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功绩的历史价值
2011-08-15杨燕起
杨燕起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项羽功绩的历史价值
杨燕起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依《史记》本纪编撰之主旨,司马迁将项羽列于本纪,是企图指出项羽在天下大势发展中,“统一——分裂——统一”与“德治——力治——德治”两种趋向相结合点上所起的重要作用,从破解历史命题、接续农民起义、“虐戾”灭亡秦朝、主命分王天下、精神万古永存五个方面,依次揭示出项羽功绩的历史价值。
史记;项羽;功绩;历史价值
破解历史命题
司马迁是表彰项羽功绩的第一勋臣。
依《史记》之创见,自黄帝建国以后,中国历史的延续是沿着两大趋势在发展变化。趋势之一,是由统一走向分裂,再达到有新高度的统一。黄帝因致“万国和”[1]P6而建一统的天下,历颛顼、帝喾、尧、舜之渐次扩展地域四至并建立中央朝廷规模,其总体局面经夏、商、周而延绵不绝,中华的建国传统由此稳固确立。然自周文武之分封,使平王东迁以后形成为春秋、战国时诸侯林立的态势,中国走向分裂,数百年的战乱交汇,虽促进了文化播迁,民族融合,然生产破坏,民生痛苦,给整个国家的生存带来了灾难,终有秦王嬴政之顺应潮流,以武力征伐,使国家获得了重新统一,社会形制因而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秦始皇为“千古一帝”,其辉煌灿烂的勋业将永远照耀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前程。伴随着这一趋势而相并存在的,是德力交换的又一趋势的施政理念的不断变化,尽管它表现较为细微,一个朝代自身也会存在德盛德衰的强弱更易,但大体上讲是统一时期多倡导“德”,而分裂时期则崇尚“力”。在《史记》的记述范围内,这一趋势的模式就显示为“德——力——德”,而这后一个“德”,因为时代的变迁,其中会包含有一定的“力”的成分,而是一个以“德”为主的概念。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形势的大变迁,宏观思考中的德力转化,亦该相应地付诸实施,如若不然,仍固守原有的崇力的施政方针,则会受到社会潮流奔泻而前的强大推助力的抛弃。而恰恰在这一趋势面前,秦始皇的诸多举措,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反其道而行之,自不能不受到严厉的历史惩罚。而正是在体现这一两大趋势的结合点上,项羽因为扮演了执行惩罚的角色,而表现出他无可取代的历史价值。
追溯秦的历史,探寻其行为的文化渊源,可以发现它施政理念的一二端倪。《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说:“秦起襄公,彰于文、穆,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馀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这是对秦发展阶段之形成的最为概括的表述。然就对后来之统一能起到直接作用的,当追始于商鞅之变法,而更加需要给予关注的是,作为孝公时变法背景中所体现的文化思想意识以及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史记·秦本纪》叙述,“孝公元年,河山以东强国六”,“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倂。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之会盟,夷翟遇之”。秦族地处西偏,为早期的中原文化所不及,加以其初期国势弱小,中原各国很轻视它,只将它视为不甚开化的边远部落,由此,秦国很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一种为摆脱这种受歧视的地位而挣扎的文化思想。