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

2011-08-15刘慧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英美跨文化交际

刘慧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

刘慧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随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频繁的交往,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论述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即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和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和措施

1.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跨文化交际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现象,因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随着世界经济和教育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就像胡文仲老师所说:“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产生和传承。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1]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行为习惯不尽相同,交际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大量的矛盾和冲突。这是因为人们生活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中,他们的生活方式、教育状况、宗教信仰、政治经济状况以及价值观念都不相同,因而对于信息的编码、译码和沟通具有比较大的阻碍和困难。在交流中如果他们本身所有的文化标准受到挑战,就可能会出现文化冲突。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交流的一个常用工具,随着英语的重要性得到普遍认可,大学英语教学就有了更高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2004年8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写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2]而“语言的交际能力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掌握语言的本身,也就是语音、语法、词汇;一是要知道在什么场合使用什么语言才合适。需要我们了解与语言相联系的语境。语境常常包括文化的内容。”[3]这就要求教师在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应尽可能加强文化意识的渗透,在教授语言的同时教授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与洞察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进一步推动我国英语教育事业向纵深发展。教师要采取方法和措施指导学生了解英美文化知识,扩展他们的知识面,以便他们更能正确地使用语言,选择恰当的交往方式,减少交流产生的障碍。

2.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2.1 提高英语教学工作者的整体素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英语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通过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和社会习俗等,积累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常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需要老师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和查找相关资料。另外英语教师要不断地阅读和英语教学有关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专著,汲取新的知识和学习新的教学方法,结合自身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自己的所学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通过参加相关专业的学术会议,做访问学者,短期进修来提高自己,利用这些方式,教师可以了解兄弟院校本领域的开展情况,汲取兄弟院校的长处,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改善教学效果。教师要在文化的输入方面掌握循序渐进的方法,不断加强文化输入的力度和深度,使学生充分意识到本族语与英语及其所属文化的差异,从而在交流中尽量避免误解和消除隔阂。

2.2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和措施。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绝对的主体。在当今,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英美文化,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下面的这些方法和措施会行之有效。

第一,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英语教师应充分开发利用现行英语教材,重视交际文化的教学,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如教材新视野全新版大学英语(2008)第三册课文第四单元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本课书简要介绍了五个著名的美国文化标志,内容非常简洁有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课文之前查找自由女神像和巴比娃娃的有关信息,查找自由女神像的创作经历、历史沿革和象征意义。教师特别要使学生了解,举世闻名的自由女神像,高高地耸立在纽约港口的自由岛上,象征着美国人民争取自由的崇高理想。也象征着美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关于巴比,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找巴比娃娃的发展历程和社会影响,了解为什么巴比娃娃会成为美国的文化象征,特别了解巴比对美国流行文化的影响。本册第九单元主题是婚姻,其中Section A的课文是Premarital Agreement。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英美人的婚姻观和家庭观,也可以比较英美人的婚姻观和中国人的婚姻观的异同。总的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能脱离教材的学习,要以教材为依托,进行英美文化方面的拓展,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英美文化,从而能够使用所学外语进行顺畅的沟通和交流。

除了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课文中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挑选出来给予特别的描述和研究。“文化词汇本身载有明确的民族文化信息,并且隐含着深层的民族文化的含义”。[4]“在从事跨文化交际中,不仅要注意词的词汇意义,更重要的是需要随时随地地注意词的内涵意义”。[5]英语中有很多词汇不仅有“指示意义”,还有“隐含意义”。例如politician的指示意义是“从事政治、关心政治,特别是以政治为生涯的人”,但它的“隐含意义”是“不讲原则,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能言善辩,言而无信。”因为西方国家很多从事政治的人在竞选时为了争取选民的信任,得到更多的选票,会给选民很多许诺。而在他们当选之后,经常把对选民的承诺抛诸脑后,很多承诺成了空言。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politician就有了贬义的内涵。英语中这样有“隐含意义”的词汇很多,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词语的内涵意义。

