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松 走好中国特色路——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
2011-08-15孙大美
孙大美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咬定青山不放松 走好中国特色路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
孙大美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本文回顾了中国革命历史,认为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虽历经艰辛却绐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理想不动摇,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开辟美好的未来。
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 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咬定青山不放松,为理想千挫万折不动摇
回望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面对岌岌可危的国家命运,曾经有多少志士仁人上下求索,寻求救国真理;为了解除中华民族的苦难,有多少中华儿女奋起斗争,英勇牺牲!在民族觉醒的大潮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诞生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1](P1249)新生的中国共产党,以驱除帝国主义、推翻反动统治、救国救民、改造社会、复兴中华为己任,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28年的英勇斗争。在28年的前半期,中国共产党屡遭挫折和失败:1927年的大革命失败、南方的多次武装起义失败、1931-1934年党的“左倾”错误“使红军由三十万人降到了几万人,使中国共产党由三十万党员降到几万党员,而在国民党区域的党组织几乎全部丧失”[1](P171)。十年内战的血腥恐怖,国民党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艰险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国共产党人在极其险恶艰苦的环境中不屈不挠地战斗,挺过了最黑暗的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遭国民党围剿,“皖南事变”中新四军一次就损失9000多人。挫折和失败的代价就是党的领导人、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大量牺牲,革命根据地大批丧失,革命道路更加艰难。据国家民政部的资料证实,自革命战争年代以来先后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有姓名可考、列入各级政府编纂的烈士英名录中的就有180万人。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和遭受的牺牲恐怕比任何国家的共产党都大、都多、都深。
面对挫折和失败,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屈服,没有气馁,始终矢志不渝,而且愈挫愈奋,愈挫愈坚。因为他们立志要挽救国家,振兴民族,推翻旧制度,建设新社会。心中咬定了这个崇高的信念和目标,再大的困难也压不倒他们,再艰苦的环境他们也能忍受;战斗中遭遇了负伤或牺牲,“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1](P937)坚定的信念赋 予了他们钢铁般的意志力。对于革命前辈和先烈们来说,“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2](P140),就是他们伟大胸怀的真实写照。
“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展示的崇高精神品格,也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倡导立志坚韧,“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3],“志士不忘在沟壑”[4],“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5]。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是有志者,但这个志,是志在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志在中华民族的复兴富强,而不在一党一派的私利,不像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那样志在消灭异党,实行一党独裁。“有志者事竟成”[6]。中国共产党28年的奋斗牺牲,终于换来了新中国的建立,换来了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换来了中国发展的机遇和条件,从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改革开放,走好中国特色路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0多年来,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政治、文化和社会也处于全面发展之中,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近些年来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战胜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在世界金融危机条件下仍能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这一系列成就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于是“中国模式”、“中国特色”、“中国道路”成为当今世界的话题。中国发展的成功受到世界的关注,这是令中国人民自豪的事情。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7](P3)既然是成功的经验,正确的道路,我们就要牢牢地咬住它,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继续深入地搞好改革开放,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七大已经做了科学的概括,“这条道路就是从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行进,按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去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大发展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8]。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多少代中国人民热切盼望实现的理想,也是我们现阶段努力的最终目标,是当代中国的中心问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现代化的内涵也在发展变化,过去讲的是实现“四化”(即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现在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达到全面小康,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社会。不管现代化内涵如何发展变化,有一点是不能变的,那就是发展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也是现代化的基础。“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创者邓小平同志的名言,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不折不扣地遵循这一至理名言,继续紧紧咬住经济建设不放松,同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其它方面的建设协调发展,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
