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德育
——高校德育的诉求

2011-08-15吴丽娜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现实生活道德教育

吴丽娜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生活德育
——高校德育的诉求

吴丽娜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反思我国目前高校道德教育的现状,发现它在一定意义上已远离现实生活,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丰富的现实生活世界才是建构德育大厦的基石。道德教育只有与生活完全融为一体,才具有无限生命力。因此,德育只有回归现实生活世界才能切实地提高实效性。

高校德育;生活德育;德育改革

一、我国目前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生活德育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道德的生活而进行的德育。生活是道德的沃土,没有生活,也就无所谓道德。然而,我国目前的高校德育却在一定意义上脱离了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出现了德育教育对象的反人格化、德育教育内容的反生活化、德育方法的反生理化等现象。

(一)德育教育对象的反人格化

在现代社会,道德教育是人格化的教育。德育的对象是人,德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使人过有意义的生活。然而,我国传统的德育在培养人才的目标上总是存在着认识上的缺陷,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较为严重的就是德育对象的物化问题。其主要表现是:

1.道德教育忽视了人的个体生命体验与内在需要

反思高校德育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由于不关注学生的个体生命体验与内在的需要,把道德教育完全外在于人,脱离现实世界,成了与人的需要、情感、享受与幸福毫不相干的规范戒律。受教育者无法从这种空壳化的规范中领悟到道德的根本,也诱发不出对于人的理解、关怀等基本的道德意识。道德对象的反人格化使具有生命活力的道德活动蜕变为盲目的对规范与守则遵从与机械呆板的行为操练。学生中出现的道德人格的双重性与大量道德行为上两面性与此有很大的关联。

2.德育教育变成了工具理性操作下的功利主义教育

就学校的外部影响来看,在社会中流行的物质主义与工具至上的思想影响下,有用性成为第一原理,也成为评价生活是否有价值的惟一尺度。学习科学系统知识几乎成为学生生活的一切,学校道德教育也逐步演化为对道德“知识”的教学和灌输,学生成为接受道德规范与教条的容器,成为一个“美德袋”。在许多学生中表现为对道德种种困惑以及非道德的行为,实际上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离的“非人性化”的教育有关。因为个人生命中人文价值的追求的理想性因素遭受冷落,代之而起的是“物欲” 的世界。

(二)德育教育内容的反生活化

1.德育内容过于“理想性”、“政治化”

首先,以理想代替德育。德育工作的核心是价值观教育,它既包含理想教育,又包含生活教育。但在实际的德育教育中常常将“德育”等于“理想教育”,过分地强调最高层次的道德,诸如“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人民服务”等高尚的道德,这种道德本身没有任何错误,但是由于道德境界高,过于理想化,其结果便是对生活教育的忽视,使大学生缺乏面向社会的能力,给大学生走向社会带来困惑和心理失衡。

其次,“政治化”气氛太浓。毫无疑问,政治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将政治教育泛化的结果,必然导致德育的严重畸偏。一方面,必然挤占其他德育内容的时间,影响了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的开展。另一方面,使德育工作未能切中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未能使大学生对德育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更为严重的是,德育教育的泛政治化使大学生对“政治教育”产生“饱食必厌”的反应,使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教育”未能进入大学生关注的视野。

2.高校目前德育教育内容过于保守、抽象、缺乏生活和时代气息

当前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正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大学生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道德水平也走向多层次化。传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价值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开始逐渐上升。而教科书上长期以来都是空洞无趣,无外乎谈理想、祖国、纪律、人生意义等,没有号召力,没有亲和力,导致学生不喜欢甚至排斥。

(三)道德教育方法的反生理化

1.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模式以硬性灌输为主,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教导训诫的客体地位,忽视学生的主动性

以硬性灌输为主的教育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僵化的、强制的、封闭的教育方法,通常诉诸于直接的问答式的教学、规劝、说服、纪律、强迫、训诫、奖惩以及榜样等。一方面无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无法引起学生的内心共鸣;另一方面与现实生活相脱离,使得原本应当提升人的精神和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道德教育越来越远离了马克思所强调的“人的世界”和“现实的人”。

2.学校德育与生活的剥离,致使道德认知、情感、行为的脱节

现在的学校道德教育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教育过程也是以认知为主导,在一定程度上是用虚构的、抽象的、哲学的道德材料作为道德教育的依据,来培养抽象的、没有具体内容的、因而也是不真实的道德思维能力。在强制和灌输中,学生没有道德情感的体验和道德意志的锻炼,更谈不上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能力的培养,对规则、条理的遵守,不是出于道德需要,而是迫于外界的压力,因此也就缺乏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导致知行脱节。

二、高校德育改革应回归“生活世界”

真正的教育都是来自现实生活的教育。“道德教育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1],其确切含义是要将道德教育建立在完整的现实的生活世界之中。我国学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趋向应为生活化,即让学生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的说教王国走出来,使道德回归生活、关怀生活、指导生活,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

