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法制教育 营造平安校园

2011-08-15罗辑邵晶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法制青少年学校

罗辑邵晶

(1.重庆市双桥中学 重庆 408100;2.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 408100)

加强法制教育 营造平安校园

罗辑1邵晶2

(1.重庆市双桥中学 重庆 408100;2.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 4081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和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得到空前的改善和提高,现代社会对社会成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知法、懂法、守法更是现代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为学校的稳定和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促使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法制教育;校园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广大青年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生力军,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斗队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当前在校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现状

青年学生是社会的特殊群体之一,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进入新世纪,国民素质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法制意识亦逐步成熟,各类学校已经把对青年学生的法制教育纳入到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广大青年学生的法制水平、法制意识逐步得到增强,青年学生已开始意识到如何利用法律手段解决自身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矛盾,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青年学生法制意识虽然得到了增强,然而个别学校对法制教育重视的程度往往不够,与德、智、体教育不相称,并形成较大的落差。

近年来,部分青年学生表现出法制知识的严重贫乏和法制水平的低下,其基本法律法规知识极其匮乏,导致少数青年学生不自觉地走上了一条违法的迷途。在一些地方,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据统计:近年来我国青年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据《法制日报》报载:青年学生犯罪占全部刑事案件的比例为:1995年45.54%;1996年为40.5%,1997年为37.85%,1998年为39.39%。1我国未成年人的犯罪人数呈现逐年增多,并且向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发展的趋势,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危害。频繁发生在大中小校园内外的各种类型犯罪行为,已经引起了广大民众、政府、教育机构、媒体的广泛重视。究其原因: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个体心理发展呈现出动荡性的特点,他们思维比较敏捷,对社会的看法容易极端与片面,容易受外部环境的感染和影响。如有自身生理、心理的原因,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体制的弊端,社会良莠不齐的信息诱惑等,都会给青少年带来困惑或迷茫,容易造成认识上的混乱而误入歧途。然而,如何关心和教育青少年,谁来拯救“迷途羔羊”,有效地预防和制止青少年违法犯罪是目前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是一项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

二、加强对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对策

平安是一幅画,平安是一首诗,平安就是幸福。学校安全工作要抓根本,根本抓住了,安全工作就能抓到点上;工作抓到点上,就能克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几年来,我校按照依法治校的总体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强化工作成效,狠抓任务落实,在全校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教育与实践的力度,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增强了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提高了学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监督水平,优化了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有效地维护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确保了学校安全。现结合我校实践谈切实加强法制教育、营造平安校园的做法。

(一)以课堂为主渠道,切实加强法制教育。目前很多学校开设的法制教育课程,主要以具体的法律规定为教学内容,忽视对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使得法制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以前我们总是认为学生对德育这一类的课程不感兴趣,但经实际调查发现,我校学生中有98%愿意接受法制教育,只是每个学生所体现的兴趣点不同。因此,法制教育效果的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教学内容。

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在做到法制教育课计划、课时、教辅材料、师资“四落实”前提下,结合主课程的教育教学,渗透相关内容教育,正确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制意识。

首先,要增强法律课堂教学力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校法制教育真正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法律课教学接触实际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加强案例教学,即授课教师在讲解有关法的知识时,尽可能地结合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具有典型案例,实施以案教学,凭案讲法,用案教人,使法律知识由抽象到具体,使法律课由单一到生动。

其次,我们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重,建立健全法制教育与品德教育的长效机制,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彻到法制教育和法治实践之中。

再次,提升法制教育现代化程度。学校法制教育手段应加快现代化步伐。在适当加大师资力量投入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教学设备,充分利用电影、电视、网络、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发挥信息教学的功效,以增强法制教育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二)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营造校园文化法制氛围。法制教育同德育一样,不能简单停留在知识的灌输和基本概念的掌握上,而应将工作重心放在提高质素上。因为法制教育是“认同”教育、“接受”教育和“消化”教育,依靠单纯的说教,无法培养自觉、自愿的守法精神和塑造体现公平、正义、效率、民主等法治理念。

学校是教书育人之所,应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氛围。校园环境是学生无声的老师,文明、健康、安全、稳定的与人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是法制健全的表现,也是法制教育取得实效的基础,好的法制文化氛围却能够达到对人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首先,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宣传专栏、室内广播系统、校园网等德育阵地进行广泛的法制宣传与教育,大力营造“学法、守法、护法”的良好氛围,在校园内掀起法制教育热潮。其次,邀请名师、名家进校园开展法制教育讲座,营造良好的法制文化氛围。在学生中大力开展普法知识竞赛活动,组织学生认真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引导他们增强遵纪守法观念,形成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他们的法制素质养成。此外,应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新法出台等机会,组织学生采取在全校发放宣传材料、进行现场法律咨询、举办图片展、悬挂条幅等不同的形式进行宣传,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宣传氛围。

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全体师生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心,自觉担负起对青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并想方设法把此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全体师生深刻理解了法律的本质、作用和社会价值,牢固树立起法制观念,自觉地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合法权益,从而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和实践性。

(三)建立幸福和谐型家庭,构筑犯罪道德防线。法制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只有学校的法制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生活的第一环境,也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点。家庭教育是青少年的第一教育阵地,家庭教育在青年学生的法制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老师,要切实担负起教育青少年的重大责任。家庭教育的好坏、家庭成员道德品质的优劣和法制观念的强弱对广大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律观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

(四)家庭在培养青年学生法制观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父母要自觉地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自身形象,注重言传身教。因为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有重大的影响,家长的行为不检点,教育方法不当都会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的后果。因此要加强学生家长的法制意识,不做违法事,起好示范作用。

二是教育方法恰当,注重与子女交流沟通。父母要用科学、健康的教育方法教育青少年,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耐心引导,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采取平等、民主的法制教育方式,因势利导,以理服人,重视与子女的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当孩子取得成绩时应提醒他们不要满足,不能增长傲气,当有不足时,不要急于训斥,要分析原因,找准教育切入点,然后引导他们认错、改错,让他们从教育中体会到父母的爱和家庭的温暖。

三是要教育子女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培养子女树立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充分发挥“自律”和“他律”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筑起预防和制止青少年犯罪的道德防线。

四是家长要与学校加强联络,互通信息,及时了解子女在学校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对我国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法制理念的培养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社会意义,是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高度重视。同时,广大青年学生法制理念的培养是一个广泛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多管齐下,综合管理,彻底清理和消除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的“温床”,净化和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大环境;动员全社会各种力量,采取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道德的、法律的等各种手段,用综合力量预防和制止青少年违法犯罪,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1]李国强.浅谈青年学生法制教育问题[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2]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现代教育学[M].

[3]刘合群.职业教育学[M].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Z].中发[2004]8号.

[5]韩世强,陈秀君.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及法制教育改革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05(1).

[6]高云亭,谈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中的法制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3(10).

Strengthen legal education To Create a safe campu s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market economy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age, material conditions of people and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unprecedented, modern society demands for the quality of the members of society become more sophisticated. Understand the law,law-abiding members of modern society is the quality one must possess. Students are the future backbone of the future of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drive, Enhance the student's legal awareness, legal awareness of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act according to law,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for schools to create a favorable legal environment for the university to promote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Key words:Legal Education; Campus

罗辑(1982-),男,重庆江津人,重庆市双桥中学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邵晶(1981-),女,山西高平人,硕士,长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音韵学。

2011-01-18

猜你喜欢

法制青少年学校
青少年发明家
学校推介
法制报道“负效应”的规避与防范
关于法制新闻的几点认识
医养结合亟须法制规范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法制严质量高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