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社会主义文学的初创和艰难曲折(1949-1976)

2011-08-15陈学璞黄伟林李建平

河池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壮族文艺广西

陈学璞,黄伟林,李建平

(1.中共广西区委党校, 广西 南宁 530023;2.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3.广西社会科学院 文史研究所, 广西 南宁 530023)

广西社会主义文学的初创和艰难曲折(1949-1976)

陈学璞1,黄伟林2,李建平3

(1.中共广西区委党校, 广西 南宁 530023;2.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3.广西社会科学院 文史研究所, 广西 南宁 530023)

主要阐述新中国建立初期广西作家队伍人员的组成;中国作家协会广西分会的成立;民族文学创作出现新气象,广西文学事业步入初步发展的局面;新中国的广西文学与以往时代的文学有着显著不同的特点;20世纪50至60年代初作家作品选介;“文革”时期广西文学的劫难与创作的艰难跋涉。

新中国;广西文学;初步发展;艰难曲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60年,即从1949年10月至2009年10月,以整体而言,是广西历史上文学创作成果较为丰硕,作家队伍成长较快的时期。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广西文学尽管由于原来的基础比较薄弱,加上某些政治运动的干扰,影响了创作潜力的释放,但基本能够贯彻党的正确方针政策,与广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一道前进。“文革”十年,广西文学和全国一样,遭到了一场浩劫。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政治生活、经济生态的大环境得到改善,广西文学从复苏、探索到走向繁荣。广大文学工作者与新的实践相结合,在各族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民族优秀文化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不断提高社会责任感和艺术表现力,着力运用新的艺术形式表现新的生活新的境界新的人物。经过20世纪80至90年代的努力奋斗,到新世纪新阶段,广西文学调整格局,开拓创新,实现了新的发展。作家队伍得到了充实、扩大和提高,文学作品攀上了全国文坛的较高档次,文学桂军产生了全国性影响。广西文学为广西经济、政治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广西人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初,广西作家在广西文联组织联络下开展活动。1959年4月,中国作家协会广西分会成立,1986年12月,更名为广西作家协会。随着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西作家队伍成长壮大,人数增多。1959年时有会员97名,2009年6月底有会员1680人,其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49人。

广西文学60年概述,将60年来的广西文学创作分为四个部分加以阐述:一、广西社会主义文学的初创和艰难曲折(1949-1976);二、新时期广西文学的成功探索(1977-1989);三、新时期广西文学的崛起与繁荣(1990-1999);四、新世纪新阶段广西文学的新发展(2000-2009)。本文系第一部分。

一、广西作家队伍的组建与中国作家协会广西分会的成立

1949年12月广西全境解放时,文学基础十分薄弱,文艺人才匮乏。随着党和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一批有激情有成就的作家来到了广西,他们与本土作家一道,构成了广西作家队伍的基干和先导,开创了广西当代文学的历史。

50年代的作家队伍主要由这几个方面的人员组成:一是来自解放区的作家,如陆地(壮)、苗延秀(侗),他们由职业革命者身份逐渐转变为专业作家,以后一直坚持文学创作,回到广西后创作的小说、诗作都达到较高水平;二是20世纪三四十代在桂林抗战文化城时期开始文学活动、50年代初期从外省或香港等地回到广西的作家,如秦似、周钢鸣、林焕平、胡明树、冯培澜、谢逸等,他们都是具有较高创作水平的作家;三是四十年代在广西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或地下革命斗争而后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如黄青(壮)、黄福林(壮)、李英敏(京)、周民震(壮)、蓝鸿恩(壮)、丘行(壮)、梁宁、林克武、秦振武等;四是1950年后由由外省调来或被下放的作家,如贺祥麟、陈白曙、徐君慧、秦兆阳等;五是五十年代里成长起来的一批青年作家,主要有:韦其麟(壮)、包玉堂(仫佬族)、莎红(壮)、樊篱、李竑、侬易天、黄飞卿、王一桃、吴三才、毛正三、宋郡、吴子厚、张化声、朱旭明、海雁、曾有云、曾宪瑞、刘泰隆、蓝少成、欧阳若修等。到50年代末期,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多民族的作家队伍初具规模,为广西文学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950年6月召开的广西省文艺工作者代表会议成立了以周钢鸣为主任、陆地为副主任的广西省文联筹委会,广西作家开始聚集在文联筹委会周围活动。1950年10月,《广西日报》开辟《文艺》旬刊,1951年6月,《广西文艺》公开出版发行,文学创作逐渐活跃,作品增多。1954年5月25日,广西省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正式成立了广西省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会议选举产生了以周钢鸣为主席,秦似、李金光、胡明树、林焕平为副主席的文联领导机构。1959年4月,中国作家协会广西分会成立。在4月13-15日召开的广西第二次文代会期间,大会主席团主持召开了中国作家协会广西分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中国作家协会广西分会(1986年改名为广西作家协会),选举陆地为主席,苗延秀、贺祥麟、秦似、邓凡平为副主席,梁宁为秘书长,刘剑熏为副秘书长。第一次作家协会代表大会从组织上、思想上、队伍上为广西当代文学的发展做了准备。