(一)在德育理念上:以人为本,以生活为基础,关注现实需要

1.树立以生活为基础的德育理念

德育在本质上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它必须与生活交织、渗透在一起。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的品德,改善提升社会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来进行。脱离生活的道德必将导致道德的抽象化、客观化;脱离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形式。

2.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德育工作是一种精神性、影响人的心灵的活动,是一种以德性人格影响人格形成的交互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在道德教育工作中要以人为本,把人、人的道德生活、人的道德发展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自觉反对科学主义思潮、功利化追求在道德教育中的泛滥。生活道德教育应真正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切实确立起“人”在当代中国道德教育中的中心地位[2]。这样受教育者才能真正领略到道德的内涵、生活的本质、做人的根本以及他人关心爱护的重要性。

3.关注学生现实需要

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不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已有的道德发展水平,把道德教育理想化、圣人化,追求一种完美,而忽视学生的当下需要。当代的青少年是务实的一代,他们捍卫自己的利益,追求自己的幸福,这不是道德水平下降了,而是因为我们以前设定的道德教育目标太高了,不符合实际。所以,使道德走向大众、贴近平民,更多地着力于推进“生活道德”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更普遍地提高个人和社会的道德水平。道德教育关注受教育者个体的当下需要,但不排斥理想的教育,“远大的理想,应该化作一段段可以接近的目标,直面生活,把人引向人的生活世界,培养生活中的道德主体”[3]。

(二)在德育内容上: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现时代要求

1.德育内容要突出“生活性”

真正的富有成效的道德教育必须有它的现实生活根基,必须从培养“圣人”走向培养现实人,重视基础德行的形成和发展。这就要使过去“高、大、空”的抽象的道德教育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变“高、大、空”为“近、小、实”。注重引导学会做人,学会关爱,关注生活,珍爱生命,懂得礼貌,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基础德行的形成。德育内容突出“生活性”,就是要关注、指导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具体表现在:第一,关注受教育者心理健康,引进心理教育内容;第二,关注并指导受教育者的学习生活;第三,关注并指导受教育者的交往生活;第四,关注并指导受教育者的应社会发展与时代的要求,不断的更新、充实

首先,要改变原有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某些落后的价值观,例如平均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效益、竞争、个人实现的价值观;但是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这些资产阶级腐朽落后的价值观我们必须有明确的是非标准。

其次,高校德育在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击面前,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识,通过“两课”这一主渠道,由单向灌输向开放式、双向交流型转变,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同时,通过隐性课程和其他相应的教育活动,进行德育渗透,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德育方法:适应学生特点,重视知情意行的相结合

1.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首先,必须建立新型的平等、尊重、对话的师生关系。德育不应以束缚人、约束人为目的,教育者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不是道德的规训者,而是道德生活的参与者,通过参与学生的道德生活来提升和重建学生的道德生活。在交往中,教师不是道德完善的代表,而学生也不是一无所知、接受教化的客体,他们都是带着自己的道德经验进入教育领域的有待成长的道德主体。

其次,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把学校德育引入学生生活,注重在课堂上呈现相关的生活事实,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动实践和亲身体验,使学生在自身的实际体验中感受到道德对人的劝善抑恶作用,从而使高校的道德教育收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2.重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培养的相结合

生活德育强调以感受体验为基础,道德教育体验就是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体验,通过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在开放、互动的具体生活情境中,精神和灵魂在体验涌流中不断得到陶冶、净化和升华。道德教育主体必须在道德的生活过程中,认识社会与道德,体验道德生活,发展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悟能力,进而将自己的认识、体验、感悟化在生活之中。

教育历史的发展实践一再证明,完满的教育在于是否与完满的世界、完满的生活与人生相统一。现实生活世界才是学校道德教育的立根之本:生活生成道德,道德为了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学校道德生活的不断建构。高校道德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5]。

[1] 李文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哲学视野的根本置换[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4] 宋艳.生活德育模式之构建[J].探索,2005,2.

[3] 龚鹰.对主体性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5.

[5] (英)约翰•怀特.李永宏等译. 再论教育目的[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Life Moral Education—Universities Moral Education Demand

WU Li-na

Meditating the existing situ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we will find that it is far from real life in a sense, and it can not suit the need of soci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individual development. It is the colorful realistic life that lays found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Only when moral education merges into life completely, it possesses the infinite vitality. Therefore, the efficiency of moral education can be enhanced by returning to the real life.

Universities moral education;life moral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 reform

G41

A

1008-7427(2011)03-0048-02

2011-01-14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第五,引导受教育者关注并参与社会生活[4]。

2.疏解德育政治化

这不是要反对一切政治教育,而是强调政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吸收并及时反映当代中外社会政治文明成果,并注意处理政治教育与德育课程系统中的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力求分层递进,和谐发展。

3.道德教育的内容要植根于当下的现实生活,必须适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现实生活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假期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