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的楚文化传播

2011-08-15漪,刘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楚文化信息文化

汤 漪,刘 磊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网络环境下的楚文化传播

汤 漪,刘 磊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楚文化是在楚地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遗存,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何利用网络媒介广泛有效地传播楚文化,是摆在网络媒介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据此提出了一些建议:整合媒介资源,提高楚文化传播质量;建立网络基地,开展楚文化学术交流;增强传播意识,生产楚文化传播精品。

网络;楚文化;传播

一、楚文化的内涵

楚文化是在我国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两大文化系统的交流融合、相互影响的基础上铸造出来的一支地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前11世纪,夏商时期,楚人先祖季连部落在夏商王朝的威逼下,被迫南徙,并于商周之际,在丹阳建立了部落国家,这个部落国家的名字就叫“楚”、“荆”或“荆楚”。楚国初建,位卑而领地小,为中原诸侯国蔑视,皆称其为“蛮夷”。经过一代代楚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用“筚路蓝缕,以处草莽”的自强进取精神创造了“江汉民间和”的良好环境,使其领地发展至“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粟支十年”,足以威震各中原诸侯国。从此,一个以江汉地区为中心,由楚人创造发展的南国文化即楚文化开始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它辉煌灿烂、意义深远、影响至今。著名楚学家张正明把楚文化的主要成就概括为六大方面:冶金、织锦、髹漆、老庄哲学、屈骚文学及楚艺术(涵盖楚音乐和楚美术),这六大成就也是楚文化的六大支柱。楚文化这座美轮美奂的高堂邃宇就是由这六大成就、六大支柱构成。

二、楚文化传播的意义

1.党中央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把建设和谐文化作为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任务,并深刻指明了建设和谐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2011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第十篇《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明确指出“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及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三点要求。可见党中央高度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高点,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党中央高度关注文化建设,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一个个具体形态的文化建设,楚文化就是其中之一。楚文化由夏商时期的楚人创造,在中国的荆楚大地上诞生、发展和辉煌,它属于楚人,更属于中国人,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现如今,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当今各国的主要竞争模式,而在竞争中,文化的作用不容忽视。文化建设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政治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楚文化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能够大力推动国家的文化建设,加快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

2.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助推剂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支,楚文化以其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举世瞩目、独步海外。它是由楚人所创造的一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遗存,如果从楚人正式建国到楚被秦所灭,总共只有八百多年历史,但它影响了汉代及其后二三千年的中国历史。楚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虽然它的主要分布地区在长江中下游及其周边地区,但其影响力差不多波及大半个中国。

文化的发展规律表明,越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就越是有生命力的文化,越能在全局竞争中赢得主动。现如今,传统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的结合,特别是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成为地区经济发展、政治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楚文化既是地区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在网络环境下,利用网络优势大力传播楚文化,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力继承与弘扬。

3.湖北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湖北是古代楚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楚文化就是以湖北地方特色文化为依托而形成的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2004年5月4日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委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4—2010)》的通知就深刻指出“光辉灿烂的楚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要充分发掘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一个特色文化中心区域和各具特色的若干文化带。即形成以武汉城市圈为中心的浓缩了楚文化精华的江汉风情文化区域,形成以清江巴土民族民俗文化带、武当神农两山文化带、鄂东红色文化带等为代表的文化特色带”。2011年《湖北省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确立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大力集成和发扬湖北省优秀的地域文化,充分发挥其在和谐湖北建设中的强大精神支撑作用。

十七大之后,湖北湖南被确立为两型社会优先试点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具体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要求发挥楚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追新逐奇、锐意进取、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目前湖北的发展正面临着重大的战略机遇,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总体格局中,湖北力争走在前列,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要想实现中部崛起,必然要依靠湖北的现代建设与发展。然而湖北的现代建设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效兼容与发展。

三、网络在楚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1.拓展了楚文化的传播渠道

网络一经诞生,立即以速度快、容量大、范围广、可检索、可复制、多媒体、超文本、导航型、丰富性等十大特性牢牢占据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我们接收信息的方式。文化因为传播而具有生命力,楚文化也是如此。过去我们通过传统媒体接收楚文化信息,例如查阅有关楚国遗迹的资料、观看讲述楚国历史的电影,收听广播中的楚音乐等等。现如今,网络为楚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空间,网络吸收了其他媒介的优势,扩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使受众接收与传递信息不再满足于传统媒体,而是充分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传播活动。网络因其传播信息的跨越时空超量综合特征以及双向互动的功能,给信息的传播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化,它在整合传统媒介资源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景观,已然成为优势最为明显的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媒介。

2.改变了楚文化的传播环境

互联网上无国界,网络传播系统是一个高开放性、全球化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楚文化的传播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因为传播渠道的有限,人类交往的空间非常狭小,传播活动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信息环境和客观环境基本处于重合状态,人们感受信息环境,也就是在感受客观环境本身。现在,随着人们交往的无限扩大,传播媒介也较为发达,媒介环境与信息环境发生了分离。尤其在网络普及的大背景下,楚文化置身于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媒介环境里。网络作为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世界各地的使用者自由交流、交换信息、从事网上活动。全球化与开放性是网络传播系统的基本特征,也是网络作为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主要要素。网络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每个人即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人们对信息传播的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网络的出现,为楚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如何更有效地传播楚文化,建立一系列合理、通畅的传播渠道尤为重要。

