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珍山水诗研究综述

2011-08-15王珺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山水诗山水贵州

王珺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郑珍山水诗研究综述

王珺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中国古代山水诗源远流长, 清代山水诗则集其大成。近代宋诗运动的代表诗人郑珍写有大量的山水诗作。近年来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文学史著作中对郑珍山水诗的介绍;郑珍山水诗专题研究论文六篇;鉴赏词典、作品选中对郑珍山水诗的介绍;郑珍诗歌研究专著中对其山水诗的介绍和评价。主要表现在生平交游、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等方面,而从生态批评和现代旅游等新角度分析其山水诗的文章还未见,有待进一步研究。

郑珍;山水诗;研究综述

翻译以下任意网站

Guardian.co.uk-英国

Komika Magasin-瑞典语

Spiegel Online -德国

Vogue-法国

Focus Online-德国

Machu Picchu-西班牙语

The Washington Post-美国

Zamalek Fans-阿拉伯语

Venezuela Tuya- 西班牙语

G1 Globo-巴西

Museo del Prado-西班牙

Los Angeles Times-美国

山水诗,是中国古典诗歌领域里一个独具特色的类型,千百年来一直以其不朽的艺术魅力感染和陶冶着人们的情怀,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就其品质和意境而论,可以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我国幅员辽阔,多姿多彩的山川景致为历代诗人所倾倒,许多美丽的诗篇无不仰仗山川林秀之气的哺育。

中国古代山水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既有连贯性,又有阶段性特征。五世纪前后,“庄老告退,山水方滋”(刘勰),“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介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苏轼《江行唱和集序》)。他们在亲近自然、陶冶性情的同时,把内心的感情付诸笔端,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审美理想,为我国古典诗歌艺术树立了范式。“山水诗的创作在中国就成为一种强有力的传统,由唐宋至明清,几乎没有一位诗人没有创作过大量的山水诗”(朱光潜)。自谢灵运开创以来,历代题咏者不绝,在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是王孟韦柳,还有李杜。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秦观、陆游等都有山水佳作。清代山水诗集古代山水诗之大成,自清初至晚清,诗人对自然山水的钟情激赏比前代有增无减,作品丰富,而对清代山水诗研究却很不够。目前学术界关注较多的是袁枚、魏源等人的山水诗。贵州地处僻壤,交通闭塞,少数民族众多,一向被视为“蛮夷之地”,前代诗人少有问津。近代宋诗运动的代表诗人郑珍却写有大量的山水诗作。

郑珍(1806-1864),是一位地道的贵州诗人。他字子尹,晚号柴翁,贵州遵义人。晚清著名的经学家、小学家、诗人,被誉为“西南硕儒”。一生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著述丰富,有《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等小学著作,《仪礼笺注》《经说》等经学著作,还有《巢经巢诗钞》《巢经巢文钞》等诗词著作,共有十五种之多,皆收于赵恺编《巢经巢全集》。郑珍被誉为“西南硕儒”,莫友芝曾评价他说:“经训第一,文笔第二,歌诗第三,而惟诗为易见才,将恐他日流转压两端耳。”诚如莫氏所言,郑氏正是以其诗作闻名于世的。《巢经巢诗钞》中的山水诗占有较大的比例,量大且质优。这些诗歌多是诗人游历名山大川时有感而作,风格多样。他的诗作中有关贵州溶洞的描写尤其突出,开拓了山水诗的题材。他以探险家的气魄,遍访高山大川,为我们展示了大西南奇异的自然风光。他兼学各家之长,能够细心的玩赏山水之美,把握不同景观的特征,随物赋形,因形敷彩,或因景启情,或融情入景,描绘出神形兼备的艺术画卷,创造了奇幻多彩的艺术境界和风格。其山水诗特色大概可以用“奇”“险”“丽”“雄”四个字来概括,有的奇幻绚烂,有的奇绝险峻,有的清奇秀丽,有的瑰奇雄伟。

