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西柏坡精神的现实意义及路径探析
2011-08-15蔡秀平
蔡秀平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1)
弘扬西柏坡精神的现实意义及路径探析
蔡秀平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1)
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在驻西柏坡期间,所体现和创立的包含着丰富内涵的一系列革命精神,称为西柏坡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西柏坡精神对于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为了进一步彰显西柏坡精神的时代价值,要以传承和创新相结合为原则,以对党员干部和青少年的宣传教育为重点,以提升民族素质为目的,多渠道、多视角进行传播和教育。
西柏坡精神 ;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弘扬西柏坡精神的现实意义
西柏坡精神,是指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在驻西柏坡期间,所体现和创立的一系列革命精神。它产生于中国革命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决定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它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主要包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革命信念与求实态度相统一的科学精神,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西柏坡精神作为一种体现历史性转折的时代要求的革命精神,引领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迎来了一个具有光明前途的新中国,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它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和升华。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在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的浪潮中,弘扬西柏坡精神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
(一)弘扬西柏坡精神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弘扬两个“敢于”的开拓进取精神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前提。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之一是通过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样一场深刻的变革必将和已经引起整个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必将和已经引起人们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精神状态、思想观念的重大转变。改革开放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答案和模式,也很少有前人的经验可循。较之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第一次伟大革命,这次革命面临的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西柏坡时期形成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两个敢于”精神,是一种抓住机遇,顶住压力、挑战,争取最大胜利的革命进取精神,对迅速消灭国民党的有生力量,加速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起了重要作用,也为如何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正是由于党领导全国人民发扬两个“敢于”的开拓进取精神,赋予西柏坡精神新的时代意义,解放思想,敢闯、敢干,改革开放才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要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走完别的国家二三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决定了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各种关系尚未完全理顺,涌现的大量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尚未完全解决,这些问题包括发展不平衡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老龄化问题、越轨和犯罪问题等。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这些深层次问题能否得到顺利解决,直接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我们只有继续发扬两个“敢于”的开拓进取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深化改革开放,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弘扬“两个务必”的创业精神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历史的转折和大发展使我们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小富即安、停顿下来不思进取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国家至今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同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仍然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巨大压力。我国要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且最终赶上乃至超越它们,必须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坚忍不拔、长期不懈地艰苦奋斗。要尽可能地节约有限的资源,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中华民族历来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著称于世,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各种革命精神(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勤俭建国精神等),一以贯之的一条红线,就是艰苦奋斗精神。有人认为改革开放时期不宜大力提倡艰苦奋斗,说什么改革开放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就要高消费,艰苦奋斗精神不能反映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成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艰苦探索中得来的,是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埋头苦干、艰苦奋斗实现的。因此,新时期倡导毛泽东在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简称 “两个务必”),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尤为重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厦只能靠全党全国人民一砖一瓦建成,可以说没有两个“务必”的创业精神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崛起。如果我们贪图安逸、懒于探索创造,现代化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楼。江泽民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人们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贪图享乐,不图进取,那么这样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没有不走向衰落的。”[2]胡锦涛也指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3]因此,“两个务必”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我们的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发图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可依赖的宝贵资源。
3.弘扬两个“善于”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精神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不是脱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脱胎于政治经济文化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比发达国家落后了一二百年,尽管经过建国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缩小了同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差距,为现代化建设初步奠定了基础,但要在整体上赶上并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绝非易事。不仅需要继续发扬两个“敢于”的开拓进取精神和“两个务必”的创业精神,更需要发扬西柏坡时期提出的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两个“善于”精神,把坚定的革命信念与高度的求实态度相统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全国人民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伟大实践,只有保持坚定的革命信念,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充满信心,才能确保这一实践取得成功;只有坚持科学态度,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确保这一实践不走弯路而顺利进行。做到 “善于”二字,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一条基本经验,对中国国情的认识,传统观念的变革,体制改革的构想及其实施等,都离不开革命信念与求实态度统一的科学精神。
(二)弘扬西柏坡精神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需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加大反腐败力度,打击各类犯罪和社会丑恶现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使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但是,在社会精神方面仍然存在不少令人担忧的现象,有的还相当严重,在市场经济负效应冲击和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下,一些领域道德失范,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文化垃圾时有出现;一些人滋长起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理想信念淡化,精神支柱动摇。干部中存在的以权谋私、消极腐败现象,使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受到很大损害;一部分人国家观念淡薄,对社会主义前途感到困惑、渺茫和动摇。这些问题若不能坚决从根本上遏制,必将危害党的健康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历史证明,民族精神和信仰是一个国家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提条件,有没有昂扬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没有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是不可能取得伟大事业胜利的。作为民族精神体现之一的西柏坡精神,是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取得的先进文化建设的辉煌成果。由于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的两个相互衔接的阶段,西柏坡精神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有着一致性和共同性,继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和一项重要内容。在新的历时条件下,需要用西柏坡等革命精神重塑我们的民族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弘扬西柏坡精神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
