柳屯田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又往往不协音律者。……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典重。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7]
从《词论》可见,李清照从文化背景上评柳词,既评柳词的优势,也点出了其词之不足。同时,她还讲到其他宋词家有的未注意词的协音律问题,有的缺少铺叙、典重等词应具备的特征,在这些词评中,她提出了词的本色理论。
(3)词的雅化理论。词的雅化理论源于儒家诗教传统。南宋理学家所标举的思想文化背景及当时文人的现实条件推衍出了词的雅化理论。[3]79词之雅正问题在许多词评中均可见到。如张炎《词源》:“古之乐章、乐府、乐歌、乐曲,皆出于雅正。……美成负一代词名,所作之词,浑厚和雅,善于融化词句。”[8]188
张炎崇尚白石之“清空”云:“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此清空质实之说。……白石词如《疏影》《暗香》等曲,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8]192
《词源》“杂论”条云:“词欲雅而正,志之所之,一为情所役,则失其雅正之音。耆卿、伯可不必论,虽美成亦有所不免。”[8]197-198
又,“美成词只当看他浑成处,于软媚中有气魄。……惜乎意趣却不高远。”[8]198
“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8]198“辛稼轩、刘改之作豪气词,非雅词也。于文章余暇,戏弄笔墨,为长短句之诗耳。”[8]198
从以上几条可见,张炎不仅从词的总体上来评词,更多从词之雅正、意趣、风格等角度来评词,而且很有见地地来评价诸多词家作品的优势与不足。他更倾向于通过艺术技巧来实现词的审美品性,其着眼点是把作品看成是作家艺术技巧的直接产物。[3]
总之,宋词的当代评始终与词的发展一致,如以诗为词理论、本色理论、雅化理论的提出及影响始终与词的发展相一致;始终注意词体与风格的演进;始终与宋代文学发展相一致。
苏轼以诗为词的词学观显示了词的创作发展方向,虽也受到后山、李清照等的批判,但也得到了魏庆之等词家的肯定。后来,随着苏轼的词学观对当代词评影响渐大,促成了词体趋向雅化。词的雅化理论在姜夔、张炎的词论中被明确提出,对南宋词坛的词人词作影响深远。
3.常州派词评的成就及特点
清代词评家将自己时代的词放在与宋词的比较格局中论清代词人词学成就。清代词学理论接续两宋,并在理论成果上超过了两宋。清代词学理论从清初的阳羡派到后来的浙派、常派等,可看出其是一个不断正统化的进程。[3]
常派词评家在批判、吸收清代其它词派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如张惠言的意内言外论、周济的寄托出入论、谭献的“作者之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陈廷焯的沉郁说、况周颐的沉著说等观点往往都是在清代其它词派及常派前辈的词论基础上逐渐完善、发展的。
常州派词评家将词放在与宋的比较格局中之例子比比皆是,如: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两宋词各有盛衰,北宋盛于文士而衰于乐工,南宋盛于乐工而衰于文士。”[9]1486从此处评论可见,在经历了清代崇南尊北的争论后,词评家开始客观地分析两宋词的作者构成情况。
周济又云:“诗有史,词亦有史,庶乎自树一帜矣。……初学词求有寄托,有寄托则表里相宣,斐然成章。……北宋词,下者在南宋下,以其不能空,且不知寄托也;高者在南宋上,以其能实,且能无寄托也。南宋则下不上犯北宋拙率之病,高不到北宋浑涵之诣。”[9]1487他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云:“夫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一物一事,引而伸之,触类多通,驱心若游丝之罥飞英,含毫如郢斤之斫蝇翼,以无厚入有间。”[10]1491-1492从以上可见,周济在论词时是在与宋的比较格局中阐明其词学观,即“词史”说和“从有寄托入,以无寄托出”的观点。周济在评宋四家词的基础上来评词,使其关于学词理论进一步成熟了,并提出将寄托问题置于具体学词途径来认识,且在评论宋四家词作品时较确切地认识作品的意义。
再看常派代表陈廷焯,他评词也多是把清人清词置于与宋词的比较之中而论。如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国初多宗北宋,竹垞独取南宋,……然北宋、南宋,不可偏废。南宋白石……,固是高绝;北宋如东坡……亦岂易及耶?况周、秦两家,实为南宋导其先路。”[11]卷三:59并云两宋词家胜处:“周、秦词以理法胜。姜、张词以骨韵胜。碧山词以意境胜。要皆负绝世才,而又以沉郁出之,所以卓绝千古也。至陈、朱则全以才气胜矣。”[11]卷六:149
从上面评论可见,陈廷焯以北宋和南宋的具体词家来评其各自特色与区别,并通过两宋的区别推出他的沉郁之说。
