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茅盾对《小说月报》的改革

2011-08-15温蕾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小说月报新文学茅盾

温蕾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商丘 476000)

论茅盾对《小说月报》的改革

温蕾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商丘 476000)

上世纪20年代初,茅盾成功改革了《小说月报》,使之成为中国期刊史上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期刊和新文学的主阵地。笔者主要探讨了其改革《小说月报》的三方面特点:建立一套系统性的运作模式;强烈的读者意识;“想象‘现代性’”的编辑立场。探讨这些,会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那段历史。

茅盾;改革;《小说月报》

上世纪20年代初,青年茅盾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胆略,成功地改革了《小说月报》,使之成为中国期刊史上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期刊和新文学的主阵地,对推动我国文学期刊由近代向现代转变做出了重要贡献。无疑,这也是茅盾编辑出版人生中光辉的一页。但在具体研究中,我们会发现改革中积极、消极的因素是并存的,探讨这些,会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那段历史。接下来笔者探讨一下茅盾在改革《小说月报》中的三方面特点。

一、建立一套系统性的运作模式

当时国内文坛总的状况是:理论上仍处于朦胧状态;创作上有了点实绩,但处于自发的状态;翻译上一直处于盲目无序的状态;评论和欣赏还是空白。但不管怎样,文学革命也已经从一般社会革新运动中突出出来而形成了独立的一支。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茅盾自觉地担负起了开拓文学革命新局面的历史使命。他以一个文学的专家和编辑的内行,以《小说月报》为阵地,把创造新文学的目标规划成一个可供建构的行动方案。评论、翻译、创作、欣赏四个方面构成新文学工程母系统的四个子系统,以编辑系统进行调控,促进各个子系统为母系统形成合理的运行。茅盾的《〈小说月报〉改革宣言》从《一年来的感想与明年的计划》以及所有编辑活动,都体现出了茅盾的这种对新文学建构的运筹帷幄。茅盾主编的《小说月报》进行的是新文学革命的开拓性工作,特别是治理了盲目混乱的文坛局面,便新文学进入了有序的建设时期。改革后的《小说月报》不但顺应了时代潮流,而且还走在了时代的前面。它以其塑造新文学观念和向旧文学观进行挑战的特色,成为了新文学革命的先锋。所以,叶子铭先生说:“一九二一年由茅盾主持进行的《小说月报》的全面革新,在早期新文学运动史上,算得上是一件大事。”

茅盾在主编《小说月报》的两年时间里,不但独自承担了刊物的所有编务,还亲自撰写和翻译了许多文章、作品;不但出了正刊,还出了许多期增刊和专号。我们可以想象得出茅盾主编这份月报该有多么忙碌。如果没有敬业的精神,恐怕是难以胜任这么繁忙的工作的。茅盾在《小说月报》上,还特辟有“杂载”、“海外文坛消息”、“通信”、“读者文坛”、“最后一页”栏目,充分发挥杂志的中介作用,使读者、作者、编者三方及时沟通,互相促进。不仅如此,茅盾还常借助报纸或进行有关《小说月报》的论评介绍或进行有关文学的争鸣,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茅盾就是这样集文学的专家和编辑的内行于一身.以自己作为主编的文学活动,形成杂志编辑的运作系统,以刊物为中介,联结作者系统和读者系统,使三个系统都服务于创造新文学的总目标。由于茅盾能够调动多种手段进行信息的及时构通和传播,因此,国内文坛的论争在《小说月报》里有及时的反映,海外文坛动态,这里也有专载。新理论、新方法、新译著、新作者,均在这里得以发表和扶植。甚至对《小说月报》编辑方面的批评、建议,也可以在这里发表。就这样,《小说月报》建立起了一套系统性的运作模式,使其在中国新文学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树立了权威,成为了新文学建设的重要园地。

二、强烈的读者意识

茅盾主编并成功地改革《小说月报》,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强烈的读者意识是其改革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所谓读者意识,是指作者在写作时,自觉地把读者的要求和权益纳入自己的写作思考中去。作为作者和编者的茅盾,他深知读者意识的有无,对于一位作家能否写出成功的作品,编辑家能否编辑出富有个性特色的刊物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作者、编辑、读者是办好刊物的三驾马车,缺一不可。“一个文化市场之形成,不能光有作家而无出版家,进一步,又不能说与读者无关。”读者既是文章写作主体的受体,又是编辑服务的对象,作者的文章和编辑的出版物,其文化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接受过程来实现。离开了读者,其社会文化效益也就无从实现失去了读者,《小说月报》的改革也就会成为镜中之花。鉴于以上情况,茅盾确立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改革指导思想,并付诸实践。

