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现状的思考与探索
2011-08-15贾永存
贾永存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现状的思考与探索
贾永存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既能“独善其身”又能“兼济天下”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从大学生德育现状的调查入手,剖析了大学生德育问题的成因,探索通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潮、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生态环境、构建立体德育格局等途径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努力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大学生;德育;现状;成因;对策
中国教育历来重视德育。《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孔子儒学主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强调“为人”重于“为学”。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表述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大学生德育工作,准确把握大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大学生德育问题的成因,着力探索解决的对策,培养既能“独善其身”又能“兼济天下”的高素质人才,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一、大学生德育现状
为全面、深入、准确的把握当前大学生的德育现状,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德育实证调查,调查范围涉及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调查内容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党的方针政策、伦理道德、文明习惯、网络、择业、恋爱、交际、消费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在高校共发放调查问卷 800份,回收有效问卷 762份,有效回收率95.25%。对一些敏感问题,我们采取间接发问的方式,以保证回答的真实性。
调研结果表明,大学生群体的整体道德水准在全社会范围内处于较高层面,当代大学生道德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的、蓬勃向上的。呈现出积极、进取、务实、开放的特点。很多大学生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向往崇高”是大多数同学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他们关心政治,思想进步,有着浓厚的爱国情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对国家发展的未来前景充满希冀与期盼。对自我认识与评价趋于客观,对自身素质要求较高,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但其道德状况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政治信仰淡化,理想信念模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缺乏理解、信任,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无信仰”、“信仰危机”、“信任危机”、政治责任感缺失等不良现象,在大学生中也存在着。二、价值取向实用性、功利性倾向明显,自我意识凸显,缺乏大局意识、集体观念、协作精神。三、在知行关系上,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往往不能变成自觉的道德行为。四、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不善于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学习焦虑、心情烦躁、信心不足、自卑感、挫败感等各种心理问题普遍存在。五、道德观念动荡模糊。面对东西文化的交融、碰撞和多元价值选择;面对传统道德评价标准与“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偏差,不少大学生陷入了困惑与迷惘,处于茫然和无所适从的状态中。
二、大学生德育问题的成因
1.社会环境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整个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趋势。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面对东西文化交融、碰撞,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冲击,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唯利是图、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道德失范现象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世俗化。大学生所追求的崇高理想逐渐被以事业、爱情、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个人理想所代替,更多的大学生把追求财富、地位和个人美好生活、实现自我价值作为人生的理想。对于新时期大学生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肩负的历史使命则缺乏感性和理性上的认同,理想信念淡化、责任意识缺失。
2.学校文化环境因素。学校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德育有着直接、深刻的影响。下列因素制约着大学生德育的发展。
一是教育思想贯彻的片面化。我国的高等教育偏重于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心灵成长,甚至将“教育”等同于“人才培养”。近年来,我国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仍未见有明显好转。
二是不良的校风与学风。校风与学风是长期积淀、凝练而成的习惯和风气,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有形的示范。对人的培养、熏陶是“润物细无声”的。但如果校风不佳、班风涣散,学风不正,对大学生品德的形成将产生消极影响。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力度不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只局限于政治理论课教学,没有贯穿教育的全时空,未能融入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过程。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实现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互动,专业课教师只管传授知识,不谈思想教育,认为德育是政治课教师的责任、学校党政干部的责任,没有形成教育合力,未构筑“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的德育模式。
3.来自家庭环境的影响与挑战。现代教育学认为,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认识世界的启蒙阶段,并对其一生有深远的影响。在大学生的各种心理疾患和素质问题中,常常可以看到家庭影响的痕迹。父母消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有不少父母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物质生活,远远超过对孩子精神、意志品德的关心与培养,这是导致大学生素质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父母的过度溺爱,又往往导致孩子产生依赖、任性、骄横、懒惰等性格缺陷;而单亲家庭、父母离异或父母关系紧张等,则容易造成学生冷漠、孤僻、自卑、忧郁等性格心理弱点。这都为德育工作带来了难度。
4.网络文化的影响与挑战。今天,“网络世界”已经成为青年大学生无法回避且乐此不疲的“第二生存空间”。但是网络是一个利弊兼容的“双刃剑”。网络中一些挥之不去的文化垃圾,蛊惑人心的价值观念,别具用心的反动言论,极易使青年大学生迷失方向,直接影响其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5.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弱点。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断乳期”、“自我认同危机期”,思维活跃,富于幻想,情绪波动大,意志品质不成熟。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就容易产生焦虑和退缩心理。加之80后、90后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厚,从小被爱包围着,遇事以“自我”为中心,追求另类,个性张扬,缺乏奉献精神和团队意识,有的甚至缺乏社会公德心。
