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条件下英语课程资源的充分运用
——浅议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

2011-08-15张晓蓓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网络资源教学资源英语教学

张晓蓓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语言文学系 河南商丘 476000)

网络条件下英语课程资源的充分运用
——浅议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

张晓蓓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语言文学系 河南商丘 476000)

本文主要介绍网络条件下英语课程资源的充分运用,以及该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从网络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特点着手,将传统英语教学和网络条件下的英语教学进行了比较,更加突出了充分运用网络资源的优越性。

网络;课程资源;优越性

根据近些年我省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综合情况报表显示,英语能力测试的过关率均不足50﹪,由此可反映出当前那种传统的基于课堂的“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模式是存在着缺陷的。学生除了在有限的课堂上学习英语,课余也没有什么语言氛围,教学效果普遍不佳。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网络资源可谓是最为丰富、快捷的信息,最具时效、生动的链接,并具有无穷无尽的图、文、声多媒体资料。这些特点都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所以网络条件下充分运用课程资源十分有利于构建英语学习的理想环境。网络课程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授课,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新课改的号召之下,高职高专院校也起动了充分运用网络课程资源,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培养学生成为多技能人才的规划。而作为对外沟通工具的英语,更应该赶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所以,英语教学改革应该在网络教学发面迅速开展起来。

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通常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另一种是通过网络课程。目前中小学应用较多的是多媒体课件方式,高等院校则两种方式都很常用。为了真正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来促进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达到显著提升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的目的,在教学中应当来运用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程,才能使之有效地发挥作用。而对于新时期下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们,他们必须接受并达到的是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最大限度的付诸于实践,特别是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更应该将网络与课程充分结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网络课程的理论基础

网络课程则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应当指出的是,由于教学内容包含教学资源,所以网络课程通常应当包括教学资源(以及学科资源网站)。只涉及教材本身的网络课程不是真正的(至少是不完整的)网络课程;但是,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为了便于开展工作(例如分工或并行开发的需要)有时也把教学资源独立出来,甚至将它与网络课程并列,称作“网络课程与网络资源开发”。这时应当特别注意:这种区分只是开发过程中分工的需要,而网络课程原本是应当把网络资源(以及学科资源网站)包括在内的。在网络课程的“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五种基本特征中,最重要的、本质的特征是前两种,即“交互性、共享性”。其余三种皆是由前两种派生出来的。换句话说,只要是网络课程就必须具备这两种主要的特征,否则不成其为网络课程。所以如何体现二者本质的特征,在网络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网络课程的交互性包括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人机交互要求学生能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测试;师生交互要求师生应有网上互动(例如网上辅导、答疑、谈心、讨论);生生交互,要求学生之间或在小组内、班级内的在线讨论和协作交流。网络课程的共享性需要有丰富的相关教学资源的支持。所以一般认为,“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较强的交互性,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课程”。

二、网络课程的特点

1.资源共享性。对广大职业技术院校来说,公共英语教师与学生人数比例都严重超标。师资力量严重紧缺,教师平时都疲于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记录学生学习纪录等。而网络媒体可传送多媒体教学信息,如文字、图像、声音等,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将教师从大量繁重重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把精力用于创造性的劳动中,如辅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开发新的网络课程,优化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

2.信息量大,内容与时俱进。网络是一个巨大无比的资源库,可以说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信息海洋”,内容紧扣时代信脉搏,吸取借鉴和利用国内外英语教学的最新成果,并且网络上的语言与实际的语言发展步,我们只有学习到英语最新最现实的语言,才能理解和融入这个社会,才能更好地交流通,而网络的利用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3.系统性和科学性。网络课程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和水平,因材施教,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对听说读写译等要求进行具体地定性和量化,以便于执行和检测;有机融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知识要点、单元小结、复习检测等;实现知识点目标、课时目标、单元目标、课程目标的递进,力求相互促进,整体优化。

4.交互性。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呈现的反馈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并提供适宜的指导,学生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室、电子信箱等手段实现人与机的交互,教师与学生的交互,学生之间的交互,实时与非实时的交互。网络讨论还克服了传统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更大范围的交流,给每个学生创造了表达心声的机会,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传统大学英语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