中国作家协会广西分会成立不久,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由协会编选,广西人民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选集》(第1集)、《诗选》(第1集),集中展示了那一时代广西文学创作的风貌。《短篇小说选集》收入宋郡、黄飞卿、潘荣才、韦雨平等人的小说14篇,《诗选》收入韦其麟、包玉堂、苗延秀、秦似、黄青、陈白曙、毛正三、海雁、古笛、曾有云等的新诗64首,莫乃群、周刚鸣、李耿、林克武等的旧体诗词11首。这是那一时期优秀小说和诗歌的结集。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翻身后的喜悦,反映了这一时期土改、剿匪、互助组、合作社、保卫边疆等新时代生活图景,新生活、新风尚、新人物成为小说的主要内容,得到了读者的赞赏。中国作家协会广西分会的成立,促进了作家队伍的扩大和创作的活跃,推进各种文学培训和辅导工作全面展开,带来了文学佳作频频问世,广西的文艺事业步入初步发展的局面。正如后来陆地在广西第三次文代会工作报告中所说:“解放初期广西文学艺术的基础是比较薄弱的,在省党委直接领导下,做了大量的工作,文学艺术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形成了一支包括各文艺部门的,专业和业余的,老中青结合的,多民族的革命文艺队伍。”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文艺工作和民族文学创作的新气象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区域,居住在这里的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民族和居住在祖国其他地区的各民族一样,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智慧。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反抗封建王朝以及奴隶主欺压的斗争中,以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开发了自己民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了自己民族的灿烂文化。他们创造了神话、传说、史诗和长篇叙事诗等许许多多绚丽多彩的民间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如壮族的长篇叙事诗《布洛陀》、《唱离乱》、《达备之歌》等。在文学这块园地里,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贡献,都有自己的独特创造。

但是,在古代和近代社会里,少数民族由于政治上受歧视和经济上的不发达,导致文化落后,文学艺术产品较少,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主要以口传文学形式流传,如壮族山歌、侗族大歌,瑶族、苗族、仫佬族的民歌,壮族的神话故事、瑶族的史诗、广西各民族的民间传说等等,构成了广西的歌海。由于缺少书面文学,形成不了完整独立的少数民族文学。1949年12月广西全境解放,新中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的贯彻落实,尤其是1952年辖宜山、邕宁、百色三个专区和钦州专区的上思县共43个县的桂西壮族自治区(1956年改称桂西壮族自治州)的成立,既而到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成立,直接带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提升和广西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文化上出现繁荣高潮,少数民族文学也蓬勃发展起来,成为20世纪50年代广西文学的重要形态和最耀眼的文学成就。

时代的变迁是广西民族文学发展的根本原因。新中国建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下,少数民族人民随着政治上翻身做主人,经济上与汉族地区一同向前发展。成长为新社会主人的各族人民,时时被一种崭新的生活激动不已,口里有许多话要说,心里有许多情感要抒发,许多人由此拿起笔,写出了心中的喜悦和民族的心声。广西这片土地上蕴藏的丰富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是孕育广西民族文学茁壮成长的沃土。许多文学新人吸取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学的营养开始了文学创作,一些民族歌手和民间文学工作者由民间文学进入了作家文学,出现了一批民族文学创作的佼佼者。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本民族的生活变迁和人物心理,追求民族性格的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开创了广西民族文学的新篇章。广西的民族文学由原来的以民间文学为主,转变为在此基础上形成较完整意义上的作家文学,从而形成了科学意义上的民族文学。正如壮族文学研究者黄绍清指出的:“真正的壮族文学”是新中国建立后才发展起来的。[1]

此时期,文学界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促进了广西各民族作家队伍的形成和作家文学创作层次的提高。

一是组织作家深入生活,尤其是组织外出参观学习,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新貌和国家发展趋势,使作家提高认识,开阔眼界,创作上更贴近时代精神,富于时代意义。如包玉堂到北京参观写出的的诗作《回音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优秀之作。

