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豫南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开发研究

2011-08-15周鸿凯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体育设施体育场馆场馆

周鸿凯

(平顶山学院体育系 河南平顶山 467000)

豫南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开发研究

周鸿凯

(平顶山学院体育系 河南平顶山 467000)

高校体育也是群众体育的一部分,其在人才培养、体育设施和服务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探讨高校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合作发展,积极稳妥的推动更多的具备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理开发高校体育场馆设施资源,在为高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满足社会体育需要,促进全民体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豫南高校;体育场馆;开放;开发

1.前言

今年是《全民健身条例》实施的第一年,也是谋划“十二五”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2006年至今,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的试点单位已经覆盖27个省,向公众开放的学校约占具有开放条件学校总数的三分之一。高校体育也是群众体育的一部分,其在人才培养、体育设施和服务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长期以来群众体育和高校体育都是各自发展没有相互取长补短,造成有限的体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也限制了他们自身的发展。如何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和完善开放模式和长效机制,探讨高校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合作发展,积极稳妥的推动更多的具备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理开发高校体育场馆设施资源,在为高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满足社会体育需要,促进全民体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以豫南地区的约10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查阅中国期刊网中与本研究有关的教育类、体育类、经济类和管理类期刊进行检索,进行必要的筛选,为本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2)访问调查法。对豫南部分高校体育场馆开发与经营管理状况进行专家访谈和实地调查,了解各高校体育场馆开发形式、经营项目、运营方式,组织与管理等方面情况。通过这些访谈和调查活动,获得了许多关于高校体育场馆开放及管理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场地设施供给不足。体育场地、设施供应不足,难以满足广大群众的健身需求仍是开展群众体育工作的主要矛盾之一。体育设施是群众体育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充分利用和挖掘高校体育人才、场馆设施资源,改善群众体育的环境,满足全民参与体育活动、增强体质的愿望是群众体育发展的必备条件。据统计目前全国有55.3万个体育场馆,体育系统占7%,教育系统占75%,几乎每个学校都具有一定的体育设施。[1]在发展高校体育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投资和管理,有效的利用体育设施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不但可以解决设施器材不足的难题,还可以丰富学校体育活动。

高校体育场地设施也是群众体育的一部分,除平时进行教学训练使用外,即使是平时上课期间一些高校场地的设施也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从国外地区解决社区场地的经验来看,日本的社区体育组织中,利用本社区高校体育场地设施达到58.5%。[2]因此我们应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将体育场馆设施向居民开放,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场馆设施的利用率又可以弥补社区体育场地的不足。

3.2 政府主导作用较弱,对群众体育的扶持力度不够。体育场馆的开放和群众体育工作的开展要以政府为主导,把开放工作纳入到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到对体育和教育工作的考核标准和考核体系中。作为政府的主管部门,尽可能的为群众体育提供机会、条件,在现有可能的基础上挖掘和利用各种公共体育资源,坚持公益为主、政府主导、广纳资源,规范管理、科学规划、分层推进,扩大开放规模,提高开放比例。

3.3 现有体育场馆开放的规模不够。在实地调查中发现被调查的高校具有较强的场地设施条件,但针对社会人员组织和开展服务的幅度和范围较小。从高校提供体育场馆、设施的措施中不难发现,大部分高校体育场馆开发的组织行为,至今仍囿于校园之内,组织形式分散,项目开展单纯化现象普遍存在。对象主要以在校学生为主,缺乏与社会之间的合作,缺乏优势互补的联合发展与经营,体育场地、设施服务大众的功能和优势远未得到挖掘和发挥,根本没有形成规模,基本上处于小而散和自我封闭的发展状态。因此在不影响学校内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利用余暇时间将闲置的场馆设施向社会人员开放。这样不仅提高了其利用率,而且弥补了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体育对于场地器材的需求。

3.4 缺乏体育场馆开放的法规体系和长效机制。政府主管部门要出台相关措施推行长效机制促进高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相互发展。高校开放体育场馆,使社会体育健身工作和高校体育工作互动发展,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局面。体育场馆的开放和开发利用要以服务群众体育为主要目的,在此基础上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者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加大场馆的管理力度和服务措施,制定详细服务方案,强调服务性和经营性相结合,公益性和营利性相结合,群体性和大众化相结合。加大体育工作人员在群众体育工作中的指导作用,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和资源优势,提高全民健身整体水平。

4.结论与建议

4.1 强化政府在群众体育中的服务职能。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根据大众的需要强化政府在体育公共事务中的职能,坚持公益为主,政府主导,科学规划,逐层推进。切实加强当地政府和高校之间的相互联系,政府主管部门要尽可能的给大众提供参与体育健身的机会,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为群众参加体育健身创造条件,合理利用当前拥有的体育资源构建自上而下的群众体育体系;为群众体育事业提供保障,推动群众体育工作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4.2 场馆开放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是将国家的体育资源合理的向公众开放,是促进全民健身的重要措施。学校要积极鼓励并支持社会资金投资到学校场馆建设中来。同时要改革公益体育场馆建设与经营管理模式,在不损害和影响体育场馆的体育功能、基本公益需求的前提下,鼓励社会和企业投资建设非赢利性体育设施,鼓励社会和企业参与非赢利性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活动。[3]高校体育部牵头把体育培训及咨询市场做大做强,加大培训、咨询市场的规范和管理,加强重点项目培训、咨询服务,依据地区特点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一些项目的培训及咨询服务,切实可行的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4.3 场馆对大众开放的程度纳入单位的考核体系。加大评估力度,应把体育设施做为合格院校评估的重要条件之一。通过检查评估,可进一步提高对体育场馆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乘着检查、评估等活动的契机,加大体育设施建设经费的投入,从而大大改善体育场馆的现状,这无疑是一条最为有效的途径。[4]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增强他们的事业心、责任心。还应该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专业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体育场馆管理者的自身素质。这无疑将会增加这些高校体育资源服务于全民健身的能力与范围。为全民健身事业发挥作用。

[1]唐文兵,崔冬冬,谢恩杰.浙江省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研究[J].新西部,2010(6).

[2]李伟.关于我省高校体育场馆现状的分析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1998(2).

[3]郑大明.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合作发展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4).

[4]张永刚等.高校体育为社区体育支持服务的机制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1).

周鸿凯(1979-),男,河南开封人,硕士,平顶山学院体育系教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2010-11-03

猜你喜欢

体育设施体育场馆场馆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场馆风采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住宅小区体育设施规划与建设研究
中原经济区农村体育设施专项资金的审计思考
体育:室内体育场馆空气质量标准年内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