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转型发展

2011-08-15王华斌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转型民族文化

王华斌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 合肥 230022)

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转型发展

王华斌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 合肥 230022)

文化转型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文化领域,西方文化产品、文化资本的输入,严重冲击着传统的民族国家社会价值观。西方主流文化的入侵,加剧了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我国的文化转型应顺应时代需求,积极加强与西方主流文化的对话,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勃勃生机。

全球化;文化转型;文化发展;对策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转型是一把“双刃剑”,表现为文化矛盾与文化发展的碰撞与融合,使得“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1](P2),同时,多元化、多样性的文化思潮也将多渠道、全方位地涌入、渗透至发展中国家,为西方的文化扩张及强势传播其主流文化价值观提供了有利条件与契机,进而从思想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民族文化与信仰等思想文化领域进行煽动、欺骗、盅惑,以消解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达到“和平演变”之图谋。西方文化产品、文化资本对发展中国家的强势输入,严重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主流社会价值观,尤其是文化多元化、多样性对我国主流文化的冲击加剧,使我国文化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全球化视阈下的社会文化转型时期,文化冲突与文化包容共存,我国的文化发展应顺应时代要求,不断前行,积极加强与西方主流文化的对话,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勃勃生机。

一、西方主流价值观对发展中国家文化的冲击

文化全球化,表现为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道德标准、伦理尺度和思维方式等在全球交流、碰撞和融合的过程。文化全球化既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提供了交流的契机,又会对民族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产生巨大冲击。

1.西方主流价值观对传统的民族国家价值观的冲击

全球化视阈下的文化转型,表现为西方的主流价值观对民族国家的文化和制度产生效力。西方学者认为,“自由民主的胜利就是历史的终极”[2]。在这种理念驱使下,西方国家将其主流价值观,以文化全球化的方式,强行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扩张;在高压推进其“单边”政策的同时,最终将迫使民族国家改变原有生存、发展的传统价值观,民族国家丧失传统的核心价值观的支撑,必然产生精神颓废、信念动摇;相反,而被取代的却是所谓的“普世价值观”。

“普世价值”在拉丁文中对应Oecumenical value和 Universal value。Oecumenical value来源于基督教会的普世教会运动(Oecumenical Move-ment)。该运动兴起于19~20世纪间,其目的是为了协调世界各地基督教内部各派别的关系,形成统一的传教活动。该运动鼓吹教会的普世性,主张“教会一家”,终止基督教各大教派及各大宗教的对立,提倡相互间的对话,建设“以自由、和平、正义为基础”的“大社会”。从Oecumenical中,又衍生出普世主义Oecumenism,即各教会(专指基督教)之间的教义统一运动。“普世价值”进一步延伸,则泛指那些不分畛域,超越宗教、国家、民族,任何一个自诩文明社会的人类,只要本于良知与理性皆认同之价值、理念。简言之,普世价值就是人类创造的、千百年来经过沉淀扬弃而升华的、全世界普遍适用的、造福于人类社会的最好的价值。普世价值大体指人权天赋、生来自由、民主权力一类的东西。它们的本质、意义和重要性应该是超越人的意识形态和观念斗争的,应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自然的非人为定义的真理[3]。

随着作为西方主流价值的“普世价值”的政治化,西方国家逐步增加了人权、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对游行集会的态度、政治评价标准、对东方文化中“相对普世价值”的批判等内容。政治化的普世价值鼓吹“人权高于主权”,借此干涉或被用来随意干涉他国内政,成为危害世界秩序的“罂粟”——邪恶之花。如一些东欧国家在西方文化渗透面前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使“普世价值”成为西方策动“颜色革命”和一些地区动乱的利刃,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干涉别国内政、实现其战略图谋的工具[4](P19)。

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进程中,多种利益主体的存在,必然会出现多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允许社会思想和个人价值追求多样性,但必须是坚持社会价值导向的一元化[4](P10)。20世纪80年代末期,少数知识分子掀起了“自由、民主”的文化狂澜,公开宣称中国道路发展的唯一选择是要用“民主自由”的价值取向来取代,这种思潮的泛起曾使中国陷入了一片混乱与动荡。中国共产党深刻反思,认识到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的发展才不会偏离方向。西方价值观的标榜,无非是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以此扰乱人们的思想,这种思潮的泛滥,必然动摇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进而动摇我们的整个事业[4](P13)。因此,我们必须在传承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积极加强与西方主流社会文化对话的同时,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5](P7),有效应对西方主流价值观对我国主流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冲击。