1.弘扬西柏坡精神是实现党的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方式。“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奋斗历史证明,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不仅取决于全体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更取决于人民群众对党的信赖和拥护,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只有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走群众路线,既要继续充分依靠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总结群众经验,集中群众智慧;又要发扬民主精神,深入群众,掌握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情况,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解决人民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取信于民,问政于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团结带领群众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制定和贯彻执行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和愿望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增强凝聚力和号召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因此弘扬西柏坡精神中的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所决定的,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
2.弘扬西柏坡精神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强大思想武器。首先,从国际国内情况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加之我国国内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决定了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的任务特别艰巨、复杂和繁重。其次,从党的自身情况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自身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的变化,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一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如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部分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弄虚作假、铺张浪费,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这些问题严重削弱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 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当代中国,要把十几亿人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优良作风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的正确领导是不可想像的。实践证明,“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有力思想武器,它科学地回答了共产党人应怎样经受革命胜利和执政考验的历史性课题,为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如何防止腐化变质,永葆革命者本色,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全党必须牢记 “两个务必”,继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注重自身素质能力的培育,注重开拓创新、实事求是、艰苦创业等蓬勃向上精神的锻造,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二、弘扬西柏坡精神的路径
综上所述,西柏坡精神作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为了进一步彰显西柏坡精神的时代价值,我们必须把弘扬西柏坡精神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常抓不懈。弘扬西柏坡精神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原则方向,坚持继承和发展相统一、传承和创新相结合
一方面,西柏坡精神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特定历史条件下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根据时代的需要继承了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和精髓并加以发扬光大,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等思想,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西柏坡精神就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坚持和发展。另一方面,西柏坡精神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不是我们供奉的一尊偶像,而是一道洪流,它凝聚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和许多优秀品质 (如勤劳勇敢、艰苦朴素等),继承、丰富和发展了“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优良革命传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传承过去,立足当代,开创未来。它要求我们把革命传统教育与时代要求相结合。从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水平出发,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充分开掘西柏坡精神价值的同时,通过选择、考量、整合,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如结合我国目前的资源环境状况,把提倡“两个务必”和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相结合,使其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传承西柏坡精神不能脱离历史环境和时代条件机械理解、照抄照搬。比如今天我们提倡“两个务必”,倡导艰苦奋斗,并不是简单地要求大家去过战争时期那种艰苦生活,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同样,也不能把提倡谦虚谨慎理解为缩手缩脚、谨小慎微、不思进取。而是要大力提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和严谨务实的作风。因此,西柏坡精神作为面向时代的一种创造,是在创造中继承,在推陈中出新,其时代价值就是通过继承和创新,熔铸出符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时代精神,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树立整体教育观,扩大教育范围,强化对党员干部和青少年的宣传教育
首先,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宣传教育,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十二五”开局之时,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已经到了攻坚破难的关键阶段,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党必须结合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时代的需要把西柏坡精神推广、宣传到党员干部中去,既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监督,又要从制度上、体制上和政策上引导和促使他们发扬“西柏坡精神”,让西柏坡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保持和拥有的优良作风和党魂。让广大党员干部做到习近平同志所提倡的那样:“在对待党和国家事业上始终保持进取之心,在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上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在对待个人名利地位上始终保持平常之心”。其次,要把西柏坡精神推广、宣传到全体人民中。让西柏坡精神成为全体中国人民永远保持和拥有的优良品质,让西柏坡精神成为感召人民同心同德共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未来的一面旗帜。最后,尤其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工作。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希望,担当着建设现代化国家、振兴中华的重任。他们思维活跃、最有活力,但是,由于阅历浅,思想尚不够成熟,容易受不良环境和不良思想的影响。在他们中也确实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倾向。一些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出现了扭曲,缺乏吃苦精神,国家观念、集体主义思想淡漠等。因此,通过学校教育等途径,在青少年中大力宣扬倡导西柏坡精神,使其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须臾不可丢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一代又一代地发扬光大,以确保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三)树立素质教育观,丰富德育内容,用西柏坡精神提升民族素质
西柏坡精神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体现,它和中华民族不同时期体现的民族精神相生、相伴、相融,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了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把西柏坡精神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把弘扬西柏坡精神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其他优良革命传统相结合,把弘扬西柏坡精神和弘扬新中国诞生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如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世博精神等)相统一。重点对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创新意识的教育、民主法纪教育。用包括西柏坡精神在内的诸多民族精神提升民族素质,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四)拓宽教育渠道,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多视角进行传播和教育
虽然自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到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在中国革命史上仅有短短的2年多的时间,但它是中国革命走向全国胜利的转折点,它的精神价值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进行西柏坡精神教育,要利用各种传媒、各种载体、各种教育资源,通过文学、历史、政治等学科,采用电影、电视等文化艺术形式,通过创建红色网站、开展红色旅游等,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在全社会创造一种教育的积极氛围,让世人不仅知道西柏坡,更要领会西柏坡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把西柏坡确定为全国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是为了更好地展示和宣传它的精神,让后人世世代代铭刻在心。
总之,西柏坡精神诞生以来,一直闪烁着耀眼的光辉,西柏坡精神的各项内容,都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相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过程也是西柏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过程。持续做好西柏坡精神的弘扬工作,让西柏坡精神成为我们的民族之魂,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振兴中华而拼搏奋斗。
[1]毛泽东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1439
[2]江泽民.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A].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1129
[3]胡锦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A].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4]石仲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之源——兼谈“西柏坡精神”[J].中共党史研究,1996,(3):1-8
[5]李伟.西柏坡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河北学刊,2007,(6):200-204
[6]王荣丽.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及时代价值[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5-19
D261.1
A
1009-9530(2011)04-0044-04
2011-03-19
蔡秀平(1966-),女,安徽阜阳人,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