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隔代教育的“相隔”与“相融”
2011-08-15梁军,刘玲
梁 军,刘 玲
(1.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 430062;2.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安徽合肥 230039)
浅论隔代教育的“相隔”与“相融”
梁 军1,刘 玲2
(1.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 430062;2.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安徽合肥 230039)
分析了隔代教育的弊端及其产生的深层原因,指出隔代教育不仅仅是代际相隔,更主要是代际间老年祖辈和年轻父辈成长环境、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理、心理的相隔,进而提出了有效隔代教育的具体思考:祖辈与父辈相融,家庭与学校、社会相融。
祖辈;父辈;隔代教育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两种基本的教育形态,一是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二是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二者共同构成家庭教育的主体。所谓“隔代教育”,也就是在家庭教育中,儿童亲生父母把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大部分或全部责任和义务交给上一代家长来承担的一种教养方式。当前在我国家庭中“隔代教育”占的比例较大。据2005年全国范围内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有70%左右的孩子经历着隔代教育,而上海目前0~6岁的孩子中50%~60%由祖辈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也占总数的一半[1]。在一些城市的幼儿园、小学门口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每天上下学接送孩子的家长有许多是老年人,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孩子在家里是跟祖辈生活在一起的。而且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孩子接受隔代教育的比例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在农村隔代教育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
一、隔代教育之“缘”
其实,隔代教育古已有之,在多代同堂的大家庭中更是常见。但在以核心家庭为主流的当今社会里,隔代教育再度兴起,应该说,它是社会深刻变迁和人们各种思想观念转变的必然结果。
1.社会环境所迫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就业市场化的发展,人力资源的流动比以前更加频繁和直接;同时,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压力的增大,对未来的心理预期不明朗,致使现代许多年轻的职业父母整天忙于工作、学习,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在子女教育上求助祖辈,就成为他们的现有选择。
2.就业空间拓展
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交通和通信条件设施的便利,导致就业的环境和空间的不断扩展,许多儿童父母不再局限于全家庭成员朝夕相处的传统生活方式,而是到全国乃至全球各地去寻求和拓展自己的生活、发展空间,人口城乡流动、城城流动、国国流动频繁,这就导致儿童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大为减少。工作时间和地点的无规则变化,更使隔代教育现象凸显。
3.“问题家庭”增多
从家庭实际情况看,“问题家庭”在增加,如父母患病、伤残家庭、离婚家庭、丧偶家庭、再婚家庭和夫妻两地分居家庭,等等。这些家庭因种种原因,如无法亲自抚养,或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完善的家庭条件,或害怕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伤害孩子,等等,而不能亲自教育孩子,只有将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管教。
4.自我意识增强
当今社会,年轻父母育儿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或因工作的压力、学习的需要、育儿经验的缺乏、享乐的思想,他们自我意识、主体观念、个性精神发生变化,不再甘愿为儿女做牛做马,利用祖辈力量来解脱自己,成为许多年轻父母的强烈愿望。
5.家庭伦理观念固存
根深蒂固的家庭伦理观念,奠定了隔代教育的历史渊源。长期的宗法制社会,形成了我国民众浓厚而独特的家庭伦理思想,注重自己血脉的延续以传宗接代。所谓“含饴弄孙”,不仅是祖辈追求的理想境界,更是他们肩负的自觉责任。
二、隔代教育之“弊”
当然,隔代教育成功者不乏其例。比如前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就曾接受过祖母严格而良好的教育,刘翔也享受了成功的“隔代教育”,再如有关的个案研究,像2005年朱纪新的“爱玩的爷爷:我把孙子玩成了全国冠军”、以及阿君、阿春的“隔代教育的成功秘诀——一位19岁博士生的成长故事”[2]。在我们身边,特别是对于一些高知识分子的家庭来说,也有一些隔代教育成功的范例,但就隔代教育整体看,其弊端也是明显的。
许多儿童教育研究者经过对隔代教育的长期观察、调研、分析,认为隔代教育有利有弊,但弊大于利。这些弊端主要表现在“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孤僻、不善社交、不合群、合作精神差、懒惰、娇气、磨蹭、缺乏朝气、没有理解能力、意志薄弱、缺乏自信、自主、自强、缺乏独立人格。”[3]特别是农村的隔代教育弊端更为严重,李炎在《农村“隔代教育”调研》中指出,隔代教育下的孩子,其行为控制力、卫生习惯等普遍较差,而且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集体观念淡漠,缺乏正确的学习目的[4]。并且隔代教育会导致“亲子隔阂”,影响“亲子关系”[5]。