但当它的地位发生根本改变的时候,它就会以更为强暴的姿态来对待中原民众,以至于未能很好地吸收运用中原的儒家人本主义道德政治观念,取柔和的态度来治理国家,这正是导致它不能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身策略的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原因。加之秦完全是靠武力谋诈以取胜于东方六国的,最后阶段较为顺利的战争进程,使它更为自信地崇尚暴力,战争中常视人命如草芥,“斩首”数量之巨大,亦容易形成一种轻视人的生存权利的思想法则,从而促使它的某些政策措施走向极端,甚至达到穷尽残忍而在所不惜的地步。沿此方向发展,最后竟然形成了秦最高统治集团享乐理论的极度荒谬化,《史记·李斯列传》所载君臣协迫而形成的《论督责书》,就是它这一文化理论观念的集中体现,虽然事件发生在秦二世身上,却可视为由始皇之行为所醖酿产生而延续下来的。最高统治集团政治思想文化观念的完全扭曲,給政治上图谋不轨的阴谋家、野心家以可乘之机,终至使统治中心自身陷入杀戮恐怖的危害之中。是非颠倒,道德沦丧,因追求奢欲极权而导致政权内部残酷谋害,造成它面对外部压力时,因彻底丧失了对时政缺失的自我调节与修复能力而无可救药,结果等待它的只能是灭亡的悲惨命运。审视中国历史的重新统一及第一个封建皇朝的建立与其短祚而亡的经验教训,重要的一条,是人过高地估计了其自身的主观意志的能动作用,而漠视了社会发展客观存在的规律,正如《过秦论》(中)之所言,“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1]P283
可以看到,是两大趋势之间发生了严重碰撞,出现了有如夏殷末年般的相似状况。大一统所带来的战火停息,关隘通畅,四至广扩,百物繁盛的情景,并没有带给广大民众以所期望的美好生活,相反秦始皇以图传万世的君王威权极度纵欲,频繁的大规模巡游,行封禅,筑长城,派军30万北部戍边,信图谶,求仙药,特别是建阿房,修驪山,严重地加大了民众的劳役负担,将因大一统所拥有的优厚物质条件,转化而为替皇帝个人的无限欲望服务的手段,加上帝王尊严的神祕性及肆意行法的无限滥用,将民众逼迫到忍无可忍的地步,以致整个秦皇朝被引向了邪恶的歧途。短短十馀年,一统后的秦皇朝继续崇“力”的所作所为,使它成为了阻碍历史前进的绊脚石,造成了历史发展的无限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破除这一社会困境,使历史的车轮得以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成为了当时一个非常艰难而痛苦的时代命题。而项羽正是以其最终的亡秦壮举,有力地成为了这一伟大的时代命题的最切实的破解者而使自己的声名彪炳于史册。
这就是项羽功绩的第一大历史价值。
接续农民起义
在破解秦末社会历史发展的艰难命题中,亦有着陈胜、吴广“初作难”的作用,考察陈胜、吴广起义产生的背景,正足以揭示出上述所论历史命题的严肃性与深刻内涵。《史记·秦始皇本纪》,在展现秦皇朝产生的社会转变的同时,既充分肯定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积极意义,亦极细緻地分列出促使秦之加速败亡的诸多缘由,异常贴切地显示出整个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两大趋势的紧密结合中,当时所暴露出的相互间的尖锐矛盾与冲突,而“天下苦秦久矣”的共同呼声,正是这种矛盾与冲突的最为普遍而直接的反映。《史记·李斯列传》素有“秦外纪”之称。李斯辅佐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然而在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他私心作祟,不能坚持正确的道义原则,结果葬送了秦皇朝的大好河山。