3.扩大了楚文化的受众范围

过去由于接收信息渠道有限,楚文化传播的受众范围局限于湖北地区。如今,身处信息大爆炸时代,每一个人既是传者也是受者,传播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网络为楚文化的传播创造了一条充满机会的康庄大道。根据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网络的普及为楚文化的传播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为人类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展现了无限广阔的前景,也为楚文化传播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契机和空间。互联网具有及时性、互动性、信息整合等诸多特征使楚文化的传播突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跨区域,甚至跨国度的传播与交流,从而使楚文化的受众范围不断扩大。借助于网络传播的优势,楚文化的传播效果将会愈发显著。

4.促进了楚文化的交流互动

网络传播与传统的印刷传播、电讯传播的最大不同在于互动性,有人甚至因此把这个新的传播纪元称为互动传播纪元。交互性,是指网络中的信息交流方式表现为实时交互操作的方式。网络传播的这个特性,促使受众与媒介之间、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互动得到极大提升,传播的信息和渠道也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人们对信息的大量需求和对信息传播效果的掌握也越来越明显。受众不再仅仅是网络信息资源的消费者,同时也是网络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者,他们通过网络媒体纷纷参与到传播过程中来,并且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传播活动。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当代传播形式发生了变革,大众传播形式经由网络传播,其性质由点对面的传播变成点对点的传播而呈现出人际传播的倾向。网络媒体的优势大大提高了社会交往的水平,为受众构建了公共话语空间,为楚文化的传播搭建了广阔的平台,这极大地提高了受众的参与热情,对楚文化的深入交流、广泛互动提供了保证。

四、网络媒介在楚文化传播中的策略

1.整合媒介资源,提高楚文化的传播质量

互联网作为媒介的出现,并不是一种内容上的革命,而是一个形态性、易用性、交互性、日常性的革命,包括电子邮件、网络新闻组、万维网浏览、网络论坛、网络聊天、博客在内的大众化传媒技术革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传播样貌和互动景观。基于此,网络媒介使楚文化的信息传播容量变得巨大,使楚文化的传播渠道变得丰富,使楚文化的传播与反馈变得互动。网络媒介不仅极大地影响到传播的效果与传播的范围,还影响到文化产品接受者的心理结构和思想导向,甚至由此可以引发起一次文化革命。在网络环境下,我们一方面要发挥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传统媒体的优势,充分体现其权威性、公正性、导向性,同时又要善于利用网络媒体快捷性、多媒体、互动性等特点,做好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在文化产业中的支撑作用,加快网络媒介的建设与研发,最大限度地促进传播创新,实现楚文化的立体传播,提高楚文化传播的质量。

2.建立网络基地,开展楚文化学术交流

网络作为成为楚文化传播的新媒体,建立类型多样的楚文化网站已成为当务之急,搜索当前网络,传播楚文化、促进楚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专题网站有两个,一个是由新华网湖北频道主办的政府网站——楚文化(http://www.hb.xinhuanet. com/cwh/home.htm);第二个是由北京旭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办的私人网站——楚文化(http://www.chuwenhua.org/)。两者都是集搜集、加工、处理于一体传播各种类型的楚文化信息资源,并创立了多个有关楚文化的栏目,如“楚诗词赋”、“荆楚风俗”、“艺术精品”、“楚文化沙龙”等等。力求把楚文化的信息全面生动的展现在公众面前。楚文化的学术交流促进了楚文化研究水平的提高。一批致力于楚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可以在网上发布楚文化学术文章,开设网上论坛,扩大了楚文化的宣传范围,增加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对楚文化的认识和交流,为普及楚文化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提供平台。

3.增强传播意识,生产楚文化的传播精品

增强传播意识,要求网络媒体有准确的定位,网络媒体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的需要来定位,并不断地发展变化,以保证自己的产品最大限度地被受众所接受。增强传播意识,还要注重网络媒体的价值取向,首先要营造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以充分体现其协调社会、传承文化的功能;其次媒体的价值取向要有时代精神,和谐精神是当今的时代精神,这与楚文化中所包含的文化精神是一致的。在弘扬楚文化的今天,时代需要网络媒体加强楚文化传播意识,媒体应在定位准确和价值取向的指引下,充分发挥自己优势,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做出贡献。为此,媒体在楚文化传播上做到一是保证楚文化的传播时间与空间,如楚文化网上论坛等;二是媒体应制作出大量的、品位高雅的以楚文化为内涵的作品,给人以文化的滋养、理论的灌输、情操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如“楚文化”网络专题片、“楚文化”网络名家讲坛等。总之,网络传播对于楚文化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我们应该抓住网络时代带来的契机,做好楚文化的传播工作。

[1] 马世之. 中原楚文化研究[M].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2] 汪平. 荆楚文化的特点与构建和谐社会[J].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09,4.

[3] 杜俊飞. 网络传播概论[M].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4] 庄晓东. 传播与文化概论[M]. 人民出版社,2008.

G20

A

1008-7427(2011)09-0068-02

2011-05-09

猜你喜欢

楚文化信息文化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荆楚文化 漆器之美——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学习
秦楚文化交融的结晶:商洛花鼓
谁远谁近?
第二届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点摘编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