2.西方主流价值观对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冲击

美国学者亨廷顿曾预言,冷战后的世界不是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所谓的文明的冲突,“文明的冲突将左右全球政治,文明间的断层线将是未来的战斗线”[6](P229)。文化转型发展、西方文化的“非领土扩张”,形成了所谓的“文化帝国主义”,激起了人们特别是欠发达民族与国家保护民族文化、反对文化同化的“反抗”;世界各国的文化在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上相互交汇与碰撞,反抗以美国文化霸权和西方中心主义为核心的文化帝国主义,成为世界人们的共同意识和文化自觉,落后地区和少数民族纷纷展开了不同形式的捍卫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自主性的斗争,因此,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才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7](P79)。美国在当今世界占据着制定“规则”的主导权。其文化霸权话语的扩张,使许多国家民族特别是弱势国家的民族文化不断地受到排压与蚕食,文化生存面临危机。据有人统计,全世界有50%的语言正在消失,法国评论家卡利感叹说,最可怕的是“一些国家再也不能讲述自己的故事了”。正如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所说:“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单一文化的威胁,很多民族文化和语言正处于边缘化的危险。”[8]众所周知,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文明的多样性在于文化的多元化;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也包含着独特的历史精神和人文智慧。胡锦涛在“和谐世界”讲话中指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8]

我国有56个民族,历经苏东剧变引发“第三次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等各种形式裂变的冲击,却始终保持着国家的统一、和谐发展并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文化。我国各民族多元文化自成一体又相互碰撞、共生互补共荣,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由于全球化的深刻影响,我国的少数民族、宗教等一些热点、难点也集中在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反映出来。同时,移民、族际交流、经济合作也更多地通过多元文化的形式直接地表现出来。如何使其相互适应而不是相互对立,这就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文化阵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双百”方针,广泛交流,扩大共识,通过构建民族平等的社会机制来处理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与多元文化问题并积极引导使其与社会主义相适应[9](P15)。

3.西方主流价值观对主流文化的冲击

主流文化代表的是国家政治制度与发展方向,是统治者执政意志与指导思想的体现,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导向与民族精神的有力支撑。西方主流价值观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强势文化扩张,就是要消解这些国家的主流文化,促使其变革。而我国的主流文化是在儒家环境中成长建构的且坚持“以人为本,德仁理政,和谐为贵”而形成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文明体系。这个文明体系,曾遭遇了生死存亡的考验。中国的先进分子,为拯救民族危亡,在西方的各种思潮中,尝试过、寻觅过所谓“救国良方”,如改良主义、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等等,但是,这些“主义”、“药方”,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因为他们都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4](P7)。

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救中国、发展中国?从文化方面看,是我们党传承并吸收了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建构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文化认同的主流文化,必然成为引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繁荣、大发展的文化根基和精神纽带。

针对我国的和平崛起,西方文化加剧了新一轮强势扩张。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面对的是西方主流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直接冲击。在多样化的需求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激荡十分突出,这些给我们防范西方主流价值观的冲击带来极大困扰。而作为一个居于核心领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其引领文化多样化思潮,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极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10](P18-19)。

二、我国的文化转型的有利条件与深层文化矛盾

文化转型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社会群体中主导性文化模式的新旧转换过程[11]。文化转型通常是指大的历史尺度上主导性文化所发生的根本性转变。如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国的“五四运动”等。“一般来说,文化转型时期是指某一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地产生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遽的重组与更新”[12]。具体地来说,文化转型是在某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由于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及文化的自我发展等因素,使原来文化类型的稳定性难以保持而出现了失稳状态,从而向另一种文化类型的转变。这种过程大致经历转型的开端、转型的进行、转型的完成三个基本阶段。简单地说,文化转型就是指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人们思想的解放、价值观念及其评价体系的更新[13]。我国正处于实现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即实现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进而推动我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由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化社会转变,由部分开放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社会转变,由伦理化社会向民主化、法制化社会转变。在这个关键时期,社会转型的进程和实现程度取决于文化转型的能否实现,即整个社会人们的思想是否解放、观念是否更新,因为进行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逐步深化,其阻力在深层意义上更多地来自于人们的观念。要实现文化转型,就要在整个社会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价值观念及其评价体系,诸如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开拓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等等。所以,实现社会文化转型,做到人们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以此来促进社会转型的实现,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当前我国文化转型面临良好的社会条件

首先,是经济政治基础有了实质性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基础有了实质性变化。在当代,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表现出“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以及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今天,文化经济已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实践。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现代经济发展中文化的、科学技术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要素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之所以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向,是通过当代大众文化的方式实现的。