该传极其尖锐地揭露了封建专制主义皇朝走向极权的巨大罪恶,及其在社会文化思想上所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使它形成为加速秦皇朝灭亡的腐朽催化剂,正为陈胜、吴广起义铺设着顺利发展的道路。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攻下附近几个县以后,陈胜在陈县乃立为楚王,设立叫“张楚”的国号,确定起政治领导的中心。随着起义风起云湧的发展,陈胜派出将领四面进击,及于赵地、魏地乃至燕地,并九江、南阳、东海诸郡,扩展了起义军的声势,严重地摧毁了秦皇朝的地方政权,为后来的最终亡秦预设了有利条件。而起义军的自身队伍,由吴广领军去西击荥阳,由周章领“车千乘,卒数十万”去进击关中,周章因此到达秦京城咸阳东面的戏亭,起义的大好形势发展到达了它的顶峯。随后事态急剧转变。因起义军直接威胁到秦朝廷的安全,秦皇朝就命令少府章邯,“免骊山徒、人奴产子生,悉发以击楚大军”,[1]P1954军力对比对起义军不利,周章先后被迫败退出函谷关、曹阳及渑池。随后起义军大败,周章自杀而亡。章邯还乘势打败了居郯、居许的起义军,直到陈县,使起义军全部瓦解。与此同时,吴广被部下田臧诛杀,陈胜退出陈县前往汝阴,回到下城父时被车夫庄贾直接杀害。至此,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告一段落,但它所倡始的亡秦斗争的伟大事业还在继续。
继续农民起义的事业,项梁、项羽叔侄二人,在其后的亡秦斗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项梁、项羽也正是当“陈涉等起大泽中”,这个“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1]P295的背景下,杀了会稽守殷通而起事的。当他们先在吴中得精兵八千人,正着手抚徇下属各县时,广陵人召平恰好在替陈胜经略广陵,还未攻下,听说陈胜败离陈县,秦军将至,就渡江来假传陈胜的命令,委任项梁为楚王上柱国,并告知项梁江东已定可以赶紧领兵往西进击秦军。这个委任,就标志着项梁、项羽承担起了起义军的责任,带着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而西,正式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亡秦壮举。
项梁的父亲是项燕,乃战国后期楚之名将,秦灭六国时为秦将王翦所杀。项梁渡江后先到了东阳。这时东阳青年民众杀了县令,相聚数千人,响应陈胜、吴广起义,急于寻找一位领袖。东阳令史,素称长者的陈婴向大家举荐了项梁,陈婴说词是:“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1]P298项梁受到推崇,于是东阳的起义军就归属于项梁。项梁领军过了淮河,又有黥布、蒲将军的士兵来加入,他的部队迅速增加到了六七万人。项梁、项羽以其才华及社会影响,使起义军的队伍重新得到了壮大。
接下来,项梁遇上了秦嘉。秦嘉,陵县人,与董緤、朱鸡石、郑布、丁疾等,均各是自行起兵反秦的一员,他们共同将东海守围于郯,陈胜听说后,派武平君畔为将军去监领他们,秦嘉不接受,杀了武平君畔。此时,他又立景驹为楚王,驻扎在彭城东面,想抗拒项梁。项梁对军吏说:“陈王先首事,战不利,未闻所在。今秦嘉倍陈王而立景驹,逆无道。”[1]P299义正严词,将背叛陈胜视为大逆不道,勇于维护起义军的权威。进军出击,秦嘉战死,景驹走死梁地,项梁合并了秦嘉的军队。由此可知项氏对陈胜起义军的忠诚。在栗县,项梁与章邯正式相遇,战斗中失利,项梁进到薛城。待攻下襄城的项羽回来报告说,陈王确定已经死亡,项梁就主动召集各支起义军的将军到薛城来计谋大事,起兵于沛县的刘邦也前来与会。这表明,在陈胜牺牲后,是项梁扛起了义军的号令大旗,在亡秦的事业上发挥起相对引领的作用了。