隔代教育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弊端呢?究其原因,笔者在此认为“重要他人”是其重要根源之一。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在米德的自我发展理论基础上提出“重要他人”概念。“重要他人”是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任何一个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都会受到一些重要他人的影响,如家长、同伴、教师、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现实生活中的典型等。儿童社会化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其重要他人的类型与特征。吴康宁教授指出,儿童的重要他人可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与偶像性重要他人。互动性重要他人,是儿童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重要他人[6]。在隔代教育下,祖辈们对孙辈产生重要或全部的影响,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孙辈的重要他人,这样孙辈与祖辈们的交互作用就成为个体塑造自我的一种重要外部动因。其中,祖辈们所具有的一些不足和弱点,就难免地构成影响孙辈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从而对儿童个体自我概念、品行、习惯的形成就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隔代教育之“隔”
隔代教育的弊端不仅使孙辈教育受重要他人——老龄祖辈——的影响,这种祖辈主导下的隔代教育的弊端,有其更深层原因。也就是说隔代教育之“隔”,它不仅仅是代际的相隔,更是代际间的成长环境、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理心理的相隔。笔者在此主要阐述“隔”的内涵,即祖辈与父辈的代际差异。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对于隔代教育的利弊,就不言自明。隔代教育的弊端并不是祖辈的有意之为,而是祖辈的潜在特质在对孙辈的教养过程中的自然流露。
1.成长环境之“隔”
每一代人来到这世界上,总是面临着人类世代所创造的文化,他们处在这种文化的包围之中,周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规则、风俗、禁忌,等等。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人格特征、行为方式的形成与童年、青少年时期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每个时代成长的人都带着每个时代的烙印,不同代人的成长环境可以体现着代际差异。这种差异自然就会内化到教育孩子的观念和行为上。而且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越发展越进步。
2.思维方式之“隔”
思维方式是行为方式的内隐机制,行为方式是思维方式的外显形式,两代人行为特征的差异源于思维方式的分歧,它是引起教育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父辈的观念系统呈更大的开放状态,以发散型思维为主要特点,社会视野比较开阔,思想意识比较活跃,容易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文化形式,具有多维性、创新性和批判选择性的特点,他们喜欢横比。而祖辈经验丰富,阅历较深,思维方式缜密严格,以聚合型思维为主要特点,故有较大的保守性和内闭性,甚至表现为经验至上、固执、僵化,他们喜欢纵比,在教育孙辈时对经验极度依赖,其视野、理念与现代社会不免有脱节之处。
3.生理心理之“隔”
父辈和祖辈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很大差异。父辈正处于青中年期,精力旺盛,体格强健,情绪高昂,身壮胆大,富有冒险、探索、开创精神和能力,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一般要求独立、严格、自主,富有创造性、开放性。而祖辈已步入晚年期,常常表现为:脾气暴躁、心情不稳定、并常伴有抑郁、忧愁、焦虑等心理倾向,他们精力有限,对体力活动较少有兴趣,所以他们推己及人,不准孩子干这干那,教育孙辈时就特爱静的方式和保守的方式。
4.行为方式之“隔”
年轻父辈追求高节奏的行为活动,行为动机往往直接导源于个人的切身利益,在诸多求知、求富、求美、求乐、求职等个人追求方面表现出强烈、果敢和激烈的变化,家庭观念淡泊,在教育孩子方面偏“快”和“急”;而年老祖辈的行为节奏相对缓慢,有着强烈的慈幼之性,家庭意识强烈,行为则较多地从社会的影响出发,变化和拓展较少,在教育孩子方面偏“慢”和“缓”,容易走向片面化,囿于保守、封闭,再加上生理心理原因,所以祖辈对孙辈教育常常是宽容有余,约束不足;溺爱有余,严格不足;包办有余,训练不足;喂养有余,引导不足;重静不重动,重养不重育[7]。
四、隔代教育之“融”
以上阐述了年老祖辈和年轻父辈之间的代际“相隔”,这就必然造成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出现种种差异和弊端,甚至发生矛盾和冲突。因此,“隔代教育”要“相融”,是因“隔”而“融”。为此,为了改进隔代教育的实践,以充分发挥其优势,避免其局限性,实现其有效性,我们就要做到,加强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的协调性、相容性,在家庭教育中发挥两者的最大作用和优势,使其相互促进,相互弥补,就隔代教育方面具体做到祖辈与父辈相融、家庭与学校相融、社会相融,从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1.祖辈与父辈相融
父辈家长应切实肩负起主要的教子责任和义务,做好“主教练”角色,对下一辈的教育,更重要的是爱的倾注,心灵的抚慰,精神上的勉励和行为上的示范与督促。工作、学习再忙,也要保证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常与下一辈接触、交流、沟通;同时也要尊重上一辈的心理需求和劳动价值。而祖辈则要尽力辅助,当好“助理”角色,思想要跟上形势,接受新观念、新知识,保持身心健康,情绪稳定,心态乐观,对待孙辈做到严爱结合,宽严相济,不能娇生惯养,事事包办、迁就,注意适度的分寸。这就是说,各尽其职,协调配合。同时更需要的是祖辈与父辈的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拉近祖、父辈家长的距离,经常沟通,寻求教育目标、模式、方法、内容的一致性,填平家长间的代沟,在互补中给子女以较为完善优质的教育。
