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1-08-15王璐燚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10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管理工作管理

王璐燚

(集美大学 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王璐燚

(集美大学 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高校的中心工作 。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学管理的缺陷也日益显见,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加强高校教学管理建设,发挥教学管理工作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主导地位。本文通过在新形势下对高校教学管理建设的重要意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讨论,以探寻一条有助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健康、持续、良性发展的途径。

高校;教学管理;建设;解决措施

当前,我国还处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摸索阶段,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也日渐凸显。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管理的现象,教学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如何推进教学管理的创新,进而提升高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面对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我们应审时度势,把握改革时机,树立先进教育理念,在理性教学和人性管理中取得平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管理。

一、加强高校教学管理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在学校的管理中占有重要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教学管理承担着保证教学工作通过有序运转来完成教育目标的任务,是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目标得以实现的枢纽。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对高校的发展和前途至关重要,而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高校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学管理工作在高等学校的管理中占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核心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种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育完成的,教学工作作为高校的中心工作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核心。提升教学质量的途径有很多,其中教学管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加强教学管理工作 ,建立有效的教学指挥系统,掌握教学的工作特点,才能整合优化教学教育资源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知识、技术和人才支持,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发展。

二、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现状

从目前情况看,不少高校已经开始将教学管理工作改革提上议程。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教学科研、轻管理的现象,教学管理工作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总体来说,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现状:

一是教学管理行政机构和制度不完善。有些规章制度和决策方案出台前没有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不够严谨和科学,不利于执行;有些则过于烦琐或变动频繁,缺少延续性和可执行性,导致执行者无法执行。例如:缺少合理的激励机制,挫伤了教学管理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管理体系的不合理,教学管理机构职责不清、思想不一致,一项工作由不同的部门或人重复进行,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常出现政出多门、无头指挥和无人负责的问题.这些都影响了教学管理的效力。

二是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首先,部分管理人员对工作没有长远打算,对所从事业务不仅缺乏必要的了解,同时缺乏了解的愿望,与现代高校的培养目标和管理要求差距甚远。其次,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往往停留在经验管理的水平上,教育理论水平比较低、教学管理的调查研究意识比较弱、主动创新能力还比较差。最后,部分教学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够。

三是教学管理人员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创新。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管理工作仍然重管理轻服务,缺乏与教师、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这种缺乏“人本管理”的理念既不利于激发师生的教学热情和内在潜能,也不利于管理人员在工作上创新,远远滞后于高校改革和教学管理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教学管理工作难以在短时间内出现显性成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容易受到打击,长此以往,许多人养成随波逐流,按部就班的惰性,磨钝了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

三、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教学计划、学生选课、教学任务安排等多方面已实现了网络化管理,但由于各高校需求不同并且教学管理人员应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的能力也不同,因此高校并未完全实现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导致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

(二)教学管理激励机制落后

大家多知道,高校教学管理的岗位与教师岗位或其他行政岗位相比,在地位、待遇、学习进修机会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个人晋升和职业发展空间不大。对于业务精、管理上出类拔萃的人员没有给予必要的奖励。另外教学管理工作量大,任务重,难度高,管理者往往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疲劳感,从而导致工作松懈,业务上不求上进,如此恶性循环。因此,充分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努力探求管理者激励机制的实现方式,是提高管理者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

(三)教学管理常规工作不规范

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两方面:一方面我国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着设备落后、思想陈旧、管理体系不完善的状况。另一方面,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处于被动的状态。第一,没有确保常规管理规范有序,第二,没有充分发挥教学管理的监控职能,第三,没有建立规范化的操作程序和运作机制,第四,没有建立常规管理工作流程等等。

四、在新形势下,优化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

要大力推进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实现学生选课、成绩管理与查询、教学任务安排、教学计划、学生评教、实验实践等方面管理的现代化、网络化 ,是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要大力开发计算机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依托校园网优势,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在排课、选课管理、成绩、学籍管理、师资管理、教材管理以及考试编排管理和学生信息查询等形成教学管理网络,不断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建立和完善计算机教学管理系统 ,可以提高管理的正确性、及时性、可靠性 ,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使广大教学管理者从繁重的手工劳动和杂乱事务中解放出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最大程度地实现数据共享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二)加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必须构建以人为本管理模式

以人为本是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是教学管理的核心思想,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首先,要实现教学队伍建设的人性化,可建立规范的教学管理人员聘任制度。公开向社会招聘有意愿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或是在校内进行公开的岗位竞聘,让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高素质人才自行加入到教学管理队伍中来,从而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其次,要实现课程设置的人性化。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过于形式化、单一化、大众化,缺乏自身的特色,更是与社会需求脱节,这使得培养的学生都是千篇一律,缺乏市场竞争力。在这点上,美国的教学管理值得我们借鉴。同是高等学府的商学院,但因培养人才的方向不同,课程设置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哈佛商学院堪称“商界领袖的摇篮”,致力于培养“西装革履式”的大企业管理人才,因此他的课程设置主要偏向于案例教学。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着重培养经济学者,所以他的教学偏向于理论研究。前者培养了许多了许多大企业的领导者,后者则走出了多位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

(三)充分利用制度建设为核心,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第一,构建教学管理激励制度。高校要建立优奖劣汰机制,对于业务精、管理上出类拔萃的人员要给予必要的奖励;对于工作松懈,业务上不求上进的要提出警告或调离岗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制度约束人、激励人、塑造人,推动教学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第二,提高地位与待遇。教学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也十分繁重,工作压力大,这决定了管理岗位必须由正式人员担任,地位、待遇与责任相匹配。学校必须有相应的激励措施,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待遇。如进行新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试行职员制、提倡职员待遇与服务年限挂钩,以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稳定性。第三,学校管理层应积极主动地关心他们,从职称评定、业务进修、个人待遇等多方面,为其排忧解难,从而使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四)要建立一支讲政治、懂业务、善管理、能创新的教学管理队伍

要解决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不仅要从思想和观念上提高认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方法和手段的变革。我校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学管理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攻读硕士以上学位或进修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其次,制度上和经费上支持教学管理干部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定期组织学习各种教学管理文件和教学管理论文,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第三,加强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以及相关业务知识培训,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第四,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定期集中开办短期培训班,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学习教育管理学理论,学习网络知识等现代化教学技术,改进自身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状态,进一步提高其自身创新意识。

总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创新思路,坚持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开创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才能进一步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1]王春先.高校现代教务管理探析[J].2009,(30):36~37.

[2]王舒.高校教学秘书岗位职责及其积极性发挥[J].丽水学院学报,2008,(6).

[3]李勇.做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要素浅析[J].中国建设教育,2007,4(4).

[4]方和平,胡雪红.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学管理的方法与途径[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4):77~79.

[5]张君维,周振军.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5,(3).

[6]张雪妮.论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2):8 ~10.

G64

A

1006-5342(2011)10-0198-02

2011-08-14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管理工作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