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翻译活动的主体间性

2011-08-15黄沛真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译作译者主体

黄沛真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潮州521041)

论翻译活动的主体间性

黄沛真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潮州521041)

主体间性理论的核心在于以交互原则取代主从原则,以对话取代独白。以主体间性理论观照翻译活动,即作者、译者、读者和接受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共在的主体间性关系。本文指出翻译的主体研究是对各个翻译主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翻译的主体性应该是主体间的主体性,即翻译的本质在于主体间基于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协商的平等对话,译者角色应定位于这种多元对话的策动者、组织者、生成者和建构者。

翻译,主体间性,对话

一、主体间性的哲学阐释及引入翻译活动的意义

国内早期的翻译主体研究仅限于译者的情况,随着翻译界对翻译主体的研究,《中国翻译》开辟了“翻译主体研究”栏目,连续发表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翻译主体性问题成为翻译学研究的热点和关注的重点。谁是翻译的主体?“翻译的主体性”中的“翻译”是指什么?

目前,翻译研究对“翻译主体性”还没有比较统一的认识。笔者比较赞同的理解是,在翻译活动中,“翻译的主体性”中的“翻译”不是专指翻译行为本身,而是指涉及翻译活动全过程所有相关因素。在这些因素中,译者、作者和读者都是翻译的主体。翻译主体性是指译者、作者和读者的主体性和他们之间以及译作的接受环境等因素的主体间性。其中,译者的主体性体现于翻译的全过程,而作者与读者的主体性只是体现于翻译过程中的某些相关环节。

(一)主体间性的哲学阐释

美国哲学家多迈尔(Dallmayr)在他的《主体性的黄昏》一书中指出,主体性已经表决了他的力量,现代主体性往往培育着一种主体主义,它们不仅是把自我作为理论认识的中心,而是把它作为社会政治行为和相互的中心。[1]多迈尔所说的“主体性的黄昏”并非是指无主体的存在。他并不赞成全盘否定人的主体性。那么,他所指的“主体性的黄昏”内涵是什么?根据郭湛的理解,多迈尔所说的正在衰落的主体性,实际上指的是:(1)以自我为中心的占有性中心主义;(2)以统治自然为目标的人类中心说;(3)不包含交互主体性的单独主体性。这种意义上的主体性是片面的、狭隘的,走向极端的或者未充分发展的主体性。①转引自陈大亮《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中国翻译》2005年第2期第2~9页。

主体性哲学正是基于其自身的原因而走向终结。因而,哲学界产生了消除自我先验性与绝对性,平等对待“自我”与“他我”,以主体间性代替主体性的理想诉求。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是当代哲学发展的历史趋势。

所谓主体间性,即世界不能简单地被描述为主体关系,而是主体间的关系。主体间性揭示了人与人,人与物,主体与客体,自我与对象之间的相互生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交互主体关系。哈贝马斯曾这样解释主体间性的生成过程,通过语言的交往,参与语言交往的本我与他我相互理解、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由多种视角组成的系统整体,就在语言的层面上生成了主体间性。①转引自铁省林《西方哲学中主体性问题的历史嬗变,《新华文摘》2003年第7页。

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的哲学阐释学使主客体的二元对立关系消解,变成主体与主体间的对话关系及单一中心多元化。[2]它强调了意义的多元性、解释和理解的多元化、话语的对话性,标志着独白话语时代的结束和对话时代的开始,将人文科学运动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和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反思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特点,超越了传统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把人文科学从科学实证主义的桎梏下解脱出来,突出了人文科学的理解性和价值性,从而把研究的重点从意识转向语言,从认识论转向理解论,从符合论真理转向共识论真理。

(二)主体间性引入翻译活动的意义。

哲学凝聚着人类对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人与文化的深刻智慧。在以“认识论”为统一的传统哲学观照下,我们早已习惯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这种思想反映在翻译活动中,便是传统译论即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使得作者与原作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崇拜对象,译者与读者都成为不敢越雷池的被动接受者。在翻译过程中,人们强调的是作者的原意,好象谁发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谁就功德圆满。这实际上是作者的独白话语[7]115。译者形象也被比作诸如“征服者”、“画家”、“媒婆”、“翻译机器”等。[3]

