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电网管理措施探讨

2011-08-15福建电力有限公司莆田电业局李文仁

河南科技 2011年22期
关键词:绝缘子导线配电

福建电力有限公司 莆田电业局 李文仁

配电网管理措施探讨

福建电力有限公司 莆田电业局 李文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电力公司自身的市场发展,电力公司较大规模地对配电系统进行了改造,并开始着手研究和推广配电系统自动化技术,以提高配电网现有设备的管理水平、改进供电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运行费用,从而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配电网在近几年有了较大发展,新的高压变电站建成投运,老的变电站升压、增容,配电线路得以更新,电网结构趋向合理,配电安全性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一、防止元件故障的管理措施

由于配电系统多为户外设备,容易受自然现象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其故障涉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他物接触引起的故障及处理措施。主要有:支撑物因外力冲击而损坏,导线接触故障(包括导线震荡造成的导线接触故障),连接点接触故障等。针对这些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采用加强型的杆塔。在邻近交叉路口及主要繁华街道等的电杆上,喷涂反光漆,在拉线上挂反光标志;影响交通的电杆应尽快移设,无法移设的应采取保护措施。

(2)防止导线接触故障。可以使用绝缘导线,或安装导线防护管;对于由于导线震荡造成的接触事故,可用实心棒式绝缘子代替悬式绝缘子;对于连接点等带电的裸露部分,可以采取加防护罩等封闭措施,防止接触故障。

2. 自然灾害引起的故障及处理措施。风害、雷击、暴风雨、水灾、冰雪等自然灾害会引起元件故障。此外,在污染严重的地区及沿海地区还有化学污染和盐尘,也会引起泄漏电流。线路绝缘子在大雾情况下也会出现大面积污染放电事故。针对以上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

(1)对于大风及暴风雨天气引起的设备故障,可使用大截面或加强型的导线,加强沿线防护通道的治理,对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树木进行剪。

(2)为防止雷电损坏,可安装避雷器和架空地线。多雷区要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更换补充避雷器,保证避雷器的正常运行。有条件的地区还可安装雷电观测装置。

(3)对于易出现化学污染和盐尘的地区,可使用耐泄漏电流痕迹的绝缘导线、安装耐酸盐碱的线路护套、使用防水型物质(如硅滑脂)等措施,进行绝缘子表面处理。

(4)防止因潮湿出现的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定期清扫绝缘子、在绝缘子表面涂憎水性涂料、使用耐污性能好的合成绝缘子等。

3.高压用户的扩大性故障及处理措施。随着城市用电密度的不断增高,配电网故障中高压用户的扩大性故障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多。为了减少这类故障,供电部门必须与各方面协调一致,与用户签订包含供电可靠性相关内容的供电合同书,加强用户设备的巡视检查。

二、配电网相关管理措施

1.合理维护、定期检修配电网设备,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行。检修时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运行单位要做好检修设备的工作,经常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管理,以使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以确保配电网的经济、安全运行;二是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三是采取合理的线路设备检修方式,最好采用带电作业与停电作业结合的方式,逐渐增加检修次数;四是线路的设备检修应尽量采用先进的检修机具和工艺,缩短检修工期,确保检修工作的安全进行。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可采取如下措施加强配电网设备的运行管理:

(1)合理维护配电网线路。在线路的日常运行维护中发现设备的缺陷时,不仅要及时汇报并详细记录,还要对缺陷严重的程度进行适当分类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对于一些重大的设备缺陷,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设备还能维持线路的正常运行,但是却使线路处于危险状态,对此,应尽快消除,并加强巡视。

(2)合理安排计划检修。计划检修对于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大于故障的影响。事实上,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因计划检修安排不合理而造成系统可靠性指标偏低的情况。计划检修是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对系统或设备中危害较大的故障模式采取的维修方式,主要针对系统中参数退化、不易监测的损耗型部件进行。计划检修进行时,多数情况下该部件并未损坏,因此被定期更换的部件通常不能被充分利用,在维修上的花费比事后检修要大。

(3)开展带电作业。带电作业能够实现对线路的不停电检修,减少事故处理停电时间,对用户不停电和少停电,提高供电可靠性,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在有条件的地区要开展10 kV配电系统的带电作业,从而减少停电时间,增加系统可靠性。

(4)召开配电网运行专题分析会。每月针对配电网运行情况,召开专题分析会,对电网建设的进度、工程质量、安全运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查找问题原因,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

2.完善系统结构,提高配电网自动化水平。对于可靠性较差的配电网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系统可靠性。

(1)合理改善网架结构。对配电网进行整体规划,集中对配电网卡脖子、过负荷、供电半径较长的线路进行改造,确保线路和设备裕度。采用双回路供电、环形回路供电,使用备用电源、备用配变等措施,增强系统的冗余度。

(2)采用合理的配电方式,增强系统灵活性。可采用节点网络方式、备用线路自动切换方式等配电方式;或采取配电自动化技术,实现运行操作、情报信息等的综合自动化。

(3)在配电网规划阶段,采用以可靠性作为规划目标函数的一项的数学模型。

(4)合理安排配电网运行方式,做好事故紧急状态下的应急预案的编制、演练,分析制订切实可行的预案,对配电网采用环网供电的线路,加装分段开关 。

(5)采用配电网自动化,实现配电网重构。在重构中建立以可靠性指标为最优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这种方法只对系统原有设备进行优化组合,不需增加投资,因而可带来较大的效益。

三、结论

输配电线路是否能够实现可靠、优质经济与安全地运行,还需依赖科学的管理方式。必须建立完善的责任制。管理人员应熟悉设备状况,掌握维修技术,并经常对线路的运行情况做出合理的分析,提出预防事故与提高安全运行水平的技术措施。

猜你喜欢

绝缘子导线配电
东华大学研发出可体内吸收型蚕丝导线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1000kV耐张绝缘子串单片绝缘子的带电更换技术
配电终端对配电系统可靠性的DSRATU分析法
500kV绝缘子串含零值绝缘子时的电晕放电分析
绝缘子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IP网络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GDX-2导线机过线轮改进
输电线路污闪及绝缘子选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