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县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情况及建议
2011-08-15徐海玲赵彩霞河南省濮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徐海玲 □赵彩霞(河南省濮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一、自然地理状况
范县地处河南省东北部,隶属濮阳市,是黄河中下游冲击平原组成部分;东毗台前,西接濮阳县,南临黄河与山东鄄城,郓城相望,北依金堤河与山东莘县交界;总面积560km2,全县辖12个乡镇,584个行政村;总人口48.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万人,总耕地面积3.44万hm2。
全县南北长约20km,东西宽42km,黄河自南辛庄乡彭楼进境,流经6个乡至高码头乡冠庄出境,境内河段42.5km,为范县与山东鄄城、郓城两县的自然分界线。黄河北岸大堤横贯全境,金堤由西向东从本境北部穿过,两堤将范县全境分割为3大块。临黄堤以南为黄河滩区,占总面积的16.1%;临黄堤以北至金堤,为滞洪区,占总面积的83.4%,老县城在金堤以北,占总面积的2.5%。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现状
据有关技术部门统计,范县饮水不安全人口涉及12个乡镇、181个行政村、14.9万人。自“十一五”规划以来,共解决8万人饮水问题,其中高氟水3.7299万人,苦咸水4.1251万人,缺水0.145万人。建设供水站26处,打深井33眼,安装压力罐等设备23台,潜水泵机组33台,铺设输水管线117.6万m,现在饮水工程虽然解决了37个行政村农村饮水问题,但远远不能满足全县农村饮水安全需要。
三、现在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范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尤其是近年来农药和化肥的广泛使用,通过降雨、灌溉使一部分有毒物质渗入地下水中造成地下水污染并有扩大趋势。
(二)范县濮城、王楼、辛庄3个乡镇处于中原油田腹地,有大量的中小化工厂,排污严重、河道干枯、部分河道成为平时城市污染排放的通道,因水量小而不被稀释臭气冲天,有大量的细菌和有害物质渗入浅层地下水中形成污染。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均超过标准的10倍,饮用后发生腹泻、易患慢性病,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三)范县部分村庄位于黄河古河道上,河水侧渗影响严重,大量的河水渗入地下造成临黄堤北部分村庄成为苦咸水区。
(四)历史上黄河在境内多次决口,沙层、淤土层交替重叠,形成一部分类似于盘状或长条壮的封闭区,在这个封闭区内部水层不能与外面水层相互交换和补给,它有可能把一部分水渗透出去,但速度缓慢,容易积蓄一部分矿化物质,随着时间的日积月累、甜水蒸发、矿化物质浓度越来越大,因而形成苦氟水区。
(五)受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项目区农村饮水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有自然、技术、建设管理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原因是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及气候干旱造成的。
(六)不安全饮水地区地下水埋深一般是在13~60m,浅层的薄层淡水20世纪70年代已枯竭,中深层以内苦水人畜难以饮用。根据物探资料和现有地下水资料在300~500m以内有两个淡水层,累计淡水含水层厚度15~30m之内,矿化度在1g/l左右,储量18000万m3,人均373m3且分布不均,不能满足用水需求,如果想充分利用当地地下水资源仍需另辟饮水源。
四、政策的落实与执行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和地区经济的长足发展,为了加强对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领导和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范县成立了以副县长为组长,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工程建设、审定规划、筹措资金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项目实施中的组织领导工作,并组织协调和监督建后工程的运行管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虽无明显的经济效益,但通过解决农村饮水,改善了当地农民饮水水质,降低了地方病的发病率,减少了农民医药费支出,结束了吃水困难地区车拉肩挑、水贵如油的历史,解放和节省了劳动力,使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可更多地从事工农业生产,同时由于水源问题的解决发展了庭院经济、乡村企业、手工业、渔牧业等。
五、解决农村饮水水源问题
(一)黄河水的利用
范县属黄河背河洼地浸润和金堤河低洼易涝平原区,有3个引黄口设计总引水能力为75m3/s,其中彭楼引黄闸设计引水流量为50m3/s,邢庙引黄闸设计引水流量为15m3/s,于庄引黄闸设计引水流量为10m3/s。黄河过境水量335.09亿m3,其中彭楼灌区为8300万m3,邢庙灌区为5000万m3,于庄灌区为1600万m3。水质良好适宜灌溉小麦、水稻等农作物。
(二)地下水的利用
本地区地下水埋深较浅一般2~4m,年内水位变幅在1.1m左右,地下水含水层多为细砂和粉细砂,局部有少量中砂,在地表以下50m内地层中含水层厚度约12~18m,单井出水量在降深3~4m时为50~70m3/h,地下水资源量参照1997年12月河南省地矿厅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提交的《河南省濮阳市市区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中的数据;地下水资源量为16463万m3,中深层300~500m有2个淡水层,15~60m之间矿化度在1g/l左右,储量18000万m3,人均373m3,水质良好分布较为均匀,基本没有开采,利用程度较低,前景比较可观。
