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接受者为导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话语建构※
2011-08-15宋洁琳
何 理,宋洁琳
(1.川北医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2.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9)
以接受者为导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话语建构※
何 理1,宋洁琳2
(1.川北医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2.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9)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重视接受者的接受兴趣和接受能力,使话语内容和接受者的生活发生密切联系,创设对话语境,在对话中以第一、二人称讲述理论观点。当前,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从中借鉴成功经验,以接受者的接受兴趣和接受能力为出发点,找准话语主题、选好话语内容、丰富话语形式、培育话语情感,以良好的分析框架建构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贴近接受者。
接受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经验;话语路径
《矛盾论》、《实践论》、《反对本本主义》、《大众哲学》、《理论热点面对面》等作品,是学界公认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理论读物。近年来,学界对这几部经典作品的语言经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以期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但是,目前总结出的经验都是从大众化的推进者及教育者的角度得出的[1](P47),对人民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和能力则涉足甚少。而接受者的接受兴趣、接受能力、乐于接受的接受内容、易于接受的接受方式是马克思主义能否实现大众化,多大程度上实现大众化的关键问题。立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者的角度总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经验,以此探索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路径,将大大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
一、以接受者为导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话语经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认可、接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并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通俗理论读物是运用大众话语传播大众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要提高传播效果,加快大众化进程,就需要作者立足接受者的接受兴趣和接受能力来创作大众化的作品。《矛盾论》、《实践论》、《反对本本主义》、《大众哲学》、《理论热点面对面》等作品从接受者的接受兴趣和接受能力出发,按照接受者的接受需求选择话语主题,选配话语内容,选用话语方式,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书写下光辉的篇章,也给我们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1.重视接受者的接受兴趣和接受能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前还是针对中国人民大众的大众化,正确定位大众化话语对象,深入分析话语对象的接受兴趣,准确把握话语对象的接受能力,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前提。通俗理论读物立足接受者,时刻关切接受者的接受兴趣和接受能力,取得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初步成效。艾思奇在写作《大众哲学》时,从接受者角度出发,成功运用大众话语传播哲学理论,冲垮了三民主义的思想防线,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他把大众化的对象定位为“吃草根树皮的广大中国灾民”,而不是“‘埋头’在学院式的读物里的阔少们”。为了“使更多的水准较低的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艾思奇努力寻找接近一般读者的路径,他“顾虑到读者的接受力”,“顾虑到初学者的兴趣和理解力”,“把专门研究者的心情放弃了,回复到初学时候的见地来写作。说话不怕幼稚,只求明白具体”[2](P280)。他以“天晓得”这句大家听得很熟的俗语来做文章题目,“其目的之一,是想使大家容易感觉很有兴趣,不致于因为以前讲了很多而疲乏起来”[2](P145)。艾思奇还预设好接受者可能出现的疑问,主动设问,“聪明的读者在这里一定会问”[2](P89),“也许有人又要质问了”[2](P92),引导接受者确立问题意识,吸引接受者的阅读兴趣。毛泽东也注重考查群众的言论,根据群众的需要来宣传理论。在探讨矛盾同一性时,他主动设问:“为什么鸡蛋能够转化为鸡子,而石头不能够转化为鸡子呢?为什么战争与和平有同一性,而战争与石头却没有同一性呢?为什么人能生人不能生出其他的东西呢?”[3](P331)以此激发接受者的求知欲。另外,具有现实针对性的主题也能吸引接受者的注意力。1937年,中国共产党内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毛泽东针对这种现实,撰写《矛盾论》、《实践论》,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了这种严重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有效遏止了党内错误思想的蔓延。近年来,中宣部组织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通俗理论读物也一直围绕干部群众现实生活中的理论困惑和迫切需要回答的实际问题,作出深入浅出的解答,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赏。
2.话语内容与接受者的生活发生密切关联
“专门学术的文章,不十分着重写作技术,只要有材料、有内容,即使用了艰涩的文字和抽象的把握,也不是十分要紧的。通俗的文章却要求我们写得具体、轻松,要和现实生活打成一片”[2](P278)。通俗理论读物用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话语和事例来阐述深奥的理论,让人民群众更易于接受身边的马克思主义。艾思奇努力让哲学理论从“学术世界”回归“生活世界”,《大众哲学》开篇就指出“哲学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2](P17),他从生活的问题讲起,用个人的事例做例子,用大家日常都知道的事例和俗语,用历史和现实的事实来阐释哲学观点。他注重良好分析框架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用,每一篇文章都以一件具体的事例为中心,每一篇所定的题目都不用哲学的题目,而用大家熟知的事例或者俗语做文章标题。艾思奇用“岳飞是怎样死的”为题探讨对立统一规律,“用照相作比喻”为题引出反映论,用抗战八年的事实证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是正确的,用“天冷会冻死人”来谈客观规律,用“天晓得”这一很熟的俗语来说明“不可知论”,使接受者感觉到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他还用汪精卫、蒋介石伪装民主的“国民大会”阐述形式和内容问题,揭露反动独裁政府的丑恶面目,引导人民群众参与革命斗争。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把由错误调查方法得出的调查结果形象地比喻为:“就像挂了一篇狗肉账,像乡下人上街听了许多新奇故事,又像站在高山顶上观察人民城郭。”[3](P113)他指出:“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3](P110),必须经历“十月怀胎”,才可能“一朝分娩”,生动形象地说明调查的重要性以及调查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辨证关系。在《实践论》中,他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阐释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在《矛盾论》中,他用“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等成语以及三打祝家庄的事例剖析认识问题不能带片面性的道理。中宣部组织编写的《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把腐败与人的生命联系起来,将腐败比作“人身体内的毒瘤”,“任毒瘤扩散,生命就难以维持”[4](P144),一针见血,形象地道出腐败的严重危害。这些形象生动的生活化话语加快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步伐,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要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基本经验之一。