1.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大学英语教学在我国大学生基础学习阶段所占的地位举足轻重,但是大学英语教学却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和进程。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大学英语授课以教师为中心,以通过考试为目的,学生缺乏练习和使用英语的机会,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和写作能力普遍较低。特别是1999年扩招之后,许多高校不得不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使得问题更为凸显。扩招后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1]大学英语的课堂教育就形成了老师在讲台上练口语、学生在下面记笔记的尴尬局面。教师和学生之间,同学和同学之间根本没有交互,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来越低。在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和研究人员曾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力图创建开发性强、适应面广而又成效显著的教学模式然而,迄今为止的种种努力仍然不尽人意,单向传播的格局并无实质性变化。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外语教师应以尊重语言学习者个体差异为前提,依托新科技,借助多媒体和网络环境,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网络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优越性。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过于强调教学内容体系完整的弊端,弥补教材内容滞后、理论性强的不足。计算机网络上信息资源非常丰富,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信息在网上都可以找到。而且网络资源具有共享性、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尤其是Internet的应用,可以使全世界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形成跨国界、跨时空的知识库,实现学习资源、教育资源全球化。教师不仅可以使用校园网上网络教学应用平台提供的内部教学资源,也可利用Internet上提供的外部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比较难理解或滞后的内容,可以通过校园网教学资源库中教师配置的相关资源进行补充,或由学生按教师提出的问题自己到Internet上查找相关的内容。会计电算化课程中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几个章节的内容都相对比较枯燥、抽象、内容滞后,例如“电算会计系统的安全控制”一章中所提及的电算化会计系统面临的风险及防范,由于现实生活复杂多变、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利用高科技和计算机进行经济犯罪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使电算化会计系统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复杂,防范措施也越来越先进。而教材上只是概括性介绍了电算化会计系统面临的最基本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如果教学内容仅局限于讲授教材上的内容,则容易造成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脱节的现象。因此,这些内容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到校园网教学平台上查阅教师给学生整理的较新的相关资料,到Internet上查找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相关资料,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目前出现的威胁系统的风险、各种计算机犯罪手段以及防范措施,而且可以使学生增强系统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2)提高学生应用网络工具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网络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的应用,教师应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到网上查找资料,并对网络信息的检索方法和筛选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引,让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如何利用网络工具快速地在计算机网络上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并学会信息的筛选整理、总结归纳出自己要提交的答案,学会相关的知识。

四、网络资源在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相比,校园网络课程无论是在授课还是在课后的辅导上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可以利用网络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训练学生的听力水平。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受设备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听力课一般是采用教师播放录音,学生在下面进行听力训练。但由于学生听力水平参差不齐,加上听力材料内容陈旧,导致听力较好的同学不感兴趣,而听力较差的同学又听不懂,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2005年全省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中,听力的得分仅为7.9和8.71,只占53%和52%,但是如果利用网络的在线收听服务,如听力特快(www.listeningexpress.net),互动英语(www.liveabc.com)等网站,教师则可据学生实际水平分层次进行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循序渐进地安排听力训练计划。教师则根据学生上线学习情况进行指导、批改和记录。

2.利用网络聊天功能,训练口语技能。口语往往是中国学生学英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因为大学英语课程没有专门的口语课程,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基本上没有多少练口语的机会。但在网络上这样的机会就非常多。教师可将一些有英语聊天网站的网址提供给学生,指导学生先用文字与老师或网友聊天,熟悉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用语音进行一对一的对话。这种“视而不见”的聊天方式,消除了学生在课堂上说英语的焦虑、畏惧、羞涩和害怕犯错误的心理,而且通过聊天,学生还可以了解到许多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学到地道的英语。

3.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提高阅读水平。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对于阅读的本质及技巧没有十分清晰的认识,而老师也习惯将教材中的阅读材料看作是对所教授单词和短语的复习与巩固,而非语篇分析,因而制约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在2005年的水平能力测试中,学生的阅读得分率只有55%和58%,失分太多,导致人评分都没有及格。但通过校园网络课程,学生可以直接阅读大量的英文信息,如美国《读者文摘》网(www.rd.com),英语学习周刊(www.path2eng lish.com)等。这一巨大的信息资源,拓展了学生接触英语的视野,拓宽了教材的内容,使语言学习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则应本着科学性,多样性,趣味性的原则对网络资源进行组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网上阅读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因教材、师资等难以解决的诸多现实问题。老师只须通过网络便可对学生的阅读进展、阅读层次、阅读水平了如指掌,并分别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4.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英语写作水平。英语写作也是学生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笔者曾参加了全省的应用能力测试阅卷工作,很多学生的试卷甚至是一片空白,好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但在网络上通过与网友文字聊天或发送英文邮件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上一些组织英语写作训练的网站,如英语写作网(www.4Fwriting.com),在线写作训练实验室(owl.English.purdue.edu),世博英语(www.360abc.com)等,训练写不同文体的文章,提高写作的水平。校园网络课程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优越性,但同时它还是一种尚未完全成熟的教育形式,教学效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因此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开拓创新的工作热情,积极寻求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对网上的资源进行科学的组合加工后再传给学生,引导学生吸收健康有益的信息,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结语

利用网络资源对英语教学的改革还需进一步普遍展开。英语作为国际交流所必须的能力,已成为时代的发展对现代人基本的素质要求。大学生无论是继续求学或是应聘就业,英语应用能力的不同使具有同等专业水平和能力的大学生在科技资源的占有和利用,以及高水平科技合作和交流上产生明显的差别,甚至成为他们成功或是失败的直接原因。所以,采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是英语教学者的目标所在,是开展网络课程的目的所在,是英语改革的指导方向。

[1]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冯奇,姚喜明.外语教学与文化[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3]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5]刘学政.社会外语需求与外语教学法的变革[J].国外外语教学,2001(2).

张晓蓓(1983-),女,河南商丘人,硕士,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语言文学系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和修辞学。

2011-01-15

猜你喜欢

网络资源教学资源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网络资源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谈网络资源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网络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