其后,项梁听从居巢人范增的意见,受“楚虽三户,亡秦必楚”[1]P300思想的影响,从民间寻求出一个原楚怀王的孙子名叫心的牧羊人,说是从民之望将他立以为楚怀王。后来也正是这个怀王设计派刘邦、项羽分别从南北两路进军关中灭亡了秦朝的。在军事上,项梁与齐之田荣、司马龙且大破秦军于东阿,派出刘邦与项羽在濮阳打败秦军及在雍丘大破秦军并斩杀李由,项梁自己也在定陶再破秦军。但项梁因战事顺利而有骄色,轻于防备,在秦给章邯大量增援而来反攻的情况下,在定陶的战斗中死亡,楚兵由此遭遇到重大挫折,刘邦、项羽及怀王也都转移到了彭城。这应是起义亡秦的又一发展阶段。
陈胜、吴广发动的农民起义,声势浩大,波澜壮阔,激发出民众的意志,严重动摇了秦皇朝的统治根基,但它因为力量不足,周章所率领的大军,即使已经前进到了戏地,最后毕竟也未能摧毁秦皇朝,而项梁、项羽的接续亡秦,不仅使起义军开创的事业没有半途而废,而最后则更是赋予了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以更深、更广和更为完整的历史意义。《史记·陈涉世家》说:“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王侯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陈胜、吴广的功业因项羽等的亡秦更为彰显,而项羽也因乘陈胜、吴广起义之势而崛起,并以能完成陈胜、吴广起义的未竟伟业而名垂史册,在促使中国历史上两大发展趋势的结合中,演绎出异常壮丽的光辉篇章。
这就是项羽功绩的第二大历史价值。
“虐戾”灭亡秦朝
这是亡秦起义的第三阶段,也是最后实现目标的阶段。
章邯已经打败了项梁了军队,就认为对秦朝来说江淮一带楚地的形势稳定了,于是将秦军领过黄河去攻击赵歇为王,陈馀为将,张耳为相的赵军,赵军被打得大败就驻进了巨鹿城。赵本来就是陈胜为王时往北派军经略土地的过程中所派生的,总体上自是属于起义军的阵营的,因之迁到彭城的怀王决定派兵去援救,而这正是他设计派出的南北二军的北支部队。项羽以其被分派在北军,就此揭开了他亡秦壮举的光辉篇章。
项羽的亡秦壮举,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夺取亡秦军队的总指挥权
义帝派军救巨鹿,是委任宋义为上将军,做总指挥,项羽只被任为次将,还有范增为末将,义帝的意图是以宋义来控制项羽,掌管亡秦的调节大权。宋义领军救赵,行至安阳,停留四十六日不前进,因为他要采取“先斗秦赵”的策略。认为让秦军先攻赵,即使秦军胜利了也会非常疲惫,乘机进击就会获利;如果秦军不胜,那么乘势“引兵鼓行而西”就可以彻底打败秦军了。宋义很自负,不允许他人违背这个策略,而要斩杀那些强硬反对者。项羽则认为,秦军把赵王围在巨鹿城,楚军赶紧过河从外进击,赵从内呼应,内外配合,一定会打败秦军。项羽坚持认为宋义采取的是一种绝对错误的策略,借着宋义送儿子宋襄相齐,在天寒大雨中饮酒高会,使士卒冻饥的事件,在晨朝的时候杀了宋义,而自立为假代的上将军,并追杀了宋襄。不得已,义帝只好任命项羽为上将军,让黥布、蒲将军的军队都归他指挥。
第二步是夺取了救赵的巨鹿之战的伟大胜利
司马迁对项羽的这一举动特别赞赏,他以极其饱满的热情,用歌颂的笔触,写下了一段传颂千古的精美文字,值得颂读。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两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侯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1]P307
“卒存巨鹿者,楚力也”。[1]P2579巨鹿之战,项羽以其宏伟气势及頑强的战斗精神,不仅打败了秦军,解了赵国之围,还以此威服了诸侯,被推为诸侯军的总指挥。他正式成为了亡秦义军公认的真正领袖。
第三步是促使秦军彻底投降
