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参政党的科学发展
2011-08-15张丰发
张丰发
(民盟双鸭山市委,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参政党的科学发展
张丰发
(民盟双鸭山市委,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
参政党的科学发展是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参政党的发展方向。当前,参政党建设中还存在很多不够完善、不相配套的地方。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重在增强参政意识,强化政党责任;实施人才战略,建设学习型政党;完善和拓展现有的制度化参政议政渠道,建立和完善参政议政机制;加强自身建设;加强与执政党的协调合作;拓展履职空间等方面加强工作。
参政党;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参政议政
中共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中共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作了高度的理论概括,强调“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更好地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客观需要。
一、参政党科学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当前,在参政党发展的内涵问题上,存在着单一性和片面性的理解。一些人往往把参政党的发展理解为组织发展,而组织发展上又过分强调数量、规模和速度,强调基层组织范围的扩大。尽管由于制度的约束,参政党的组织发展并未出现片面追求数量、规模和速度的现象,但是围绕这一问题一直进行着的争鸣,表明了人们在思想上还存在着误区。就参政党发展的整体状况来看,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的滞后,参政议政能力的不足,都表明参政党在发展问题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就参政党发展的某些具体问题而言,一些基层组织往往忽略了对参政党必须具有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的考察,对加入党派时间长短、党派工作经历、人格魅力、知识结构、实践经验、组织协调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群众基础等等,也常常重视不够。这些现象都表明,参政党在理念、制度和行为等多方面,的确存在着需要自我变革从而实现参政党科学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二、科学发展观对参政党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什么样的政党发展才是科学发展?对参政党而言,与参政党功能与作用发挥相适应、遵循参政党运行基本规律、有助于实现高素质参政党这个目标的发展,才是参政党的科学发展。参政党作为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政治组织,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是它的基本职能。因此,参政党既不是作为执政党而存在,也不是作为反对党或者在野党而存在,更不是仅仅为了存在而存在。参政党的发展方向,应当以是否符合党派章程为依据,以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为根本,在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和运行机制建设等各个方面,为参政党履行职能、发挥政党功能提供保证,既要注重组织成员及队伍的壮大、信息提案的数量的增多,更要追求组织成员政党意识和思想素质的提高、组织凝聚力增强、组织制度完善、组织架构的合理性和参政议政质量的提升。要把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作为自身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所谓高素质的参政党,应该包含这样一些条件:第一,必须有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政治理想;第二,必须有为实现这一政治理想的科学指导思想;第三,必须有实现这一政治理想的原则、计划和纲领;第四,必须有保障这一政治理想实现的科学的组织架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第五,必须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并具备一定的社会动员和社会组织能力,能够有效组织本党成员及其所联系的群众为实现自身政治理想服务。参政党的发展,应该在这五个方面有所体现、有所创新,才可谓是科学发展。
三、当前参政党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参政党建设还有很多不够完善、不相配套的地方,具体表现为:
(一)参政意识不足。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参政党有时候还存在着参政意识不足,参政议政唱赞歌、走形式,把握全局能力差,立意不高,建言献策质量低等问题,需要提高参政议政的意识。
(二)参政党成员的政治素质难以满足新的要求。近些年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快,新加入的成员年纪轻、精力旺,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造诣,给民主党派增添了活力。但是,有许多人缺乏政治经验,对民主党派与中共合作的历史了解不够,对参政党的地位与责任认识不够,在参政热情与参政能力方面都有不足。
(三)知情不够,缺乏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专家。现实中许多民主党派成员或多或少地会存在知情不够、信息不畅的状况。各民主党派虽然高级知识分子云集、专家学者众多,但术业有专攻,尤其是在参政议政任务越来越重的情况下,真正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专家则很匮乏。
(四)参政党成员本职工作与参政议政工作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发展,参政党在国家政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其参政议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提案、信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写出高质量的提案、信息,必须开展深入调研,需要经费、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而目前一些地方不但调研经费成问题,调研时间也都无法保证。党派成员一般都是单位的业务骨干,都有本职工作,参政议政只能是业余活动。一些中共基层党组织对民主党派成员的参政议政工作不理解,有的不予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参政党参政议政职能的发挥。
(五)监督职能难以发挥。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之一,但由于诸多原因,民主监督大多流于形式。上述诸多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就很难实现参政党的科学发展。新时期民主党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针对民主党派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参政党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参政党的作用。