再如,他在评国初诸老时也是和宋词作比而说其沉厚不足:“国初诸老,同时杰出,几欲上掩两宋;然才力有余,沉厚不足。盖一代各有专长,宋词已成绝技,后世不能相加也。”[11]卷三:58此处,陈廷焯以他的沉郁说来评说清初诸词,认为清初词沉郁不足,所以不如宋词。很明显,陈氏在评词时常以之与宋词比较。
总之,常州派词评家除了在评宋词中阐明自己的词论观点外,还在评论其当代词中来阐明、推衍自家的词学理论观点。常州词派从评浙派词中凸显出来,始终对词整体存在关照。常派词评家一方面汲取浙派的词论优点,另一方面是扬弃、发展了浙西派词论观点,从而使常派理论逐步完善成熟,影响渐大,取代浙派而主盟词坛百余年。常州派当代评对清代词学的建构和发展作用明显,它引领了一代词坛的创作风气,对清词的中兴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二、理论的成熟完善方式不同
1.宋代词评家理论的成熟完善方式
宋代词评家理论是逐步完善,始终配合自己时代词人创作而走向成熟的。现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1)关于词性认识上的完善历程。词出于诗,被称为诗馀。如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均视词为馀事,非专力所注,故词中所表现者,仅其一部分之人格。词是在逐步发展变化的:晚唐五代词多天机,无意求工,而自然美好;北宋词天机人巧各半,至南宋则求工,弥重技术,人巧胜而天机减矣。张炎《词源》讲:南宋人论词作词注重字句之锤炼。也因此,南宋词渐衰敝。词到李清照,她提出“词别是一家”说,其前名家虽多,而易安能开径独行,其评骛诸家,持论甚高。
(2)关于词的功能认识上的完善历程。词作为一种诗乐结合的文体,其功能定位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其发展趋势是词的音乐功能的不断下降与文学、社会功能的不断增强。[12]52最初的词是配合燕乐而唱的“小歌词”,随着“伶工之词”向“士大夫之词”的转换,词的文学功能不断增强。[12]52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说是词本位的词学观,其观点代表了坚守词的乐本位观念,批判了一些词人的词不协音律等。苏轼等的以诗为词的诗本位的词学观表现了词的文学性和社会性增强的趋势。苏轼的“以诗为词”就表现出了不协音律,是对词的乐本位的否定,这也使词摆脱了“小歌词”的从属地位,并拓宽了词的题材等方面的发展空间,从而提高了词的地位,使词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立于文坛上,同时,开辟了表现作家主观情性的创作格局,强调了词的言情功能。
(3)关于词的婉约、豪放问题上的完善历程。先看宋词的发展与演变。北宋词首次转变始自柳永。柳永发展了慢词,并把词引向俚俗,给词坛带来了新的气息、活力。南宋徐度《却扫篇》(卷五)说:“其词虽极工致,然多杂以鄙俗,故流俗人尤喜道之。”[13]苏轼从另一面改变了北宋词风,他改变了对词的传统看法。胡寅说:“词曲至东坡,一洗绮罗芗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集》为皂隶,而耆卿为舆台矣。”[14]749从胡寅的评说中可看出词至苏轼的一大变化。苏轼使词的风格、意境提高了。苏轼用词去表现诗的传统题材和境界,冲出传统的词学领域,使词取得和诗同等的地位和功能。[15]157-158总之,词至苏轼而范围开始变大。至辛弃疾、陆游等而成一大宗派。
词到周美成,他以赋为词,以铺陈之法写词,成就了“文士的词”。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说:“词法莫密于清真。”此评十分中肯。词至李清照,王士祯推之为婉约派宗主。李清照继承了婉约派“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风格,并加以变化和发展,使婉约派发展到了高峰。[16]372词至辛弃疾,他提倡以文为词,使词的抒写空间进一步扩大,使词的风格、意境大为解放。他提倡以文为词。举凡议论、说理、经史、百家、问答对话等,辛弃疾统统拿来入词,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范围与题材。再至姜夔,词风又有所转变,逐步走上了风雅派正统派的平稳道路。
从以上关于宋词的不断演变与发展可看出宋词是逐步完善并始终配合的。随之而来的宋代词评家对词的评价也在逐步完善发展中。