2.家庭与学校相融
家庭和学校在教育儿童方面,各有优势。家庭是儿童的第一级学校,家庭教育是儿童整个教育的基础,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是传授系统知识的场所,是接受最先进教育理念的机构,其教育更具有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因此,决定了它们在教育上要合作共育,共同促进儿童最优和最大限度地发展。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学校教育应指导和帮助家庭教育。首要任务就是促进两者在教育理念、目标、内容、原则和基本方法等方面取得共识;同时,建立双方的信任关系,真诚合作,有效促进双方沟通与互动,增进了解,磋商和实施共育策略。学校对家庭教育要给予正确指导,让祖辈从理论上对隔代教育有清晰的认识,从而在教育孙辈的过程中,就有了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
3.社会相融
社会也是我们搞好隔代教育不可忽视的力量。妇联、老年协会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部门,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任务,举办各种形式的祖辈家长学校、老年大学、亲子园等,向祖辈和年轻父辈家长宣传先进的家教理念,帮助他们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指导他们搞好家庭教育。通过家长学校、老年大学、亲子园等的学习,转变祖辈的教养观念,改变陈旧的教育方法。同时也要形成全社会重视隔代教育的良好舆论环境,加强隔代教育的正面宣传,积极探索适合祖辈家长进行隔代教育的指导模式,不断提高隔代教育的质量。社会各个方面都要高度重视儿童的教育问题,并把它作为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综合管理、优质服务、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儿童教育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社会化[8]。
总之,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家庭教育方式,客观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视“隔代教育”为洪水猛兽,不能把孩子身上的所有问题全归咎于“隔代教育”,也不能忽视、回避隔代教育的弊端,而应该积极应对,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克服种种负面影响,使当今孩子在现有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1]周平.解读隔代教育[J].中华家教,2005(1):4-6.
[2]曾彬.我国隔代教育研究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70-72.
[3]黄姗,陈小萍.隔代教育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 2007(02):63-65.
[4]李炎.农村“隔代教育”调研[J].四川教育,2003(Z1):20 -21.
[5]孙宏艳.隔代教育的五大误区[J].少年儿童研究,2002 (4):30-33.
[6]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0.
[7]刘玉春,邓美娇.对农村隔代教育的忧思[J].成人教育, 2005(3):5-6.
[8]李克钦.隔代教育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绥化学院学报, 2006(6):163-164.
Discussion on the“Gaps”and“Melting”of the Education between Non-successive Generations
LIANG Jun1,L IU Ling2
(1.Institute of Education,Hubei University,Wuhan 430062,China;2.Department of Sociology,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039,China)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in2depth reason for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education between non2successive generations,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education between non2successive generations is not only the separation but also differences between elderly grandparents and young parents,iNGrowth environment,modes of thinking and behavior,as well as the physiology and psychology. Then an effective way to the education between non2successive generations is proposed from three aspects:the melting of grandparenst and parents,between family and school education,and between family and society.
grandparent;parent;education between non2successive generations
G 40201
A
1008-3863(2011)05-0019-04
2011-03-17
梁 军(1975-),男,安徽巢湖人,湖北大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王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