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旅游与文化建设
2011-08-15张树俊
张树俊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江苏泰州 225300)
论文化旅游与文化建设
张树俊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江苏泰州 225300)
旅游的基础力量在文化。发展旅游事业就要强化文化建设。从旅游的角度看,文化建设重点是要搞好特色文化。特色是魅力也是生命。搞旅游就要消除不正确的认识,在重视文化内涵建构的同时,把握区域的现实定位,努力彰显本地的文化特色;要强化和谐文化建设,用最优秀的、“真善美”文化和引导广大民众,吸引广大游客;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改造和更新,保持文化长久的活力。
文化旅游;文化特色;文化更新;文化建设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一个族群的文化决定了一个族群的前途,一个地区的文化则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繁荣与衰退。文化是人们内心一种深层次的渴求,是灵性跳跃的本质。任何一种事物,缺乏了文化的浸润,便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与高度。在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把文化建设好,发展好,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为此文化建设应该把准发展方向,以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 强化区域之特色
旅游的魅力在于文化特色,旅游业发展的危机在于文化趋同,所以要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在区域文化建设方面,既要追求特征鲜明的时代气息,也要努力体现深厚的文化积淀底蕴和历史认同感,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打造精品文化城区方面有新的创造,取得新的成绩。以泰州为例,近年来,泰州紧紧抓住“江淮水乡之风韵”、“明清古居之佳构”、“吴楚文化之奇丽”、“革命史迹之风华”这四大特点推动文化建设。各市区也在打自己的地方牌,如,古城兴化具有2400年的文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兴化又是著名的水乡城市。基于这两个特色,兴化市委、市政府提出“以人为本,以文为根,以水为魂,以绿为神”的城建新理念,在新一轮城市建设中,注重挖掘城市水系特色。[1]再如,高港着力打造龙文化。高港不仅有“龙窝”,“龙埂”,还有不少寺庙以龙命名,冠“龙”名的古建筑中最典型的是桥梁,刁铺镇古有接龙桥和腾蛟桥。通过特色文化的打造,泰州的知名度不断扩大,泰州的旅游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泰州的经验说明,一个地区的文化是否有吸引力,关键要看这个地区的文化特色明显不明显。
突出文化发展的个性化、特色化,注重发挥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艺术门类、不同学科自身优势,充分发掘和利用历史的、地域的、现代的多种文化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态,这是区域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现在的文化建设往往具有个性缺失现象,而造成个性缺失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化个性的缺失最起码还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是对文化融合的错误理解。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文化融合。“文化流”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文化融合并不是要排除文化个性。各民族、各区域的文化虽有互被同化的趋势,但由于各国、各民族、各区域文化客观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融合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文化个性。事实上,我们从文化的历时角度来看,文化的融合也不是把各种不同的文化、各社区的文化整合为一。因为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连续体,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延续,尽管每一个文化延续的历史条件有变化,也会增加一些新的文化特质或淘汰一些旧的文化特质,但它的某些文化精神和历史个性仍会保持下去,保持在各民族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风俗习惯中,保持在千千万万人的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伦理道德等观念的深层结构中。每一个民族的现代化都是本民族的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而不可能离开原有的历史条件而移植异地文化,“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叶径相似,实味不同,因此文化融合必须以原有的民族文化为基础,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的先进因子营耠新文化的要素,遗失一部分文化特质,产生一部分新的文化特质,逐步形成一种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文化体系,形成具有丰富个性的文化变迁。民族文化的融合如此,区域文化的融合同样如此,在文化的融合中,我们既要讲民族个性,也要讲区域个性。文化融合主要是一种具有进步性的文化新质的相互接纳,它既要弘扬传统的优秀文化,也要否定落后腐朽的文化;既要保持各自优秀的文化传统,又要引进新的充满活力的外来文化因子,使各自具有个性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可见,区域文化融合,并非要彻底否定自身的特色,而是要否定区域文化中不合理的成分,使区域文化更具先进性。
