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统战工作要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

2011-08-15罗建荣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知识分子对象人才

★ 罗建荣

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以人为本就是在承认多样性和多元主体利益的前提下,把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为高校的全面、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与支持。

一、新形势下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1、高校统战工作对象更多

一是高校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多。到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教师总数达到105万人,比2000年增长了88.8个百分点。而且,年轻教师已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体,40岁以下的教师已约占三分之二。45岁及其以下的占高校教师队伍比例的79.8%。陕西省教育厅数据显示,在陕西省42864名高校专任教师中,45岁及其以下的占到79.38%。湖南省45岁以下教师占教师队伍的比例,湖南农业大学为86%,湖南女子学院为79.4%。自高校合并、升级和高校扩招以来,教师队伍的快速发展使高校教师队伍日趋年轻化。二是高学历人员多。我国2005年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共有36.6万人,占教师总数的34.86%,比2000年增长了7.8个百分点。自十一五规划起,各高校在进人方面原则上定位于高学历人才。三是留学归国人员多。1998年至2006年的1107位长江学者中,有在国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占了94%。799位长江特聘教授中,直接从海外应聘或近3年回国工作的有231人,308位长江讲座教授全部从海外应聘。地处中部省份的湖南大学近5年来,收到来自海外留学人员谋求教职的简历逐年递增,5年前,一年才几份,几乎没有来自世界知名大学的,但自2007年起,每年收到的四五十份简历中,就有一部分是来自世界知名大学的博士。据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主页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9月,该院100余名全职教研人员中,60%以上的教师在世界知名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34名全职教师中,绝大多数教师有在国外学习研究的经历。据教育部统计,在我国的教育、科研领域,77%的高等学校校长、84%的中国科学院院士、75%的中国工程院院士、62%的博士生导师和71%的国家级教学研究基地(中心)主任有出国留学的经历。有关部门统计,1/4的留学人员在高校工作。一大批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已成为我国科技、教育、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生力军。

四是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多。据2007年数据统计,全国高校民主党派成员有11万多,占全国70多万民主党派成员的1/7。

五是高职称人员多。据了解,目前,我国有正、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39.94万人,占教师总数的38%,比2000年增长了0.9个百分点。高校教师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9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57人,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1.9%和36.6%。

2、高校统战工作要求更高

统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在于交结人心、凝聚人智、提升人气,切实贯彻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去宣传教育、求同存异,去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去沟通上下、解决问题。当前,人才兴国已经成为国策,高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是历史赋予的神圣职责。在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过程中,“最关键和决定性的一条,最现实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和方法,就是千方百计培养、吸引、用好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但当前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发展形势的观念和做法,给高校人才建设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如存在官本位思想,以学术资本换取政治资本的倾向仍很突出;存在“重引进、轻培养”和“重使用、轻培养”以及“重引进,轻使用”的倾向;存在片面追求人才个体效益,忽视学术创新团队和人才群体建设的现象;存在“重资历轻业绩”的现象;存在人才恶性竞争的倾向,造成人才资源闲置和严重浪费,等等。要把人才强校的战略落到实处,必须切实转变工作思路,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建立健全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高校有一大批人才在党外,做好人才工作,统战部门责无旁贷。但当前年轻一代的高校党员干部,都比较缺乏统战工作意识,在人才强校战略实施过程还没有很好地利用统战工作这一“法宝”。高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对统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高校统战工作范围更广

一是高校统战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承担着民主党派工作、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无党派人士工作、民族宗教工作、归侨侨眷工作、台胞台属工作,以及海外留学人员工作、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任务,是整个统战工作的缩影和窗口。中共中央统战部和教育部分别于1995年、2004年、2007年联合下发的三个文件,将高校统一战线的范围和对象由原来的9个方面扩大到11方面,进而扩大到现在的15个方面。统战成员广泛分布于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各个领域,分布于学校各个基层单位。二是空间范围扩大造成高校统战工作范围扩大、对象增多。这又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高校统战工作逐渐由国内延伸到国外,由境内延伸到境外,由校内延伸到校外,海外统战工作成为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是大部分高校合并后实行多校区办学,使统战组织和工作对象分散在不同的校区和学院,造成了统战工作战线拉长、成员分散的状况。高校统战对象范围的扩散,直接导致了高校统战对象在数量上的增长,在分布面上的拓展,在工作任务上的增加;同时也拓宽了高校统战工作在海内外的联系面,增强了高校统战工作与国内外的联系。

4、高校统战工作难度更大

近年来,国际互联网迅猛发展。高校是网络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前沿阵地,网络化程度远远高于其它行业和领域。网络文化业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开放性的特点和技术上的优势,大肆宣扬西方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一些境外宗教组织也通过网络在校园中宣传宗教教义,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队伍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对高校的稳定、改革和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因素,也对高校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深入分析和研究校园网络化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趋利避害,为我所用,是高校统战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

二、创新高校统战工作的机制

1、强化大统战意识。由于新形势下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对象、新问题,高校党委必须认识到高校统战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强化大统战意识。

强化大统战意识,就要把统战工作放在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大局中来考虑。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这是每一个高校人的职责所在,这就需要统一战线更具有包容性,更需要形成一种整体的合力来推动工作,更需要统战部门把统战工作放在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大局中来定位、来谋划、来推动。只有形成了大统战意识,统战部门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为高校建设服务和为社会服务。

