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PS导航系统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探讨

2011-08-15河南省中牟县天宇规划测绘队李建平张景英

河南科技 2011年18期
关键词:测设选点接收机

河南省中牟县天宇规划测绘队 李建平 张景英

GPS导航系统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探讨

河南省中牟县天宇规划测绘队 李建平 张景英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由美国国防部建成的GP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开始投入使用。这种导航系统主要通过测距和定时进行空间交会定点,来实现将实时、连续和高精度的三维坐标、速度及时间信息提供给世界各地的用户。GPS导航系统的应用及推广,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

一、GPS系统组成及优点

1.GPS系统的组成。GPS定位系统主要是由工作卫星的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及用户部分组成的。这3部分分别具有独立的功能和作用,同时各部分之间又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定位系统。

GPS地面接收机接收天上四颗以上的定位卫星的电磁信号,并可根据所接受到不同卫星之间信号的时间差,准确地计算出接收机该时距离各卫星的距离。由GPS卫星在空中位置可知,因此可通过一定的计算公式将卫星位置和已测出的距离进行换算,确定接收机在地球上的位置,包括经纬度、海拔等地理信息。目前,GPS导航系统已开始应用于考古测绘、农业生产、城市交通及国际战争中。如黑龙江的三江平原地区,因其是汉魏遗址,是考古重要地点,文物保护部门利用该定位技术,对遗址进行精确定位,并将遗址群绘制成为平面彩色图系,不仅数据精确,也节省了人力物力;我国城市交通以上海为首,交通部门可通过卫星定位对城市车辆进行定位,方便政府部门的管理,更便捷了百姓生活;国际战争上,利用卫星定位系统能够准确计算敌方阵营及重要部署,给敌方以致命突袭,有力把握战争局势。

2.GPS系统的优点。GPS卫星定位系统能够较快适应各种复杂变更情况,节省时间,避免人力损耗,能够克服传统测量方法的弊端,对动态监测过程能够真正实现数值化和信息化。在工程测量实际测绘过程中,GPS系统不只可以用于测量和导航,同时可用于测速及测时。GPS定位系统在测量过程中具有如下优点。

(1)避免通视。测站间的相互通视是传统测量学中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但在利用GPS定位系统过程中,避免了测站间的通视问题,能够使选点更加方便灵活,并使造标费用大大节省。

(2)定位精度较高。GPS测量的优越性能随距离的增长而愈显突出。在一份对北京土地开发项目实施中,所要开发地区涉及10个边远郊县,而且多数位于山区地带,工作人员进入该地区后,易迷失方向,难以定位。通过GPS测绘技术的使用,可在50km以下的基线上,相对定位精度达到百万分之一以上;在100km以上的基线上,定位精度达到千万分之一,轻松解决定位难问题。

(3)定位迅速。利用该定位系统进行静态相对定位时,对20km以下的基线,快速相对定位通常只需20min;在动态相对定位时,完成初始化工作以后,可在任意时刻对流动站进行定位,观测时间仅需几秒。

(4)全天候工作。利用该技术进行观测定位的过程中,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也不会因天气状况影响观测效果。在平面控制测量的过程中通常以导线如结点、闭合导线的形式进行测量;在重要构造物测量时,通常布设成线形锁、三角网的形式。

二、工程测绘过程中GPS技术实施

1. 选点与标志的建立。在选点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要求:点位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带,该地带视场要开阔;对电磁波有干扰的地带不宜选点,如高压线、电视台及大面积的水域地带都将干扰电磁波的接收。

2. 外业的观测。GPS的对外观测作业主要有天线的安置、实时观测及对观测结果的记录等。

(1)安置天线。安置天线过程中主要注意对中、定向、整平和对天线高的测量。在静态相对定位的过程中,要把天线架设在三脚架上,并在标志中心的上方进行对中,同时保持基座上的水准气泡在居中位置。调整天线定向过程中,要确保定向标准线面向正北方,误差小于5°。测量天线高时,应从相位中心量起,直至观测点的标志中心,此段垂直距离即为天线的垂直高度。

(2)观测作业。在进行作业观测任务时,要及时捕获卫星的信号,并实时跟踪处理,获得定位所需的信息和数据。在安置完天线以后,为确保电源和接收机的正常开通,要将接收机安置在离天线不远的安全区域内。在开启电源进行观测时,要保证系统已检查无误。

(3)数据处理与成果校核。为了保证对外观测的质量和预期定位精度的实现,应对观测成果进行校核。在结束观测任务以后,要对获得的观测数据及时进行分析、校核,对出现的不合格的观测结果要及时采取补测措施,经确认数据无误后,方可对数据进行处理。

三、GPS系统实施实例

1. GPS用于大桥的控制测量。鄂黄长江公路大桥在建造初期为了施工及设计的便利,采用GPS技术对首选方案Ⅲ、Ⅳ桥位进行Ⅲ等平面控制测量。以双大地四边形布网作为设计方案。与江面垂直的长边约为1 200m,平行的短边约为500m。双大地四边形与两个国家Ⅱ等以上大地点联测。在平差处理以后,控制网的精度通常为:误差在最弱点位中为1.93cm,在最弱边长相对为1/113 000。使Ⅲ等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得到了满足。

2. GPS测量用于导线控制测量。河北境内高邑至邢台段的京深高速公路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坦荡平整,最大相对高差在20m左右,平均海拔大约50m,境内分布村庄较多,植被多为小麦及田间行树,机耕道和公路密集分布。在导线测量过程中,采用3台Wild 200 GPS接收机,采取点连接方式开始同时作业,完成作业后,使其向前滚动。

3. GPS测量用于密林、密灌地区路线控制测量。在海南中线新建公路海口至屯昌路段的测设中,从石山到永发镇有20km距离,植被覆盖较厚,其中刺密灌、荔枝、龙眼、杂草地较多,人迹罕见,并分布大量火山口。这种地区几乎没有使用红外仪导线进行测量的可能。为提高高等级公路测设质量,采用GPS沿路线每隔2km做一对GPS点,这一对GPS点应保证足够的水平通视距离。可在2km一对的GPS通视点的建设基础上前后各支出不超过1km进行放线测设工作,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工作的测设质量,又能使作业的劳动强度大大减小,从而缩短了测设周期。

猜你喜欢

测设选点接收机
低转速工况VVT选点对排气温度影响研究与分析
极坐标法测设平面点位时极角计算新方法研究
“选点突破”技法的理论基础及应用
一种用于调幅接收机AGC的设计与实现
一种面向ADS-B的RNSS/RDSS双模接收机设计
基于CASIO的圆曲线测设元素计算
数字接收机故障维修与维护
基于多接收机的圆周SAR欺骗干扰方法
平面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高效测设方法的探究
基于ArcGIS格网选点的优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