其次,社会生活中出现了新质文化要素。在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内生和外来的异质文化结合,形成对固有文化体系冲击的文化合力,从而引起原有文化体系结构的失稳并向另一种文化类型转变。

再次,新型文化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国家政权对文化的领导作用往往通过具体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对自己所认可的文化观念加以贯彻,并通过文化体制和所掌握的舆论宣传工具在社会中张扬或倡导,从而对人们的思维、行为方式产生普遍的影响,形成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观念。所以新旧文化类型或形态的交替不是自发进行的,而是需要借助于社会的力量,特别是国家政权的认可和支持。

又次,大众文化的转变。当代大众文化是当代经济方式的产物。民众是历史创造的主体,也是某种文化类型的活的载体和具体执行者,他们的精神状况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征以及发展的方向。因此,只有大众文化观念的转变才意味着文化的转型。随着世界的多元发展、转型期的中国国民观念也日渐开放,广泛接收并能包容许多的事物,这也是一种进步。大众观念的转变让我国的大众文化也随之转变。

2.当前我国文化转型面临诸多困难,表现为多重文化矛盾

文化从来都是与政治、经济密不可分的,文化格局也与政治格局、经济格局息息相关[8]。文化记载着社会发展的历史墨迹。文化转型的起因是基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的变革与发展,取决于文化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作用而发生的裂变,表现为需求与互动、传承与创新、多样与主流、自觉与主动[11]。文化全球化的扩张,外来文化的冲击,加上经济、政治、科技等以及改革发展中长期累积的文化深层矛盾日益显现,这些也对我国文化转型带来诸多消极影响。

一是西方文化的入侵将影响主流文化的原创力。文化转型,在当代表现为文化流动的商业化市场日渐形成,“文化界日益加剧的商业化和传媒新技术的相应发展,已经把文化设定为工业和政治的核心”[14](P23)。这种商业与政治的双轮驱动的过程,改变着人们的文化体验与时代的文化状况。我国的主流文化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它所蕴涵的价值不仅是建立我国先进制度的价值源泉,也是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起支柱作用的主导价值[10](P157)。西方文化的入侵无不带有色情、暴力以及腐朽思想与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将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消费理念、审美价值与精神信仰,对我国主流文化的原创力影响极为严重,文化转型时,我们必须在直面外来文化的“文明冲突”的多样化中建设和谐文化,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旗帜。

二是文化的断裂影响人文精神的发展。由于历史的特殊原因,我们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被丢失了,“文化大革命”更是对一切文化成果(包括所吸收的西方优秀文化成果)的肆意破坏,最终出现了严重的文化断裂;改革开放后,举国上下忙于经济建设而忽略文化建设,一度“商品拜物教盛行”,物欲横流、道德滑坡[7](P92)。人的各种本能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权色、权钱交易的现象开始涌现并蔓延,客观地宣扬了与社会主义道德发展不相适应的负文化值,坑害了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利益,国家、民族或地区的发展力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制约。文化转型要在继承中创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创新发展主流文化,弘扬时代主旋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凝结新时代我国人文精神的发展。

三是市场混浊影响文化的生存与管理。我国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文化产业比较薄弱,发展滞后。在文化产业领域,西方文化产业大国,其文化的全面扩张,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不忘试图改变我们的政治信仰与主流文化形态;在国内,由于市场经济文化商品的双重效应,追逐贪图享乐,损人利己,危害社会和国家的根本文化利益也有发展之势;各种以营利为目的危害社会的文化产品也开始迅速泛滥,一些庸俗和精神污染性的文化制品,或明或暗地通过地下渠道,秘密流向文化市场,给文化市场管理部门的监管增加了难度,也影响了文化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基于这种情形,文化转型就要加强需求的引导,以互动为动力,有所选择创造,使文化市场由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向主动方向转变,拓宽我们的文化生存空间。

三、关于我国文化转型发展的对策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思想文化综合较量更趋激烈,给我国文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1](P4)。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当前,无论是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还是应对文化转型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深层矛盾,我们都必须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和谐文化建设。认真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民族的灵魂在于文化的和谐,民族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特质,这个民族将会动荡不安。中华文化之所以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是因为它创造性地继承和丰富了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形成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即“以人为本,和而不同、德仁为先”)。文化转型发展,更需要对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挖掘和生产创造;更需要建设发展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增强民族文化的内在凝聚力、向心力和亲和力[10](P13)。同时还要对民族文化不断创新、创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5]。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民族文化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才能有效回应文化转型时期的文化矛盾,中华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中,才能经受住各种严禁的考验,更加显示出中华民族独具的文化活力、影响力。