20世纪8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发生了文化转向。人们似乎从译作文化角度来定义翻译。翻译的概念被大大泛化和模糊化了。只要译作文化接受的即属翻译。大大地强调了译者主体的创造性地位,把翻译研究由文本中心论引向译者中心论。结果,翻译变成了“怎么都行”的语言游戏。译者以叛逆者、征服者、改写者的姿态而位于中心位置,文本被流放到边缘、原文作者被判了死刑,传统的忠实、等值的翻译标准在后现代语境下都成了碎片。译者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空前的强调,翻译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译者以创造之名,实行背叛之实,脱离原文,随心所欲,任意翻译。这种局限与困境呼唤翻译的主体间的出场。

主体间性理论认为,翻译活动中的作者、译者、读者,是一个个通过主体间交往而实现视界融合、思想生成、建构与创造相统一的过程,作者、译者、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共在的主体间性的关系。

我们引入主体间性理论来探讨翻译活动中作者、译者、读者的关系,其意义就在于把握翻译活动的对话关系,并为理解译者的角色定位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

二、体现翻译活动主体间性的对话关系

在主体间性理论的观照下,我们不妨作出这种演绎:翻译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语言或言语的人际交往过程,作者、译者与读者和接受环境之间的关系,不存在谁主谁客的问题,它们是平等的共在关系。翻译是一种建立在两种文化的交流和协商的基础上的对话关系,而译者角色应定位于这种多元对话的策动者、组织者、生成者与建构者。

(一) 作者与译者的对话关系

亚里斯多德曾说过,言语是心灵的符号,文字是言语的符号,文字充当僵死的奴仆,此外,它什么都不是。他的意思是说,言语是思想的再现,写作是思想的表达,文字能够忠实地传达作者的意图。很明显,原作是作者的意向和思想的表现,传达了一种文化取向,它为作者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提供了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和话题。翻译作为一个文化的交际过程,离不开特定的主体,即译者的介入。在翻译活动中,译者与作者通过对原作的理解和译作的诞生实现了对话。

乔治·斯坦纳曾说过:“一切理解都是翻译。”[4]由此,翻译的问题毫无疑问首先是一个理解的问题,其关键就在于对原作字句的解读,这是译者与作者展开平等对话的前提。然而,翻译中的理解并不是简单的对原作字句的复制,在理解的过程中,译者具有主观能动性,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是这一对话的策动者和组织者。

以文学作品的翻译为例,翻译中最富有弹性的美学层次便是译者笔下匠心独运、施展本领的解构空间。正因为这样,同一部原作可以拥有各方面不相上下众多的不同译本。可以说,翻译的实质不是对原作意义的追索或还原,而是译者能动地理解和诠解的过程,是译者主体自身存在方式的呈现,同时也是译者在理解他人的基点上对自我本性的一次深化和理解。

必须承认,翻译过程是主观的,如何组织和策划翻译决定于译者,译者是翻译策略的最终决定者,是译作的生成者和建构者。特别是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地会仰仗自身的生活经验、学识涵养、个性气质、审美理想和欣赏习惯等诸多因素对原作进行阅读和理解,以自己的方式与原作者进行对话,进而内化原作,而后将已内化了的原作再外化为译作。

在翻译活动中,我们承认译者的创造力和能动性,但它不会也不应当以牺牲原作的合理意图和现实存在为代价。译者的诞生不需要原作者的死亡。相反,译者的诞生必须以承认作者存在的合理性为前提。惟有如此,原作作者与译者才能平等对话,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在平衡中求得互利,译者才不至于走向另一独白式的权威的极端。

(二)译者与读者和接受环境的对话关系

首先,译者不是在真空下进行翻译活动,而是在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氛围中进行翻译操作的。译者对主流意识的接受程度,总会在翻译过程中流露出来。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绝不是单纯的个人文字游戏,而是权力话语(意识形态、文化习惯、宗教信仰等)的制约下的产物。

1901年,由杨紫麟节译,经包天笑润饰,以蟠溪子的署名出版了英国通俗小说家哈葛德的《迦茵小传》,译者为了不与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相悖,故意把原作中女主人公迦茵与男主人公亨利邂逅热恋、未婚先孕、亨利不顾父母之命而与迦茵自由相爱等情节统统删去。1905年,林纾与魏易复译此书,补全了蟠译删削的情节,引起轩然大波。道家们惊呼:“未嫁之女遂有私孕,其人为足重乎?不足重乎!贞操可以立破!……西人临文不讳,然为中国社会计,正宜删去为是。”[5]然而,林译本的追求个性解放、渴望恋爱自由、要求婚姻自主的反封建思想在长期受封建礼教压抑的中国青年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这本在世界文学史上并不出名的原作,也因林纾的翻译,成为近代中国一大畅销书。[6]可见,翻译“实际上是受一系列的外部社会力量控制和支配的话语提纯活动,它的选择、组织、传播等过程无不受到来自社会、文化、历史、思想、意识形态等多种有形与无形的势力所左右和制约。”[7]96-98