政治发展道路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思想指导下为达到某种社会目标而采取的相应政治发展模式。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指导和限定下,为实现人民民主而实行的具有中国特点的政治发展模式,它的主要内容有: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二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三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四是基层群众民主自治制度。本文重点谈谈最具中国特色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在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我国曾经效仿西方国家实行多党议会民主政治,当时涌现了300多个党派,进行了国会选举和总统选举,不过这些仅仅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被封建军阀打得粉碎。抗日战争时期及胜利后,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要求实行民主宪政,成立多党民主联合政府,遭到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对;蒋介石奉行法西斯理论,搞国民党一党独裁,也受到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及民主人士的反对,最后以失败告终。这些社会历史现实表明,纯粹的多党制和一党制都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只能另辟蹊径,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以后,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相互支持,进行了密切合作,成为亲密的友党。各党派领导人在新中国成立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联合政府,为形成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后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的政治道路受到“左”的错误影响走了曲折的路,但改革开放以后,“左”的错误得到纠正,多党合作迅速恢复。中共中央也多次制定关于坚持、完善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文件。在这些文件中,各民主党派被定性为中国共产党的友党和参政党,党派成员参加各级国家政权,中共与民主党派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的形式、内容、程序都被规定下来,从而使我国的政党制度得到规范和完善,民主政治有了一个大的发展。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创造。它既不是一党制,也不是纯粹的多党制,而是介于一党制和多党制之间的、中间状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在运行机制形式上与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庸之道”有某种关联或契合。孔子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在“过”与“不及”之间选择一个“中道”,即“执其两端,用其中”[9](P26)。就是把握事物发展的两个方面,用中间最恰当的方法处理,达到最好的效果。在我国的政党制度运行中,国家的重大问题,中共中央和省市一级党委都要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进行协商,然后决策。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按界别参加各级人大和政协会议,每年一次的人大和政协会议上他们都会提出大量的议案和提案供大会讨论、决策,实行投票决策和协商决策相结合的方式,这与有些国家的一党制独立决策是不同的。但是我国又不是纯粹的多党制,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不搞竞争选举,不组织议会党团,国家实际上是由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中共占主导地位。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重大问题的协商、建议和决策。这与国外的多党制又根本不同。这种状况就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格局。这种格局既吸取了一党制和多党制的优点(一党制集中统一、执政效率高;多党制形式上公平民主、能为各阶级阶层政党提供执政或参政的机会),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党制和多党制的缺点(一党制缺少监督,容易腐败,不便集思广益,政治上易犯大错而导致政权垮台;多党制相互扯皮多,执政效率低,政局动荡,政府更换频繁)。我国政党制度在集中统一领导与多党参与、民主决策两个方面做到了中庸之道所要求的“既不过,又无不及”。中共的领导和执政不是垄断和独断专行的,但也不会放弃领导,无为执政;多党参政、民主决策,不是纷争不止、难以统一,也不是做做样子,敷衍塞责。领导与被领导、执政与参政两方面的合作关系形成了民主团结、生动活泼、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比较融洽真挚的关系,协商与决策之间有着较为灵活的弹性空间。
从实践效果上看,我国的政党制度能够集思广益,比较好地反映各阶层人民群众的意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保持国家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和谐;同时又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迅速高效应对国际国内各种重大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使国家顺利度过难关。从近些年来我国战胜非典、水灾、旱灾、雪灾、应对汶川大地震、世界性金融危机、海外救援撤侨等所有重大事件中,人们已经十分清楚地看到我国政府对突发事件迅速、正确、高效、有力的应对机制,充分显示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能够高速发展,政治改革也能顺利推进,除了几届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外,与实行了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它政治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民主自治制度等,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中都起了重大作用,都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好制度。中国的政治实践证明,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要由该国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世界各国政治制度的不同,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只要是能够促进国家社会健康发展和人民幸福的政治制度,就是合理的,就应该继续坚持下去。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同时也不排斥借鉴他国政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照抄别国的政治发展模式。