巨鹿解围结束,章邯率领的秦军还有二十多万人驻扎在巨鹿之南的棘原,项羽驻军在漳水南,相持未战。章邯的军队仍然是秦皇朝存在的支柱,标志着秦皇朝仍保持着生命力,是起义军最后摧毁秦廷的主要障碍。此时秦廷内部的矛盾亦更为尖锐化,章邯陷于“有功亦诛,无功亦诛”[1]P308的困难境地,想投降项羽又心生狐疑。在这种情况下,项羽采取正确策略先派蒲将军去战秦军,一再打败秦军,然后项羽亲率大军进击秦军,又将秦军打得大败。最终使章邯无奈,在洹水南殷墟上正式投降于项羽。秦廷的军队至此才告彻底瓦解。
此后,为了防止投降的秦军进入关中后出现意外,在进入关中前于新安,项羽让黥布与蒲将军将秦卒二十馀万人全部坑杀,进入关中后又“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1]P3157做了这些象徵性的事件后,亡秦的事业就正式结束了。
怀王派项羽北救巨鹿的同时,刘邦以素为宽大长者的形象,被怀王派出从南路攻秦。刘邦经砀、陈留、开封、颍阳、阳城、宛、丹水,其中亦北涉昌邑、白马、平阴,在章邯军降项羽之后,先期入武关、峣关而至霸上,秦王子婴降。待项羽率诸侯军攻破函谷关时,已晚于刘邦进入关中约二三月,所以刘邦是先于项羽有了“亡秦”之举的。《史记》有刘邦、项羽均为“灭秦”的记载。记刘邦之军“前攻秦军蓝田南,又夜击其北,秦军大破,遂至咸阳,灭秦”。[1]P2023“破秦军于蓝田,至咸阳,灭秦”。[1]P2066记项羽,“项羽既存赵,降章邯等,西屠咸阳,灭秦而立侯王也”。[1]P2645“项羽灭秦,立沛公为汉王”。[1]P2661“项羽至,灭秦,立沛公为汉王”。[1]P2665然均之刘项,司马迁从历史发展的大势考量,将灭秦的重大作用落实到项羽身上,是非常客观睿智的。《史记·秦本纪》末句:“子婴立月馀,诸侯诛之,遂灭秦。”《秦始皇本纪》言:“项羽为西楚霸王,主命分天下王诸侯,秦竟灭矣。”《秦楚之际月表》评论,“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都非常明确地给予了清楚表述。“亡秦”之功首推项羽,结论令人信服。
灭秦,项羽一生功绩辉煌成就的最为集中的体现。唯其如此,才得以破解因秦之暴政所阻碍历史发展的时代命题,为新的社会进步预留了前进的空间,极大地缩短了两大趋势迅速结合的距离。唯其如此,使项氏接续下来的陈胜、吴广起义所抱定的亡秦目标得以实现,有力地激扬起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历史震荡力,最终体现出社会最广大基层民众参与国家事务可能显示的巨大潛力,使整个认识层面有着根本转变,注意“土崩”之势可能遭遇的政治风险。唯其如此,才可以为项羽之能一时掌控天下创设条件,填补起秦汉之间帝王在位的时间空白,增强了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特殊社会地位的分量。项羽亡秦,在中国人民的民族心理上揭示出一个真理,任何暴政均将失败,唯有给予民众以美好的生活权利,社会才可以长治久安,这一启示,将永远为人们所深识。
“虐戾”灭秦,是项羽功绩的第三大历史价值。
主命分王天下
项羽之主命分天下王诸侯,可以分三个步骤考察。
第一步是鸿门宴
宴会进行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正处于危急之中,张良将樊哙叫进来,于是樊哙“谯让”起项羽来,语有“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如果现在诛杀“劳苦而功高”的刘邦,“此亡秦之续耳”这样的话。项羽听了,“未有以应”。[1]P313项羽的沉默,表明他认为樊哙的话有道理,因为他心中始终秉持着亡秦正义性的理念没有动摇。而且他先天晚上已经答应了项伯不杀刘邦,项伯说“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表明项羽处事是非常理智的,是道义为先的。项羽觉得,当时刘邦亲自上门解释、道歉,并向项伯说了“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1]P312是已经向自己示弱,承认了自己的强势地位,“项羽亦因遂己,无诛沛公之心矣”。还有,项羽需要在正式分封前维持一个诸侯间团结合作的气氛,如真杀了刘邦,正如樊哙所说,“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1]P2654所以,比较刘邦的隐瞒真实意图,做了又不敢承认的龌龊行为,项羽所显示的正义感、仁德大度及有全局考虑的心志,使鸿门宴成为他正式分封前的一次政治宣扬与威服攻势。