二是开展民族民间文艺的收集整理工作,积累民族文学发展资源。1958年10月,自治区文联和自治区科委联合组成广西壮族文学资料调查组,开展对壮族地区32个县市的壮族民间文学进行全面普查。历时两个多月,搜集到以民歌为主的各类民间文学作品和有关资料近300万字。1962年2月,广西文联民间文学研究会筹委会组织瑶族文学调查队,历经半年多时间,对瑶族聚居的15个县的瑶族民间文学进行全面普查,共搜集到300多万字的资料,编印了13本《瑶族文学资料》。还在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居住县和大苗山(今融水)苗族居住区,对侗、毛南、苗族的民间文学进行初步普查,搜集到侗族琵琶歌(叙事歌)、筒子歌、走寨歌、拦路歌、耶歌和民间故事以及侗戏等多篇,编辑成《侗族文学资料》3集,《苗族文学资料》3集;搜集到毛南族的民间故事151篇,编辑成《毛南族文学资料》1集。黄勇刹、韦其麟、包玉堂、莎红、肖甘牛、侬易天、过伟等作家都收集了大量民族民间文学资料,不少人在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基础上进行文学创作并取得优异成绩。最为明显的如韦其麟的《百鸟衣》、侬易天的长诗《刘三妹》、肖甘牛的叙事诗《双棺岩》、包玉堂的长诗《虹》等,都是取材于民族民间传说或故事,经过再创作而成的。广西民族文学的发展与各民族民间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营养是密不可分的。

三是组织作家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关于文艺的论述,深刻理解“一定的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理论意义和对文学创作的指导作用,使之逐步在创作中形成了这样的认识:广西文学不能停留在单一的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上,而要努力创作反映新时代各族人民的现实生活和崭新变化,塑造出新的人物形象,为社会主义建设歌唱。

四是有组织地开展培养文学作者的活动,如组织作家深入生活,举办“红五月”文学创作征文,召开业余作者创作座谈会,成立专业创作组,承担对业余作者的辅导等,从而不断激励青年作家努力创作。

五是报刊杂志重视发表新作者的作品,如广西文联主办的《红水河》1958年发表97篇小说、散文,其中反映现实生活的就有63篇,而青年作者所写的几乎占了一半。《广西日报》副刊“山地”,注重对新作者反映现实生活作品的选用。因而,一代作家逐步成长起来。

由于上述多方面培养文学作者活动的开展和老一代作家的积极创作、言传身教,广西文学队伍逐步形成,尤其是少数民族作家的成长引人注目。他们以热情之笔,创作出一批受到全国读者关注的优秀作品。韦其麟的长诗《百鸟衣》,陆地的长篇小说《美丽的南方》,苗延秀的长诗《元宵夜曲》、《大苗山交响曲》,包玉堂的抒情诗《回音壁》、《仫佬族走坡组诗》等成为代表作。如壮族诗人韦其麟的叙事长诗《百鸟衣》,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优美的艺术表现,一出现就引起了文坛的重视,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它不仅将壮族文学带进了中国文坛,也向世界展示了新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学的迷人风采。侗族诗人苗延秀的叙事长诗《大苗山交响曲》,用苗族“嘎百福歌”的形式,写历史上苗族反抗官府的故事;《元宵夜曲》则以侗族民歌和社会生活为依据写成。1959年《文艺报》“庆祝国庆十周年专号”发表编辑部文章《突飞猛进的兄弟民族文学》说:“苗延秀的《大苗山交响曲》和《元宵夜曲》,也以情调热烈、语言优美著称,深刻地反映了广西苗族和侗族人民反封建的斗争和社会生活。”民族作家纵情歌唱自己民族的新生,歌唱祖国和家乡的建设新貌,歌唱人民笑容和心中的喜悦,表现了广西各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和相互之间的和睦交融,其情景十分动人。广西民族文学在这片民族文化的沃土吸收丰富的养料,迅速成长壮大,以其极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活跃在中国文坛。

广西作为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在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交织发展中,还显露出这样一个特点,即民族间相互交流、促进、形成作品所写的题材相互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民族的作家写那一民族生活题材的作品不断出现。如,侗族作家苗延秀写出《大苗山交响曲》,仫佬族诗人包玉堂写出《春色满壮乡》,壮族作家肖甘牛写出了反映侗族和苗族生活的叙事诗《双棺岩》和《苗山走寨歌》,壮族作家莎红的诗,则更是写出了壮、瑶、苗、侗、京、毛南等各民族生活的旋律和特色。这种民族间文学创作的交叉,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广西纷纷出现,不仅显现出广西作家文学的独特,也预示出广西作家文学必然呈现异彩纷呈繁荣旺盛的格局。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文学创作的特点

伴随着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广西文学,与以往时代的文学有着显著不同的特点。

一是创作题材扩大,新题材和新内容令人耳目一新。有反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新貌、歌唱新中国新生活的作品,如中篇小说《落胆坡》、小说《五伯娘和新儿媳》、《播割之争》,长诗《红河之歌》,抒情短诗《回音壁》、《山城的早晨》、诗集《歌唱我的民族》、《西津放歌》,儿童小说集《仙境彩霞》等;有反映旧社会劳动人民反压迫、反封建斗争的作品,如长诗《百鸟衣》、《大苗山交响曲》等;有歌颂当年红七军在广西的斗争业绩和红军途经广西时留下革命火种的作品,如长诗《红河之歌》、诗集《长征诗草》、《右江,红七军的故乡》等;有反映广西土地改革、剿匪斗争以及解放前夕壮族人民革命斗争的作品,如长篇小说《山村复仇记》、《美丽的南方》、短篇小说《老游击队员》、叙事长诗《凤凰歌》等;有歌颂壮族革命者光辉业绩的作品,如人物传记《韦拔群》、故事集《韦拔群与瑶族人民》等。这些作品,是新社会、新生活的产物,是新时代里的主旋律。广西作家怀着对新社会新生活的热爱,在创造新的艺术天地。