二是对传统文化继承不够。什么是传统?有人认为过去的东西就是传统,这个理解不全错,但只对了一半。传统不仅仅只是指过去存在过的东西,它更是指活在现在的过去。有关研究指出,所谓“传统”是由“传”和“统”两个字构成的,纵向曰“传”,是指时间上的历时性、延续性,是指那些过去有的,现在仍然在起作用的东西,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活的东西。横向曰“统”,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空间的拓展,二是指权威性。传统,作为历史延传下来的思想文化、制度规范、风俗习惯、宗教艺术乃至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无处不在,无所不在,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传统是不能选择的,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传统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它已是一种历史的和现实的存在。[2]所以对于传统的继承,不单单是一个如何对待历史的问题,还有一个如何对待现实的问题。为此要打造区域的特色文化,既要继承好泰州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又要面对现在存在着的客观实际,从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区域文化。具体地说,一方面要弘扬区域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城市文脉在发展中得到延伸,因为“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文脉,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城市个性塑造的重要依据。割断了历史文脉,城市个性将无从谈起。”[2];另一方面又要发展历史文化,通过历史文化的发展性建设来提升历史的价值,形成自己的新的特色,因为历史也在发展,也在变化。所以文化建设既要体现历史的传统,又要符合现存的城市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区域独特的文化个性。
三是好大求全而无重点。好大求全是文化建设的大忌。一些城市在主题场馆开发中盲目好大求全,由于设计者将主题变成了非主题,结果是共性有余,个性不足。于是,在开业大吉的短暂喧闹之后,很快便门可罗雀,造成了大量资源的空耗。更有以开发地域文化为名兴建的某些文化基地,开业后人们发现除了利用高科技的声、光、电外,在极具世俗化、娱乐化、游戏化、休闲性和消费性的西方后现代文化特征中,人们很难捕捉到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如近年来泰州大做水文章,凸现“水城”特色,正在描绘“水绕城、城抱水、街河并行、水城一体”、“水在绿中、绿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独特城市风貌。这样的风貌与明清古民居片、光孝寺古儒释道片、古税务街片、古文峰塔望海楼片等四片历史文物保护区融为一体,形成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独特风貌。同时,泰州根据泰州“中华凤城”的旅游定位,规划了凤凰河、凤凰路、凤凰广场、凤凰湖、凤凰雕塑等项目,以突出“中华凤城”的文化品性。但泰州有的人也存在浮躁心理,所以在文化建设中出了现了“全面开花”的现象,这就影响了泰州文化特色的彰显。
由此,要彰显区域文化特色,必须更新观念,消除不正确的认识,同时还要注意这样两个问题:一是重视文化内涵的建构。现在国内城市建设常常注重硬件建设却忽视了软件建设,尤其是忽视了城市文化内涵的建构。在崭新的世纪里,当我们的城市敞开心扉面对世人时,我们不能单凭数据去与世人对话,而要在面对社会发展的许多重大命题上,拿出我们具有说服力的招数来,以更文明、更高尚、更健康和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与世人进行交流。而城市文化形象与文化氛围是最好的交流手段与平台,让人们在享受了城市文化大餐后,在人们心底和记忆之中耸立起、树立起城市形象和印象。这种别出心裁的创造所达到的宣传效果,恐怕是媒体都无法做到的。二是把握区域的现实定位。一个城市的定位,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包括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历史形成、人口规模、民族构成、产业结构、文化环境、影响力等等。对于已经定型的城市,要突出现有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在深度拓展上下功夫。
二 追求文化之和谐
从文化积淀理论来看,我们所要倡导的区域文化应该是一个具有通史性、渗透性、交融性的文化体系,继承区域文化的传统、挖掘区域文化的独特内涵是文化建设之必需,也是旅游事业发展之必须。但从文化的延续性的现实角度来看,以及文化包括旅游文化的宣传教育作用来看,建设和谐之文化将是地方特色文化建设的主要努力方向。
从地域文化的力量看,文化是一种动力资源和财富资源,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文化的本质是“人化”。一方面,作为主体的人把自己的智慧和思想凝结于客体,使客体成为人的智慧和思想的加工对象,这是一种“人化”的“内化”形式;另一方面,由于人的智慧和思想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通过世代的遗传和积累、淀积而影响主体的发展,这又是文化“人化”的“外化”形式。总之,不管是“物质成果”(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成果”(精神文化),作为对主体的发展来说,都有其极为重要的“外化”作用。社会学研究认为,社会中每个人的社会人格都是社会文化的产物,虽然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有着这样那样的差异,并且每个人都有选择和适应能力,但在其人格上也有人不能超越一定文化的标志,苏联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和巴甫洛夫反射论的观点,肯定了环境在人的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显然,这种作用主要是指文化环境的影响,且绝大部分是精神文化的影响。