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的原因以及教学水平提高
2011-08-15何宗红
何宗红
(铜陵市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安徽铜陵 244000)
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的原因以及教学水平提高
何宗红
(铜陵市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安徽铜陵 244000)
普通高校的健美操选修内容深受女大学生的喜爱,健美操所具有的健身性、教育性、娱乐性、时代性满足女大学生对健康、审美、娱乐的要求。目前健美操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作为健美操教师要科学的安排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措施来提高健美操教学水平。
女大学生;健美操;教学
健美操运动是融舞蹈、音乐、体操为一体的体育项目,健美操运动伴随时代的发展充满了现代感,是普通高校女生最喜爱的学校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直接女大学生走入社会参与体育运动的能力。但从目前健美操教学来看还存在许多不足,还不能满足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需要,不能满足女大学生走入社会参与社会体育的需要和终身体育的需要。
1.健美操运动深受女大学生喜爱的原因分析
1.1 健美操满足女大学生健康的需要。追求健康是人的基本需要。根据国际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指身体不生病、不虚弱,还包括良好心理状态/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情操。健美操运动动作优美、节奏感强,多以有氧运动为主是女大学生理想的参与运动项目,女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不但能锻炼身体,还能够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女大学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健美操运动满足女大学生生理发育的需要。女大学生虽然身体发育接近尾声,但身体的可塑性很大,经常参加健美操运动对改善他们的骨骼、肌肉、内脏器官以及塑造优美的体型非常有利,能够发展她们的柔韧、协调、灵敏、力量、速度、耐力等各种身体素质,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促进女大学生的生理发育。
1.3 健美操满足女大学生爱美之心的需要。女大学生正处在爱美的关键时期,对美充满的渴望和向往,希望自己是最美的,不仅追求外在的美丽,也追求内在的修养。经常练习健美操运动能让女大学生动作优美、体型匀称、体态轻灵,动作的节奏感强,给人健康优美的感觉,举手投足间表现自己的形体和动作的魅力,给别人以美的享受,健美操多以有氧操运动为主,消耗多余的脂肪,帮助她们塑造优美的体型,满足自己对美的追求。
1.4 健美操满足女大学社会生存的需要。大学体育选修的健美操运动一般都是集体运动,许多学生学习相同的动作,运动时要求多名同学协同完成,对动作的整齐度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同学之间加强联系,提高相互直接的协助能力。健美操的动作比教多好多动作不容易掌握,这也要求学生之间要互相学习,这些都帮助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而且学生通过健美操的练习提高了自己气质,塑造优美的体型,健康优美的形象符合用人单位对女职员的需求,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
1.5 健美操运动满足女大学生缓解压力、娱乐、丰富课余生活的需要。女大学生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生面对学习、交友、恋爱等各方面的问题,容易产生各种精神问题。通过健美操运动,能够丰富课余生活,调节大脑、恢复疲劳、放松身心,缓解各方面的压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让生活更快乐。
2.普通高校健美操选修教学存在的不足
2.1 健美操教学技术动作简单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习惯的需要。大学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体育选修掌握体育1-2项体育运动专长,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品格,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这些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女大学生本身拥有的体育运动技能分不开的,学生的运动水平高,学生更愿意表现自己,更愿意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从目前大学健美操教学来看,教学内容有很多重复中小学健美操教学相类似的教学内容,仍然致力于练习基本的步法、手法和简单的套路动作,大学阶段的教学内容缺乏体现出对以前学过内容的延续和拓展,缺乏对中小学内容的连续性,相关内容的简单重复制约大学阶段对健美操内容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增加技能教学的难度,更多融合健美操的时代元素。大学健美操教学动作过于简单,不利于培养大学生更高的运动技能,当然也就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运动习惯和参与体育运动的理念。
2.2 健美操教学忽视健美操理论教学。健美操教学内容更多局限于基本健美操技术和简单的健美操套路,忽视了健美操理论基本教学。健美操理论是健美操发展的历史知识,是健美操技术动作编排原理以及健美操运动发展的趋势的总的概括,健美操理论的学习是学生进一步提高健美操水平的阶梯,缺乏健美操理论学习作为支持,学生无法更上一层楼。大学生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在学习健美操技术动作的同时有必要向学生传授健美操的锻炼价值,健美操技术原理以及技术内部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了解健美操发展的运动规律,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更有效的参与到健美操运动中去,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更为复杂的健美操技术,加深对健美操运动的理解,提高学习健美操的兴趣。
2.3 教学方法上仍然沿袭传统缺乏突破。目前大学健美操教学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方法运用上仍然把学生停留在中小学生水平的学习平台,教学中更多的是通过教师先示范、讲解、分解练习、整体练习等方式方法进行教学。从体育教学上这些教学方法上也无可厚非,尤其对于中小学学生学习运动技能来说非常有效,但作为大学生这些教学方法明显存在缺陷。作为大学生,知识水平已经达到很高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大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接近成年人的水平,作为教师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些学习特点,在教学方法运用上有所突破,这样才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扩大学生学习的信息量,满足学生学习更高的运动技能的要求,满足普通高校完成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