第二步是分封
项羽先是提出了“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1]P316的分封标准。依据这个标准,“田荣者,数负项梁,又不肯将兵从楚击秦,以故不封”。[1]P317其次是预设了对刘邦的防范。刘邦依怀王的约定当王关中,却让他“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1]P316以故立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再次是变更原有王的封地,徙魏王豹为西魏王,徙赵王歇为代王,徙燕王韩广为辽东王,徙齐王田市为胶东王,将他们的故地封给项羽认为合适的人,只有韩王成因故都,都阳翟。还有是以或迎楚、降项羽,或定河内、击南郡,或常冠军,或从入关,封申阳为河南王、司马卬为殷王、张耳为降常山王、黥布为九江王、吴芮为衡山王、共敖为临江王、臧荼为燕王、田都为齐王、田安为济北王。项羽分封他们把持的原则是无可挑剔的。最后是灵活掌握,给予兼顾,环绕南皮三县封给陈馀,而陈馀之客以“陈馀、张耳一体有功于赵”,建议封他为王,项羽以陈馀“不从入关”[1]P2581予以拒绝。又因番君将梅鋗功多,封他为十万户侯。分封十八王之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总体分析,项羽分封是公平的。
第三步是平乱
项羽分封,是企图维持一个天下一统的局面,并导致出现天下的安定。但其分封没有建立全国范围从中央到地方一体的行政机构,没有明确西楚霸王与诸王之间的关系原则,也没有制订出诸王间的行动盟约,加上从各自利益的考量上不可能全都得到满足,诸王罢麾下后就乱象丛生。主要表现为田荣不服从分封的局面,反于齐,项羽北至城阳与之会战,田荣不胜,出走中被平原民众杀掉。其弟田横收齐亡卒得数万人,又反城阳,项羽不得脱身。刘邦走出汉中,定关中之同时,率领常山、河南、韩、魏、殷五诸侯,东伐楚,入彭城。项羽即令他将击齐,自领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乃西从萧,大破汉军。以后在荥阳、成皋间对峙,又开始了刘项相争的历程。其后,彭越数反梁地,断绝项羽军队的粮食供应,项羽忧患中又亲去陈留、外黄一带进击彭越。平乱活动,让项羽疲于奔命,最终使他在楚汉对抗中遭受失败。项羽主命王天下的历史至此宣告结束。
司马迁是特别赞赏项羽之灭秦及其主命分天下王诸侯之功的历史价值的。为此,在《史记》特设了《项羽本纪》,将对项羽事迹的记述,置于《秦始皇本纪》与《高祖本纪》之间。司马迁当然是从中国历史发展的天下大势的角度出发的,但这一编撰体例中的细緻安排,恰恰是有意将项羽放在了和秦始皇与汉高祖刘邦同等的历史地位上。司马迁明确认为项羽虽然失败了,而他功绩所体现的时代价值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史记》还设了一篇《秦楚之际月表》,是将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起义开始,至刘邦即皇帝位之汉五年(公元202年)间的历史活动,按月记述在内。该表不称秦汉之际,而称秦楚之际,是特别突出了“楚”的地位。该表有三个特点。首先,有表示正朔意义的主体时间记述是逐渐推进的。表的第一栏,先是记秦二世元年至三年,公元前206年1月起则记义帝元年,公元前205年10月,记“项羽灭义帝”后,第一栏就月份空缺了。而在义帝元年二月之“楚”栏则记:“西楚主伯,项籍始,为天下主命,立十八王。”这是表明主控天下形势者已落在项羽身上,项羽为天下宰。