(4)关于宋学氛围上的完善历程。宋学是传统儒学发展到宋代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思潮,新流派,新文化模式。宋学立足于儒学,广泛吸收学术界各家各派的见解,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内容,拥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对宋词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这从宋词内容、题材的发展、演变上可看出。漆侠说:“宋学不仅为学术的探索开创了新局面,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和突出的特点还表现在,它把学术探索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力图在社会改革上表现经世济用之学。”[17]5宋学的这种学术影响及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对宋朝学术表现之一宋词及词评必然产生一定影响。
2.常州派词评理论的成熟完善方式
清代常州派词评理论始终是放到与浙西派比照中走向成熟的。下面从其沿革、相似点、不同点三方面来分析。
(1)从清初开始有持续的沿革。常州词派崛起于浙派衰微之际,影响清代词坛达百年。常州派是对浙派的继承、扬弃和发展,两派均为清词的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两派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浙派产生、形成于清初。浙派主张词适宜表达含蓄蕴藉的幽愁深怨,这在当时得到了广大文人的拥护和响应。浙派词总结历史教训,重视词的思想内容,注重词体的艺术特征。常派的比兴寄托理论是在继承了古代及其当代诗学比兴寄托传统,甚至是在前代词学创作及批评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周济还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词史”的价值理论,进一步推尊词体,开拓了词境。常派后继者陈廷焯、况周颐等在实践中逐步摆脱了常派正变观的束缚,使常派理论进一步走向成熟。
(2)不回避和不同流派有相似点。浙派、常派并非水火不相容,他们其实承继着相同的文化传统,在清代共同的文化思想土壤上生长,所以两派有同有异,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浙派与常派虽是不同词派,但二者有着相似点,他们在联系社会现实、提倡雅正、推尊词体与主张比兴寄托、论词的正变观等方面是一致的。
无论浙派还是常派,都上溯到风骚来推尊词体。其论词标准虽有不同,但在正变观上却有相似处。两派在重雅正、婉约,轻俚俗、豪放方面,张惠言与浙派的朱彝尊、厉鹗则是略同的。[4]84浙派朱彝尊、厉鹗等倡导雅词即是其在正变观方面推尊词体之表现。朱彝尊在《词综·发凡》里说:“言情之作,易流于秽,北宋人选词,多以雅为目。”[18]922而从这个基点出发,朱氏又认为“填词最雅无过石帚。”[18]922汪森在浙派的理论代表作《词综序》里提出:“古诗之于乐府,近体之于词,分镳并驰。非有先后;谓诗降为词,以词为诗之余,殆非通论矣。”[19]923他的尊体说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对提高词体地位有一定积极意义。
张惠言重申“词者,意内言外,变风骚人之遗”的词论观点受到常派词评家周济的赞赏。常派的正变观是与其以比兴寄托作为论词标准互为表里的。周济所编的词选《词辨》《宋四家词选》中均可见其正变观的论词标准。
常派张惠言改造词体、推尊词体的手段与浙派朱彝尊的“假闺房儿女之言,通之于《离骚》,变《雅》之义”的改造手段类似。可见,两派词评家对词的特点有所认同。他们都重视以比兴寄托来提升词体品格,重视词的意蕴。同时,两派词评家关于词的比兴寄托的观点都停留在传统诗的比兴寄托理论框架内。
再者,不论浙派还是常派,都将词选本作为体现其流派意识的词学思想的工具,用以体现其某种思想主旨或审美倾向,作为其词学理论的载体。而这些词选本通过对前代或当代作品的选录,提出见解,引领了一代词坛创作风气。这对清代词学的发展和建构作用很明显。浙派的《词综》、常派的《词选》对当时词坛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从龙榆生所言“浙常二派出,而词学遂号中兴。风气转移,乃在一二选本之力。”[20]即可见清代词选在词学史上的作用。
(3)与不同流派相比更有明确不同。既属于两派,就有所不同。浙派宗南宋,宗姜、史之末派,其作既貌似清雅,实无真情。陈廷焯说:“今之假托南宋者,皆游词也。”常州词派正是针对浙派积弊,才又重新提出认识北宋词的。常派与浙派所宗之宋不同,浙派词论家推崇南宋词的精致,如朱彝尊《词综·发凡》云:“世人言词,必称北宋,然词至南宋始极其工。至宋季而始极广其变,姜尧章氏最为杰出。”[18]919谭献在《复堂词话》中说:“以浙派洗明代淫曼之陋,而流为江湖,以常派挽朱、厉、吴、郭佻染饾饤之失,而流为学究。”[21]3999朱彝尊等倡导的“醇雅”、崇尚清空,对廓清明代绮靡的风尚是有功绩的,但也指出了两派的局限。浙派学习姜张的清空骚雅,末流走向空疏;而常派学习周吴的密实,末流走向学究。
周济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词史”的价值理论,比浙派的词论更进了一步。进一步推尊词体,开拓词境。张惠言是学者,其“尊体”观里渗透着浓厚的重古倾向。常派后继者陈廷焯、况周颐等在实践中逐步摆脱了常派正变观的束缚,使常派理论进一步走向成熟。
