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望闻问切”在公安边防检查情报侦查中的应用研究

2011-08-15董海涛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望闻问切情报信息检查人员

董海涛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河北廊坊 065000)

“望闻问切”在公安边防检查情报侦查中的应用研究

董海涛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河北廊坊 065000)

“望闻问切”是在公安边防检查工作中普遍应用的方法,是边防检查人员对边防检查工作的经验总结。对边防检查情报侦查工作的“望闻问切”进行分析研究,期望对边防检查情报侦查提供帮助。

望闻问切;边防检查;犯罪线索

一、“望闻问切”在公安边防检查情报侦查中应用的内涵

公安边防检查情报侦查是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围绕着边防检查工作这一中心任务,运用公开和秘密手段,调查掌握非法出入境人员、组织偷渡集团、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分子、恐怖组织的动向及其活动规律和特点,了解其他国家(地区)的出入境管理、检查政策的现状及变化情况,并对这些情况进行加工、分析、整理、核实,然后将有使用价值和参考价值的情报报告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并指导边防检查实践的活动。而“望闻问切”就是指边防检查人员在边防检查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方式、方法在边防检查工作中对情报进行收集并分析的活动。

二、“望闻问切”在公安边防检查情报侦查中的内容与对象

边防检查情报侦查的主体是边防检查人员,它的范围是由边防检查工作决定的,包括边防检查现场和口岸限定区域。边防检查情报侦查贯穿边防检查工作的始终,因此,通过“望闻问切”可以获取以下情报内容:非法出入境情报;境内外敌对组织、民族分裂分子、恐怖分子的组织、活动情报;外国的出入境证件、签证及出入境管理情报;口岸及社会情报;走私、贩毒情报;其他情报等。

通过“望闻问切”进行边防检查情报侦查,可以充分利用边防检查人员的职能优势,所以“望闻问切”的对象就是边防检查工作直接指向或涉及的人员和组织,也就是边防检查情报的情报源,主要有:口岸联检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出入境旅客及其行李物品、交通运输工具以及员工;口岸各类违规违法人员;网络报纸杂志;“特情”、“朋友”及信息员;其他与边检工作相关的组织、人员和传播媒体。

三、“望闻问切”在公安边防检查情报侦查中的应用

(一)“望”,即观察

1.观察法及其特点。观察是通过人的感官或仪器有计划有目的地认识某种特定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以获取各种资料的方法。在边防检查情报侦查中应用最多的就是观察法。观察法主要分为自然观察法和人为情景观察法。所谓自然观察法是让观察对象自行发展、观察者不介入的观察方法。而人为情景观察法则是,为达到一定的观察目的,有必要采取一定的人为手段,创造某些观察条件的观察方法。在边防检查情报侦查中观察法有以下优点:首先,边防检查人员能通过观察直接获得资料,不需其他中间环节。因此,观察的信息比较真实。其次,观察具有及时性的优点,边防检查人员通过观察能捕捉到正在发生的现象,比如出入境旅客的异常情绪等。再次,边防检查人员通过观察能搜集到一些无法言表的材料。2.通过观察法发现偷渡犯罪线索。最近几年,国际上的偷渡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不法出入国者持假护照、假签证在港口“闯关”,取代了以往乘船偷渡。但是,假护照、假签证伪造的手段再高明,也会留下作假的痕迹[1]。如不法出入国者带有照片的层压薄膜不可能丝毫不差地贴在别人护照照片的位置上,只要用电子显微镜仔细检查,还是能够发现作假的痕迹的。由于犯罪组织伪造假护照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有些护照照片是直接印刷在护照上的,对这样的假护照就不能像以前那样可以一目了然地鉴别出来。因此,边防检查人员观察与鉴别真假的对策和技术也要相应跟上。在实际工作中,边防检查人员靠实际观察经验发现线索,从而进一步查明假护照的占很大的比例。每个边防检查人员每天都要经手大量的护照,并对大量的旅客进行观察,这就积累了辨别真假的基本常识和经验。例如不法偷渡者一般心存侥幸心理,面对检查员时一般会有各种异常表现。俗话说,如果你没隐藏什么,就没什么可害怕的,非法出入国人员,就是因为明知自己存在问题,才表现出各种反常现象,比如故作镇定,焦虑慌张,东张西望,检查员询问时闪烁其词等等。所以这一望,基本就能定出重点检查的旅客范围。3.通过观察发现毒品犯罪线索。毒品犯罪中,毒贩普遍存在恐惧心理,这是毒品犯罪者对本身行为产生恐惧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常常伴随着从毒品犯罪意识开始到犯罪行为实施后的整个过程,并且恐惧心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心理的外在表现常见为手足无措,贼眉鼠眼,目光游离不定,举止生硬僵直,手足不时颤抖,屏息静气,脸色发白,浑身直冒冷汗等紧张情绪。当检查人员的注意力转移时,其脸上的神情才会放松,出了关口,才会如释重负地大出一口气。毒品犯罪中利用体内藏毒是比较容易观察的。体内藏毒的犯罪人员在藏毒过程中必须不吃不喝,所以他们一般会出现一些比较明显的特点,比如嘴唇干裂,喉头发红,对正常人来说的面色会偏黄,蜡黄的感觉。通过这些判断,我们发现他们跟其他人都不太一样。边防检查中边防检查员处于主动地位,在对旅客进行检查的时候,可以对其问话,以触动对方,并对其察言观色,从而发现其是否存在异常状态。观察法是在边防检查情报侦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边防检查工作中还可以搜集查看各种媒体资料,通过随船检查等观察各种信息,获取一定的情报。在边防检查情报侦查中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必须熟练地掌握边防工作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观察的方法,积累观察的经验,提高观察力洞悉力,这样才能获取更多、更准确的情报信息。