强化大统战意识,就要增强统战工作者的创新意识。改革开放以来,高校非中共知识分子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在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已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非中共知识分子的现状,要求统战工作者要善于运用制度化的途径、科学化的手段、现代的理念、灵活的方式方法,加强对非中共知识分子的领导,高度重视和解决非中共知识分子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更多的搭建服务统一战线成员的平台,搭建统一战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强化大统战意识,就要强化统战工作者的服务意识。统战部门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部门,作为我们党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近年来,高校统战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凝聚统一战线各方面的力量,在服务大局、服务科教兴国、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为统一战线成员服务发展、推动发展搭建平台上面,做了不少工作,发挥了较大作用。统战部门在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等方面,发挥着其它部门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统战部门的工作者要在服务上下功夫,及时研究和把握统一战线成员的需求发生的变化,更好的为统一战线成员服务,为促进发展服务。

2、创新统战工作机制。高校统战工作要与时俱进,要发展就必须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就没有生命力。创新是时代赋予高校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要适应时代发展,开辟我国加入WTO后高校统战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教育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教育国际化大大加快,人才竞争更为激烈,人才流动更加频繁。入世后,与台湾同胞、国外侨胞有各种联系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出国留学、海外交流的机会逐渐增多,这就要求高校统战部门发挥高校与海外交往多的优势,促进国与国之间、海峡两岸之间的交往,同时利用高校人才、信息优势,开展国际问题和对台问题研究,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

二要不断进行工作机制创新。统战工作联系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要在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创新高校统战工作机制。要建立由统战部门负责协调的工作机制。要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使高校统战工作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发展和前进。高校统战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许多领域和方面,具有在规定范围内协调协作职能,具有党委主管统战工作的职能部门的职能;具有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集中统一领导的职能;具有贯彻实施党政主要领导主管统战工作的职能。只有建立健全由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具体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共同配合的精干、统一、高效的统战工作机制,才有利于统战系统的协调配合和及时处理统战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三要在统战工作方式方法上有所创新。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和新变化,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实现高校统战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要突出重点,从政治和服务大局出发,把抓好党外代表人物、协助民主党派搞好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将为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学校的改革发展与稳定服务作为高校统战工作的出发点和重心,这是在高校统战工作机制中应十分注意的工作方法。注意激发党外知识分子结合学科专业优势,围绕国家方针导向,社会热点和学校热点、重点问题开展调研,直接为社会、为学校服务,寓统战工作于学校建设、发展的各项工作之中。要在总结以往工作实践经验的过程中不断创新。高校在统战工作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创造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这些经验和做法,是致力于不断创新的结晶,也是从事新的实践的起点。高校统战工作要逐步实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超前思考,认真调研,不断探索新经验、新手段。要因人、因时、因地、因事制宜,要善于利用高科技手段,实现统战工作网络化、管理方式现代化、办公程序自动化,加大统战工作宣传力度,确保党的统一战线法宝永放光芒。

三、统战工作要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

从统一战线工作根本任务中的“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八个字中,可以使我们深刻地感悟到,高校统战工作实质上就是从人的心灵深处入手去做工作,把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

1、始终突出尊重统战对象原则

一要尊重统战对象的人格。作为统战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对待统战对象。对于不同意见、建议,要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原则,使统战人士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做到民主协商、集思广益、科学决策。二要尊重统战对象的劳动成果。要注重落实统战成员的提(议)案、调查报告、行风评议报告以及各种协商会上的意见和建议,不能落实的要给予解释。对于他们的调研成果,要进行转化,对他们的行评结果要予以实事求是的采纳。尊重统战对象的劳动成果,重要的是建立一种机制,如提案办理机制、调研成果转化机制、行评结果落实机制等。如果缺少机制来保障,统战对象的提案、调研成果和行评报告总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他们的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打击。三要尊重统战对象的民主权利。要依法保障统战对象的知情权、批评权、监督权,要建立一整套统战人士的参政议政机制,不断扩大统战对象的知情范围,拓展他们的参政议政渠道,促成高校党委和高校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制度化。

2、始终突出发挥统战对象作用

一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政治氛围。统一战线是不同阶级、阶层、集团、党派,为了共同利益而结成的政治联盟,是同和异的矛盾统一体。只有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扣帽子”的原则进行处理,才能形成一种广开言路、各抒己见、宽松和谐的政治环境,营造“和而不同”的政治氛围。二要充分运用统战部门的职能。多倾听统战对象的呼声,多关心统战对象的疾苦,多接受统战对象的建议。使共产党有关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同时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提出政策性的统战意见和建议。调整关系,兼顾各方利益,使他们各得其所,同时积极打造一个有利于统战对象发展、脱颖而出的平台。

3、积极选拔和举荐党外代表人物

实现党外代表人物的新老交替,是坚持和完善新世纪多党合作政治格局的需要。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主要体现。现在,统战工作的重点是社会有关方面的党外代表性人物。在高校,这个有关方面就是党外知识分子。高校是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其中党外知识分子又占大多数,高校又是培养党外代表人物的基地,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具有数量多、层次高、社会联系面广和影响大的特点。如何培养一大批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的新一代党外代表人物,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新一代党外代表人物关心政治,参政议政意识强,文化素质高,年富力强。统战部门要加强同他们的联系,广交深交党外朋友,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给他们创造学习锻炼的机会。制度要靠人来落实,合作也要通过人来实现。高校党委从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战略高度出发,对各方面党外代表人物的培养选拔和安排使用进行通盘规划、综合平衡,实现统一战线党外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明确举荐党外代表人物的主攻方面,突出三个重点:以中青年党外知识分子为重点,以民主党派成员为重点,以业务能力和参政议政能力均强者为重点;积极探索党外代表人物的培养机制。举荐一批年轻的党外代表人物,给他们以适当的政治安排或实职安排,从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形成共振和合力。

猜你喜欢

知识分子对象人才
人才云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