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性维度下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探析

2011-08-15马志强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隐性学院政治

马志强

(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 甘肃兰州 730020)

隐性维度下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探析

马志强

(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 甘肃兰州 730020)

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不仅取决于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显性教育,也应注重于使受教育者在潜意识中获得思想或经验的隐性教育。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师生比例等量化指标达到了中央16号文件的要求,但各类校园文化正在积淀形成时期,一所好的独立学院在加强学院办学特色的活动中,更应该在隐性维度下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的发展。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及特点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教育活动和内隐的教育方式,使受教育者的认知、情感、行为等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的教育形式。概括来说,可以把除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课、哲学社会科学课以外的对人们思想道德素质产生积极影响的种种要素统称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有:

第一,超时空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不受课时和教室的限制,既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存在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教育者将事先设计好的意向投置到各种具体生活环境之中,这些游离的意向便会随着不同的载体,悄悄流入学生的心田,并在其深处积淀下来。

第二,内隐性。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直接、公开地表明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相比,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通过各种暗示、从众、无意识、情景效应、熏陶、感染和体验等心理活动来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淡化教育的强制性和外来性,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第三,多样性。在高校生活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是不拘一格的,它的作用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只要能按教育者预定意向,使一定环境和氛围对学生产生影响,这其中的各种活动、事件都可视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二、独立学院发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客观要求。

1.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需要。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抬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许多方面鞭长莫及,难以单独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隐性、多样性等特征,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2.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需要。从目前来看,高校基本上是通过显性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但这种教育的单一性和非主体性使得受教育者容易产生排斥和逆反心理。因此,在进行显性教育的同时,需要利用各种载体通过隐性教育方式,使思想政治理论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学生所接受。

(二)独立学院的内在特点要求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1.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为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内涵之一。每一所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都会形成自身独特的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每一所高校在办学育人的历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特有的语言或行话,一种独特的高校文化。独立学院在十多年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出自身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式与目标等方面的不同,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由于缺乏历史的积淀,并没有形成一种稳定内在从精神层面反映自身特质的校园文化。所以,一所独立学院要办出特色,不仅仅要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等方面下功夫,还应该通过有效的途径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2.适应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特点的需要。独立学院大学生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这类学生与其他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尽管考分相对较低,但自主意识较强,喜欢独立思考。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给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自由、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成为平等、独立、自主的个体,淡化被教育者的角色意识,有效地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因此,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求注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3.适应独立学院师资建设发展的需要。独立学院师资队伍一般由母体学校教师、自有教师和社会外聘教师三部分组成。这种师资结构能够有效吸纳社会优秀成员担任学校专任教师。但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母体学校教室与外聘教师很难与独立学院发展的理念趋同,很可能造成“教书”与“育人”的背离。自有教师正在成长和发展阶段,与我们真正对一名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全体教师提高教师素养并形成共同的教育理念。

三、独立学院发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

(一)加强精神形态的隐性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精神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灵魂。独立学院要从师生员工共同的目标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感、精神风貌中形成学校内在的品质和性格,积淀出一所大学特有的人文环境和历史传统。

1.更新观念,树立全面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观。高校教育者必须树立全面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观,既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由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也要认识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事情。高校每一个教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都对大学生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只有每个部门、每个教职工在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育人责任和作用的前提下,才能主动有效地利用自己工作中的现实的或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2.完善教师人格,提高教师在隐性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教师人格是一种道德人格、智慧人格和个性特征组成的有机统一体。教师的言表风度、生活作风和人际关系等直接关系其外在形象,影响着教师的人格魅力。培养青年教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精神、知识水平、人际关系、生活作风以及个性特征(即自身的气质、性格、意志品质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将自己的言行举止和工作作风等人格要素转化为一种动态的教育因素,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实效。

3.加强校园风气建设,提高校园文化环境在隐性教育中的思想感染功能。校风、教风、班风、学校舆论和学校人际关系等人文因素对学生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是校风、学风的陶冶。陶行知说:“好学是传染的,一个好学,可以染化许多人好学。在学校提倡学问的根本方法,就是多找好的教员,鼓励好的学生,使不好的教员、学生逐步受自然的熏陶或归于淘汰。”[1]二是文化氛围的影响。文化氛围要通过广大师生一起来营造,它可以通过文学、美术、音乐、舞蹈、体育活动、科研活动、演讲、辩论、讲座等多种形式体现。学校要通过引导、培育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浓郁的氛围中得到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品位,增强识别真善假丑的能力,从而铸就具有高尚道德、崇尚理想的学校。

(二)以开发载体为关键,拓展独立学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开发和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通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桥梁,选择并运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能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开发和利用校园物质环境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物质环境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意图的建筑、生态环境、空间布局等,是校园内看得见、摸得着,以整体而直观的形态出现的物质环境。学校物质环境中渗透进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学生受到全方位、立体式熏染,使其在无意识层面自觉提高政治素养与道德判断能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独立学院正处在校园物质环境的大力建设中,应该借助学校改变校园物质环境的机遇,努力将物质文化融入校园每一实体中,形成浓厚的、立体的文化氛围,尽可能让一草一木、一楼一室、一砖一瓦等每一实物都能说话,都能起到教育人、启迪人的作用。

2.发挥学校制度环境的规范与约束功能。学校制度文化隐含着教育及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对学生思想政治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学校的制度包括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等,如学生守则、教学管理制度、文明行为准则、岗位职责。各种规章制度是学校的一切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它们以一种比较隐蔽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观点、价值理念、道德品质以及行为方式。独立学院应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把社会和学校倡导的思想道德理念渗透到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中去并认真抓好具体实施工作。一方面要做好校纪校规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形成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机制。高校治理中自我教育机制的形成过程,带有很强的约定性和隐蔽性,本身就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

3.积极开发校园文体社团活动载体。校园文体社团活动是指高校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等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种活动,并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寓于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参加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高校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校园各类文体社团活动,一方面可以满足大学生展示自我、发挥特长、发展兴趣的需要,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作用。

4.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独立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不断扩展社会实践空间,专业实习、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志愿者服务,都应体现隐性思想政治的教化功能。学生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亲身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感受激烈的社会竞争,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奉献社会的理想信念。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5.开发和利用网络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虚拟环境的渗透教育功能。网络的交互性,扩展了学生参与教育的可能性。通过网络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隐性教育,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消除学生对课堂教育产生的对抗心理和逆反心理。独立学院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增加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站、网页和软件开发的投入,在网上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在网站建设中要注意充分发挥电脑多媒体技术的潜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科学化、现代化,最终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注 释:

[1]陶行知.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J].新教育评论,1962(12).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侯忠.无意识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J].山西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0(2).

[3]周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隐性教育初探[J].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3(3).

[4]丁晓蕾.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开发[J].河南社会科学,2009(1).

[5]宁娜.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3).

[6]彭小兰,童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四个维度[J].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9(7).

马志强(1982-),男,甘肃通渭人,硕士,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2011-02-20

猜你喜欢

隐性学院政治
初等教育学院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学院掠影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