精神文化对人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它直接对人的人格和行为方式发生作用。另一方面,精神文化对人的心理影响又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向的影响,是人类对文化有目的、有选择的传播或传递。社会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绝大多数含有社会“规范”特质,所以精神文化实际上也基于一定的利益关系,反映着一定的价值取向,这就决定了文化选择的必要性。区域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将地域文化通过各种手段融入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中,使独具特色的地域文明传统发扬光大为新的精神。所以文化建设必须抓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
诚然,文化建设必须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它涉及以下基本几点:每种文明和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人群中产生和发展的,它不仅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还包括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宗教信仰、工艺技能、传统习俗等极其丰富的内容。尊重多样性,就是尊重文化的异质性。文化多样性是一个关系到人类文明续存的根本问题。每一种文明和文化都拥有自己的历史精神和人文传承,有独特的美丽和智慧。一种文化如同一种基因,多基因的世界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有关研究也指出,各种文化传统本没有高下之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例如阿尔巴尼亚人以摇头表示同意,以点头表示不同意,这与点头同意摇头不同意,就没有什么高下之分。[3]然而,各种文化丰富多彩,虽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但由于各国的社会制度不同,所以对文化的评判有不同的标准。不同国家的不同标准会把有些文化看成是先进的,把有些文化看成是落后的。中国文化建设必须有利于对中国人良好素质的塑造。中国人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关键就在于引导人们对自身历史传统、文化体系的了解,对自身文明进程的真正认识,进而培育人们的历史根源意识。在当前和未来大发展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让文化来营造人文精神。
最优秀的文化是和谐文化。和谐文化以“真善美”为标准。其一,“求真”是建构和谐文化最基本的要求。文化选择就象信息选择那样,如果选择的信息失去了真实性,也就无任何价值可言。同样,如果民众被那些虚假的文化所蒙蔽,这样的文化,不仅不会给民众的心理发展产生“增殖”作用,相反还会产生负诱导。“真”文化主要表现在文化的本质反映上。文化本质是指文化本身所固有的、稳定的属性,文化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表现的,不能简单地直观地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事实上在任何人类社会中都有一套通行的文化规定着,这种通行的、稳定的文化实际上就是从文化的本质属性上来讲的。此外,“真”文化还体现在“主文化”上。主文化是指在某一社会盛行,而又反映这一社会根本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精神文化,它是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主要骨架和核心内容,对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影响较大,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从主文化以及它的各方面如规范文化、审美文化、认识文化等中寻找自己判断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尺度。主文化的功能是维持和改善现存的社会秩序。与主文化相对的是亚文化,亚文化虽然也是一种客现实在,但它不能以次充“主”。如果以“次”充“主”,便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这种以“次”充主的选择,必然具有一定的虚假性。选择理论认为,在各种价值选择中,存在着一种客观价值、核心价值,存在着潜在的共同的价值标准,犹似货币潜在的黄金含量一样,各种价值选择及其标准必须以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为基准,社会文化价值体系支配着各种矛盾冲突,呈现着社会价值状态及其一般的发展趋势,所以,文化选择要着重于客现的,反映核心价值的主文化。其二,“善”文化主要体现在文化对人影响的积极性上。首先,“善”的文化应当具有进步性。众所周知,文化具有不可逆性和继承性,作为显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本质特征的精神文化,其发展是不可中断的,精神文化的形式总是越来越进步,精神文化的内容总是越来越丰富,精神文化发展的节奏也总是越来越加快,所以,必须重视新的、进步性的精神文化选择。其次,“善”的文化应当具有为本阶级服务的特色。精神文化对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精神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从精神文化的社会心理层次来看,许多风俗、习惯是社会共同的,但它往往又表现为一定的阶级心理和民族心理。阶级、民族不同影响就有所不同。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也是如此,意识形态的文化有两大类,一类是语言、科学技术、形式逻辑等,本身没有阶级性,可以为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阶级服务,另一类是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等,这一类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不仅体现为不同的精神文化为不同的阶级服务,而且体现着不同阶级的意志,所以,“善”的精神文化不能离开阶级性特质,文化选择应该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其三,“美”的文化应该体现“美”的本质,对人有强大的感召力。