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条军规》在中国
2011-08-15朱军
朱 军
(安徽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第二十二条军规》在中国
朱 军
(安徽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海勒发表于1961年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黑色幽默派的经典之作。但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国内对它的译介最早开始于“文革”后期。改革开放后,在诗学和赞助人等因素的推动下,国内开始大量译介该著作,出现了多种译本。该小说也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二十二条军规》;译介;接受;影响
在我国,“第二十二条军规”作为一个新名词,已经是家喻户晓并进入词典,意为“难以摆脱的困境”、“两难境地”及“左右为难”等。黑色幽默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下文简称《军规》)在中国也有很大的读者群。上世纪末,进行百年总结的中国读书人对世界文学进行了百年百部的座位排列,《军规》位列第31位。[1]由此,该书在中国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本文拟考察《军规》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的历史及其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
一、海勒与《军规》
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1923~1999)出身于一个俄裔犹太人家庭,二战期间加入美国空军,驻扎在意大利。作为一名头单手,海勒执行过60余次飞行任务。《军规》即是海勒根据自己的作战经历,虚构出二战时地中海皮亚诺萨小岛上发生的故事。它是整个社会的缩影。主人公尤索林已经超额完成了轰炸任务,可以不再执行任务,早日回国。可是,根据那没有任何书面条文说明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只有神经错乱的疯子才能停止飞行。要证明自己是疯子必须向医生提出鉴定申请,但是一旦一个士兵提出申请,那又证明他不是疯子,没有神经错乱。为了躲避飞行任务,尤索林一次次装病住进医院。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这一逻辑,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个人获得私有财产的手段也应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贪污、受贿、与敌人合伙经营都是“不算犯法”的。“Catch”一词一语双关,是军规,也是陷阱、圈套。“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个任何人都无法逃脱的网,他凌驾于任何人之上,可以解释一切,给下层人民和小人物带来灾难和死亡。1961年,小说发表,奠定了海勒在西方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该小说开创了一个新的小说流派——黑色幽默,轰动了美国文坛,被誉为美国后现代派小说的开山之作。
二、勒菲维尔“操控”理论视角下《军规》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
(一)关于勒菲维尔的“操控”理论
“操控”理论是翻译研究文化派著名学者勒菲维尔于在《翻译、改写及文学名声的操控》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改写 (cultural rewriting),也是一种文化操纵(cultural manipulation)。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会受到译入语言、文化、传统、规范、习俗等方面的制约。勒菲维尔把这些因素加以总结,形成了他的“操纵”说,即翻译要受到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的制约。“在翻译过程的不同层面,当语言因素与意识形态或诗学发生冲突时,后者常被优先考虑。”[2]P39
(二)早期的译介:意识形态的推动
勒菲维尔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概念网络,它由某个社会群体在某一历史时期所接受的看法和见解构成,而且这些看法和见解影响读者和译者对文本的处理。”[3]意识形态不仅包括政治意识形态,也包括了社会一定时期的习俗、传统和规范。
《军规》最早被译介到中国大陆是在1976年。“文革”后期,由于政治宣传的需要,复旦大学外文教研室接到了编译“美苏争霸”体裁作品的任务,为反帝反修的外交斗争服务。在杨岂深教授指点下,当时任教研组长的林骧华与副组长赵守垠将编选的目标锁定在60年代中期成形的新流派 “黑色幽默”上。[4]《军规》之所以被选中,与作者的经历和小说的时代背景和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作者海勒出身于一个俄裔犹太人家庭,二战期间参加了美国空军,驻扎在意大利,作为一名头单手执行过约60次飞行任务 。他深深领会到战争的残酷和上司的虚伪。《军规》的创作始于1955年,正式发表于1961年。随着二战的结束,战时各阶层的一致迅速分崩离析,利益冲突加剧。50年代的麦卡锡主义对许多美国公民进行名目张胆的迫害,导致人人自危。“《第二十二条军规》实际上是借助虚构的二战时期的皮亚萨诺小岛,来间接展现美国社会中‘一片有组织的混乱’和‘一种制度化了的疯狂’。”[5]因此,《军规》符合当时我国“反帝反修”意识形态的需要,其主要价值就“在于对资本主社会的荒谬和残酷,进行了深刻的暴露、尖刻的讽刺”。[5]
这一时期《军规》的译介规模小,传播的范围也很受局限。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其引进介绍主要是为了暴露资本主义的堕落,衰退和腐朽的特征。
(三)20世纪80年代后的译介:诗学和赞助人因素的推动