从上述可看到,不论是说两派的同还是异,所宗哪宋哪派,总是把两派放在一起加以比照着评论的。
三、结论
总之,不论是常州词派的当代评还是宋代词人当代评,两个时代均为词创作、词学理论的繁荣期,在理论方面均有其完善的体系,均有不同流派。其间,自己时代理论家对自己时代的关注与理论成就均发挥很大作用。
1.两个时代均为词创作、词学理论的繁荣期,在理论方面均有完善的体系
先看宋代:词起源于唐五代,在宋代发展成熟。北宋词家众多,其当代词评家也出现了多家。南宋时,词的审美风格、词作要求等又有所变化。两宋词的不同风格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同。后世有宗北宋,有宗南宋的。北宋词的创作先于理论甚或只有创作,南宋情况有所变化。整体看,宋代的创作情况往往是先作者后评论,创作是主张先行。宋词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不同的风格流派,针对词的风格变化也就有了关于词的评论家及词评。这些都推动了宋词当代评的发展,使词学的诗化理论、本色理论及雅化理论在其当代出现了繁荣期,也有不断完善的词学理论体系。
再看清代:清代创作情况是先学者后创作,创作往往是主张的演义。清代增加了学人之词,拓宽了词的风格。清词创作的兴盛引起了理论的繁荣。[22]钱仲联先生标举清代学人词:“清词人之主盟坛坫或以词雄者,多为学人,朱彝尊、张惠言、周济、谭献、刘熙载、王国维等,其尤著者也。……诗家称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词家称学人之词与词人之词合。”[23]从清词史看,清词派中的浙派、常派的领袖人物都具学人的身份,都是积学渊雅之士,崇高的学术声望使他们成为词派理论创作的核心。[23]190常派词评家如张惠言、周济等以学人身份对宇宙人生、世情伦理等进行创作,在创作上将词人之心与胸襟学问结合,并勤于著书立说来实践其主张的词学理论。清代词评家主张将学人之词与词人之词相结合,强调学问之于词作的重要性。他们提倡以学化情,以理融情,用学问提升一己的胸襟修养、人生境界。[24]191这些学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词体的繁荣,在推尊词体、深化词境、探讨词学理论、校勘整理词集等方面也作出了很大贡献。
如张惠言《词选》的序言及其词评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使清代词风为之一变。如其《水调歌头》五首即可体现其词评主张,谭献、陈廷焯等对之评价很高。常派后继周济等学者不断地对张氏词评加以修正、补充、完善,逐渐使常派词论发扬光大。如周济在《词辨》里指出词作贵在创新,拓展词境,并指出玉田、叔夏对词境无新拓展,这即可看出清代学人既有理性的自觉,也有一己的创作实践相印证。周济著《味隽斋词》,编纂了《宋四家词选》,从时间及著作均可考察到周济的词学观,也可见出他是先学者后创作。其他常州派词家也往往是先学者后创作,以创作来践行其词论主张。
常州词派理论与创作目标明显、逐步完善,理论与创作并重,而且创作受理论的指导尤为显著。其代表人物如张惠言、董士锡、谭献、陈廷焯等,都有着既精于理论建设,又兼善创作实践的双重身份。这为我们探讨理论与创作交互影响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范例。[25]绪论:5如张惠言等以寄托论词,试图以微言大义续香草美人的绪言,缘诗人之义。陈廷焯以沉郁、顿挫、本原论词,周济的词史说指出词要反映社会现实和历史的兴衰。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有长于论词,而不必工于作词者;未有工于作词,而不长于论词者。”[11]卷八:213从此说即可看出,张惠言、谭献、陈廷焯等词论家本身均是词作者,同时,又均是学人,所以其词被称为学人词。谭献云:“宛邻、止庵派,为学人词。”[21]4013,钱仲联先生称这些词家为学人之词与词人之词结合。
从以上常州派词人的词学理论不断成熟完善中涉及人物众多、时间跨度长、影响深远等使其词学理论出现了繁荣期,在理论方面有自己完善的体系,且常派理论家对自己时代的关注与理论成就均推动了清词评研究的发展。
2.两个时代词评家均表现对自己时代的关注
宋代和清代词评理论家对自己时代的关注均表现明显,并发挥很大作用。
宋代词评家在关注自己时代词人的创作及实践中提出了词的诗话理论、本色理论、雅化理论,影响了北宋、南宋的词风,以至清代的多个词派。清代的几个词派不论崇北宋还是南宋,都是在品评宋代词评和当代词评的创作及实践的过程中完善其词论主张。
常州派词评家在张惠言首倡意内言外说之后,其后继者在其基础上提出了寄托出入说、词史说、重拙大说、沉郁说等词论主张。这些词论建立在词人对其前代词人词学成就的继承与扬弃、发展上,对清词中兴、词坛的繁荣起了很大作用,影响了一代词风。
3.常州派词论始终是放到对自己一派的关切中走向成熟的