二是诗歌创作发展迅猛,成绩显著。广西是歌海,民间歌谣的繁盛推动了文人新诗创作的繁荣。仅1958年一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和民族出版社就出版了70多本民歌集和近40本诗歌集。这固然与大跃进年代倡导人人作诗有关,但也与广西各民族人民的民歌传统有关。民歌对诗人的创作影响很大,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也促使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丰富和发展。尽管曾出现过一些缺乏生活实感、内容空洞贫乏的诗篇,但好诗还是不少,叙事长诗除了前面介绍的韦其麟、苗延秀的几首优秀之作外,还有《虹》、《红旗的儿子》、《刘三妹》等和短诗集《悬崖上的歌声》、《右江红旗》、《凤凰山下有花开》、《东风颂》等,都能较真实地反映时代的前进步伐和人民的精神面貌。

三是作家从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选取素材,吸收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营养,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艺术成就。广西各族作家深入民族山寨搜集史料,编辑民间文学作品集,吸取民间文艺营养,用来强化创作上的民族地方特色。

四是文学体裁和形式更趋完备,各类题材均有成就不凡的代表作出现。文学创作的逐步繁荣,使诗歌、小说、散文、杂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等文学样式逐步趋于完备,初步形成文学百花齐放的格局。除了前已提到的有成就的小说、诗歌之外,还有秦似的杂文集《没羽集》、吴子厚的杂文集《高湖卷来的客人》、武剑青的报告文学《金色的青春》、毛正三的散文集《最可爱的人和最亲的人》、肖甘牛的散文集《壮锦里的花纹》、杉松的童话集《金色的小蜜蜂》以及理论研究成果《广西壮族文学》等,都获得较好的社会反响,构成了50年代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

四、作家作品选介

陆地1942年在延安时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49年,他随军南下经广州回广西。1950年,他的短篇小说集《好样的人》由上海群益出版社出版。50年代陆地以在南宁市郊区壮乡参加土改的生活写成长篇小说《美丽的南方》。1959年5月到1960年3月,《美丽的南方》在《红水河》连载。1960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这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壮族生活的长篇小说,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广西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反映南方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地改革运动而显示它题材上的独特性和内容上的重要性。小说在表现土地改革对中国农村、中国农民的巨大影响的过程中,不是表面化地仅仅表现让农民获得斗地主、分田地的经济上的成果,而是重在阐明土改运动既是一场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更重要的是一场思想革命,是让一代贫苦农民走向阶级的觉醒,步入新中国主人翁的地位的伟大变革,这种艺术表现,使作品的内涵深刻厚重。小说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获得成功。作家重点刻画了以韦廷忠为代表的觉醒了的壮族农民,成功地反映了壮族地区被压迫人民通过土地改革运动走向觉醒、走向新的生活的历史真实,同时还通过对各类知识分子形象的刻划,表现了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在土改斗争中,走上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时代进步。小说写出了美丽的南方壮乡土地上的优美景物和生动的民族风情,使其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美丽的南方》对南方壮乡土地改革这一特殊时空里的伟大斗争作出如此丰富壮阔的艺术表现,在广西文学史、壮族文学史上是空前的,引起了全国文学界的瞩目,获得广泛的好评。《美丽的南方》成为广西当代文学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和50年代小说创作领域里最重要的文学收获。在50至60年代里,陆地还写了《一对夫妻》、《故人》等短篇小说。