(二)“闻”,即听其声

听的对象就是口岸出现的人员,包括出入境人员、其他联检单位工作人员、口岸附近人民群众、涉外会谈会晤人员等。1.从出入境人员获取情报信息。一方面,在边防检查过程中可以听出入境人员的谈吐,辨别他们的口音,把握其语音、语感、语调。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域在生活习俗、语言上有很大的差别,即使是同一个省份,不同区域的人在这些方面也迥然不同。因此,对于那些异地办证的旅客,通过听其声就能判断是否符合正常手续。另一方面,通过出入境人员我们可以了解关于国外的相关情况。从旅客的交谈中我们可以了解相关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相关政策等种类繁多的信息。2.通过情报协作工作“听取”情报信息。边防检查单位要做好与其他边检单位的信息交流,包括反偷渡信息、证件信息资料等方面的传递与共享,切实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强度。通过与口岸联检单位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积极拓展情报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可以及时获取情报。例如船港边检站与船舶代理公司建立情报信息互通机制,由船代对即将靠泊辖区内的外轮上的安全管理情况及船员突发事件等信息及时发送给边检站,边检站根据情报信息及时制定处突预案进行堵截等准备措施。3.做好群众工作,广泛“听取”情报信息。在边防检查情报侦查中充分把握好“闻”就必须做到与群众工作相结合,与群众工作相结合是边防检查情报侦查的基本原则。开放口岸是一个集多个部门于一体的复杂场所,边防检查机关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情报侦查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边防检查部门“贯彻群众路线,积极发动群众,采取警民联防,拓宽情报收集的渠道”[2],广泛“听取”情报信息。边防检查部门要加强对企业作业人员和口岸附近群众的安全防范教育,指导他们利用工作生活便利,掌握边检限定区域上下船舶的可疑人员以及车辆情况,及时向边检巡查人员提供信息线索,起到兼职“瞭望哨”的作用。4.充分利用涉外交往“听取”情报信息。利用涉外交往公开收集情报是收集情报的一个重要途径,边防检查工作的涉外性决定了边防情报人员要经常与外国人或外国机构打交道,主要有以下涉外交往活动:第一,会谈会晤、友好活动。边防情报人员可在会谈会晤、友好活动的过程中,对情报对象的相关情报进行收集。第二,出国考察。利用出国(境)考察的机会,收集对方的国家(地区)出入境及移民政策,边防设置、兵力部署以及口岸设置等情报。在涉外交往中我们不仅要听,还要细心观察,要充分综合利用各种手段收集我们需要的情报信息。