三、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对策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潮。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价值观塑造,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潮,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大力开展理论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领会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他们在学习中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科学定位人生。二是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三是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大学生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四是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的评价标准,引导他们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分美丑。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
2.构筑高品位的大学文化生态环境。大学文化生态环境潜移默化地滋润着每一位学子的心灵。努力营造一个自然美与人文美、科学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校园、人文校园、科技校园和和谐校园是构筑高品位大学文化生态环境的基础。
培育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生态环境的核心与灵魂,是校园价值观系统的集中浓缩和凝聚。大学精神文化深深地体现在大学的使命和校风、校训方面,如哈佛大学的“与真理为友”,斯坦福大学的“让自由之风吹拂”,西南联大的“刚毅坚卓”,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山东大学的“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台湾淡江大学的“贵在做人”等,反映了大学的信念和追求目标,并激励着广大师生沿着这一信念和目标前进。审视当下,非主流文化占据学生视野,“后现代文化思潮”成为流行趋势,书籍文化逐渐被视听文化所取代。培育大学精神文化,用高品位的文化凝聚人、教化人、熏陶人,引领大学生“由科学而达至修养”显得尤为主要。
同时,大学文化生态环境还应当是一堵“精神围墙”。切实发挥对社会文化的“过滤”、选择功能,阻挡社会上低俗龌龊的风气进入校园,不让社会上所有风风雨雨毫无选择、毫无遮挡地在校园内复制、演绎。这个“墙”是无行的,是浓郁的大学文化,是保证校园这一育人环境静谧、圣洁的隐形力量。
3.构建立体德育格局。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立体格局。打造一支以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为主体,任课教师和大学生党员广泛参与的德育工作队伍,实现“全员育人”;构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模式。把“德育”从某种“专业化”形态的知识教育中升华出来,分解、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融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变德育课程为每时每刻全程育人,使德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从而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协作精神;走出校园,投身社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在社会的大课堂中培养使命感和责任感。
4.更新教育观念。《说文解字》里对“教育”一词的释义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上所施,下所效”指的是“人文化成”,“养子使作善”,指的是培育君子、贤人。教育就是通过人文化成培育君子、贤人。当前,我国大学普遍以知识为本位,重视灌输知识,忽视雕刻心灵,形成了以知识为本的教育观,甚至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无疑制约了大学生德育的发展。只有把“知识为本”更新为“素质为本”,在传授知识、培育能力的同时,重视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人文精神、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身心健康的培育,才能为社会输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5.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德育的不竭之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独特贡献;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罗素曾经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民为本、家国同构”、“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精神,“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质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的乐观主义精神等,是培养大学生高尚品德的不竭源泉。
6.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实现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干预、早控制,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系统学习与感悟,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发挥学校心理咨询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舒缓内心压力,排遣负面情绪,倾诉心中的烦恼。心理咨询作为一种美妙的心灵按摩方式,恰似暖暖的春风,能柔柔的吹开学生心中的坚冰。
7.进行养成教育。要求学生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一是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严格自律,防微杜渐。二是经常进行“内省”。勇于解剖自己,做到“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三是制定修养要则,全面、具体、有针对性的规范自己的行为。四是努力做到“慎独”,在隐藏、细微处下功夫,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实现高尚品德的知行合一。
8.挖掘家长市场的潜力,发挥家庭教育作用。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个性品质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开发家长市场的潜力,能发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学校可通过编发《校园通讯》、召开家长座谈会,设立校方接待日等,使家长认清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变瞬间教育为长期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同频共振。这份教育合力,将进一步推进德育工作焕发出新的活力。
[1]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J].新华文摘,2010(20).
[2]王冀生.人文化成:对教育活动本义的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10(2).
[3]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EB/OL].2007-10-24.
[4]肖润花,邹旗辉.大学生德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老区建设,2009(20).
[5]杨静.中职德育实效性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
贾永存(1973-),女,河南泌阳人,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讲师。
201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