韦其麟是壮族诗人的杰出代表。1953年他高中毕业后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虽然他暂时离开了广西这片土地,但他那敏锐的艺术感觉使他听到了广西这片土地上时代变迁的声音。他首先写了叙事诗《玫瑰花的故事》获得成功,很快在当年《新观察》第15期发表,《中国文学》(英文版)1955年第4期转载。经过一年多的刻苦学习和磨练,1955年,韦其麟开始依据自己童年时代听过的一个关于《张亚源与龙王女》的民间故事,创作出了叙事长诗《百鸟衣》。他吸取了这个故事的基本情节,但对主人公的身世、成长过程和结尾作了改造和补充,甚至将主人公的名字重新命名为古卡和依娌。这部主要取材于其家乡流传的壮族民间故事创作的叙事长诗,以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优美的人物故事和丰富的艺术表现,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1955年的《长江文艺》6月号发表后,产生热烈的反响。《人民文学》和《新华月报》分别转载;1956年4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这首长诗的单行本,1959年,这首长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单行本。《百鸟衣》获得高度评价,被认为体现了壮族人民热爱劳动、善良纯朴、勇敢刚毅的优秀品质,是壮族人民文学中的“璧玉”,成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中优秀民族诗歌的代表作。进入60年代后,韦其麟创作了又一首长篇叙事诗《凤凰歌》,《长江文艺》1964年发表。这首诗以人物塑造为创作重心,塑造了壮族妇女达凤的形象,叙写了她由“旧时普通唱歌女”到“如今拿枪会冲锋”的时代英雄的成长历程,时代性的充盈和民族特色的鲜明结合,使《凤凰歌》与《百鸟衣》一样,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和成就。这一时期,韦其麟还写有《牛佬》(载《长江文艺》1956年11月号)、《柚子树》(载《萌芽》1957年5月号)、《红水河边的传说》(载《广西文学》1960年第2期)、《歌手》(载《广西日报》1961年9月30日和《广西文学》1962年5月号)、《木棉花》(载《广西文艺》1964年4月号)等诗作。这些作品,体现了诗人以最热情的歌声永远为亲爱的党、亲爱的祖国、亲爱的人民歌唱的赤子之心。

罗城的仫佬族诗人包玉堂以短平快的抒情方式直接呈现了广西少数民族现实生活的生活情趣,抒发出民族的心音。其反映生活的迅捷和艺术成就之高,今天看来,都是令人惊奇的。1956年,包玉堂在《广西文艺》6月号上发表的叙事诗《虹》反映了苗族人民的反封建斗争精神,刻划了一个勤劳、善良而又顽强的妇女形象。1958年,包玉堂的《仫佬族走坡组诗》发表于《作品》12月号,《中国文学》(英文版)1959年1月号迅速转载。1958年到1959年,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和广西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包玉堂的诗集《歌唱我的民族》和《凤凰山下有花开》。在此之前,还从来没有一个仫佬族诗人如此自豪地为他的民族代言和歌唱。包玉堂的诗歌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广西这片土地的魅力及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少数民族极富才华的艺术想象力,而且它也让人们发现,这个因新的时代获得了某种民族自觉的民族,他们对这个新的时代有着非常纯洁、动人的理解。50-60年代是他的创作高峰期,写作的组诗、长诗和出版的诗集有:《虹》(发表于《人民文学》1956年8月号,广西人民出版社出单行本)、《歌唱我的民族》(载《作品》1957年11月号)、《仫佬族走坡组诗》(先后载《作品》1958年12月号、《中国文学》(英文版)1959年1月号)、《歌唱我的民族》(诗集,收入19首诗作,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出版)、《凤凰山下有花开》(诗集,收入43首诗,广西人民出版社1959年9月出版)、《太阳的颂歌》(组诗),载《民族团结》1960年7月号)、《高歌唱公社》(诗集,与关振东合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60年3月出版)、《西津放歌》(长诗,与秦兆阳等合集,载《广西文艺》1963年9月号)、《高山瑶寨春常在》(组诗,载《诗刊》1964年10月号)等。

苗延秀40年代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时开始文学创作。他根据在家乡的生活感受,写出了小说《红色的布色》、《共产党又要来了》、《小八路》、《离婚》等。50年代初期他回到广西后,深入少数民族地区体验生活,写出了苗族生活的长诗《大苗山交响曲》、反映侗族历史生活的长诗《元宵夜曲》、中短篇小说《稀榴花》、《重逢》以及散文《金项链》等。《大苗山交响曲》写了苗乡左鸟寨的兄当,为了人民的利益不顾个人的安危,领导着大苗山三百六十寨苗族人民反抗古州城官府的压迫欺压的斗争,经过反复较量,终于取得了斗争的胜利,生动地再现了苗乡多年来反抗压迫、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作品1954年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后,受到了文学界普遍地肯定和赞扬。22个院校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称其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佳作”。《元宵夜曲》是苗延秀的第二部长诗,1959年在《红水河》月刊4月-8月号上连载。诗作通过侗族姑娘珍珍与青年铁匠罗铁塔的爱情遭遇,反映了他们与包家地主所展开的逼婚与抗婚的斗争,控诉了地主阶级的残暴与罪恶,歌颂了侗族人民反抗阶级压迫的斗争精神。这两部长诗和后来出版的第三部长诗《带刺的玫瑰花》,都是来自苗、侗民间文学题材的长诗,是苗延秀一生的创作结晶,是他对民族文学的独特贡献。北京大学等院校编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等书,把苗延秀的长诗作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佳作”写入其中。