关于郑珍山水诗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文学史著作中对郑珍山水诗的介绍。

近年来清诗研究逐步深入,有关郑珍诗歌的介绍如:任访秋主编的《中国近代文学史》,在第五章《宋诗派及其他诗词流派》中,对郑珍有一千余字的专门介绍,说他的“写景之作达到很高水平”,“突出了贵州山水的险恶,显示了诗人锤炼语言的非凡能力。”马积高、黄钧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册),在讲到宋诗运动时,认为成就较高的是郑珍,用600多字专门评价了他的哀民诗和山水诗的特色。袁行霈主编的四卷本《中国文学史》,在第九编近代文学有关宋诗派的论述中,提及他的写景诗如《下滩》等,刻画真切,并引用了陈衍的评语“历前人所未历之境,状人所难状之景”,虽不免夸饰,但就其开拓精神还是肯定的。郭延礼著三卷本《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第一卷),用较大篇幅介绍了宋诗运动及其代表人物郑珍。在分析他的诗歌成就时,着重提出他写有很多山水诗,把贵州独冠天下的溶洞、黔南第一胜景飞云岩,以及奇峰怪石、急流险滩,一一摄入笔底,为中国山水诗增添了一幅独具特色的画卷。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编《中国近代文学百题》、钱仲联编《明清诗文研究辑存》、管林和钟贤培主编的《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等著作中,均对郑珍山水诗有不同程度的介绍和评价。

第二,对郑珍山水诗进行专题研究的论文。

单篇论文有6篇,分别是:践各的《郑珍山水诗评介》(《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3期),分两大部分,先是结合其生平经历介绍了一部分诗作,说明他通过游览观光,发思古之幽情,又评价了他山水诗中为数不少且独辟蹊径的题画诗,以及他对一年四季变幻的描摹。然后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其思想艺术成就,认为他的山水诗风格多样,以流丽的文辞和优美的形象而葆有审美价值。龙光沛的《郑珍笔下的黔中山水》(《贵州文史丛刊》),从贵州旅游事业发展的角度出发,重点介绍了白水瀑布、飞云岩、两洞、南泉山、怀阳洞等五个景点,文后附有生僻字的注释。范国祖的《读郑珍的黔中山水诗》(《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分山川路径、绝壑巉岩、溶洞地貌等三部分论述,说明贵州山水是中国山水的缩影,郑珍为展示贵州山水建立了功勋。王英志的《郑珍山水诗论略》(《齐鲁学刊》2005年第4期),也是分两部分论述:先简单介绍郑珍生平、师承及诗学主张,然后分析其山水诗的题材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姜维枫的《郑珍山水风物诗艺术特色》,认为郑珍的山水风物诗表现出生活与艺术兼备的流动美、清灵美和格局美,并最终归之为自然之美和浑然天成之美,其原因在于郑珍的“真”性情及其读书、学瞻和养气。陶文鹏的《论郑珍的山水诗》(《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对郑珍山水诗的艺术手法做了初步的探讨。他认为郑诗善用白描,又富于想象和联想,构思奇巧,章法曲折跌宕,能够荣写境与造景、平易与奇奥于一炉。他写故里遵义的诗,兼绘山水与田园,简净空灵,淡中寓浓,情味深长。郑珍不愧为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巨擘。

此外,还有两篇硕士学位论文论及他的山水创作,分别是山东大学邢博的《巢经巢诗钞研究》(2005年4月)和陕西师范大学王有景的《郑珍诗歌研究》(2007年5月)。邢博在论文的第三部分,以“山水·性灵·探险家的快慰”为题,阐述了郑珍山水诗超越前人之处:(1)他把黔中山水高度艺术化了;(2)以浪漫主义手法写奇山异水、怪石巉岩,开瑰奇之境;(3)他有非凡的开拓精神。然后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十余篇作品做了深入的分析。王有景则在郑珍“诗歌的思想内容”这一章中,以“寄情黔贵的山水诗”为题,通过分析几首诗来说明其山水诗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他认为郑珍走的是雄奇奥博的诗路,在篇章结构、景物裁取刻画等方面皆与正统的盛唐山水诗的意境含浑有所区别,这些都体现了郑珍追求创新的精神。

