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方法论与生态文明建设※
2011-08-15李龙强
李龙强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 绵阳 621010)
·哲学研究·
世界观、方法论与生态文明建设※
李龙强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 绵阳 621010)
生态世界观是人们为了解决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而确立的一种新世界观。生态世界观以对机械论世界观的否定和超越作为其逻辑起点,以人与自然之间有机联系的正常维系作为其主要内容,以能否促进自然整体的自组织演化过程作为人类的价值所在。生态世界观更加看重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更加重视社会性生态道德的构建以及主体性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世界观;方法论;生态文明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人们的阶级立场不同,其世界观也往往不同。资产阶级世界观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为其立论的根基,而无产阶级世界观则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其立论的根基,根基的差异性决定了这两种世界观的相互对立。方法论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回答的是人们以何种方法来观察问题与解决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
一、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们世界观的生态化转向
世界观的生态化转向要求人们在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有用性的基础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和哲学概括,更加关注自然界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强调对现存生态危机的解决。这种具有生态化转向特点的世界观属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范畴,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运用和发展。
1.生态化的世界观把对机械论世界观的否定和超越作为其逻辑起点
科学的不断发展,从本质上显示了机械论世界观的不足,也证明了机械论世界观在揭示复杂现象方面的局限性。20世纪下半叶以前,现代生态学等学科还处于不成熟阶段,虽然在一些领域中出现了对机械论世界观的怀疑,但是这些学科的发展却无法摆脱机械论世界观的束缚。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机械论实证科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这些发展却带来了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危机,这些矛盾和危机足以培养出机械论世界观自身的掘墓人。科学的发展要求超越以前的发展范式,建立一个新的哲学范式,以解决人类面临的矛盾和危机,并把这种新范式作为实践活动的指南。新哲学范式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需要一定的文化氛围。人类对工业文明的深刻反思,全球性生态运动的兴起丰富着新哲学范式的内涵,生态文明就在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生态化的运动中孕育并诞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合共生机制,价值实现机制等。作为整体组成部分的人与自然万物,与社会有机系统整体中的人与人一样,其交互作用的演化机理是,作为整体中的每一部分都必须要获得公正的对待,也就是获得应有的价值。马克思曾经对西方工业社会中资本和自然之间的对抗性做过犀利的批判,他指出:“在私有财产和钱的统治下形成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真正蔑视和实际贬低。在犹太人的宗教中,自然界虽然存在,但只是存在于想象中。”[1](P448)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内在的价值,而资本的利己性却仅仅从金钱的视角来判断一切事物的价值,这就完全剥夺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践踏了人和自然的尊严,也颠覆着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规范。
2.生态化的世界观以人与自然之间有机联系的正常维系作为其主要内容
生态化的世界观更加注重世界的整体性,并把世界作为各种关系之网组合成的有机整体。大卫·格里芬指出,“生态世界观认为,现实中的一切单位都是内在地联系着的,所有单位或个体都是由关系构成的。”[2](P137)虽然自然界的构成极其复杂,但这并不代表其无章可循。自然万物都是永恒关系之网的一部分,包括人类在内,都在这个有机整体中生存,并对整体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机械论世界观习惯于把事物及其性质进行无限的分割,然后进行重组,从而得出事物是其构成要素的排列方式不同所导致的结论,认为事物的性质在于其组成部分的性质。生态化的世界观则认为,世界具有整体性、不可分割性、永恒性,是一个自组织系统,世界在自身的演化中造就着不同的事物、事物的联系和整体的有序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动态性、非线性特征决定了系统整体不可机械分割的特质。机械论世界观之所以是形而上学的,是因为它设想有存在于联系之外或整体之外的孤立存在物,从而走入思维的误区。“世界若不包含于我们之中,我们便不完整;同样,我们若不包含于世界,世界也是不完整的。那种认为世界完全独立于我们的存在之外的观点,那种认为我们与世界仅仅存在着外在的‘相互作用’的观点,都是错误的”[2](P86)。有机整体中的任何一部分与整体中的其他部分必然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一个部分的发展变化必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它部分量或质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整体关系之网的变化。
3.生态化的世界观以能否促进自然整体的自组织演化过程作为人类的价值所在
人类的价值体现在社会的发展之中,更体现在对自然整体自组织演化的促进过程之中。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肉体的生存和精神的丰富都在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得以实现。只有维护好了自然有机整体的健康,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才能健康,才能够与自然之间形成和合共生的协调状态。基于工业文明之上的狭隘人类中心主义,从根本上否定着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割裂着人与自然整体的有机联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这不但毁灭着自然的价值,也毁灭着人类自身的价值。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告诫人类,人类受制于自然整体的关系之网,对自然整体价值的维护实际上就是对人类自身价值的维护,能否促进自然整体的自组织演化过程是人类的价值所在。拉兹洛认为:“所有系统都有价值(Value)和内在价值(intrinsic worth),它们都是自然界强烈追求秩序和调节的表现,是自然界目标定向、自我维持和自我创造的表现。”[3](P109)自然整体在其自身的自组织演化过程中造就着丰富的价值,人类就是自然界造就的高价值物种之一。人类虽然是高价值的物种,但它更是自然整体的一部分,人类的价值不可能高于自然的整体性价值。人类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对自然整体性价值的自觉维护上,体现在对自然演化过程的促进上,在自然界健康和繁荣的前提下发展自己。只有如此,人类才能把自身的发展和自然界整体的演化融合为一体,才能够实现人类生存的真正价值,拓展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
二、生态化的世界观的方法论意义
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离不开正确世界观的指导,也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运用。面对严峻的生态危机,人们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但更重要的是要改变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为人类塑造美好的未来。无论是对外部客体,还是对人类主体,还是社会现实中主客体的有机结合,都是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需要完善的重要方面。
