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中交际教学法的运用

2011-08-15温焜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英语教学

温焜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江西南昌 330003)

大学英语教学中交际教学法的运用

温焜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江西南昌 330003)

交际教学法提倡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交际能力,注重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提供和创造真实的交际情景,使他们能主动地、自由地运用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转变角色,容忍学生在提高交际能力中犯的语法错误,提高其英语运用的流利性,通过多媒体技术的结合更好的发挥交际教学法的优势从而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

交际法;大学英语;运用

一、前言

2007年11月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根据要求我们应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而交际教学法能突破传统的语法教学的瓶颈,在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文化背景相关知识的前提下重视提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和参与。交际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以语言功能项目为教学的纲要,提倡培养学生语言运用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目的是提高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使语言学习中的四项技能:听、说、读、写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注重英语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倡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学习,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度。这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动参与性,提升英语学习的效果。

二、交际教学法在教学中特点

1957和1965年,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和《句法理论问题》分别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形成。这种理论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关注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提升。语言能力是指人具有识别和理解句子的能力,而语言运用只不过是语言能力的实际表现。美国人类学家海姆斯(Hymes)在1971年发表的《论交际能力》中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仅仅只指他能否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且包括恰当地、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能力,又包括语言运用。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语法能力,也就是语法和词汇的范畴;社会语言能力,即能不断知晓交际的社会背景的能力;语篇能力,即理解语篇来龙去脉及其内容的能力;策略能力,即能应付各种交际场合的力。[1]

交际教学法和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明显区别,主要呈现如下三大特点:(1)交际教学法的教学大纲是以功能项目和意念为基础进行编排,而传统教学的大纲是以语法项目为主线来安排教学内容和顺序德。当然,这不是说忽视教授系统的语法知识,而是把语法项目按功能和意念加以整理,让语法形式作为语言功能的辅助项目。(2)交际教学法强调教材内容为真实的、自然的语料,而不是为体现某种语法现象而特意凑合语言形式。而且把真实、地道的语料安排在合乎社会交际情理的真实情景之中。这样的语言就形成了真实的语篇(discourse)。交际教学法提倡在对话或文字等真实的语篇中进行语言学习。反对脱离语境、脱离上下文的机械操练。(3)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开展教学。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提供和创造真实的交际情景,使他们能主动地、自由地运用语言。这样一来,教师努力使教学过程交际化,课堂上多采用语言游戏、扮演角色、讲故事、模拟情景、解决问题等形式。[2]而Maley(1986)根据教学环节和过程的要求概括了交际教学法的六种特征:(1)着重于语言的运用,而不是简单的语言形式。(2)在交际活动中更侧重语言的流畅性,而不仅仅是准确性的训练。(3)通过语言顺利地完成交际任务,而不是机械地进行语言操练。(4)强调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和互动性,而不是以教师为主角。(5)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而不采用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6)意识到语言运用的多样性,而不是单纯地强调语言本身。[3]

在理论界对交际教学法通常有弱定义和强定义两种定义。弱定义强调应该通过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达到交际目的的机会。也就是在实际教学中以语言结构为基本形式给学生真实的语言范例展示,学生则通过课堂上的一系列交际活动去训练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而强定义则倡导用语言本身学习语言,即在交流中通过激活固有语言信息和刺激语言系统本身的发展而获得语言。Holliday指出两种形式存在的差异实际上就在于:在弱定义中的交际是指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借此达到语言运用和操练的目的;而强定义更多的是强调学生与语言信息本身的交流。Holliday认为强定义中的交流活动不一定要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来实现。只要单个学生参与了丰富的语言信息交流并产生新的有用的语言信息,这个过程就可以称为交际性的语言学习。[4]

三、交际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交际教学法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固定的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内容是用语言去学和学会用语言,而不是单纯的学语言。交际教学法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足够的交际能力。在教学中尽可能给学生在创设某种“交流”、“交际”的场景,通过听、说、读、写等具体的行为去获得外语知识和交际能力。但国内高校的英语教学普遍以全国四、六级统考的作为检验和评估教学效果的主要衡量指标。所以,不少教师在提高四、六级通过率的压力下不得不围绕着统考的类型作文章,过分注重阅读理解、词汇、语法及听力能力的培养。在以四、六级统考率为指挥棒的思想引导下,大学英语走进了应试教学的框架,但这样的做法是完全有悖于大纲对我们的要求的。而交际教学法恰恰可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1.教师转变角色,科学组织教学。在交际法教学环境中教师应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为了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应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其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即进行信息资源的设计。同时也应该针对课程安排进行合理科学的教学任务的设计。为此如何设计现代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应该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新颖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参与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取得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这一角色要求教师自身不仅要掌握各种知识和信息,灵活掌握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而且还应能够设计开发先进的教学资源,并将它们融入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中应该针对课程的学习目标科学合理地设计好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好的教学内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有效的提高教学的效果。

