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关联理论的语用失误与幽默效果分析

2011-08-15陈英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小男孩关联话语

陈英

(1.贵州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5;2.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福建厦门 361005)

基于关联理论的语用失误与幽默效果分析

陈英1,2

(1.贵州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5;2.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福建厦门 361005)

本文以Sperber和Wilson所提出的关联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分析了语用失误产生的认知过程以及语用失误与交际中所产生的幽默效果的关系,揭示了语用失误虽然通常是导致交际失败的重要因素,但是其在幽默的产生中具有的积极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关联理论;语用失误;幽默

一、引言

幽默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是生活的调味品,颇有审美价值和怡情作用。“幽默”一词源于法语,最初的意思是情绪,后来其内涵逐渐扩大,指人们以生动、形象、诙谐、讽刺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真实生活的深刻理解,引人发笑、给人启迪。一般对于幽默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幽默产生的语用学原理和机制却不充分。波切普佐夫(Pocheptsov,1981)将幽默分为情景幽默(situational humor)和言语幽默(utterance humor)。本文主要讨论言语幽默。言语幽默的产生离不开语言的内在规律和对语言语境的依赖。本文结合英语幽默实例,以语用原则中的关联理论作为理论框架来分析语用失误与言语幽默效果的关系,以期对读者对语用失误在言语交际中的积极面即因语用失误引起的英语幽默这一语言现象的更高欣赏水平和更深刻理解有所帮助。

二、关联理论与语用失误

在英语会话过程中,语用误解是幽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同于产生幽默效果的另一种重要原因——刻意曲解,语用误解是指对语用意义没有作全面的、准确的理解,即听话人所理解的意义与说话人在话语中所寄予的意义不一致,是一种无意中的信息传递。J.Thomas(1983)在《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杂志上发表了“跨文化语用失误”(Cross-cutural Pragmatic Failure)一文。该文章提出了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述。宗世海(2003)认为人们通常所说的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都是该文所阐释的语用失误。语用失误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听话人没有正确理解说话人所表达的命题内容;第二个层次的语用失误是指听话人没有正确理解说话人话语所包含的语用含义。钱冠连(2002)认为,当说话人在语言交际中使用了符号关系正确的句子,但说话不合时宜,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具体说话,说话人不自觉地违反了人际规范、社会规约,或者不合时间空间、不看对象、不顾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场合等,违背目的语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使交际行为中断或失败,使语言交际遇到障碍,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或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这样性质的错误就叫语用失误。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语用失误,我们可以看出语用失误与关联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Sperber和Wilson(1986)在他们联名出版的题为《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以Ford的认知理论为主要理论来源、对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进行补充和扬弃,提出了一个更为详尽并且可信的理论——关联理论(relevence theory)。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交际成功与否取决于交际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环境是否能显映(manifest)和相互显映(mutually manifest)。交际双方是否对双方共处的认知环境中的某一事实或者共同的话题都明了。交际双方的理解过程也被称为明示推理(ostensive inference)过程。交际双方共处的认知环境越大,相互显映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认知环境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中,客观因素比较容易被双方所感知,但是主观因素比较复杂,因为每个人对于同样的认知环境信息的感知先后程度等不一定一样,因此,听话者对说话者的意图推断就有可能失误而出现语用失误,从而产生交际幽默效果。言语交际的双方所说的话都必须和整个话题以及前面所说的话相关联,人们会根据话语之间的彼此关联的信息来推断说话人的意图,如果说话人对自己的话语缺乏明示和相关,就会出现语用失误。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对于说话者来说,交际是一个明示过程;对于听话者来说,交际是一个推理过程。交际成功与否取决于双方明示推理活动的成功与否。例如,在一部美国系列电视剧《疯狂的主妇》中有这么一幕:

A young woman,Edi,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relationship with a man called Carlos who desperately wants to have a baby of his own,deceived him that she is going to have a baby with him. And Carlos who actually has decided to leave her before is quiet happy to hear that and decides to stay and keep their relationship. In the hope of having a baby of his own,he is quiet satisfied with their relationship. One day,the paper-delivering boy is delivering their paper on the door and they have to pay the little boy fee. Edi asks Carlos to pay the boy. It turns out Carlos does not have any small changes,so he tries to get some in Edi’s purse where he finds birth-control pills. Shocked by what he found,he has the birth-control pill box in his hand and stares at it,angry and shocking.

Then the little paper boy asks Carlos:“What’s that?”“Birth-control pills!”says Carlos. The boy thinks about it for a while then says:“I am going to need cash!”

该例子中就是由于说话者话语缺乏明示和相关,而听话者的意图推断失误造成语用失误而导致的幽默。该例子中的说话者Carlos没有使自己的话语足够明示和相关地传达给送报纸的小男孩。如果说话者Carlos能考虑到小男孩对于计生药品事情来龙去脉的认知语境的缺乏,他就会告知小男孩该认知语境,从而使小男孩能够顺利推理出他的会话含义。由于说话人Carlos忽视了听话者小男孩的认知语境完全不同于自己所处的认知语境,缺乏明示与相关,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小男孩对说话人Carlos所说话语的意图的错误推理。根据关联理论,人们认知事物时总是遵循着关联原则,任何明示性的交际活动都意味着与本活动有最佳的关联性(Sperber&Wilson,1986)。听话人正是根据话语之间彼此关联的信息来进行推理试图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该例中的小男孩在推理说话人Carlos的意图时,其推理过程是沿着最小努力的方向推到语境隐含并获得最佳认识效果。而小男孩当时在等待Carlos付给自己送报纸的费用,看见Carlos拿出计生药品并告知他,于是推断Carlos想用计生药品作为给他送报纸的费用,阐明自己不接受计生用品支付而只接受现金支付,导致了交际的幽默效果。根据关联理论,说话人需要对明示负责,而听话人需要结合当前语境推理说话人的含义,语用失误的产生和说话人听话人都可能有关系。然而这样的错误推理虽然导致了语用失误,幽默效果却跃然而出。

三、结束语

幽默的产生离不开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与语用原则具有内在联系。关联理论的提出可以有效地解释幽默的产生。根据关联理论,交际双方需要努力寻求关联性,在明示推理的过程中寻求最佳关联进行交际。如果交际双方不能对双方所处认知语境动态地认知,就会导致语用失误从而引起交际幽默效果,而这个幽默的产生在于关联之间的反差。语用失误常常导致交际失败,是交际成功的不可忽视的障碍。然而本文以关联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分析了语用失误并不绝对只是负面的,不能因为其对交际失败的影响就进行完全否定。在本文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语用失误是幽默效果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也具有其积极的一面。

[1]Sperber,D.&D. Wilson. Releve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Blackwell,1986/1995.

[2]Kasper,G.&S..Blum-Kulla.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3]Thomas J.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2).

[4]Pocheptsov,G. G. Language and Humor[M].Vysca Publishers,Head Publi -shing House,1981.

[5]宗世海.误解研究的历史、现状和问题[J].外国语,2003(3).

[6]曲卫国.也评“关联理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2).

[7]张亚非.关联原则及其语用解释作用[J].现代外语,1992(4).

[8]何自然,冉永平.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J].现代外语,1998(3).

[9]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0]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11]曹春春.礼貌准则与语言失误[J].外语学刊,1998(2).

[1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4]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贵州民族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陈英(1980-),女,湖北恩施人,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语硕士,贵州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汉对比语言学、语用学。

2011-02-16

猜你喜欢

小男孩关联话语
“聪明”的小男孩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小男孩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奇趣搭配
萌萌哒的小男孩
智趣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