2.加强文化产业与文化产品建设

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经济转型发展调整结构的主要形式,是经济发展的一支支柱产业。各级领导、政府部门与文化单位,对文化转型中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要认真研究和制定文化发展决策。一是要准确把握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做好文化产业布局规划,谋划文化产品生产发展思路,政府加强引领、调控;对文化资源进行调整、整合,发展文化生产力;对文化产业与文化产品开发提供扶持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通过创新管理和创新技术,提高文化产品生产企业的品牌意识,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以国际水准,提高文化产品的服务标准[7](P30)。二是充分集聚市场效应,引导我国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7](P58)。提高文化产业的高附加值;积极推进文化产业进园区,加强地区合作,形成文化产业链;加强对文化产业的产品进行研发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强管理,加强对国内文化产业、产品质量进行监管,尤其是对西方文化产品的准入机制实施监管,保证我国文化安全。

3.加大对外文化交流与宣传的力度

要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就要把中国文化打造成世界文化强国,必须让我国文化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提高国际话语权,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7](P122-124)。一是政府“搭台”。通过“感知中国”、“春节品牌”系列文化活动、“艺术之旅”、“中国春节庙会”等多种形式的节庆活动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契机[7](P125)。二是占领“阵地”。发挥“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在国外联合办学的优势,全力推广中华文化和民族语言,在世界建立起更多的“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加速《孔子》等优秀传统文化影视作品在世界放映,通过先进影视媒体在全球传播中华文化,让世界深知并敬仰中华文化[7](P125)。三是让文化“唱戏”。利用各类文艺院团借中国文化节出海参演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中华文化,向世界弘扬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主流文化,彰显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宏伟气魄与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7](P125)。四是开拓“市场”。文化单位积极主动与国内外的文化部门强强联手合作,共同开发国内外的文化市场和文化资源,形成资源共享,为世界文化文明的发展进步贡献力量。

4.创新文化发展机制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16](P35)。文化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化创造,必然要被大众所接受、认同,而且要具有经济意义、精神意义和文化意义(即文化价值)。文化已成为人的精神需求的重要的满足物。文化产业发展不仅要整合资源,还要振兴文化事业,提升城市形象,培育地区精神;不但要以文化产品、服务来满足现代人的文化需求,而且还要在经济活动中注入文化价值;当经济活动被理解为文化创造活动时,那些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圈实际上已演变为文化圈,它们既在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在创造人本、审美和科学精神;每个企业都在生成企业文化、商业文化,每幢楼宇都有自己的楼宇文化,它们相互感染、影响,彼此模仿、借鉴,从而形成融企业个性、行业特色和区域风格的经济文化体[11]。而要做到这些,就要有一个好的体制与机制,保证文化经济价值的健康发展。当前,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一个是“量多质低”;另一个是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要突破这个瓶颈,就要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创新文化发展机制,“让创造走出体制,让文化回归生活”[7](P94-95)。加强发展“创意文化”等新型文化产业建设,“创意文化”凝结了时代的人文精神,体现了文化人的智慧,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原创力、影响力,进而也提升了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1]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9.

[2][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M].黄胜强,许铬原.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3.

[3]张维为“.普世价值”的来龙去脉[N].学习时报,2008-09-15.

[4]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5]人民日报理论部.六个“为什么”——对若干重大问题的解答[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6][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刘绯,张立平.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7]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8]孟晓驷“.和谐世界”理念的文化意蕴[N].光明日报,2005-12-09.

[9]本书编写组.当代世界民族宗教[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10]杨永利,李建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0.

[11]宋兆海,刘仲林,王忠,毕金初.文化转型与中科院文化创新[N].科学时报,2005-10-11.

[12]汤一介.论转型时期的中国文化发展[A].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 [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13]汪平.浅论我国的文化转型[J].理论月刊,2009,(3).

[14]尚—皮耶,瓦尼耶.文化全球化[M].吴锡德.台北:麦田出版公司,2003

[15]江泽民.在北戴河会见部分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08-08.

[16]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王华斌(1965-),男,安徽南陵人,安徽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政治学、文化学。

G 112

A

1671-7155(2011)04-0087-05

10.3969/j.issn.1671-7155.2011.04.018

2011-01-05

(责任编辑 汪志强)

猜你喜欢

转型民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谁远谁近?
转型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