《小说月报》的改革先从编辑观念下手。以读者为中心的编辑理念,使他改以作者为主的编辑思维模式为以编辑为主的思维方式,也即编辑选什么题,作者就写什么稿的新型编辑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以编辑为主的思维方式是建立在以读者为中心这一基础之上的。因为读者是编辑的服务对象,编辑对刊物栏目或论题的确定,形式与内容的改变,必须顺应新文学发展潮流,以满足读者对刊物的要求为前提。因此,由原先的以作者为中心发展到现在的以读者为中心的编辑思维方式,是茅盾自觉地将读者意识纳人编辑主体意识的一项创举。

这项改革的显著特点是以读者为中心,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形式、新内容。在《小说月报》第11卷第12期刊登的启事中,我们看到“小说月报自第十二卷第一号起。刷新内容。减少定价。每期并附精印西洋名家画多幅。特请对于绘画艺术极有研究之人拣选材料详加说明。以为详细介绍西洋美术之初步。出版期提前为每月十号。定价减为二角。页数仍旧。材料加多。以副爱读本刊诸君惠顾之雅意”。这虽然是茅盾为招揽读者而推出的具有商业经营性的招数,但也可看出他对培养和争取新读者群的重视程度。接着他在《<小说月报>改革宣言》中提出的办刊宗旨和所设置的论评、创作、译丛等主要专栏,以及特载、杂载如“海外文坛消息”、“书评”等以输送文学知识与文学信息为主的辅助栏目,都是在以读者为中心的编辑理念指导下形成的。《小说月报》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面向读者,从而对新读者群产生了较强的刺激力和吸引力。强烈的读者意识是茅盾成功改革《小说月报》的重要原因。

三、“想象‘现代性’”的编辑立场

作为革新后的《小说月报》的第一任主编,茅盾开风气之先,基本奠定了后来《小说月报》的基本格局,而且也基本上设定了《小说月报》后来之所以被称为“现代文学期刊”的一系列特性。茅盾作为刊物“现代性”得以呈现的编辑个案的意味是相当充分的,因而其本人也就成为我们探究“现代性”的一个有代表性的编辑个案。

任何刊物编辑在接手刊物的时候,显然都已确定了自己的编辑立场。而这种立场的建立,当然是与编辑者对当时的读者市场的了解与定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于茅盾这样明显具有“五四”新式知识分子特征的编辑来说,编辑《小说月报》的时候,其对读者市场的重视显然远远超过了他的前辈,特设“通信”栏,搞读者征文,大做吸引读者参与的各种广告等等,无不显示了读者在其心目中的分量。

按照陈建华的说法,这种对读者市场的重视,显然是与陈独秀、李大钊这一代新式知识分子对于读者的理想化想象联系在一起的:“陈、李所认同的‘民众’是一种乌托邦的指符,是对世界革命的向往,也是对现存制度的挑战;在搜寻‘民众’的过程中展示了他们为未来牺牲的道德理想和重铸意识形态的英雄人格。”作为一种未来国民的象征物,理想读者被不容质疑地赋予了文明、睿智、不满现实又渴望新知等特质。他们既是国家民族现代性的创造者,同时又是“现代性”的最好体现。这种先验性的想象决定了“五四”知识分子,通常会把“启蒙”特别是文学启蒙当作通往理想读者(国民),也就是通往“现代国家”的有效途径之一。

不言而喻,在启蒙文学观里,西方式的“现代性”被不容置疑地当作了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的最终价值归宿,而文学则被看作是通往这一归宿的最好的方式。不发达国家的知识分子一般认为,西方式的“现代性”是指以进步论为核心的历史时间观念:现代性(modemity)一词是一个内涵繁复的西方概念。只有一点非常明确,即现代性概念首先是一种时间意识,或者说是一种直线向前、不可重复的历史时间意识,一种与循环的、轮回的或者神话式的时间认识框架完全相反的历史观。站在这样的线形现代性立场上,很容易激发起来的是不发达国家对先进国家的一种比附心理,一种以西方发展为范本依据的追赶或超越欲望。可以说,对于大多数不发达国家的知识分子来说,其本土的“现代性”目标与西方式的“现代性”基本上是合而为一的。而要实现这一切,当然是要落实在启蒙文学所能塑造出的现代国民的身上的。茅盾接手《小说月报》时的编辑观念,一言以蔽之,也正是这种企图完成中西合璧“现代性”使命的启蒙文学观念:介绍西洋文学的目的,一半是欲介绍他们的文学艺术,一半也是欲介绍世界的现代思想,而且这应是更主要的目的。