由于文化差异,不同读者对于同一事物的接受态度会截然不同;同样,不同读者对于同一信息接受的中心也会有所不同。译者要听到读者的声音,通过对话,了解和关照读者。原作在译作社会中存在不同的使用价值,译者有理由根据读者的需求来变换原作的使用价值,从而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因读者而变,表明了译者翻译时进行选择的动机和目的,也充分体现了译者对读者的关照。读者对译作的价值实现具有制约作用,译作只有在交际传播中才能最终实现其价值。[8]

(三)主体间的多元对话

翻译的本质在于对话,是主体间基于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协商的平等对话,主体间的多元对话为翻译活动带来的是创造与再创造的良性互动。站在主体间的角度来反思译者的角色,我们认为,译者作为文化交流的媒介,在促使文化交流上是功不可没的。译者角色应定位于这种多元对话的策动者、组织者、生成者和建构者。它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它因作者和读者而存在,离开了作者和原作,就无所谓理解、再现和创造,离开了读者和译作的接受环境,就无所谓翻译策略选择、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制约等手段和方式的应用。作者与读者也因为有了译者才在翻译活动中拥有特定的社会意义,他们也因译者而存在。作者、译者、读者之间正是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共在关系。要发展这种共生、共在关系,只能是消除地位不平等的壁垒,从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

翻译活动中的主体间性首先表现在翻译的内容研究上,作者、原作、读者与译者等要素之间应该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取消二元对立,消解任何占有性个体中心和不含主体间性的单独主体性。主体间性理论下的翻译中各主体的主体性应该是主体间的主体性,反之亦然。其次表现在翻译的外部研究上,在翻译活动中,当权力话语、意识形态、文化霸权对翻译进行改写和操控的时候,我们应该提倡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东方与西方之间平等对话的主体间性关系,以建立翻译的伦理学,规范翻译的不平等现象。只有靠内部和外部的辨证统一,我们才能在一种平等交往关系中真正建立起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主体间才能达到一种不遮蔽的敞开的澄明之境,最终实现人类之间本真自由的存在方式。[9]

翻译是作者、译者、读者等主体间基于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协商的平等对话。在翻译活动中,无论是片面地强调作者和原作的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或是一味地夸大译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译者中心论,都是有缺陷的,都将翻译活动引向极端,将翻译主体的研究引向死胡同。只有主体间性的引入,主体间的多元对话,才使翻译活动中的作者、译者、读者等翻译主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更好地促进文化的交流。

[1]Fred R.Dallmayr.Twilight of Subjectivity[M].Massachusetts: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1981:182-183.

[2]Hans-Georg Gadamer.Truth and Method[M].London:Continuum Published Group.2004:292-294.

[3]屠国元,肖锦银.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译者形象[J].中国翻译,1998(2):28-31.

[4]Steinner George.After Babel:Aspcets of Language&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28-29.

[5]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187.

[6]张瑜.权力话语制约下的翻译活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5):73.

[7]吕俊.翻译研究:从文本理论到权力话语[C]//顾家祖.新世纪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8]陈大亮.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J].中国翻译,2005(2):7-9.

[9]熊兵娇.试论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介入[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5):102.

On the Intersubjectivity of Translation

Huang Peizhen

(Foreign Affairs Office,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Caozhou,Guangdong 521041)

The core of the theory of intersubjectivity lies in exchange principle replacing principal and subordinate principle,dialogue replacing monologue.When we look into the transla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theory of intersubjectivity,we can se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author,the translator,the readers and the accepting conditions(including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standard of the original and the tralsations)is a kind of co-existed intersubjective relationship.It points out that th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subjects is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ranslation subjects.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ions should be the one among the subjects,that is,the essence of translations lies in equal dialogue based on the exchange and consultation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the translator should be fixed as sponsor,organizer,creator and builder of the multiple dialogue.

translations,intersubjectivity,dialogue

责任编辑温优华

H315.9<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6883(2011)01-0092-04

2010-05-24

黄沛真(1977-),女,广东潮州人,韩山师范学院外事办讲师。

猜你喜欢

译作译者主体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what用法大搜索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SOME汉译初探
他者和自我共谋下的译作之异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