作为20世纪40年代重要的杂文作家,秦似1950年初从香港回到广西,将写作转到了散文和戏剧领域,写了《法源寺内》、《过上海》、《碧水青峰九十里》等许多以叙述、写景、抒情为主的散文和一些戏剧剧本。1956年,在夏衍、林默涵的劝导下,秦似重新写作杂文,写出了《学习泛感》、《放的早迟》、《办事情和“舞雉鸡尾”》、《比大和比小》等作品。他的杂文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主张实事求是,尊重事物的规律性。《放的早迟》针对文学上的趋时主张发表意见,认为“我们固然可以要求一个作家在生活中或者下去‘体验’生活之后立即交卷,同时又应该允许作家有暂时不交卷的自由”,“有放得早的花,也可以有结得迟的果。这才使我们今后的文艺成为蔚为大观,百花齐放。”进而用武则天叫“所有的花在一个晚上都开出来”的做法类比那种“要做到绝对的一律的”的“批评”,并对此表示了不以为然。最后得出结论:“灼叶催花的办法是行不通的,好的园丁,应该着意于更勤的施肥和培育,而更重要的是:知道花的长成的规律。”这些作品,显示了秦似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可贵的独立思考的气质。

杂文家谢逸在这一时期继续写作杂文,在《人民日报》发表了《萤火和炬火》等作品,还在《广西日报》开了题为“园边杂话”的专栏。谢逸称得上是一个专心致志的杂文家,他的杂文有着较好的艺术品质。秦兆阳在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文学》编委、副主编,1959年被下放到广西,一直生活到1976年返京。在广西期间,他深入农村厂矿,深入生活,继续进行文学创作。他创作了短篇小说《一封拾到的信》发表于《广西文艺》1962年5月号。小说以一封信为主线,叙写了程医生与列车员的恋爱经过,反映了青年人积极进取的工作责任感。同时,他开始了长篇小说《两辈人》的创作。1962年,这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的部分章节在《广西文艺》发表。他回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后,很快就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一封拾到的信》和长篇小说《大地》。

京族作家李英敏1950年以后发表了《海南岛革命故事》、《奋战二十三年的海南岛》等文章,开始从事电影创作,完成了电影剧本《南岛风云》、《椰林曲》(与陈残云合作)。1958年1月,他被错划为右派之后,下放到广西电影制片厂工作,直至1978年12月。在这整整20年里,他一直过着辛酸和痛苦的“思想改造”生活。但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创作并以笔名发表了《椰风蕉雨》、《夏明》、《夜走红泥岭》等几十篇小说和《槟榔心》、《十月》两部电影文学剧本。

刘玉峰创作的长篇小说《山村复仇记》是60年代初广西文学的重要收获。刘玉峰1949年随军南下,参加广西剿匪斗争。战斗结束后,他刻苦写作,用了10年时间,经五次修改后完成了39万字的小说初稿。1964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部小说。《山村复仇记》真实地反映了广西解放初期一场艰难而激烈的剿匪斗争。人物真实亲切,鲜活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精彩,叙述上生动紧凑,引人入胜,语言上通俗易懂,声情并茂。《山村复仇记》在革命斗争题材的创作和小说的通俗化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很受读者的欢迎。

壮族诗人黄青、侬易天是广西50至60年代有影响的民族诗人。黄青在学生时期开始诗歌写作。新中国成立后,他诗情迸发,发表了新诗《红河之歌》、《欢乐颂》、《壮家歌声》、《奔腾的右江》、《风雨桥》、《壮山瑶峰》等近百首,并写了长诗《腾狮舞》。他的这些诗作,连同后来所写的《早晨,我回望红河》、《太阳游过邕江》、《我们女英雄的一对眼睛》,于1984年精选汇结为《山河声浪》一书出版。黄青的诗,把壮族人民的革命斗争作为中心内容,并以浓墨重彩歌唱了壮族人民革命斗争。在诗的风格上,具有壮族民歌的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热情奔放的情感。《红河之歌》、《我们女英雄的一对眼睛》等反映了他的这一创作特色。侬易天1954年开始从事民间文学资料收集和写作,后来进行文学创作。1960年他根据壮族民间故事创作的叙事长诗《刘三妹》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全诗17章,1200行,抒写了壮族能歌善舞、聪明勇敢、热爱劳动的姑娘刘三妹与特江的纯洁爱情故事。他的作品还有长诗《哈梅》、童话长诗《小石匠的幻想》等。其中,《哈梅》曾获广西首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他的作品,有较鲜明的民族特色,情调绮丽浪漫。

