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2011-08-15李曙光孙华波
李曙光,孙华波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自2005年我院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中药保留灌肠,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收到更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消化病学分会2001年“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所选资料为2005年1月—2009年3月住院中重型溃疡性结肠炎病例,均选择左半结肠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20~63岁,平均45岁,初发型15例,慢性发作型10例,慢性持续型5例,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22~61岁,平均47岁,初发型14例,慢性复发型12例,慢性持续型4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柳氮磺吡啶1.0g,1次/6h,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0~100mg保留灌肠。重症增加静脉滴注甲泼尼龙40~60mg,美沙拉嗪50mg塞肛2次/d,3个月后观察疗效。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增加中药保留灌肠,药物为:炒槐米30g,地榆炭30g,白芨30g,黄连20g,三七粉(冲)5g,儿茶6g,煅牡蛎 30g,败酱草 30g,两煎至总量200m l,保持温度至38℃左右,1次/晚,保留灌肠,直肠型插管至10~15cm,乙状结肠以上插管至20cm,灌入后臀部抬高40min,15d为1个疗程,可休息7d再进行下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或X线检查肠黏膜正常,大便常规检查无红白细胞。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肠黏膜轻度炎症,大便常规检查有少量红白细胞。无效:临床症状及结肠镜等检查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痊愈1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痊愈11例,好转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性反应,其发病与感染、精神、过敏及遗传因素均有关,近年来对免疫异常的炎性递质学说较为重视,特别是近十年的研究成果表明,该病是易感基因、环境和免疫系统之间复杂的交互反应所致,这些交互反应导致非特异性炎症细胞激活,炎性细胞因子及炎症递质产生进而造成肠黏膜的损伤,其临床特点: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传统我们采用糖皮质激素及水杨酸制剂为主治疗,糖皮质激素可有效缓解炎症性肠炎的炎症状况,主要作用机制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稳定细胞膜及溶酶体膜,阻止细胞膜磷脂中的结合花生四烯酸转化为游离花生四烯酸,从而使白三烯,前列腺素、血栓素及其他致炎因子减少,抑制免疫反应,减少巨噬细胞及中性白细胞进入炎症内,最终使临床症状缓解。水杨酸类药物发挥主要作用的是5-氨基水杨酸,其机制未明确,可能是综合作用,通过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抑制细胞毒性产物,以减少吞噬细胞的激活;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肠黏膜的脂肪酸氧化,降低肠上皮通透性,减少炎症反应;抑制免疫细胞的免疫反应等。
传统西药治疗虽能控制症状,但复发率高,且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明显,本研究联合中药灌肠,收到很好效果。溃疡性结肠炎在祖国医学中属“泄泻”“痢疾”范畴,多属肠道湿热,方中槐米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疡,共为君药,臣以败酱草、白及收敛止血,黄连清热燥湿,助清热解毒之功,三七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煅牡蛎收敛固涩,助活血、止血、化瘀敛疡之功,有儿茶收湿生肌敛疮为佐使,全方共助清热化瘀敛疮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槐米、地榆、白及、三七、煅牡蛎均有抗炎、减少渗出,促进溃疡愈合作用,败酱草、白及、地榆、黄连、儿茶有抗菌作用,黄连、煅牡蛎还可调节免疫[1-2]。取保留灌肠给药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对于左半结肠型,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改善局部炎症,促使病灶修复,同时可减少西药的用量、使用时间和不良反应,达到见效快,标本同治的目的。
1 梅全喜.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2 宣世英,王青,李德爱.消化病合理用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