(三)“问”,即问其言

在边防检查工作中,边防检查人员每天要面对大量的出入境旅客,由于旅客成分的多层次性,就为询问法在边防检查情报的收集中提供了大量的情报源。在询问时要掌握旅客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就旅客本身的情况而言他们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他们当中,有的是游客,有的是商人;有的学历较高,有的学历较低;有的年龄大,阅历深,有的年龄小,阅历浅;有的性情和善,有的狡猾诡诈,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针对旅客中这种千差万别的现象,如果情报侦查员采用一种询问模式,要想获取具有相当价值的材料是非常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因人制宜地进行询问,才有可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技巧和方法:1.直接询问法。直接询问有启发式、揭发式、质问式、驳斥式四种。启发式是引导、启迪被询问人,重在询问言语的真挚、热情、体贴、关心,给被询问人一种积极的思想影响,使其萌发良知,承认偷渡、贩毒等违法与犯罪行为。揭发式是针对被询问人狡辩、抵赖的态度,揭露其谎言,抓住要害,一针见血,哪怕一件事,常常也能制被询问人于无可辩驳的境地。质问式是当被询问人在陈述和辩解中出现矛盾时,运用的询问方法。被询问人所说的道理经不起逻辑推理论证或已经不起实践检验时,提出质问,使其不能自圆其说,抓住明显的与事实不符的狡辩,以事实分清是非,使被询问人在事实面前、在真理面前无可辩解[3]。驳斥式是被询问人说了假话、谎话和毫无事实依据的话以后,询问人用事实直接予以驳斥,揭穿被询问人的伪装和谎言。2.迂回询问法。迂回询问法是相对于直接发问而言。通常用于旅客偷渡或贩毒等较为隐蔽的非法行为,被询问人通常比较狡猾,已经有了应付询问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发问不会有好的效果,采取迂回的方法,通过看似毫无目的的聊天形式和看似无足轻重的一般问题,从中找出其供述的不合理、不恰当之处,从细微之处掌握其非法行为的目的、组织等线索,使被查人不知不觉地进入询问正题,可防止被查人在正面回答提问时有狡辩的余地,使他内心形成进退两难,不打自招的局面。3.印证询问法。在边防检查中,对于部分有组织的违法犯罪团伙,采用印证询问法,对所有当事人的供述进行相互印证,以达到掌握组织集团真实信息的目的。

(四)“切”,即判断

“切”指在边防检查情报侦查工作中,通过上述“看”、“听”、“问”之后,对各方面的信息进行汇总,作出判断,当这种判断不是很准确时,可以借助一些辅助措施,例如在检查旅客是否利用伪假证件偷渡时,可以令其出示其前往国家的身份证、居留证、驾照、信用卡等等。因为偷渡分子前往的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以上证件基本上是每个公民必备的;或者是有分寸、有礼貌地具体实施一些行为,看他对这些行为所作出的反映,以此来肯定或否定上面做出的判断。在边防检查工作中,经常能遇到一些难以确定的人和证件,在看、问、听的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这时可以利用证件研究室的文检仪对旅客的证件进行核查,或者把旅客带到询问室进行检查询问。在特殊的环境、震慑的言词下,洞察旅客的细微变化,综合方方面面的情况对偷渡分子切其脉,捕捉到一些蛛丝马迹,最终会有所收获。

“切”注重基础性情报信息和各界媒体信息搜集和研判工作。在日常执勤工作中,要加强开展对口岸通关旅客类型和国籍、通关流量、通关目的等多方面的基础性数据收集分析和研判,及时掌握口岸最新动态;同时,要加强收集各大报刊、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体上有价值的情报信息,为情报信息工作提供良好的信息渠道,进而对情报工作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探讨,找准问题症结。

四、小结

“望闻问切”在边防检查情报侦查工作中的运用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相辅相成的。在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多看、多闻、多听、多思,只要认真对待这项工作,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充分利用好“望闻问切”,边防检查情报侦查工作必定会无往而不胜。

[1]张明新.出入境边防检查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12.

[2]邵向东.浅谈如何在讯问中开展公安边防情报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6).

[3]邓新元.公安边防情报方法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8.103.

Application Study of"Observing,Listening,Consulting,and Pulse-talking"in the Intelligence Investigation Work of Frontier Inspection

DONG Hai-tao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Academy,Langfang Hebei China 065000)

"Observing,listening,consulting and pulse-talking"is a method widely applied in the work of frontier Inspection.It is a summary of the work of frontier inspection by border inspectors.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method with reference to the intelligence investigation work of frontier inspection,with the purpose of enhancing frontier inspection.

Observing,listening,consulting and pulse-talking;Frontier Inspection;Crime clues

D631

A

1008-2433(2011)05-0050-03

2011-08-26

董海涛(1987—),男,山东安丘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2009级军事情报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望闻问切情报信息检查人员
小学语文教学中早读的有效安排策略讨论
准确把握“双随机、一公开”内涵
提高用电检查人员反窃电能力的途径
“望闻问切”有效开展内地西藏班高中汉文的教学
“望闻问切”在数学解题中的巧用
浅谈新时期科技情报信息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模式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索
基于情报信息的空防安全威胁评估回归模型研究
假装检查人员(约照片)
论高校情报信息服务工作的观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