50至60年代广西文坛上创作活跃的作家还有李竑、王一桃、陈白曙、海雁、贺祥麟等。李竑50年代的中篇小说《从火坑里跳出来的》、《保卫翻身坝》、《茶山夜火》、《回社》等分别收入南方通俗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的作品集里出版,他的短篇小说《亲家》、《旅伴》、《忘却了爱情》、《妻子来自乡间》等分别在《作品》、《长江文艺》、《广西日报》等报刊发表。他被称作是“扎根于人民生活之中的作家”,他的小说是“带着桂南泥土芬芳的一束鲜花。”[2]王一桃50年代创作诗作达百余首。他写的《桂林、阳朔抒情》、《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祖国的怀念》、《我们高声唱起国际歌》等多首诗作当时都受到广西读者的赞赏。陈白曙从1950年至1966年春发表诗作近百首,反映广西生活有近40首,《朝阳下的花》、《渔港小景》、《敲响铜鼓谢亲人》、《织锦图》、《东兰行》、《苗山牧笛》、《芦笙响了》等,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色彩,耐人寻味。评论家林焕平认为陈白曙在解放后所写的诗是“一改青年时期的凄婉、悲壮,表达了他对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热爱和信念”,“艺术手法上显得较直露,思想内容是健康积极向上的。”海雁在50年代出版诗集《悬崖上的歌声》,1959年10月发表在《红水河》上的长诗《祖国赞歌》,是海雁的重要作品,写出了祖国光辉十年的成就,唱出了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的凯歌,令人自豪和感奋。贺祥麟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由美国归来,写了长诗《再会了,美国!》,抒发自己对新生祖国的向往,是50年代广西重要的诗作。其他作家也创作了许多值得重视的好作品,如张化声的《他正在成长》、周民震的《母子之间》、宋郡的《老游击队员》、李栋的《猎手伍公佬》、潘荣才的《板雅坡上》、武剑青的《六万山上飞征骑》、黄飞卿的《五伯娘和儿媳》,等等。

五、“文革”时期广西文学的劫难与创作的艰难跋涉

(一)“文化大革命”对广西文学的破坏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发生在中国大陆的“文化大革命”,是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领域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后果的政治运动。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在这时期遭到严重摧残。

广西文学在此时也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对象。1966年8月,红卫兵运动兴起,广西文联和广西作家协会等文艺团体在运动的冲击下组织瘫痪,“昔日的‘作家协会’被贴上了‘牛鬼蛇神黑窝’的标签,曾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作家、编辑们突然被戴上了‘黑九类’的大帽子,打入另册。”1969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正式行文,宣布广西文联撤销,其人员下放“五七干校”劳动。在以后几年里,广西的各类文艺期刊全部停办,一切文学活动停止,文学作品销声匿迹,广西文学创作一片空白。

以陆地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在此时相继被批斗。“文革”中,“四人帮”鼓吹“文艺黑线论”,把建国17年来正确的文艺路线、有创见的文艺观点和优秀文学作品批得一塌糊涂,全面否定了文艺界的工作与成绩。在广西,陆地是遭受批判最猛烈的作家。6月28日,《广西日报》刊登了《中共广西区党委撤消陆地党内外的一切职务的决定》,他的作品《美丽的南方》、《故人》、《国庆节》遭到公开批判,《美丽的南方》被称为“射向土改运动的大毒箭”、“反动小说”,《国庆节》被称为是“一道煽动反革命复辟的动员令”。苗延秀的作品《元宵夜曲》、秦兆阳的诗作、歌舞剧《刘三姐》等一批作品也受到公开批判。大批判造成黑白颠倒,思想混乱,文坛人人自危,百花凋零。

(二)“文革”后期文学创作的艰难跋涉

1971年9月,随着林彪反党集团的破灭,毛泽东开始对“文革”有了一定的反思,国家对文艺政策做了一些调整,全国各地的一些文艺活动开始逐渐恢复。

1972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批准,广西文艺创作办公室成立,负责全区文艺创作工作。可以说,从1972年开始,广西的文学创作活动在一定范围里有所开展。一些作家和文学青年拿起笔来,开始写作小说、诗歌、童话等作品。广西文坛出现了短篇小说《秀梅》、《红松村的故事》和长篇小说《雨后青山》、诗歌《醉了的码头》、诗集《在天河两岸》、长诗《韦江歌》、童话《小鲤与小鲫》等作品。

广西文艺创作办公室成立后,组织开展了一些恢复文学事业和促进文学创作的活动。一是《广西文艺》的复刊。1971年9月,广西恢复出版了文艺刊物《革命文艺》,当年出版了两期。1972年,广西文艺创作办公室接办《革命文艺》后,恢复《广西文艺》原名,为双月刊。这是“文革”期间全国最早恢复出版的几个文艺期刊之一。在刚复刊的头一二年里,发表的大多是大批判文章,由署名写作组、“三结合”创作组写的文艺作品。1973年后,在发表部分中老年作家作品的同时,开始较多地发表工农兵业余作者的作品,成为青年业余作者的主要成长阵地。二是举办各类文学创作学习班。1972年8月开始,广西文艺创作办公室为了贯彻广西有关领导关于抓好文艺创作活动的批示精神,先后举办了短篇小说创作学习班、小说和散文作者座谈会、民歌手和新诗作者座谈会、文艺评论作者座谈会。一些工农兵业余作者在学习班里得到了文艺知识的提高和文学创作的辅导。三是在培养工农兵作者的基础上,先后组织作者深入基层生活,创作并编选广西短篇小说选《南疆木棉红》、诗选《红水河欢歌》、歌曲选《壮族人民歌唱毛主席》出版。