四、参政党实现科学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参政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参政党的发展一般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必须全面正确地理解民主党派发展的内涵,防止各种片面性的错误思想和做法;二是必须扩大民主党派内部民主,加强党派内部监督;三是必须注重提高参政党的整体素质,发挥参政党的整体功能;四是必须致力于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解决上述问题,是参政党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世纪新阶段,参政党要实现科学发展,重点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增强参政意识,强化政党责任,创新发展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参政党的参政意识应包括政治意识、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时代意识等几方面。要强化参政党参政意识,增强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树立“立党为公、参政为民”的参政理念,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民主党派成员只有具有高度的社会与政治责任感,并勇于承担责任,乐于承担责任,才可能真正发挥民主监督功能,才可能发挥自身的力量并完善中国的政党制度。参政党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建构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明确自身的价值基础,创新发展理论,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实施人才战略,建设学习型政党,真正实现参政党的价值与功能。从理论上讲,参政党具有利益表达、政治参与、维护稳定等功能,但是,这些功能的实现程度却不仅仅受制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运行情况,同时也受制于参政党的素质与能力。因此,参政党一方面需要实施人才战略,在组织发展中把握好数量与质量的辩证关系,保持自身的智力优势;另一方面,要在全党倡导终身学习和持续学习的风气,建设学习型政党。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在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参政党要与中国共产党有效合作,实现政党的价值与功能,就必须把自己建设成不断创新、不断进步、追求卓越的政治组织,而这需要参政党不仅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机制,更要拥有不断增长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完善和拓展现有的制度化参政议政渠道,建立和完善参政议政机制,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在实践中应该健全与多党合作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相关的制度,在选举、监督等环节,以有利于参政党政治参与和行使民主权利为根本出发点,以推动政治文明、民主政治建设为突破口,来构建这些具体制度。要根据参政党的性质、地位、作用,努力探索党派工作的运作规律,逐步建立和完善参政党参政议政工作机制:第一,完善领导机制,加强对参政议政工作的领导。第二,健全组织网络机制,整合参政议政的人才资源,分工协作,把成员的力量有机地聚集起来,更好地发挥整体力量和优势。第三,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机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参政能力。第四,建立参政议政激励机制,把参政议政业绩作为各基层干部考核的重要条件。
(四)加强组织建设,优化组织结构,加强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是激发政党活力的重要条件,是提高参政党整体能力的基础。优化组织结构一方面有利于党内民主的实现,同时它本身也是参政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参政党通过合理的制度创新,实现参政党内部组织结构的优化,把参政党的发展奠定在良好的体制机制上,有助于实现参政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参政党的科学发展必须是全面提升全体成员整体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发展,必须是充分依靠和发挥全体参政党成员以及他们各自所联系的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为此,一方面需要对现有的职能机构进行重新定位和调整,以提升参政党的整体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改革参政党内部的权力结构和决策模式,以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提高参政党的动员能力和凝聚力。
(五)加强与执政党的协调合作,促进党际关系良性互动,实现党派之间的和谐发展,以此推动参政党的建设。要处理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发挥参政党的自主性之间的关系,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坚持参政党与执政党互相促进,努力提高与共产党的合作共事能力,依法认真履行参政党的职能。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下,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是接受领导和领导的关系,在政权建设上是参政和执政的关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是团结合作的关系。因此,参政党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的领导,在这样的领导方式下,参政党有着自身的组织独立性和与执政党平等的法律地位,这就需要执政党和参政党思考并确立各自的行为边界,使领导与合作、执政与参政的党际关系和谐发展。参政党要努力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保持政党属性与政党特色,提高代表性。同时,还要积极争取中共各级党委的支持与指导,使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真正相互促进。
(六)拓展民主监督空间。民主监督作为参政党的另一项基本职能,是中国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参政党的民主监督,主要是对执政党进行监督,在本质上是一种民主权利、民主形式和民主渠道的体现,并不是消极的“分权”,更不是权力对权力的制衡,而是友党之间提意见、建议,是非权力的监督,最终目的是为了加强和改善执政党的领导,提高中共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参政党与执政党形成合力,共同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在当前国家反腐倡廉的活动中,民主党派要发挥好自身作用。首先要建立起一整套民主监督的保障机制,使正常的民主监督不受干扰,确保民主党派及其成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进行举报、发表不同意见的自由。其次,应完善民主监督的法律程序,建立评估、接纳、办理、反馈、奖惩的科学机制,实现有效的监督,重点是对中共党委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执政、行政的决策、运作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否依法行政加强监督。只有政府廉洁高效运行,社会才可能和谐构建,以人为本的国策才可能落到实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1]郁建栋.科学发展观对民主党派发展的几点启示[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1).
[2]罗大放,张欧阳.科学发展观对参政党建设的新要求及其实现途径[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
[3]王彩玲.参政党的科学发展之路[J].理论前沿,2009,(22).
D616
A
1671-1262(2011)01-0031-04
2010-08-23
张丰发,男,双鸭山市人大副主任,民盟双鸭山市委副主任。
吴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