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1-08-15方春生

黄山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方春生

(黄山学院 图书馆,安徽 黄山 245041)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方春生

(黄山学院 图书馆,安徽 黄山 245041)

把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党组织建设成学习型党组织,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高校肩负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把高校党组织建设成学习型党组织,是世情、国情、党情、校情发展的需要。明确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内涵,创新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机制显得尤其重要。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高校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基本要求应该是:通过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使高校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党员干部成为学习型党员干部。办人民满意、社会满意、党委和政府放心的高等教育,应当立足高校实际,大力加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既是学习型社会这一宏观背景提出的要求,也是高校面临急剧变化的形势内在发展的需要。

一、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西方发达国家较早就提出了有关学习型这一概念。最早提出“学习型社会”是196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一次会议上,通过了成人教育局负责人蓝格朗的“终身教育”提案。提案指出:“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期和青年期,它应伴随人的一生而持续地进行。教育应当借助这种方式,是个人和社会的永恒要求。”此案很快受到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196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在《学习化社会》一书中对“终身教育”做了进一步的分析阐述,指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类必须把12年制的学校义务教育延长为 “80年制”的终身学习。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学习化社会作了阐述:“未来的教育必须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在这个整体内,社会的一切部门都从结构上统一起来。这种教育将是普遍的和继续的。”就是说,在未来社会里,每个成员都是学习者,每一个社会组织都是学习型组织。受以上思想影响,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很快作出反应,先后提出由学历社会向学习化社会过渡的战略,并予以立法。例如,1972年,法国通过了《终身教育法》;1976年,美国通过了《终身学习法》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了破解“很多大企业的寿命很少超过人类寿命的一半”这一难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者彼得·圣吉在1992年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圣吉认为“21世纪各类组织的竞争是学习的竞争”,强调 “学习的速度小于变化就等于死亡”。因此提出,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一种灵活、有弹性、不断以学习创造持久竞争优势的组织。该书一出版即在西方产生极大反响,彼得·圣吉也被誉为90年代新一代管理大师。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杜邦、英特尔、苹果电脑、联邦快递、加拿大皇家石油、汉诺威保险公司等著名企业主动要求并赞助麻省理工学院成立学习型组织的学习中心。在企业界,美国排名前25家企业中80%按照“学习型组织”模式改造自己。在世界排名前100家企业中,40%的企业在建设学习型组织。由此可见,当今世界在建立学习型社会和组织方面的风气。

从党的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以学习立党,这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每当面临重要的历史关头或者要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党都是通过学习来提高认识、解决问题、继续前进。在这一方面,党的领袖们不仅有精辟的论述,还以模范行动做出了表率。1939年1月28日毛泽东在八路军延安总兵站检查工作会议总结时的讲话中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我因此,到延安就发愤读书”。在这一时期,毛泽东读了大量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当时延安的学习风气是非常浓厚的。以中央组织部为例,陈云在中组部组织了一个6人学习小组。从1938年到1942年坚持了5年,该学习小组一方面自学原著,另一方面请当时延安的学者进行辅导。陈云领导的中组部学习小组被中央评为模范学习小组,陈云在学习中总结出来的“挤”的经验,受到毛泽东的表扬。

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2001年5月,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高峰会议上提出:面对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带动全党的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1]10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全会决定的方式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正式确定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在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对于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促进党员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创建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必然要求。高校是人才的汇聚之地,是各种思想文化的集散之地,也是新思想新观念的发源之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任务还十分艰巨;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后,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明显滞后;建立以市场为导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任重道远,这些都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创建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有助于高校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新的举措应对面临的挑战,以新的思维解决崭新的课题,从而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二、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内涵

1.明确高校各级党组织的职责和定位。职责、定位是一个国家、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对自身条件、特点,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形势,选择生存、发展、目标、任务而作出的合理判断。高校党组织的层次划分,分为高校党委、基层党组织、党员三个层面,分别承担着相应的职责和任务。其中,高校党委作为学校的领导核心,位居“总揽全局”的顶层,承担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创新体制机制,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科学决策和驾驭局面进行组织领导等重要职责,属于顶层设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建设和发展中的战斗堡垒,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纽带作用,主要承担着学习宣传发动、服务凝聚广大党员群众,执行党委和上级的工作部署,推动具体决策计划的有效实施等职责;广大党员是高校建设和发展中的最积极因素,是高校建设和发展中的直接实践者和传播者,承担着凝聚群众、影响群众、感染群众的示范榜样职责。

2.理解把握什么是“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党组织是指,组织成员不断获取知识,改善行为,优化组织体系,以在变化的环境中,使组织保持良好生存和健康发展的能力。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与过去强调的“重视学习”意义不一样,从“学习”到“学习型”虽然只是多了一个“型”,但意义非同寻常,内涵更深了、要求更高了,更加强调把学习作为最鲜明的特征,也就是说,把学习作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特征,作为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员干部的重要标志;更加强调把学习作为整体性要求,作为全党的共同责任,要求全党学习、全员学习;更加强调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把学习制度化、机制化。概括地讲,它提出“一个总体要求”,即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以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为基本目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党的历史,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识,不断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成效。