马克思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人类劳动创造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属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也对他来说应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也就是说,通过人的劳动,人的外部世界成了确证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那么,人的本质力量是什么呢?人的本质力量具有人类生活的个性,即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形成的自由的意识活动,是人类的族类特征。它体现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最进步的品质、人格、情感力量。所以,美的文化也应当是反映社会和人的最进步的本质力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多种文化纷呈,但究竟何种文化为“美”文化,这就要看是否反映出社会最进步的人的本质力量,即是否是文化“精华”。也就是说看这种文化是否有利于用最好的品质、风范来感召人、影响人,文化教育就是要用最真、最善、最美的历史文化来陶冶人、感化人、激励人。
由此,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要坚持以先进的文化为指导,把培育具有地域和时代特色的“真善美”的文化放在区域文化建设的首位,形成区域文化建设的支柱和灵魂,构建区域民众的精神家园,促进广大民众认同感和归居感的普遍建立,同时也让本地文化通过旅游这一载体发挥更大的宣传教育作用。
三 实现文化之更新
文化发展过程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否定、蜕变和扬弃的过程。不少地区的建设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地区的文明只有在连续不断的创造、创新之中形成具有新的区域文化形象与文化氛围,发展才不会落伍,也才能显示该地区的活力与生机。所以要保持先进文化的建设,文化更新是一大重要任务。
文化更新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恩格斯曾经这样说过:“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变成不合理的,因而按其本性来说已经是不合理的,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4]现代文化理论也认为,任何文化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其内在结构和功能就存在着不合理性,存在着自我相关的某些矛盾、错误、缺陷和不足。人类创造了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越来越可能成为束缚人类自身的东西,成为不能满足人类需要的东西。文化的这种自身的不合理性,就是文化悖论。事实上,一切新文化的发明与创造都是在不断排除旧文化的悖沦中产生和发展的。我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在社会的各个时期、各种情境、各个区域中总是纷然杂存、情态万千的。因为文化具有变易性,这种变易性又总是沿着与时势、环境合拍,趋向合理的方向发展的。列宁曾经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合乎规律的发展。”[5]这种“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便是排除剥削阶级文化悖论的过程。
应该说,无论是物质的,或是通过物质所反映的文化形态,都是历史的价值所在,都有一个扬弃的过程,为历史所更迭、更新的过程。物质的更替是必然的、显现的,人们所做的所有的努力,只不过是延长这个更迭周期而已,而文化更多的应是继承与发展,发展之中就必然又包括了扬弃。事实上,传统并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在连接和传衍中它会发生变异,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只有后来者不断为既存的传统增添新的内容和新的典范,传统才更充实、更有价值,才有可能不着痕迹地融入现在,成为活着的传统。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一生追求的理念是振兴中华,希望古老的文明之邦走上现代化的道路,用他自己的话说,即“旧邦新命”。所谓“旧邦新命”,即尊重传统并弘扬传统,但不因袭传统,而是适应时代前进的要求,吸收新思维、新概念,对传统的东西进行新的诠释,推陈以致其新,从而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保护传统文化,并不是原封不动地予以继承和保留。保守与创新相辅相成。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果不加以创新和变革,也就没有生命力,也就无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文化创新的目的是使传统文化恢复活力,提升传统文化的质量,创造性地使之转为现代型,并使之生生不息,世代绵延。
当然,文化传统的更新与重建,是民族文化血脉的沟通,如同给心脏病患者做搭桥手术,那是要慎之又慎的。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不是只把传统视作时髦的“怀旧情绪”,而是当作“生存的必要”,传统就能够活在我们中间,使我们每个人既是现代的又是传统的,它的优秀者必成为涵蕴传统意味的现代人。[6]那么,在具体的工作中如何搞好文化更新呢?除了需要解放思想,博采众长,敢于扬弃以外,还需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文化更新需要我们以人为本。美国著名城市学家伊里尔?沙里宁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7]城市是人文的空间化。城市文化本质上涉及的是人与城市的关系。人、历史、文化及其关联,成为城市的灵魂。名城本来就是高层次的自然与人文结合的产物,如今,我们应该在追求生态环境优越的同时,追求享受“文态环境”。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和谐结合的“文态环境”才是名城真正的灵魂。让名城历史的记忆随时走进人们的视线,名城就有了不同凡响的个性和生命力。