1.从主客体在人类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生态化的世界观更加看重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笛卡尔的机械论世界观把“主客二分”绝对化,认为人与自然、意识与物质之间是分离的、对立的。拥有主体性的只有人类自己,人之外的世界仅仅是一种能够满足人需要的工具性存在,具有主体性的人类是自然界的主人。与此不同,生态化世界观中的主体则是不特定的、多样的。如果只从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考虑,人类的主体性是唯一的;但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分析,自然界的主体则不是唯一的,每一事物就是他自身的主体。在自然界整体系统中,人是生态主体,各种动植物、微生物、种群、群落也是生态主体。从价值论的角度考虑,人是价值主体,人之外的自然万物也是价值主体;不仅人类有内在价值,有生存的权利,人之外的自然万物也有内在价值,有生存的权利。生态化的世界观认为,人与人之外的自然万物是辩证统一的,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是统一的,主体和客体是统一的。人与自然是一种双向动态的、非线性关系,两者共存于世界统一体中。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体现着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创造或毁灭规律,而只能认识和利用规律,包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自然资源容量和承受力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的有限性,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事物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是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辩证统一。人类的实践活动,既体现着人的内在尺度、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需要,即合目的性,又体现着自然的外在尺度、体现着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即合规律性。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2.从物质和意识相互作用关系的原理分析,生态化的世界观更加重视社会性生态道德的构建
人类的生态道德从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规范人对于人之外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行为,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相协调的理念或规范的总称。其基本的方法论原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人们要养成新的生态道德。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新生态道德的养成需要实现由人类沙文主义的道德理念向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道德理念的转变。自然界中的任何生命都是自然力量的体现,遵循着自然的运行法则,所以任何生命都有持续生存的权利。那些置自然力量和自然法则于不顾,蔑视、甚至毁灭物种的自然权利的做法最终都难逃自然界的恢恢“法网”。在自然界,包括人在内的各种生物都是平等的。每一物种都拥有自然规律所赋予的生存权利,同时也为大自然的健康发展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那种只享有权利或只尽义务的孤立现象是不可能存在的。作为自然界演化出来的高智能物种,人类在拥有最多自然权利的同时,也应该负起最重的义务,保护好丰富多彩的地球、维持好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另一方面,社会应完善生态道德建设。当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高度生态化的森林覆盖率、社区、住房,离不开优良的空气、卫生条件等,这些都要求决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要求企业发展绿色生产和循环生产;也要求人们自身具有良好的生态意识和环保习惯。如果没有相应生态道德规范的建设,上述目标都不可能实现。
3.从社会实践需要的层面分析,生态化的世界观更加强调主体性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人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物,具有不同于其他存在物的主体性特征。人类在自然的进化中获得了意识和理性,使人类可以俯瞰整个自然界;而意识与理性又赋予人类以自觉能动性,使人成为唯一的、能够意识到自己对外部世界产生作用的存在物,并且在这种作用实际发生之前就在头脑中进行了构想。马克思曾经用最灵巧的蜜蜂建造蜂房与最笨拙的泥瓦匠建造房屋对此做过形象的对比。虽然人类不可能拥有完备的意识和理性,加上自身利益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得人类的许多结论往往与自然界的本质相左,而受到了自然界的惩罚,但是,正因为如此,人类在与自然界的“不一致”与“相左”中,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的不断发展,也使自身的意识与理性在发展中得以纠正与完善,消解自然对人的惩罚。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过程中,自然界变成了人的无机身体,成为了人们“现实的生活要素”,人存在的基础。人的实践活动是在与自然界的交往中确证自我的本质性力量,而不是对自然物简单利用和改造,所以,人的主体性是客观的,无法消解的。人的本质规定性赋予人类主体性地位,使之成为自然界中的主体性存在。马克思从这一点出发,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4](P3)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依靠人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人主体性的发挥既增加了社会财富,改善了人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也带来了生态失衡与环境恶化。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从人发展的角度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自由个性三种社会形态。我们现在正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这个阶段是人的主体性意识空前觉醒的阶段,也是人的社会关系物化的阶段。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困境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上。一方面,人的主体性意识的膨胀促进了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赋予了人类更大的“征服”自然界的能力,但是由于人对物的依赖性加强,人们经常受到自然界的无情惩戒,并且人对物的依赖性越强,这种惩戒就会越强;另一方面,人们在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影响下,把自身视为主体,他人视为客体,这就把客体“人”与客体“物”同质化,把他人贬低为物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地位,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矛盾更加尖锐。离开了人的主体和主体性的正确发挥,就无所谓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的正确发挥,更不用说人对自然的维护和创造了。
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除了需要正确世界观的指导,还需要正确的行事原则。作为一种相对新颖的理论观点,生态世界观的提出还不成熟,但它会在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的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并不断地得到补充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到人类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必须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M].马季方.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3][美]E·拉兹洛.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M].闵家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l98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 何正欣)
C03
A
1671-7155(2011)01-0011-03
李龙强(1972-),男,山东莱芜人,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10-11-25
西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项目“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讨”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zx7152)。
10.3969/j.issn.1671-7155.2011.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