3.在对话中以第一、二人称讲述理论观点
贴近生活的话语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要件,平等沟通的话语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助推剂。只有以接受者乐于接受的话语方式传达贴近生活的话语内容,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大众化。经典通俗理论读物时刻注重“我”(作者)与“你”(接受者)的现场交流,让“你”感受到“我”随时都在与“你”现场对话,为“你”解答疑惑。此时,接受者能感受到作者已经不再是传统思维中高高在上的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和社会的代言人,而是伴随自己成长、处于平等地位的真诚对话者和知心朋友。《大众哲学》在探讨康德二元论观点时,艾思奇就把接受者引入对话平台,预设“你”与康德的对话语境,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康德“到场”面对面地为你讲述他的理论观点。在探讨“现象和本质”问题时,艾思奇引导接受者结合“我们”生活中所遭遇的事情、人物以及一切现象来思考这些客观现象的内在本质,俨然“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对象,使接受者感到很亲切,有一种强烈的临境感,易于接受作者所讲述的理论观点。毛泽东在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时,用排比句式邀“你”现身:“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3](P287)。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毛泽东开门见山,直接质问:“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这不太野蛮了吗?一点也不野蛮。你对于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3](P109)针锋相对的问话让接受者立刻置身话题中,迫使接受者自觉自愿参与到与作者的对话交流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也自然渗透到接受者的头脑中。
二、话语贴近接受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路径
回顾历史是为了把握现在,总结经验是为了指导未来。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激励我们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加快理论普及工作。通俗理论读物的成功经验指引我们要继续坚持以接受者的接受兴趣和接受能力为出发点,找准话语主题、选好话语内容、丰富话语形式、培育话语情感,以良好的分析框架建构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贴近接受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话语主题贴近接受者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得到解答的疑惑很多,政策决策者们想要解读的政策也不少,如何寻找双方的共同点,选择恰当的话语主题,是马克思主义能否实现大众化的前提。首先,要找准大众化的对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不是人民群众中具有较高学术修养的人,更不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理论工作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实现大众化,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使高深的理论知识走出书斋,走向民间,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同时,也应该看到,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使人民群众知识水平得到提升,需求层次不断提高,需求数量不断增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必须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从“大众”逐步渗透到“分众”,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渐渗透到每个领域和每个方面。因此,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既要抛弃专门研究者的学术心态,回归初学者的学习心态和学习需要,也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接受对象,在细化的“分众”中有针对性地选择话语主题。其次,要把握对象的需要。需要是人行为的动机和原动力,存在某种需要,人才有动力去采取行动满足这种需要。只有“深切地明白了中国大众在智识上需要些什么,因此也才知道自己为了他们应该写些什么”[2](P282)。马克思认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5](P286)。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广大人民群众,认真调研和梳理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长期困扰人民群众的难点问题,并紧密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对人民群众期盼得到解决和解答的问题作出深入浅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解读。
2.话语内容贴近接受者
话语内容贴近接受者,与接受者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话语内容贴近接受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回归“生活世界”阐述主题。“生活世界”是由德国现象学学派创始人胡塞尔首先提出的概念,后被引入教育学、哲学、社会学等众多领域,呼吁回到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社会现实生活和由此建构的精神世界中探讨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应该回归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世界”,直面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和社会主导的思想观念,聚焦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传播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追求相结合,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人民群众熟知的俗语以及符合社会主导的思想观念来解释理论。艾思奇在写作《大众哲学》时,不断向生活学习,“因为不能充分地把现实生活的事例应用到所写的东西里去”[2](P280),他才不得不寻找另外的贴近接受者的路径。在《大众哲学》里面,艾思奇努力寻找与广大人民群众有共同话语背景的生活中的事例和熟知的俗语,用这些与人民群众现实生活产生交集部分的事例和俗语来解释哲学原理,使原本神秘的哲学原理变得形象、直观、具体,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懂哲学,真信哲学,真用哲学。二是引入历史案例论证主题。“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历史是历史上客观存在、可资借鉴的事实,它的功过是非已经在历史长河中被实践所检验。成功的历史案例可以为我们提供可资借鉴采纳的宝贵资源,失败的历史案例也可为我们提供可规避警示的经验教训,它们都能够作为我们论证主题的证明材料,增强理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不仅要注重引用历史事例证明所论述的观点,还要讲述历史发展脉络,以理清历史发展的源与流,增强理论观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使人民群众易于认可、理解、接纳这些理论观点。