四、咬定青山不放松,抓好“两手”防“变色”
中国共产党创立已经九十年,执政六十二年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庆祝我们党创立九十周年执政六十二年,心中有喜也有忧。喜的是我们党为中华民族开辟了极为美好的发展前景,社会主义现代化已为期不远,中国人民的“信心就像太阳一样”[10];忧的是面对当前干部腐败状况和不良社会风气,苏联东欧共产党垮台的阴影时时在脑海中闪现,让我们又不能过于乐观,必须保持头脑清醒。近几年来一些掌管土地、交通、金融、大学的官员以及部分市县党政主要领导职位成为贪腐的高危岗位,犯罪金额都在千万元乃至上亿元。在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说,“当前,我以为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要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我深知‘国之命,在人心’。”[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自古以来的历史定律。对于领导者来说,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要“居安思危”,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面对新的考验和挑战,我们的党还是要按照邓小平同志“两手”抓的思想,始终坚持一手抓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一手抓惩治腐败、打击犯罪,两手都要硬。我们知道,在预防和惩治腐败方面,中央已经出台了不少法规、规章制度和文件,每年县级以上单位党委民主生活会也把廉政问题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检查,党性教育也是党员组织生活的经常性内容,然而为什么就是遏制不住腐败产生呢?原因当然是复杂的,但笔者以为,在预防腐败的措施中至少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法规文件比较宏观、原则,缺乏具体管用的操作性。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在现在人们特别善于应对上级法规文件条条的情况下,预防腐败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每个行业要有具体细节的制度操作规范,而且这种具体操作制度要高度严谨化、程序化、法制化,任何地方和单位的工作中只要涉及财经、人事,就必须按这个具体程序来办,作为铁的纪律、刚性要求,任何人都不能例外。没有具体细节的约束,再多的宏观制度文件都没用,预防腐败的重点应转向不同行业的具体细节操作制度的研究、制定和推行上。至于平时的廉政教育、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都是必要的,帮助解决思想问题,但不能取得直接效果。二是在纪检监督机制设置上不够科学,纪检部门受制于单位,难以发挥监督作用。中央和省级纪检监察机构不能独立于党中央和省委之外,纪检监察机构的高层不能脱离党中央和省委的领导,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省以下各级地方、各单位的纪检监察机构应该独立于本级党委政府,直接受上级纪检监察机构的领导和管理,才便于监督检查本地方、本单位和下级单位。这样做并不会削弱党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因为纪检监察部门也有党组织。本来中国人的特点就是情面观很重,在一个单位工作,常常碍于情面不好监督同事,监督上级怕报复,监督下级怕失选票,如果工资福利、工作经费、人事升迁等都在单位领导掌握,那纪检人员还能干什么呢?所以现在不少单位的纪检机构形同虚设。三是我国现有的监督条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在财经方面应充分发挥我国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的监督作用,凡是有党派成员的地方和单位,可以让他们主管财经工作,或者赋予权力负责监管资金的进出。没有党派成员的地方可以选拔政治责任心强、有监督能力的无党派人士负责监管财经工作。此外纪检部门对重大财经收支项目和人事变动的监督应是全过程跟踪监督,而不只是开始或事后监督。如果我国在纪检监察体制机制上加以改革完善,再加强预防腐败的具体操作制度建设,或许能够消除腐败土壤,减少腐败机会,扭转我国腐败上升的趋势。
预防腐败与干部队伍建设密切相关,搞好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党中央及以下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直接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现代化建设成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就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7](P380)目前我国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正在进行换届,选好接班人决定着国家命运。领导干部的选拔当然要注意选那些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高、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经验多的人,但也要坚决杜绝那种说假话、无诚信、善于夸夸其谈,拉帮结派,不踏踏实实干事的人。必须把诚信作为衡量党员干部的重要条件,把不诚信作为纪律制裁的重要项目。虽然党的纪律制度中有此项内容,但在实际中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在我国古代,犯“欺君之罪”是要杀头的,可见封建统治者都知道不诚信的极大危害,它会把领导者变成“睁眼瞎”,不知道真实情况,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现在的腐败分子可以说全是“两面人”,是对党极不忠诚的人。另外,也要特别注意选拔有能力、作风好、能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干部。现在中央正在采取措施加大上层干部到基层交流和锻炼力度,如重庆和湖北搞“万名干部下基层”,与老百姓实行“三进三同”的活动,这都是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密切联系群众、干部受教育、增长才干的好办法,也是保证党的干部不变质 、国家不变色的好措施,但愿能够制度化,让所有干部都有机会轮流下基层,并且长期坚持下去。
[1]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
[2]毛泽东诗词集观[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
[3]墨子,名言大观[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
[4]孟子·滕文公,名言大观[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
[5]名言大观[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
[6]后汉书,名言大观[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李君如.慎提“中国模式”[N].学习时报,2009-12-07.
[9]张以文译注.四书全译·中庸[M].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
[10]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N].人民日报,2011-03-15(2).
D26
A
1671-2803(2011)04-0010-05
2011-05-03
孙大美,男,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副巡视员。
理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