第三,鉴赏词典、作品选中有关郑珍山水诗的介绍。

这类工具书性质的书籍比较多,较常见的有:《元明清诗鉴赏辞典》(清·近代卷),收录了《晚望》《桐冈》《白水瀑布》《字毛口宿花堌》《云门磴》等;奚少康、赵丽云主编的《历代诗词千首解析辞典》收录了《闲晀》《山居夏日》《雪崖洞》等;《山水诗歌鉴赏辞典》中收录了《重醉湘山寺》《二月七日度娄山关》《怀阳洞》《白水瀑布》《飞云岩》等;《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中,收录了《云门磴》;钱仲联选、钱学增选注的《清诗精华录》,收录有《云门磴》《黄焦石》《怀阳洞》《铜仁江舟中杂诗》(六首选一);张正吾、钟贤培等选注《中国近代文学作品系列·诗歌卷》收录了《闲晀》《晚望》《白水瀑布》《三坡曲》;钱仲联主编的《清诗纪事》(第十四道光卷),收录郑诗44首,是迄今为止搜集郑珍诗歌研究资料最为全面的一部著作,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些集子都有关于诗人郑珍的介绍,有对诗篇的题解、注释或赏析文章。它们都是郑珍山水诗中的代表作品。

第四,关于郑珍诗歌研究的专著中对其山水诗的介绍和评价。

近些年出版的郑珍《巢经巢诗钞》共有三个注本,分别是:杨元桢《巢经巢诗钞校注》,白敦仁的《巢经巢诗钞笺注》,龙先绪《巢经巢诗钞注释》,诸本各有千秋。杨元桢的校注本长于乡邦僻事、身家细故,以考证见长。白敦仁的笺注本着重于人地时事的真实,在用典故的地方,追根溯源,富瞻详实,以才学见长。龙先绪的注释本则以弘扬贵州乡邦文化为旨,简体横排,注释简明,以平易见长。他们所做的基本文献工作,大大方便了后来者的研究。贵州社会科学院的黄万机先生,是研究郑珍的专家,著有《郑珍评传》。他以传记形式讲述了郑珍的生活经历,可以为我们描绘郑珍游览线路图提供很大帮助。还在《评传》第九章专设一节,从山水诗的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等方面论述了郑珍“颇具特色的山水诗”。他的另一部专著《客籍文人与贵州文化》,分六篇论述贵州文化。在文学篇中谈及湖湘文士与郑莫的交游,对贵州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又专设风物篇,论述了历代文人歌咏黔中山水之作,可用来与郑珍山水诗做比较,探求诸家风格上的差异。

总的来说,学术界已经给了郑珍较高的评价,有关郑珍山水诗的研究比较丰富。不仅有题材内容方面的论述,还有艺术风格上的分析,只是这些方面还不够系统,我们应该肯定郑珍在山水诗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肯定其诗歌的艺术价值。这对于我们研究清代“宋诗派”乃至清代诗歌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了解晚清贵州诗坛及其发展概况也很有帮助。对他的诗歌需要进一步做专题性研究,逐步深入下去。此外,山水诗具有艺术性和文化性,可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对丰富旅游风景区的内容、提升其文化内涵和审美品位,以及提高风景区的知名度、丰富旅游者的知识都有很大帮助。郑珍留传下来的近200首山水诗,以西南地区的自然风光为主,为我们的艺术画廊增添了一幅幅大西南的自然美景图。他的山水诗是清代诗坛上的一朵奇葩,丰富了清代的山水诗创作。这些作品流传开来,影响了西南地区的文化构成,提升了西南旅游资源的知名度。以郑珍、莫友芝为代表的沙滩文化正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郑珍山水诗的意义和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的挖掘和认识,所以,全面系统地分析其山水诗,就显得很有必要。

[1]钱仲联.清诗纪事(第十四道光卷)[M].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2]黄万机.郑珍评传[M].巴蜀书社,1989.

[3]白敦仁.巢经巢诗钞笺注[M].巴蜀书社,1996.

[4]张正吾,钟贤培等.中国近代文学作品系列(诗歌卷)[M].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

[5]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文学百题[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

[6]钱仲联.明清诗文研究辑存[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7]山水诗歌鉴赏辞典[M].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8]元明清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

[9]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M].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王珺(1985-),女,甘肃白银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2010-11-29

猜你喜欢

山水诗山水贵州
爱在一湖山水间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王维的七言山水诗论略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山水》
楠溪江:永远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