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与道德行为关系的研究综述
2011-08-15邓康乐
邓康乐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移情与道德行为关系的研究综述
邓康乐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移情对于道德行为的产生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学者们对于儿童、青少年与成年的移情与其道德行为产生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产生了丰硕的成果。此外,目前该领域仍有些不明朗之处,期待着后续研究的继续关注。
移情;道德行为;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
一、移情与道德行为的概念
目前对移情概念的描述有两种取向:情绪取向和认知取向。情绪取向认为,移情是个人产生与他人情绪相类似情绪状态的一种认同反应;而认知取向更重视角色知觉、对他人及社会的认知等在移情中所产生的作用。目前研究者更倾向于认为移情同时包括认知和情绪双重成分。
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由于善良的动机而做出的对他人及社会有利的行为。亲社会行为是道德行为的重要方面,Eisenberg等[1]506指出,亲社会行为是以帮助他人为最终目的,并且不奢望获得酬赏,也不是为了逃避惩罚而做出的行为。不道德行为,指由于邪恶的动机而做出的不利于甚至危害他人及社会的行为。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典型不道德行为。
二、儿童移情与道德行为关系的研究
(一)儿童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Strayer等[2]3-6将80名9岁儿童划分成高移情组与低移情组,之后设计助人情境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高移情组得分显著高于低移情组。Greenert等[3]509发现,高亲社会组的移情水平显著高于中亲社会组及低社会组。
丁芳[4]23选取80名初中二年级被试,考察移情、性别及道德判断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移情水平较低儿童相比,道德判断水平对移情水平较高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要明显。除移情之外,包括道德推理、观点采择等作为内化的心理过程,只是一种亲社会行为的倾向。[5]52
(二)儿童移情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研究
有研究表明,移情与攻击行为呈逆反关系。[6]827也有研究证实,呈现的愤怒情境中,较高移情组儿童情绪较控制组行为更为平静,移情抑制了产生情绪性攻击反应所需的愤怒情绪。
移情促发的行为与攻击行为互不相容。[7]19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相比年龄较小儿童,这种不相容现象在年龄较长儿童中表现得更为明显。Olweus曾研究过挪威与瑞典中小学儿童的欺侮行为,得出儿童间的欺侮率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的结论。
三、青少年移情与道德行为关系的研究
(一)青少年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李辽从湖南岳阳师专附中随机选取初二、高一两个年级的学生,对被试移情分数与选择性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及其显著性检验表明,被试移情能力越高,发生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越大。李丹等从上海市某高中选取四个班级,对高中生移情、道德推理水平及亲社会行为进行了研究。[8]24发现相对于财物匮乏的情况,被试对身体受损的状况更容易产生移情;对成年人的移情反应表现得更强烈。宋凤宁等[9]40从网络方面切入,发现高中生移情水平普遍较高。并且男女生在现实的移情水平差异显著,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产生移情。
(二)青少年移情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研究
应贤慧等[10]33采用Buss A和Perry M 编制的攻击性问卷,发现除自我敏感外,移情与攻击性存在着普遍的负相关,证明移情是影响攻击行为的合理中介变量。Aderson的 GAM[11]27-51攻击性模型认为,移情是通过激活或抑制个体攻击性情绪和认知的唤醒水平而增加或减少攻击行为的。
Jolliffe D等[12]430-435认为情绪性移情导致了青少年的欺负行为,但也有学者认为认知性移情比移情的情感成分对攻击性行为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
四、成年人移情与道德行为关系的研究
成年人移情与道德行为的研究,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的群体范围内。何安明[13]62抽取信阳三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173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法。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同他人的交流与理解能力、与社会的共感能力都与利他行为显著相关,故而大学生移情能力与利他行为有显著的相关。Bess等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更愿意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所测得的移情得分显著偏高。Desmond等[14]510研究了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及他们与宠物相处关系质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其移情的测验分数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十分显著。
Jolliffe及Farrington对21个认知移情及14个情感移情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低情感移情与犯罪具有弱相关,而低认知移情与犯罪有显著相关。然而,当对智力及社会经济地位的因素控制后,却没有发现移情与犯罪行为的显著相关。
五、评述与展望
从目前对移情与道德行为的各项研究可以看出,学者对这两者的关系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儿童、青少年以及成人等都分别进行了众多研究,尤其在移情与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研究方面的深入探索,对我们理解移情与道德行为的相互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仍有一些不足之处,是未来在该领域中可以改进的地方。首先,纵观以往实验,很少对移情的研究有一个纵向的分析比较,而随着个人年龄的增长,其移情能力的变化如何?对道德行为的影响会产生什么影响?其次,移情的认知成分与情感成分对于道德行为的影响,目前不同的学者所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结果?是概念的界定原因,或是实验方法的不同造成的?抑或是样本的差异所致?需对此采取进一步的研究才能得出较准确的论断。
[1]Eisenberg N,Wentzel N,Michelle H,Jerry D.The Role of emotionality and regulation in empathy-related responding[J].School Psychology Reviews,1998,27(4).
[2]Strayer,Janet;Chang,Anthony.Children’s Emotional and Helping Responses as a Function of Empathy and Affective Cues,Pap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M].62nd,Washington.DC,1997(25).
[3]Greener,Susan Hay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al predispositions,emotional decoding and regulation skills and children’s prosocial behavior[DB].DAJ-59/08,1999(31),PQDD.
[4]丁芳.儿童的道德判断、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5).
[5]余宏波,刘桂珍.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
[6]Bartels,Diana Holtz.Prosocial behaviors of first graders with defensive reactions to touch[DB].DAL-A 65/03,2004(16),PQDD.
[7]任朝霞.浅谈移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2002(4).
[8]李丹.高中生道德推理、移情反应及相互关系的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6).
[9]宋凤宁,黎玉兰,方艳妖,等.青少年移情水平与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7).
[10]应贤慧,戴春林.中学生移情与攻击行为:攻击情绪与认知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
[11]Anderson C A,Bushuman B J.Human aggression[J].Annual Revies of Psychology,2002(53).
[12]Loudin J·L,Loukas A,Robinson S.Relational aggression in college students:Examining the roles of social anxiety and empathy[J].Aggressive Behavior,2003,29(5).
[13]何安明.大学生移情能力与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14]Desmond Frederic.Associations between human and animal relationship quality,dispositional empathy,and prosocial behavior[DB].DAI-B 63/01Fairfield:University of Florida,2002,PQDD.
B84
A
1671-8275(2011)06-0001-02
2011-10-09
邓康乐(1986-),男,湖南郴州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与学习。
责任编辑:董 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