第二,表在楚之后还分别列有项、赵、齐、汉、燕、魏、韩诸栏,“陈涉死”后,影响形势发展的主要记事内容均置于“项”栏,表示了项梁、项羽接续农民起义以后在总体时局中所发挥着的重要作用,其中尤其强调了“至关中,诛秦王子婴,屠烧咸阳,分天下,立诸侯”。[1]P775第三,依据“实录”原则,尽管从公元前206年10月,“秦王子婴降。沛公入破咸阳,平秦”[1]P773开始,“汉栏”记“汉元年”,并从“正月”起停止了与诸王一样的连续记月,但汉仍纳于与诸侯各王并列的位置,也没有将它提到首栏去掌控正朔,这实际是有点“汉家的头五年并非汉家天下”的意思,是拿现实事态来为项羽鸣不平,题中之义是应该承认项羽的“时势主宰者”的真实地位,与《项羽本纪》的立意是一致的。司马迁为确认项羽功绩的历史价值,利用史书编撰途经的巧妙安排,作出了人们不易察觉的可贵贡献,且影响深远。
主命,是主受天命?大概不是,因为项羽说“天亡我”,[1]P334天既要亡项羽,自不当授予他以天命。主命,乃主宰国家命运,是他以“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1]P338的功业争到手的。刘邦,也是因为项羽在北方救赵中,牵制了秦皇朝的主力四十万军队,才使他有可能先期进入关中。项羽是因接续陈胜、吴广摧毁了秦皇朝的腐朽政权,在诸侯的拥戴下,获得了分封天下的主宰权;而刘邦则是因从打败秦皇朝并分封诸侯的项羽手中夺得天下,才“卒践帝祚”[1]P759的。二者比较,历史意味似有很大的不同。司马迁歌颂并同情项羽,为之立本纪,而后代有的史学家却指责司马迁的观点不符合正统。这种分歧是因为这些正统史家对项羽之能“主命分天下王诸侯”这一行为所具有的历史价值认识不足所造成的。
这是项羽功绩的第四大历史价值。
精神万古永存
本纪,是《史记》全书的总纲
在史书中,它第一次建立了中国历史发展的统系,打下了中国通史叙述的基础。在这个通史统系中,它以两大历史趋势的演进作为线索,表述出各朝各代的基本政治状况,及某些重要时势主宰者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正是在这一编制体系中,司马迁与汉代皇家的指导思想有所不同,在表面上遵从汉家纪年的形式中,强调和突出了项羽在中国总的历史发展的统系中的作用,说明他的史识是大胆的,是有独到见解的,并具有某种程度的“叛逆”精神。《项羽本纪》之论赞说:“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这是概括而明确地说明了要将项羽立于本纪的理由,“灭秦”,“封王侯”,特别是强调“政由羽出”,也就是说当时主宰天下的不是另外的什么人,而正是项羽。项羽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两大趋势的结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应该列入本纪,而不是如后来的正统史家一般,将项羽的功绩纳入于汉家之创建天下的范围内,而忽视了项羽在长期历史发展趋势中地位与作用。至于项羽为什么“位虽不终”,那就需要与汉家之创建天下的手段联系起来思考了,而司马迁不能明说,也只好从项羽之自身的失误上来说明“理由”,《史记》该如何读法,那是要由读者自己来考虑了。
《史记》将项羽列入本纪,可以说是视项羽之功为光照天地,灿如日月,司马迁对其功绩评价之高,在同时代史家中可谓“无与伦比”。在同情、叹息之余,《史记》还特意表彰了项羽的可贵精神。
敢于代秦的宏大志向
项羽年轻时,跟从曾杀人的叔父项梁避仇于吴中。秦皇朝之十二年,秦始皇巡游会稽,渡过浙江时,项梁和项羽一起去围观,项羽望见了秦始皇,就说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也”,这可吓坏了项梁,赶紧掩住项羽的咀巴,说:“毋妄言,族矣!”[1]P296项羽少具壮志,怀有意欲取代秦始皇的雄心,成为他人生成事的强劲推动力。而项羽的代秦志向,是秦皇朝面临崩溃,即将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时,社会心理变化的强烈反映,能从项羽身上流露出来,则意味着时代作出了选择,显示他具备足够的条件去最终实现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使命。
