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联合收获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1-08-15王玉庆

河北农机 2011年5期
关键词:机手收获机果穗

王玉庆

辽宁省朝阳县七道岭乡人民政府 122603

玉米联合收获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王玉庆

辽宁省朝阳县七道岭乡人民政府 122603

通过几年来在保护性耕作和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实践中的体会,玉米收获仍然是玉米机械化生产的薄弱环节,其中影响因素很多,而玉米收获机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分析了玉米联合收获机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的措施,以利玉米机械收获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与推广。

玉米收获机;问题;对策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机械性能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籽粒破碎率高和果穗损失率高两方面。一是摘穗器的问题。在实际使用中,主要的是调节摘穗辊间隙以适应于攫取各种不同直径的作物茎秆。另外采用有槽纹和凸肋的外表面以提高摘穗的有效程度。我国地域辽阔,各种玉米品种不一,果穗和玉米株高及直径差别较大,摘穗器设计时所取的参数或制造质量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是造成籽粒破损率和果穗损失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收获时作物喂入量有问题。摘穗辊直径和转速一定作物喂入量与收获机行进速度、单根茎秆的平均质量成正比,与行中作物株距成反比。一般收获机出厂设计时对作物喂入量有一个确定范围,但在实际作业过程中,由于驾驶员操作水平所限,在收获作业时不能随着地形、玉米品种和株距变化等而改变行进速度,改变作物喂入量,致使喂入量忽大忽小而是造成籽粒破损率和果穗损失率居高不下。三是果穗升运机构问题。由于设计的输送带速度一定,因此作业时不能随着喂入量的变化而变化造成掉果穗现象发生。四是收获晚期玉米损失大。晚期玉米由于秸秆含水率较低,秸秆和包皮柔韧性大,果穗大部分已下垂,很容易造成果穗与摘穗辊长时间接触,挤压和冲击的时间延长,果穗包叶常常被撕下,出现损伤玉米果穗的现象,还容易造成果穗丢失严重。

1.2 适应性差的问题

一是对玉米多种种植方式适应性差。现在各地玉米种植规格多样,行距大小不等,因此收获机很难一一适应。二是收获机和玉米播种机不能接垄。采用3行播种机播种的地块,用3行收获机收获能适应,但用4行收获机收获时,其中接垄的一行因为驾驶员的操作水平的差异,致使玉米接垄行行距难以保持一致,不是太宽就是太窄,造成扶禾器的前锥部导板会将偏离割道的玉米强制引导至一个割道内,玉米植株偏离割道距离过大秸秆会被扶禾器折断而堵塞摘穗辊。

1.3 作业效率低的问题

背负式玉米收获机每天收获1.3hm2~2hm2,自走式收获机每天收获2hm2~3hm2,生产效率普遍偏低。原因:一是在作业过程中,蚊虫、尘土和玉米叶子、花粉末等容易将主机水箱堵塞,造成主机水箱散热不好而“开锅”。二是收获机果穗箱位置和高度不适应。玉米收获机果穗箱高度大多按小四轮拖拉机拖车高度设计,如果使用三轮农用车运果穗时,因为车厢高,造成卸果穗困难。三是由于种植习惯不同,各地玉米植株行距不同而影响了作业效率。虽然目前市场上的收获机大多数号称不对行收获,但实际上还是改变不了对行作业。这样就降低了行走速度、增加机手的劳动强度。四是参加作业的机手未参加技术培训就上机作业,操作不熟练,也影响了作业速度。

1.4 机具零件的质量问题

主要表现为:易损件寿命短;个别零部件不牢固易脱落;机架和割台强度不够容易变形,在运输或作业中还经常出现机架变形、焊缝开裂;传动轴、销和联轴器等断裂的情况。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科研攻关,优化技术设计

优化摘穗器设计参数、研究摘穗辊槽纹、凸肋外表面形状和增大摘穗辊间隙调节范围。使摘穗器能适应于攫取各种不同直径的茎秆并提高摘穗辊的有效程度;喂入量适应范围要大;果穗升运机构的输送能力要大于最大喂入量;提高机架和割台强度,加大传动轴和联轴器的安全系数等。

2.2 提高机具适应性

行距适应性问题是收获机设计的一大难题,要彻底解决行距适应性问题。一是农机农艺互动。有针对性地开发、推广适合不同区域需要的机具,逐步推动玉米种植标准化,在一个相对大的区域内,提高种植行距的一致性,适应农机化生产。二是企业可改进扶禾器前锥部导板位置和喂入装置前伸量,真正做到不对行收获。

2.3 改进冷却系统,果穗箱位置和高度

在拖拉机冷却系统增加副水箱,增加散热面积,解决发动机冷却问题;改进果穗箱的卸果穗的位置或加高果穗箱,以适应不同运输车辆的要求,提高卸果穗速度。

2.4 严把机具零件质量关

一是加强质量管理,严把产品质量检验和整机出厂关;二是提高机架和割台焊接质量;三是提高零件加工和整机装配质量。

2.5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三包”服务质量

玉米收获技术是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薄弱环节,起步较晚。近几年在国家农机直补政策的拉动下,才出现收获机热销现象。但是企业因为追求利润重视生产,忽略了“三包”服务人员和机手的技术培训。销售点“三包”服务人员多为临时雇佣工人,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对机具只知道安装,但并不真正了解其构造和工作原理,维修技术也不熟,针对个别问题很难“对症下药”。作业机手也未经过正式培训,不懂收获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凭着驾驶拖拉机配套其它机具作业的经验,摸索着驾驶收获机收获玉米。因此,收获机出现故障或因驾驶技术问题损坏零部件的现象就会经常出现。二是“三包”服务网络不健全,售后服务不尽人意。主要表现为:市场零配件的供应不及时,“三包”服务技术人员少。机具一旦出现问题,维修人员不能及时到位,有时配件还需从公司调拨,延误了宝贵的作业时间,致使机手的收入受到损失。所以,加强技术培训和提高“三包”服务质量是推广玉米收获机的当务之急。

[1]邵连珠,玉米联合收获机使用情况调查[J],农机科技推广,2007年03期

[2]高太宁,山西省在用玉米收获机质量分析[J],当代农机,2010年01期

王玉庆,男,1970年8月生,现在辽宁省朝阳县七道岭乡政府工作,农机站长、工程师。)

猜你喜欢

机手收获机果穗
约翰迪尔地头智能管理系统(ATTA)上线
甘蔗收获机提升机构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设施番茄果穗弯折影响因素的研究
日光温室春番茄果穗弯折现象调查与分析
邵东县多措并举开展农机互助保险工作
果穗挂钩在番茄生产中的应用技术
拖拉机与玉米收获机的保养与维修
整秆式甘蔗收获机断尾机构虚拟试验研究
果穗拉长保果剂在夏黑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谷王联合收获机结构特点及操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