二是文化更新需要对一些传统文化实现功能转换,也就是说要使某些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具有新的功能。例如,英国和欧洲国家的传统房屋室内都有壁炉,以供烧柴禾或木炭取暖,壁炉与房屋顶上的天窗相通,以排烟。现在虽不再烧壁炉,但他们在盖房子时仍修壁炉,因为壁炉具有通风透气的功能。这样,壁炉的功能由取暖转换为通风透气。对于一些传统文化也是这样,需要通过改造从而为今天建设服务。如姜堰城区原有一个“杀人沟”,姜堰大做水文章,将“杀人沟”改造成了鹿鸣河,并新建了鹿鸣广场。沿河文化墙上的石雕画和《鹿鸣河记》,不仅可供休闲鉴赏,同时,还给人们带来文化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而桥、坝、亭、石等都各有特色,置身鹿鸣河畔仿佛“人在河边行,影在水中游”,到了夜晚,鹿鸣河更是“火树银花不夜天”。鹿鸣河因其水文化底蕴深,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津津乐道。
三是文化更新也需要有更多的新的文化作品问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地的文化建设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从理论建设、思想道德到文化艺术事业,从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到城市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城市面貌的变化,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但是不少地方新出的作品,特别是以历史为题材的文化作品还不多,所以必须以创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带动文化事业的普遍繁荣,提高区哉文化的影响力。如,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努力创作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艺术精品;以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为基础,促进精品生产的繁荣;以精品生产的繁荣,引领群众文化的广泛开展,形成群众文化与精品生产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为旅游事业创造更多的文化资源。
[1]姜圣瑜顾介铸袁开建.兴化城建提高百姓生活质量[EB/ OL].http://www.js.chinanews.com.cn/[2004-12-20].
[2]王杰.如何理解传统文化[EB/OL].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xxsb/1209540.htm[2010-10-01].
[3]刘洪波.糖衣砒霜当饭吃[EB/OL].http://house.focus.cn/news/2010-07-12/984268.html[2007-09-18].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3.
[5]列宁列宁青年团的任务[A]//.列宁论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1979:227.
[6]刘梦溪.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EB/OL].http://whb.news365.com.cn/[2005-12-04].
[7]佚名.中国城市文化十大怪现象[EB/OL].http://gz.cnwhcb.com/[2007-12-24].
[责任编辑姜仁达]
By Cultural Traveling and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ZHANG Shu-jun
(The party school of the committe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ai Zhou,Taizhou 225300,China)
The basis of power in cultural tourism.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will strengthen the cultur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m,cultural focus is to improv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e.Attractive feature is also a life.Would eliminate the right to promote tourism awareness,the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meaning,while to grasp the reality of regional orientation,to highlight the local culture;To strengthen the culture of harmony,with the most excellent,good and the beautiful culture and guide the general public,attracting large numbers of tourists;to strengthen the rehabilitation and upgrad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maintaining cultural long-term vitality.
Cultural traveling;Cultural characteristic;Cultural renewal;Cultural reconstruction
D67
A
1008-9128(2011)01-0031-05
2010-11-08
张树俊(1957-),男,江苏姜堰人,教授。研究方向:历史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