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2011-08-15何萌
何萌
(中共黑河市委党校,黑龙江 黑河 164300)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何萌
(中共黑河市委党校,黑龙江 黑河 164300)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今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纲领,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选择。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重要的战略着眼点。要坚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方向;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优化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环境;要推进文化创新,提升文化发展力和竞争力;要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文化;文化软实力;发展;繁荣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崭新时代命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强调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这表明,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重要的战略着眼点。
一、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及实践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己任,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斗争中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的定义,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做出了科学的论述,指出文化作为一定经济和政治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部分,必然对其经济、政治基础产生巨大的反作用,肯定了文化在整个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致力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建设的同时,继续坚持追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在实践中努力推进先进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文化建设的观点,即文学艺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等思想,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对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建设先进文化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了毛泽东发展先进文化的思想,在改革开放时期又做出了新的论述,提出了物质文明、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把文化建设部分地归纳为精神文明建设,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提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协调发展,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高度的使命感。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坚持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和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先进文化建设。从199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的讲话,到党的十五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论述,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无不体现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所担负的文化使命更加深刻、更加自觉的认识。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论述,鲜明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指明了文化建设的方向。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建设布局,提出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创造性地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些重要思想反映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先进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化和理性自觉。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文化建设的思考、探索和实践。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更加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实现文化现代化作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要使命。
二、当代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20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约瑟夫·奈首先提出软实力。它主要强调: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而且也包括文化、教育、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国民素养的影响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而文化软实力,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所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在国家的建设领域,文化软实力是指文化所内涵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创新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吸引力;在国际领域,文化软实力是指文化产品的传播力或辐射力。新世纪,从世界范围内的形势看,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强盛与否,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而且也取决于文化实力。
(一)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客观要求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对生命、对历史的认知和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而一个国家的强盛也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是凝聚民族精神的一条纽带,始终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一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民族发展和国家强盛的巨大精神力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文化虽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它蕴涵着巨大的潜能。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经济实力、技术实力、国防实力,同时还包括民族凝聚力、道德感召力、舆论引导力等等,这种精神力量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得主动,占得先机。当前,相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文化的发展速度滞后,特别是文化自身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还不够,不能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
(三)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
我们所要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既需要物质的殷实富足,也需要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的热切愿望,而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文化产品服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需求,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的力度,不断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途径思考
(一)坚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把握方向和提供坚实的基础
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把握方向和提供坚实的基础。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个国家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都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充分发挥其在凝聚力量、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方面的重大作用,努力把它转化为广大群众的价值取向、愿望要求和自觉行为,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优化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环境
公民个人的文明程度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决定着国家的发展力和竞争力。提高公民个人的文化程度,从个人而言,一是要注重文明行为的养成,要特别强化日常生活基本行为的教育和养成;二是要强化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的凝聚力,教育公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才智和力量,形成团结共进、齐心协力的社会氛围;三是要培养公民个人创造力;四是提升公民个人的知识水平。从社会的发展而言,要为公民个人文明素质的养成创造良好的环境,形成支持、鼓励个人提升文明素质的氛围、机制。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将有效地激发社会的创造精神,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与和谐程度,有益于文化软实力环境的优化。
(三)推进文化创新,提升文化发展力和竞争力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竭动力。文化的创新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文化的发展力和竞争力。
一要坚持文化内容创新。内容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核心,是文化发展的根本。要通过不断推进文化内容创新,使我国文化产品更加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讴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讴歌火热的现实生活。要通过不断推进文化内容创新,使我国文化产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成果。
二要坚持文化形式创新。要在发扬我国丰富的文化品种的基础上,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催生新的文化品种。要大力推进方式方法创新,适应群众的接受能力,总结群众的丰富创造,广泛进行实践探索,不断推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新形式。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力推动现代科技在文化领域的广泛运用,改进和提高文化表现形式。要积极推动不同文化门类相互学习,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国文化相互借鉴,促进各种文化形式的共同发展。
三要坚持文化业态创新。随着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日益加深,现代科技在文化领域的运用更加广泛,不断创新文化业态,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业态创新既给我们扩大文化阵地、加快文化发展提供新的途径,也为各种文化形态的变革创造新的机遇。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运用电子出版、数字影视、网络传输等现代技术,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博览、动漫游戏、数字传输等新兴产业。要注重培育新的文化生长点,大幅度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科技水平,力争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新突破。要鼓励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研发,开发文化数据处理、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远程教育及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业务,推动我国文化产业不断升级。
(四)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文化产业增长值、文化产业从业人数、文化消费结构等方面还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总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要开阔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拓宽服务渠道,健全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
二要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制订产业发展战略。要在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演进趋势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坚持以市场为配置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资源的基本手段,推动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文化产业主体的壮大和民族文化产业世界品牌的形成;通过有效的扶持政策,形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份额;在现代高新技术环境下,把高新技术作为提升文化产业水平和能力的新引擎,在科技与文化的联合中努力探寻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并注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尤其是要注重“数字化时代”内容产业的发展。
三要完善文化领域的立法工作,制订和完善一系列加强宏观管理、实现资源整合、促进原始创新的法律法规,特别要抓紧制订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促进、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G122
A
1671-1262(2011)01-0058-03
2010-12-12
何萌,女,中共黑河市委党校统战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统战理论方面的研究。
吴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