广西军区政治部在1975年~1976年里,组织了一批作者写作民兵斗争故事,后编写成民兵故事集《青山网》、《追穷寇》等三本书,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文革”后期,广西文学界还创作了两部在当时较有影响的长篇小说:《穿云山》和《雨后青山》。两本书都是以农村生活为描写内容,《雨后青山》由百色地区三结合创作组集体创作,广西人民出版社1976年1月出版,36万字,写的是南方石山区的陇榕大队开展“学大寨”的故事,反映1964-1966年“文革”前夕我国农村社会面貌。《穿云山》1977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是秦兆阳、蓝汉东等人受上级的安排,1972年到山区采访写成初稿,1976年6月定稿的长篇小说。小说作者署名韦任敏(“为人民”谐音)。《穿云山》以都安县大石山区为背景,围绕穿云山大队为根治旱涝灾害修建水利工程而展开的矛盾冲突,描写了以大队党支部副书记韦艾梅为代表的广大贫下中农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和农村阶级敌人展开斗争的故事。这两部小说,虽然都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地方色彩较鲜明,语言也还质朴流畅,但由于是在“左”的文艺思想指导下写成的作品,因而它不可避免地片面突出了农村的阶级斗争,对时代的本质有不恰当的反映,带有较重的“左”的创作痕迹。

一些中老年作家在沉寂几年后,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莎红在当时是潜心创作的诗人,他在“文革”前就已写了不少作品。1972年以后,他又开始跋山涉水,深入少数民族山区,到民族的沃土吸取创作的养分。他深入桂西北的瑶山、苗岭、壮乡、侗寨及彝族、毛南族山区和北部湾畔的京族三岛,写下一批歌颂民族生活、富于民族特色的作品在《广西文学》、《广西日报》等报刊发表,《五里峡水库工地诗抄》、《三省坡》、《马驮医院组诗》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3]82

林焕平是理论素养较高的文艺理论家,“文革”期间,他潜心攻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编选出几十万字的《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艺》,1975年由广西师范学院印成内部教材分发给校内的师生学习,成为“文革”后期在全国都不多见的重要的文艺理论成果。

秦似于1975年完成了《现代诗韵》一书,当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以后又多次再版,成为当时的畅销书。秦似在“文革”中还写了不少旧体诗,现知道的大约有40余首,记录了那一时代的时事政治,如《越局有感》、《田中访华》和生活小景感悟,如《戏咏六书》(1972年)、《邕滨骑车慢行有感》、《游青厄渡明月峰过徐悲鸿流寓旧地》等。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秦似写了杂言古诗《写在狂欢声中》、和七律《怀绀弩》、《壮岁》、七律《丙辰书感》等,记录历史沧桑。

应当说明的是,70年代“文革”时期广西出现的文学作品,有来自生活而坚持文艺规律创作的清新之作,也有“假大空”、毫无思想内容和意义的标语口号式作品,还有一些“文革”痕迹较重、歌颂文化大革命的作品。这后一类作品,基本上是由于作者的时代局限和受到极“左”思想影响的结果。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作品缺乏艺术价值,只是为改革开放后文艺的复苏做了一些准备。

[1]黄绍清.壮族当代文学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陈学璞.带着桂南泥土芬芳的一束鲜花[M]//新花漫赏.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

[3]黄乃康.莎红传[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

On the Initial Establishment and Setbacks of Guangxi Socialist Literature(1949-1976)

CHEN Xue-pu,HUANG Wei-lin,LI Jian-ping
(1.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chool of Guangxi,Nanning,Guangxi 530023;2.School of Literature,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Guangxi 541004;3.Literature and History Institute,Guangx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Nanning,Guangxi 530023,China)

The paper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the composition of Guangxi writers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foundation of China;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Guangxi branch of Chinese writers’association;the new look of national literary creation and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of Guangxi literary career;the distinctly different features of Guangxi literature of New China from before;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elected writers’works from the 1950s to early 1960s;the disasters and hardships of the creation of Guangxi literature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New China;initial development;difficulties and setbacks;Guangxi literature

I209

A

1672-9021(2011)03-0079-08

陈学璞(1944-),男,江西安义人,中共广西区委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艺理论与批评;黄伟林(1963-),男(壮族),广西都安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学批评;李建平(1952-),男,广西陆川人,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2011-05-12

[责任编辑 席战强]

猜你喜欢

壮族文艺广西
1942,文艺之春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文艺范
广西尼的呀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