2.4 健美操教学缺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健美操运动紧跟时代的步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健美操技术动作的创编过程就是创造性的过程。教师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往往热衷于固定动作和套路的传输,忽视了学生自我创编健美操技术动作和套路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健美操教师是不能满足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技术动作和套路,要善于“授之以渔”帮助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自己根据自己的特点创编健美操套路,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样学生学习健美操运动就等于“有源之水”远远流长,走入社会以后也会积极参与到健美操运动中去。
3.提高女大学生健美操水平的途径
3.1 选择科学合理的健美操教学内容。大学健美操教学内容必须体现健美操教学的灵活、开放、动态、与时俱进的特点,作为健美操教师要把最新的健美操教学内容带入大学的体育课堂教学。
第一,健美操教学内容要体现小、中、大学健美操教学的延续性。健美操运动已经进入中小学教学课堂,不再是大学课堂教学的专利,作为大学健美操教学内容要使以前学习的内容有所延续。这要求大学健美操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在对中小学健美操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要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切忌简单重复以前学过的内容。
第二,大学健美操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根据大学生的需要。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不仅仅是实现健康的价值,还要体现体育运动娱乐性、教育性,满足对审美的追求和展现自我的需要。简单基本的健美操技能根本无法满足女大学生对参加健美操运动的需要,这就要求大学健美操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教学内容要体现健美操的竞技性、审美性、健身性、表演性、时代性,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高度,通过学生的努力,学生的能够顺利掌握。
第三,教学内容要满足学校体育教育的需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1-2项运动专长,促进学生的健康,培养学生的体育性格和习惯,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各种优良的品质,形成终身体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仅以简单的健美操基本技术和简单套路是远远不够的。教学内容必须有一定的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难度,有较多的运动技术动作保证学生有更多的运动技能储备;通过教学内容的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各种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大学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
3.2 科学组织和实施健美操教学。科学的组织和实施是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
第一,要注重采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作为大学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利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健美操技术原理和编排的原则,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可以规定动作的难度、动作的要求、动作的质量以及音乐等条件让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健美操已经具有的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去完成编排健美操操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不但教会学生的技术,而且教会学生自己根据自身条件自己设计编排健美操套路的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授之以渔,避免学生学完就忘了,毕业走上社会就丢光了,充分展现健美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避免学习过程,练习动作千篇一律,让学生充分体验健美操运动的艺术魅力。
第二,健美操课堂教学要与课外活动、课外训练以及竞技表演等相结合。普通高校的健美操选修教学,仅仅以一周一次的两课时是远远满足不了大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需要,仅以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只能是皮毛,根本无法满足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无法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课外训练、竞技表演等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拓展健美操教学,这样有利于学习、掌握、深化健美操教学的内容,让健美操的内容通过教学、训练、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课堂教学注重掌握技术和规定的套路组合,以技术教学为主,课外训练注重练习的强度和密度,增加高难度动作的教学,增加身体素质练习的内容,组织健美操表演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健美操的成就敢,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动机。
第三,组建校园俱乐部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到健美操运动中去。仅以教师组织和实施健美操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健美操运动中去。校园中最好的方式就是组建校园健美操俱乐部,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经营和管理俱乐部,鼓励学校中的健美操骨干学生利用俱乐部组织学生学习和训练健美操,组织学生组织各种形式的表演活动,让健美操真正走进普通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第四,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察,通过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健美操运动,教师可以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更好的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
4.小结
健美操运动动作技术优美,节奏性强,融合了音乐、舞蹈的元素,深受女大学生的喜爱,具有健身性、教育性、娱乐性、时代性,满足女大学生对健康、审美、娱乐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安排教学内容,利用课堂教学,课外训练,组织俱乐部等形式科学的组织和实施健美操教学。
[1]何振强.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新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2).
何宗红(1980-),女,安徽繁昌人,铜陵市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助教,苏州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201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