破釜沉舟的战斗勇气
当卿子冠军宋义率军救赵,行至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行的时候,已经激起了项羽的极大义愤,他针对宋义“先斗秦赵”的策略及其专横自私的霸道作风,在决定社会前途的关键时刻,敢于不顾个人安危伸张正义,表示了对“社稷”高度负责的决心。“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1]P305短短的几句话,形势明晰,义理深透,它不仅是对宋义思想行为的严正谴责,更是一份项羽决心亡秦的宣言书、战斗令,使他斩杀宋义的举动不能不受人肯定。故其后之“破釜沉舟”的战斗决心,则正是他这一宣言的实践与延伸,自然能收到气壮山河,惊天地、动鬼神之效了。
至于维护团结的宽仁胸怀,坚持一统的平叛决心两种精神,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涉及了。项羽的性格总体上是坦诚的,不像刘邦那样老是藏着掖着。项羽杀宋义前的一席话就非常坦诚;听曹无伤派人来告密,他很生气就说明天早晨要打败刘邦的军队;鸿门宴上听刘邦说自己先入关是在等着项羽,只因有“小人”在从中乱说才使二人之间产生嫌隙,项羽随口就说,这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出来的,毫无心计,丝毫没有遮掩似的。而刘邦则很有心计,能从长远考虑,暂时委曲求全,项羽最终没有斗过刘邦。项羽身遭乱世,给了他逐鹿中原的机会,但他一开始就投入拼杀,加之又没有完全学好“万人敌”的本事,整个拼杀时间亦只有八年,所以他缺乏的是成事能量的蓄积期,自身修养的历练期,帝业品质的准备期。他将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到了极限,但比较刘邦而言,他的活动也缺乏太多的历史暗示,在一个上下都制造天命神话的国度里,他是非常吃亏的。因此,他获得了“亡秦”的美誉,却没有成就“践祚”的梦想,是很可惜的。
自我牺牲的反省意识
东城快战以后,项羽领着仅有的二十六骑来到了乌江边,本想东渡乌江以利东山再起,乌江亭长也已附船著岸在等着他,而且说现在岸边只有这一艘船,渡过去了,即使汉的追兵到了也无法渡去过,你就可以逃脱了。就在这欲渡将渡的千钧一发之际,项羽突然改变了主意,他笑着对亭长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1]P336在这个时候,项羽之能有这样的反省意识,他是准备以牺牲自己的代价来面对的,这是需要何等坚强的意志和巨大的勇气。在军事上,项羽最辉煌的成就除巨鹿之战外,就是汉之二年四月,他以三万的兵力,将刘邦的五十六万诸侯军在彭城打得个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汉之四年,刘项二军相持荥阳、成皋,待广武间刘邦数落他时,项羽已处于相对劣势,到汉五年他被围垓下,自陷四面楚歌,项羽不能不溃逃了。这个迅速瓦解的过程,使项羽这位“欲以力征经营天下”[1]P339见长的人看到,即使过江而东也无能重新起家了。他不想再以战争来危害中原民众,是显示了项羽捨身自刎的自觉意图。项羽牺牲自己换来天下一统的局面,是他亡秦后作出的最后一次贡献。以羞耻之心引发的反省意识,自可造福于人民,其可贵精神应予肯定。
精神永存,这就是项羽功绩的第五大历史价值。
[1]司马迁.史记(点校本)[M].北京:中华书局,1959.
责任编辑:秦小珊
K1
A
1009-3605(2011)02-0077-07
2010-09-20
杨燕起,男,湖南攸县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司马迁与《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