第二,利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学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正规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的外语教学都十分重视文学教学,把它放在压倒一切的地位。”“文学作品往往能够提供最生动、具体、深入、全面的材料,使读者从中得到对于西方文化有血有肉的了解。”[6]老师可以推荐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镜像,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传承。例如英国的大文豪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远大前程》、《雾都孤儿》,勃朗特姐妹的作品《呼啸山庄》《简•爱》等,美国的经典文学作品如《红字》、《哈克贝里•芬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通过阅读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到人际关系、风俗习惯、词汇的文化内涵、非语言交际手段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对英美人的价值观有所了解,而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仅更深入地了解了英美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汲取了文化营养。

第三,利用生动直观的影视赏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大学办学条件的改善,信息和网络技术等教学软件的应用和普及,使我们足不出户也能看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大学英语教学也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英语报纸和杂志,也可以选择一些好的影视作品给学生们欣赏。电影不仅是文化产品,更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影视作品改变了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将电影欣赏、文化导入和英语技能培养融为一体,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觉性。英美电影中精美的画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而影视作品中原汁原味的经典对话,可以丰富并且补充学生的词汇量和表达方式;影视作品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拓宽他们的视野。

美国电影《阿甘正传》是美国电影史上不朽的作品,说着“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的阿甘具有这个社会已经远离许久的诚实、守信、勇敢、真诚等美德,被认为是美国精神的经典代表。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边欣赏电影边讲解电影中穿插的美国历史事件,例如3K党、越南战争、乒乓外交、水门事件、小石城事件等等。如果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这些历史事件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对美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有了很好的掌握,对美国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如《简•爱》、《傲慢与偏见》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散发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学生在欣赏这些电影时,学生可以感受到美的享受和受到艺术的熏陶。英语电影赏析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确实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西方文化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平台。

第四,在英美文化输入的同时进行文化对比。“在日常的外语教学中从事文化对比,使得学生不仅在理性上对于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特征有所了解,而且能够自觉地汲取语言中的文化信息。这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而且可以提高他们使用外语的准确性和得体性”。[7]但在指导学生进行文化对比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能盲目崇拜英美文化,彻底否定中国文化;也不要妄自尊大,要做到不同文明、不同文化间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诚心努力地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基本点,实现顺畅的、无隔阂、无矛盾、无误解的交流。其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除了胡文仲老师提倡的在外语教学中从事文化对比,国家也可以尽其所能的选派一些优秀的学生到目的语国家生活和学习。“跨文化传播之父”爱德华•霍尔在他的经典巨著《超越文化》一书中,用自己在日本旅行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无论你浸泡到另一种文化里之前已经做了多么充分的准备,接踵而至的惊诧总是难以避免的。”“在美国人可能造访和工作的国家里,有一些事情令美国人难以适应;在那里,信息的输入难以控制,生活中充满着使人诧异的东西。”为了做到对不同文化的真正的了解,“必须到生活中去体验,而不是从书本中去了解,也不是靠推理去探究”,因为“在活生生的环境中了解文化过程,从中学到的东西可能是最多的。”[8]所以到目的语国家学习和生活是了解不同文化的最佳途径,也是感受不同文化碰撞的实战场,从而也更容易寻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交往基础。

3.结语

总而言之,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在现实中的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英语教师不但要首先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也要在教学中注意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的输入并且进行文化对比,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找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基本认同观。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教学目标,以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英美文化的输入,指导学生学习英美文化知识,提高英美文化方面的素养,以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时代需求的人才。

[1][4][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P57-66.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6][7]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前言,2004,P152、154.

[8]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P53.

Abstract: With the busy communication of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the ability on how to carry out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uccessfull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bility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offers some useful methods and measures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effectively.

Key words: the ability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methods and measures

刘慧(1973-),女,河南商丘人,硕士,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女性主义。

2011-02-16

猜你喜欢

英美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