在常州派词评家张惠言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常派词论的比兴寄托说的宣言后,其后继者提出了寄托出入说、词史说、沉郁说、重拙大说等一系列词论,不断完善、丰富了常州词派理论,而常派的每一个后继者在继承和发扬常州派前辈词论的基础上,也不断扬弃了常州词派中不足的一面,并根据自己所处的时代、采取适合自己时代方式表现出符合自己时代的对常派词论的创造性,这样也便逐渐完善、丰富了常派词论,也使常派理论始终在关切自己一派的理论完善中逐步走向成熟。
[1]木斋.宋词体演变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况周颐.蓼园词选序[G]//唐圭璋.词话丛编: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
[3]方智范.关于古代词论的两点思考[J].文艺理论研究,1998(3).
[4]胡仔.笤溪渔隐词话:卷三[G]//张璋,等.历代词话:上卷.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
[5]王灼.碧鸡漫志:卷二[G]//张璋,等.历代词话:上卷.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
[6]魏庆之.魏庆之词话:卷一[G]//张璋,等.历代词话:上卷.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
[7]李清照.李清照集[M].王英志,编.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8]张炎.词源[G]//张璋,等.历代词话:上卷.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
[9]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G]//张璋,等.历代词话:下卷.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
[10]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G]//张璋,等.历代词话:下卷.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
[11]陈廷焯.白雨斋词话[M].杜维沫,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12]朱惠国.“苏李之争”:词的功能嬗变的迷局与词学家的困惑[J].文艺理论研究,2009(1).
[13]宇野直人.柳永论稿——词的源流与创新[M].张海鸥,羊昭红,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4]胡适.评唐宋词人[G]//张璋,等.历代词话续编:下卷.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
[15]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16]李清照.李清照集校注[M].王仲闻,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17]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J].文史哲,1995(1).
[18]朱彝尊.词综·发凡[G]//张璋,等.历代词话:下卷.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
[19]汪森.词综序[G]//张璋,等.历代词话:下卷.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
[20]龙榆生.选词标准论[M]//词学季刊:第一卷第二号.上海:上海民智书局,1933.
[21]谭献.复堂词话:复堂日记[G]//唐圭璋.词话丛编: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
[22]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全清词编纂研究室.全清词顺康卷: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3]钱仲联.全清词序[G]//全清词顺康卷.北京:中华书局,2002.
[24]沙先一.推尊词体与开拓词境:论清代的学人之词[J].江海学刊,2004(3).
[25]迟宝东.常州词派与晚清词风[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I207.23
A
1671-8275(2011)06-0095-05
2011-08-22
张彩云(1975-),女,安徽淮北人,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古代文学、词话。
责任编辑:白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