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学习策略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1-08-15孟庆松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安阳学习策略生物学

孟庆松

(安阳幼儿师范学校 河南安阳 455000)

实验学习策略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孟庆松

(安阳幼儿师范学校 河南安阳 455000)

实验学习策略是指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它包括实验准备策略、实验实施策略、实验反思策略、实验反思策略。在生物学教学中综合运用各种实验学习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实验;学习策略;生物学;教学

实验学习策略是指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它包括实验准备策略、实验实施策略、实验反思策略、实验反思策略。综合运用各种实验学习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是生物学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生不但可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最基本的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更重要的是有更多的机会亲自动手操作,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虽然幼师学生普遍活泼好动,很喜欢生物学实验课,但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还仅仅局限于实验的趣味性。只有在生物学教学中综合运用各种实验学习策略,才能引导学生自觉从实验中理解知识、获得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

一、实验准备策略

实验准备策略即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实验的相关知识、技能方法、步骤、材料、器具和心理准备。要求每个学生在上实验课之前,都能回答出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实验目的是什么?这个实验怎样去做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具体操作步骤是怎样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什么原理?用什么材料做,用什么器具?实验中应注意什么?这些问题在幼儿师范学校生物学教材中一般都有明确阐述,学生只要提前预习就能掌握。为了促使学生提前预习,我经常以提问的方式抽查部分学生。这样就使学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实验前仔细研读,深入理解,避免了由于课前准备不足导致实验过程中“一手拿书,一手做实验”的尴尬局面,大大减少了因操作失误造成的实验失败和器具的损坏,有助于实验学习能力的提高。孟庆松(1971-11),男,河南安阳人,安阳幼儿师范学校教师、市骨干教师,主要从事生物学教学研究。

二、实验实施策略

实验实施策略即要求学生尽力保证实验方案顺利实施。实施过程的关键是要求学生对实验进程及每个环节进行准确调控,并且认真做好实验记录或观察记录。调控内容包括:控制整个实验,控制每一步实验的时间、顺序,控制实验材料、药品的量,保持实验操作规范准确,随时排除无关干扰。观察时,首先要求学生明确什么时间观察什么内容?应该记录哪些数据?其次,提醒学生要集中注意力,追踪实验进程,随时捕捉有价值的现象和数据。另外,要求学生和其他同学分工合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实验实施过程准确无误,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实验反思策略

实验反思策略即要求学生对实验的目标、方法、步骤、实验的状况、效果等进行自我思考和监控,从而提高实验的有效性和自己的实验能力。鼓励学生反思这样一些问题:这次得到的实验结果和预期的结果一样吗?达到实验目的了吗?这次实验成功了,有什么经验和启示呢?这次实验没成功,可能是什么原因呢?有什么教训呢?实验中自己的操作有没有问题,应该怎样改进呢?实验中的材料用具可不可以换成更常用、更简单的东西呢?这个实验后,自己又有了哪些新的想法呢?要求学生认真反思总结,写出书面的实验报告。这种反思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对实验结果和操作过程做出评价,而且能够及时总结经验,归纳思路,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四、实验设计策略

实验设计策略即要求学生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加强学生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设计实验方案,首先要让学生理解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思想,形成探究的实验思维,即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探究性实验一般程序为:①发现和明确要解决的问题;②收集有关资料和数据;③提出假设;④设计实验,验证假设;⑤分析、研究处理资料和数据;⑥发现规律,形成结论。

其次,让学生理解设计实验的原则,为实验步骤的确定打下基础。这些原则主要包括:①科学性原则,即所设计的实验应该符合一般的科学道理;②对照性原则,即要设计一个对照性实验,想让这个实验更能够说明问题,一定要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实验进行对照;③等量性原则,即所设计实验中的平行反应,各种实验条件,包括实验中所使用的试剂等都应该是等量的;④单因子变量原则,即为避免多种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要人为控制条件,使众多变量中,只能有一个因素是变量,其他条件应是一样的。

第三,让学生学会怎样确定实验方案。实验原则确立后,作为核心的实验原理就成为实验设计的依据和起点。在此基础上,遵循正确性、可靠性、简捷性、精确性、安全性的原则,确定所要求的实验方案,之后将实验原则融合到每一步实验步骤中。第一步,确定实验的单一变量;第二步,选材分组编号,对相同材料进行等量设置;第三步,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单一变量;第四步,相同条件下培养(控制无关变量),观察记录统计,确定观察统计的指标。其中使学生充分理解在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单一变量存在,从而引起实验结果的不同,其他条件都需要相同。例如,所用的生物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生理状况等都要相同;所用的实验器具,如试管、烧杯、水槽、广口瓶等要完全一样;所用的实验试剂的成分、浓度、体积等要相同;所处理的方法,如保温或冷却、光照或黑暗、搅拌或振荡等都要一致。

最后,引导学生如实记录实验结果。所见即所得,与预想不符合的结果要客观分析原因,平行重复,将结果做得更科学精确。通过对实验现象、数据的分析、处理,得出科学的结论,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

例如,我引导学生设计“温度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实验开始前让学生分析确定本实验的单一变量是“温度”,那么在选材上对小麦种子的要求就是颗粒饱满,无病虫害,保证实验材料的相同性,减少误差的产生。同时在其他生长条件如水分、氧气等的设置上都保证相同,严格控制无关变量。接着在温度变量的设置上引导学生做温度条件对照,分别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如低温、适宜温度、高温来对照观察。最后指导学生确定观察测量指标为各组的小麦种子萌发率。当学生理解并设计了实验方案后指导学生成功进行实验探究。

通过各种实验学习策略在生物学教学中的综合运用,学生深刻体会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真正学会了做实验、设计实验,不仅学习了生物学知识,而且提高了实验学习策略水平,并在与他人交流中完善自己的认识,取得广泛的迁移效应,逐步形成科学实验思维,不断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

[1]蒯超英.学习策略[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王保林,窦广采.科学—奇妙的生命科学[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

[3]刘电芝.学习策略(一)[J].学科教育,1997(1).

[4]袁维新.生物教学中的学习策略指导[J].中学生物教学,2000(3).

孟庆松(1971-),男,河南安阳人,讲师,安阳幼儿师范学校教师、市骨干教师,主要从事生物学教学研究。

2010-11-13

猜你喜欢

安阳学习策略生物学
安阳之旅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安阳:以最严密的法治向大气污染宣战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安阳有个“花木兰”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