教师应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在交际法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信息的传播者、讲师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而是从“教”转变为“导”。引导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高效率地学习,掌握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等元认知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促使学生将当前的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的与自己已知的事物相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当前所学的知识的意义;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利用好的学习内容和信息完成学习目标,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教师应该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不断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交际式的英语教学。

教师应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监督者。在这样的新的教学方式下应该以学生为教学的主题,提倡学生在交际中学习语言,但是学生的交际式自主学习不能离开教师的参与。在新的教学方式下教师不能放任学生随意的自主学习,而应该对学生的交际式自主学习进行全程的监督。由于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约束自己的学习过程。而且由于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的规律把握不准,无法正确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为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全程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监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提出反馈。如果学习内容不适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或者学生学习方式方法上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教师应该及时调整和纠正。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目标。

2.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流利性。交际教学法认为: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用外语进行交际时犯一些错误,尤其是语法错误是正常的,是不足为虑的。在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和流利性的取舍方面,注重提高其流利性。英语语言的流利性指的是产出快速、流畅、自然,而不必要语法正确的话语的能力语言的准确性是指产出形式正确、恰当的以及可行的语言的能力。口语表达的准确性不仅仅指句法的正确运用,而且指学生讲出来的口语是否符合目标语国家的习惯表达方式。在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语言使用的流利性。学生在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能不断完善自己,从多犯错误到少犯错误。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犯某种错误,只要不影响交际,教师不应打断学生思路,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用外语进行交际。教师要不断地提出富于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刺激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交际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建立真正的交际情景,使学习者自然而然地产生交际的念头,并通过相互交换信息,最后达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具体地讲,就是教师要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活动的组织上,从功能意念到形式内容,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得尽可能接近自然真实的交际过程,使学生通过大量的交际活动来学习交际,最终获得交际能力。教师在对待学生的语言活动时,要恰当而不失时机地做出反馈和评价,其依据侧重于交际是否流畅,信息是否得以恰当传递,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是否达到,而不是停留在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层面上。教师的反馈和评价应是促进和鼓励学生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动力,使学生对自己的语言表达充满信心,从而产生学好语言的热情。在反馈和评价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纠错艺术,纠错主要纠那些影响交际的差错,可容忍或策略地纠正交际中的错误,避免频繁打断学生语言运用的思维过程和交际练习过程说话从而损伤学生积极性。

3.推进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的结合,提升交际教学的效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英语语言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英语教学有了最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参与便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运用了多媒体技术的英语教学便具有了无可比拟的特点和优势。首先,多媒体技术可以为英语教学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它可以为英语教学提供大量真实的素材而且素材更新方便快捷。我们可以使用英语歌曲,收看英语电影;收听最新的VOA、BBC等广播节目,收看CNN、World Wide Watch等英语视频,我们还可以通过拨打免费电话收听国外天气预报等等。更重要的是这个“英语语料宝藏”可以不断快速地更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多媒体具有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交互性和集成性可以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电化教学的优势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高水平、高质量的音像材料以训练和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多媒体让教学内容又具有语言、画面、音响三结合的特点,学生既可以看到形象的动作、姿态、表情,又能听到纯正的现场语言交际,有身临其境之感,能轻松地进入那种语言活动的现实情景,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有利于高效的训练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多媒体教学突出了英语语言的文化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传统外语教学中教师的讲授是学生获得语言知识的主要途径,但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过多地涉及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而学生要想真正掌握英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促进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可以随时提供大量相关背景知识,使学生置身于尽可能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接受英语的熏陶,直接接触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让语言和文化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5]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更有助于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正确使用英语,提高交际能力的效率。

[1]刘润清著.论大学英语教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P156.

[2]Stern H H.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外语出育出版社, 1999,P229.

[3]Maley. A Miracle of Rare Device:the Teaching of English in China' in Valdes[M].J.M.(ed.),1986.

[4]Holliday,A.The House of TESEP and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the Special Needs of State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J]. ELTJ,1994(1),P3-11.

[5]张肖莹,李天贤.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媒体辅助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2(4).

温焜(1980-),男,江西石城人,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外语教研部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翻译研究。

2011-01-13

猜你喜欢

交际教学法英语教学
情景交际
交际羊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