六、工程管理及水源保护
(一)工程管理
范县饮水工程管理采用村承包责任制,供水工程建成验收合格后,交由当地村委自行管理,管理主体为村委会。村委会派1~2名管理能力强的技术人员专门管理供水站,根据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对各村供水站的管理人员实行承包责任制,通过制度建设明确各个管理人职责,从而保障工程的正常运行。
范县部分已建农村饮水工程实行按量计征水费制度,建立“以水养水、自我维护、自我发展的机制”。提高科学技术含量,促进工程良性循环,不断扩大供水工程自我发展的能力。在测算水价时,充分考虑管理人员的管理费、工程的维护费、电费、管理人员培训费,水费按测算出来的水价按量征收。
(二)水源地保护
为保证水源水量充足和水质不受污染,设立了必要的卫生防治措施。一般情况下,单井的保护半径应≮50~100m,不许开凿其他生产用水井,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和施用持久性或剧毒的农药,不得修建渗水厕所,污废水渗坑,不得堆入垃圾、粪便、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不得破坏深层土层的活动,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并充分绿化。注意水源水动态变化资料的收集,确保供水质量定期对水源,出站水及管网水进行了部分水质指标抽验。
(三)水质检测情况
为了使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及卫生标准》(GB5749—85)的安全要求,按照《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立了完善的水质检测体系。水质监测是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最重要的工作基础和技术支撑,水质监督树立了监督管理服务的宗旨,逐步建立“常规监测与自支监测相结合,定点监测与机动巡测相结合,定时监测与实际监测相结合,加强团结,完善监督性监测”水质监测新模式,为监督管理提供及时、准确、动态的水质信息服务,不但使供水水质有了保障,而且还强化了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使项目区群众都能喝上放心水。
七、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措施及建议
(一)各级领导落实责任制是关键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各级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亲自抓、亲自部署、强化责任意识、层层落实,建立管理机制和配备专管,对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
(二)尽快实现规模化供水是农村饮水工作健康发展的保障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差距正逐步缩小,范县成立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站实行财政全额预算管理,对乡镇供水厂实施行业指导提供技术服务。供水厂按照城市自来水公司管理模式,积极引进市场化运行机制,广泛吸纳各种社会资金,科学使用政府资金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是现实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村饮用水工作的发展方向,逐步实行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以经营确保运营,逐步实现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
(三)做好水源可持续性和加强水质监测
目前针对全球的环境问题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实际开采状况,就范县饮用水实际情况,为保证水源的可持续性,首先是水源布局一定要合理,既要考虑当前,又要立足长远;既要考虑水量,又要考虑水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高标准水源工程,以保证在特大干旱年份有水吃,更要节约地下水资源,在开采深层地下水时,一定要做到采补平衡,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为确保饮用水水质,应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
(四)因地制宜、防治结合、统筹兼顾
本次通过对范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调查,深切感受到饮水安全工程给群众带来的便利与实惠。水是生命之本,万物之源,为此解决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仍是一项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群众的生活问题解决不了,更谈不上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针对范县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结合以往工作的实践经验,建议在苦、氟水区以小型工程为主,因地制宜,分类进行,以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定以打中深井封闭苦、氟水层,抽取深层淡水为饮用水,对范县新区、城关镇及濮城镇等人口集中工贸发达地区实行集中供水,建设大型水厂,对污染水环境进行大规模治理以解决范县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是行之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