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公路路基病害的防治

2011-08-15王学文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改线落石斜坡

王学文,杨 敏

(1.林口县交通局公路养路段;2.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1 路基滑坡的防治

1.1 产生滑坡的原因

既存在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是形成滑坡的先决条件,它包括岩土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外因通过内因对滑坡起着促进作用,它包括水的作用、地震和人为因素等。所以,滑坡是内外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2 防治滑坡的原则

(1)预防。对有可能新生滑坡的地段或可能复活的古滑坡,应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以防止产生新的滑坡或古滑坡的复活。(2)治早。滑坡的发生与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早期整治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一次根治与分期整治相结合。滑坡一般应一次彻底根治,不留后患。但对规模较大、性质复杂、变形缓慢,一时尚不致造成重大灾害的滑坡,也可在全面规划下分期整治。

1.3 防治滑坡的措施

(1)排水措施滑坡的发生和发展都与水的作用有关,排水是防治各类滑坡之本。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切合实际的排水方式。对滑坡体以外的地表水,应加以拦截和引出,在滑坡可能发展的边界5m以外修建一条或多条环形截水沟;对滑坡体以外的地下水,应修建截水盲沟;对滑坡体内的地下水,应疏干和引出,浅层地下水采用支撑盲沟,深层地下水采用泄水隧洞,亦可采用垂直孔群或仰斜孔群排水;对滑体范围内的地表水,应尽快汇集引出以防下渗,在充分利用天然沟谷的基础上,修建排水系统。(2)减重措施。当滑动面不深,且滑体呈上陡下缓状,滑坡范围外有稳定的山坡,滑坡不可能向上发展时,在滑坡上部减重,以减小滑坡的下滑力,是一种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的防治措施。将减重的土体堆在坡脚反压,以增加抗滑力,效果更好。(3)支挡措施。根据滑体推力的大小,可以选用适当的支挡结构防滑。如抗滑挡墙、抗滑桩、锚杆挡墙、抗滑明洞等。(4)改善滑坡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用物理化学方法,加固和稳定滑坡。方法很多,如焙烧、成浆、加灰土桩、硅化、电渗、离子交换等。(5)改线绕避。上述整治措施难以奏效时,在经济技术合理情况下,可以考虑改线绕避。

1.4 养护维修要点

(1)滑坡区的地表排水设备,如截水沟、排水沟、吊沟等应做到无淤积、无漏水、无冲刷、排水畅通、沟涵相通。对失效损坏处所,应及时修补。(2)滑坡区的地下排水设备,如支承渗沟、暗沟、渗井、渗管等,应定期检查,及时清理和疏通。对失效或损坏处所,应及时修补或整治。地下排水设施,一般每年在春融之后和冰冻之前,在雨季开始之前和暴雨之后,必须仔细观测其流量,掌握其变化规律和排水效果,发现异常及时处理。(3)滑坡区的防护和加固建筑物,应保持完整无损,如有开裂、滑移,必须认真查明原因,采取治理措施,不可麻痹大意,要防患于未然。(4)对规模大,情况复杂的大滑坡,虽经整治仍在缓慢变形或间歇变形,应对其认真观测,实行动态监控,掌握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5)保护好山坡植被,搞好水土保持,也是滑坡区养护维修的重要任务。

2 路基崩塌落石的防治

2.1 形成崩塌的原因

(1)陡峭高峻的边坡或山体斜坡,坡度大于45°、高度大于30m,特别是坡度在55°~75°的斜坡,是崩塌多发地段。(2)由风化的坚硬岩层组成的又高又陡的斜坡,稳定性更差,容易形成崩塌。(3)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有很多结构面将岩体切割成不连续体的斜坡,特别是有两组结构面倾向线路,其中一组倾角较缓时,容易向线路崩塌。(4)水的作用是产生崩塌的重要因素。绝大多数的崩塌发生在雨季或暴雨之后,因为水的渗入,对岩石产生软化、润滑和动水压力作用,使岩体强度降低,内摩擦力减小,促使崩塌发生。(5)其他如地震、爆破、人工开挖斜坡及列车震动等,都是诱发崩塌的因素。

2.2 防治原则

以预防为主,制早治小,一次根治,不留后患为原则。(1)新建路应加强工程地质工作,对崩塌落石地段,严重者应予以绕避,不能绕避时,应修建必要的预防性工程,防患于未然。(2)养护维修应对可能发生崩塌落石地段,加强检查巡视,发现变形失稳征兆,应及时采取措施,治早治小,防止因病害扩大而导致灾害的发生。(3)病害发生后,整治工作要坚持一次根治、不留后患。

2.3 防治措施

常用的防治措施有如下类型。(1)拦截类。适用于小规模、小块体的崩塌落石。拦截构造有落石平台、落石坑、落石沟、拦石墙、钢轨栅栏及柔性拦石网等。(2)遮栏类。应用于规模较大的崩塌落石,遮栏建筑有各种明洞和棚洞。修建明洞、棚洞,既可遮挡崩塌落石,又可对边坡下部起稳定和支撑作用。(3)支挡加固类。适用于不宜或难于消除的大危岩或不稳定的大孤石。支挡建筑有支顶墙、支护墙、明洞式支墙、支柱、支撑等。(4)护坡、护墙。适用于易风化剥落的边坡。边坡陡者用护墙,边坡缓者用护坡。(5)改线绕避。上述措施不能奏效时,应考虑改线绕避。

2.4 养护维修要点

(1)崩塌落石地段应进行定期检查,经常检查和雨季汛期检查。雨季汛期应加强检查力度,执行雨前、雨中、雨后检查制度,是防止崩塌落石事故的有效措施。(2)及时清理被拦截的崩塌坠落土石,修理被破坏的建筑物及排水设备。(3)对范围大、数最多、危石分散、清除整治困难的崩塌落石地段,应设置报警装置,以防发生事故。

3 结束语

路基病害的产生往往是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其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彻底的控制路基病害的产生是不现实的,只能是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将其产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切实保障路面的质量和稳定性。

猜你喜欢

改线落石斜坡
基于机器视觉的高速道路落石检测
基于视觉识别的隧道落石预警系统
信仰的“斜坡”
引导式落石拖挂网落石冲击模型试验研究
梦是长长的斜坡(外一首)
不成团的是否可以要求赔偿?
林州市三岑沟河道改线工程可行性分析
中石化东黄线广饶段改线工程投产消除管道占压隐患37处
落石碰撞法向恢复系数的模型试验研究
无轨斜坡道在大红山铁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