勒菲维尔认为“诗学是个广义的范畴,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一张文学技巧、体裁、主题、典型人物和情景、象征的清单;另一个是关于文学在整个社会系统里有什么或应有什么的角色。前者构成文学的功能,而后者主宰着文学作品的影响程度。诗学观念对于主题的选择相当重要,因为观念决定所选主题必须符合社会系统,这样的文学作品才会受到重视。”[2]P26一个社会某一特定时期的诗学是由一些专业人士,如作家、老师、评论家和翻译家等所规定的。勒菲维尔还指出,一方面,作为一定意识形态代言人,赞助人会利用话语权力对翻译过程进行直接干预,另一方面,熟知这一套意识形态价值参数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大多也会自觉地在被认为允许的范畴内,操纵他们有限的话语权力和诗学技巧。因此,文学家和翻译家在运用话语时,意识形态和诗学会同时在他们的意识中起作用。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文革”的结束,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百废待兴。在经过10年的沉寂期后,一些学者开始了新时期文学观念和小说创作技巧的探讨。花城出版社1981年推出了高行健的《现代小说技巧初探》,介绍了黑色幽默的内涵和创作手法。同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也涉及黑色幽默的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随后,黑色幽默小说就大量地被引进到中国大陆。1981年9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南文等翻译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初版印数9万3千册。此后,比较流行的版本还有译林出版社初版的扬恝的译本。据笔者根据国图数据库的检索统计,自1981年以来,中国大陆共出版《军规》的各种版本,包括缩写本(晓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编译本(贾玉华,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英汉对照本(刘国强,译,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3)和全译本(王海垂,远方出版社,2001;张联炜,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1;常艳,远方出版社,2001;扬恝,译林出版社,1999;南文,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张永华,广州出版社,2007)等共计9个版本。
三、《第二十二条军规》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众所周知,文学是超越国界的,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学作品作也在不断的交流和相互借鉴和影响。我国当代一大批作家都受益于改革开放后外国文学的翻译和引进介绍。在某种程度上,每一个作家后面都站着一位西方作家的身影。“我们这一代是‘译文’的一代。”著名作家王安忆如是说。
作为后现代派小说开山之作的《军规》不仅对于中国的广大普通读者来说是耳熟能详,它对中国作家的影响也是广泛和深远的,一批幽默作家作品透露着它们和《军规》或明或隐的联系。在人物刻画,情节设计及主题探讨等方面,《军规》的创作技巧都影响着一批当代作家。
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在论及小说人物塑造技巧时,曾经说过:“(它)并不注意写人物,它的特色是塑造了像第二十二条军规一样的典型的荒唐逻辑,这种典型的荒唐逻辑,成为这部小说的一大发明、一大创造。它靠的是机智和辛辣,奇诡的想象与别出心裁的开掘。荒诞无稽的情节,散漫无序的结构,进进出出的人物,这可能是我国读者所不喜欢的,但在满纸荒唐言背后作者深刻地批判了当代美国社会生活中二律背反的逻辑的混乱性与荒谬性。“第二十二条军规”并非人物,却可以说是该小说的主要中心。”[7]因此,王蒙是我国作家中较早关注海勒《军规》创作的点的作家之一。“黑色幽默”对中国作家的影响可见一斑。
用现代汉语写作“狂欢体小说”的王小波也深受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如存在主义、荒诞主义、意识流和黑色幽默的影响在其作品中曾反复出现。如《未来世界》中他描写王二挨鞭刑的感受:“上,最能感觉到自己是个造型艺术家,有丰富的想像力。比方说,有一鞭是斜着下来的,你马上变成两块硬面锅盔,或者是cheese cake,对接在一起。假如有一鞭横着抽在腰眼上,就会觉得上半身冲天而起,自己有四米多高。假如鞭子是竖直地抽下来,你就会觉得自己像含露的芙蓉,冉冉开放。恶意地调侃受鞭刑的痛苦。同时又把受鞭刑的感受写得富有美感。受鞭刑成了灵魂升华的过程,简直有点飘飘欲仙。”[8]该情节的荒诞与戏谑口吻与《军规》第1章关于战地医院给病人输药水的情景如出一辙。
四、结语
《军规》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之一,海勒在小说中大量运用了后现代的艺术手法,诸如黑色幽默,语言游戏,反英雄人物,戏仿等。在看似混乱的情节中透露着作者对社会现实的逻辑和理性的思考。在特殊的“文革”年代,这些艺术创作手法不是译介的重点,其目的是借以批判资本主义的腐朽。改革开放后,《军规》的译介主要受文学理念的和出版业发展的影响,开始注重其艺术性。《军规》等黑色幽默小说对我国当代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幽默作品。
(注:本研究为安徽工业大学校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阶段成果,项目编号.QZ200931)
[1]阎连科.机巧与魂灵:阎连科读书笔记[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5.
[2]AndréLefevere 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9,26.
[3]Bassnett.S.,A.Lefevere.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1.48.
[4]孙会军,徐姗姗.美国黑色幽默小说在新时期的汉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52.
[5]杨仁敬.美国后现代派小说论[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46.
[6]陈慧.西方现代派文学简论[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217.
[7]王蒙.王蒙谈创作[M].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3.92-93.
[8]李曙豪,王小波.黑色幽小说解读[J].嘉应学院学报,2007,(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