3.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建学习型党组织。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应该始终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只有把创建活动深深扎根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之中,把创建活动与业务工作一起抓,才能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做法:

(1)完善学习机制、提高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指高校党组织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核心能力,重在培养组织系统的学习能力,强调组织内党员内在主动学习力。体现在建立完善的个体和团队自我学习机制,自觉思考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对的策略、发展的趋势。以信息反馈式的学习、交流共享式的学习等为主要途径。个体学习要实现每个党员自我导向的学习,塑造学习化个人;团队学习要从“对话”开始,走向“深度交谈”,建立党员互动学习模式;组织整体学习,达成组织的视野、工作的思路、发展的战略根植于组织成员的潜意识,并自觉成为自己的行动。通过个体学习、团队学习、组织整体学习,发挥组织人力资源的最大效能。

(2)搞好顶层设计、把握办学方向。顶层设计(指学校党委领导班子的建设和对学校发展的设计和决策)是高校党组织建设的主要方面,对党委而言极为重要,具体要求为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一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切实回答和解决好“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二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三要坚持党的领导体制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切实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处理好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的关系,处理好正职与副职的关系,处理好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形成权责清晰、分工合作、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和谐氛围,确保学校建设健康迅速发展。

(3)加强院系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积极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领导高校的组织基础,处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第一线,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如何适应高校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紧密结合高校实际,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之成为推动高校发展的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如实行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推进党政集体领导、分工合作。“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创优争先、党员联系群众等。通过严格的制度,保证高校各项改革和建设的顺利进行。二是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党支部工作的切入点就是围绕中心工作服务于学校的改革、稳定与发展,竭力促成本部门各项任务的完成。三是做好发展新党员工作。努力把高校中的优秀人员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特别要抓好在青年教师、“双高”人员中的党员发展工作。四是做好党支部目标考核。主要包括党支部自身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党员工作、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特别要结合党支部岗位实际考核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情况。确保党支部在平时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等工作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遇到突发事件、面临复杂局面时,也能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把党支部建设成为促进高校各项建设和跨越式发展的坚强战斗集体。五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激发党员活力,以党员的示范榜样凝聚人心。

三、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理念、载体、机制

1.树立学习理念。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中心环节就是学习,就是要通过学习和工作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全体共产党员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1)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已是世界的发展潮流。学历有终点、学习无止境。世界飞速发展,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要适应变化的客观世界,每个人都要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方式,把学习当成一种境界,一种习惯,贯穿工作和生命的全过程,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一生坚持学习。(2)树立社会发展需要学习的理念。周围环境,学习已远超出了个人范围,已与一个国家和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文明与进步相联系。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取决于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世界范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和人力资源的竞争。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每个人都应当不断学习,自觉把学习当成一种觉悟、一种责任,一种追求,成为自觉行动。(3)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工作也只有在学习提高水平的基础上才能搞好。工作学习化就是要把每一项工作都视为一次学习的机会,在工作中学习新技能、新方法,增长新的专业知识;而学习工作化就是要把学习视为一项必要的工作,认真刻苦学习,养成良好习惯,使得工作学习一体化,把工作融入学习,使工作学习有机结合,不断提高自学力和创造力。(4)树立不断创新学习的理念。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学习的目的。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或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学会辩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逐步培养创新思维,促进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

2.创新学习载体。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着眼于党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创新学习载体,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激发和调动全体共产党员终身学习的积极性,以增强学习的实际效果。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学习教育培训模式,应从实际需要出发,大胆进行观念、机制和活动形式的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培训工作的形式和载体。应充分利用原有的学习载体,如中心组学习、每周学习日、专题培训、专家讲座、辅导报告等;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学习载体,如在线教育、网上教育、读书会、研讨会、演讲会以及现场交流、实地考察、课题调研、教学互动等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以拓宽学习渠道;进行群体互动式的学习,把个人的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转化为组织的知识,提高知识使用的效率,增强学习效率。还可以结合实际,开展各种形式的结对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人们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化和文体活动,做到寓学习教育于各种文化和文体活动之中。

3.完善创建机制。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1)建立组织领导机制。要建立以党组织和行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制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总体规划、相关规章制度,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并充分发挥中心组学习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的落实。(2)健全评估机制。根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制定激励机制,采取考核、评比、表彰等措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创造条件建立述学、考学、评学的制度,完善各项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细则。将全体党员学习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级晋升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以进一步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3)完善保障机制。加大学习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抓好学习、培训等活动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重点搞好在线教育、局域网学习,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夯实保障基础。(4)形成互动联动机制。坚持党政工密切配合,上下互动联动,在开展“全员学习”、“团队学习”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学习型部门、学习型单位、学习型个人的创建活动。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oriented Party Organizations in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Fang Chunsheng

(Library,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245041,China)

To construct CPC organizations of into learning-oriented ones is a major strategic task presented in the fourth Plenum of the 17th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entral Committee.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training talents for the country.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oriented CPC organizations in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is the nee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country,Party and schools.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constructing learning-oriented CPC organizations and innovate the construction mechanism.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learning-oriented;CPC organization;construction

D262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2-447X(2011)06-0069-04

2011-09-21

方春生(1954-),安徽绩溪人,黄山学院图书馆馆长,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

高 焕

猜你喜欢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