3.话语形式贴近接受者
话语形式贴近接受者是话语内容发挥作用的助推剂。艾思奇以“故意写得幼稚”和“故意不加剪裁,不怕重复”两条路径,“消极地从形式上贴近读者”,使数以万计的读者由于《大众哲学》的影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走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如何使话语形式贴近接受者,引发读者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兴趣,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是话语形式要有中国气派、中国作风和中国风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前还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人民群众中实现大众化。所以,话语形式首先必须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和句式结构,符合当代中国人的话语习惯和思维逻辑,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欧化句式。只有满足这一基本前提,才有可能使马克思主义贴近接受者。二是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空洞无味的理论趣味化。三是在讲故事中剖析道理。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引出对理论观点的剖析,以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深奥的道理于有趣的、真实的历史故事讲述中,避免接受者难以接受的空洞无聊的理论说教。四是在对话中传达思想。创设对话语境是贴近接受者的有效路径。作者顾虑到接受者的接受能力,预设好接受者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能够引导接受者尽快进入角色,增强作者与接受者的互动性,提高接受者对理论的认可度。创设对话必须留意人称的表述问题。表述人称与接受心理之间有密切关系,第一人称给接受者以较强的临境感,使接受者更亲切、更易于接受者在心理上接受相应内容,第二人称使接受者感觉距离感较小,第三人称使接受者感觉距离感稍大[6](P278)。因此,尽量创设与接受者民主平等的对话语境,多用第一、二人称,慎用第三人称,使“我”从意识形态的传播者、社会的代言人转变为伴随“你”共同成长的真诚对话者和平等交流者,在“你”“我”的真诚对话和平等交流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4.话语情感贴近接受者
话语情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培育话语情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的内在需要。毛泽东同志指出,大众化“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7](P851)。“如果我们的知识分子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又在同工农群众的接近中,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有所了解,那末,我们大家就有了共同的语言,不仅有爱国主义方面的共同的语言、社会主义制度方面的共同的语言,而且还可以有共产主义世界观方面的共同的语言”[8](P273)。有了这些共同语言,我们才有了与人民群众有效沟通和顺利交流的基础。有了这些共同语言,我们传播的理论话语才可能与人民群众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牢牢抓住人民群众的心。因此,理论传播者要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向人民群众学习丰富生动的语言,储备充分的生活知识,与人民群众形成共同语言,并且在生活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炼,用广大人民群众熟悉的、对味的、生活化的,反映人民群众呼声的,与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语言来剖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拉近与人民群众的心灵距离,让人民群众接受你的理论,赏识你的作品。
5.分析框架贴近接受者
分析框架是依据一定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思路,对某一对象进行系统解构或建构的思维方式。良好分析框架的建立有利于作者理顺写作的逻辑思路,有利于接受者探求问题的缘由,把握问题的来龙去脉,追寻问题的本质。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要建立贴近接受者阅读习惯的分析框架。一是以具体事例为中心,做到言之有物。《大众哲学》以具体的事例为中心,围绕生动鲜活的事例对所蕴含的理论观点进行具体明白的解释,使抽象理论形象化,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和收效甚微的尴尬。二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做到脉络清晰。《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通俗理论读物坚持为人民群众答疑解惑、解决实际问题的宗旨,由具体事例引出论题,梳理论题产生的源流和历史,解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脉络清晰,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指明方向。如《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以辽宁省鞍山市“康尔福”刮痧连锁店为例,从为什么失业、失业后工人怎么办、政府如何解决失业现象等方面全面解读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下岗失业问题,使人民群众了解了问题的实质和解决办法。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和接受者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的有机统一,是传播者和接受者双向互动的过程。学界已经从大众化的传播者角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经验,我们在此尝试性地从接受者角度探索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经验及其现实路径。但是,仅仅从传播或接受的任何一个单向过程来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路径都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向前发展,提高人民群众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
[1]胡凯,徐良春.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家,2010,(2).
[2]艾思奇.大众哲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6]张春泉.论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7]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何理(1981-),男,四川安岳人,川北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讲师、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宋洁琳(1982-),女,四川自贡人,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语言学。
A 81
A
1671-7155(2011)04-0005-05
10.3969/j.issn.1671-7155.2011.04.001
2011-03-20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经验研究”(SC09W013)及四川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2010年度课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研究”(SCSZ2009147)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叶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