很明显,在茅盾的心目中,为塑造理想的读者(国民)考虑,中国新文学应该自觉地向“介绍世界的现代思想”这一宏大目标靠拢,为此,新文学就应该以西方文学历程为学习摹本,亦步亦趋地来规划自己的发展轨迹。这样的话,他所设计的新文学就蛰伏在了进化论的阴影之下,似乎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就是向读者传达世界现代思想,这样才是与世界文学同步,似乎实现了文学的现代性,国民、国家的现代性就指日可待。茅盾曾说:我们相信文学不仅是供给烦闷的人们去解闷,逃避现实的人们去陶醉;文学是有激励人心的积极性的。尤其在我们这时代,我们希望文学能够担当起唤醒民众而给他们力量的重大责任。

就因为把自己的逻辑前提建立在民众肯定能觉醒上,因此唤醒民众自然就成了启蒙文学的首要目标。为了证实这一点,茅盾还旁征博引,列举了19世纪的俄国、匈牙利文学等一系列论据,来证明在那些国情与中国相似的国度里,“文学之趋向政治的与社会的,不是漫无目的的”。理想读者的定位因而也影响到了文学者自身的定位:“文学属于人(即著作家)的观念,现在是成过去的了;文学不是作者主观的东西,不是一个人的,不是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文学者只可把自身来就文学的范围,不能随自己的喜悦来支配文学了。文学者表示的人生应该是全人类的生活,用艺术的手段表现出来,没有一毫私心不存一些主观。”在理想读者的压力之下,文学者就与文学一起被纳入到了茅盾的文学启蒙体系中,文学者某种意义上就应该自觉成为连接文学与社会、民众的有效桥梁,其个人性的方面由于与其使命相悖,自然就受到了茅盾启蒙文学观念的排斥。由此种种规定,同样排斥个人性的明显具有启蒙色彩的自然主义就成为其文学观念的基本内容。

“不论新派旧派小说,就描写方法而言,他们缺乏客观的态度,就采取题材而言,他们缺了目的。……我觉得自然主义恰巧可以补救这两个弱点。”由于自然主义从其基本立场上看是直面现实的;其书写对象又主要是病态的社会与人生;主要技巧强调客观、冷静,因此,最能直接而不变形地达成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一个将文学当作改良社会与人生的启蒙主义者来说,它当然是不二之选择。从基本的文学立场到具体的文学创作方法的选择,茅盾编辑观念的方方面面,无不流露出理想读者的影子,甚至可以说,这一整套启蒙文学方案都是为理想读者准备的。然而,无论是从中国当时的国情还是从《小说月报》的实际读者群落来看,这样的理想读者其实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更多是一种未来的指向。因而,从其在茅盾编辑观念中所起的基石或支撑作用来看,可以发现,茅盾的具有“现代性”意义的编辑观念实际上只是一种想象而已。或者说,这一时期的《小说月报》所代表的落后国家的“现代性”历程其实始终只是对西方式“现代性”的一种想象,两者之间永远不可能重合。

1920年《小说月报》的改革,作为一道分水岭,将这份长达22年的大型文学杂志在中国近现代小说史、学术史和文化史上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段,它们分别代表了那个时代以叫“旧”和“新”命名的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文学形态,这其中“新”对“旧”的超越,茅盾是功不可没的,茅盾也是值得怀念的,他改革《小说月报》的胆识和魄力更值得我们学习。

[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洪子诚.文学与历史叙述[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On the reform of Mao Dun to The Short Story Magazine

at the beginning of 1920s, Mao Dun successfully reformed The Short Story Magazine and made it the first literature periodical in the real sense and the main battlefield of new literary in the history of China’s periodicals. Three features of the reform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setting up a series of systemic operation model; strong reader sense and editor’s standpoint by imaging modernity. Through discussing the above, we can deeply understand the history about it.

Mao Dun; reform; The Short Story Magazin

温蕾(1979-),女,河南伊川人,文学硕士,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2010-11-28

猜你喜欢

小说月报新文学茅盾
2022年《小说月报·原创版》总目录
茅盾的较真
茅盾不怕被骗
小报文学与新文学的论战
打的
茅盾手稿管窥
生日礼物
茅盾文革期间撰写回忆录
《胡适·鲁迅·莫言:自由思想与新文学传统》序
小说《这条河也留不住你吗》被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