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通用教材建设的“本质观”研究
2011-08-15秦勇
秦 勇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089)
《文学理论》通用教材建设的“本质观”研究
秦 勇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089)
受西方反本质主义文化思潮影响,当下《文学理论》通用教材建设呈现出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两种倾向。反本质主义固然有一定反独断的学术意义,但作为有重要意识形态引导意义的通用教材建设,马克思主义科学本质的思考方式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主流学术价值。系统本质观是一种能够协调反本质主义合理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本质观,对《文学理论》通用教材建设有重要启发意义。
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系统;文学理论
反本质主义思潮从现代主义哲学家叔本华、尼采就初露端倪,到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德里达、罗蒂等蔚为大观。如果说叔本华、尼采还仅是以虚无主义哲学观怀疑一切真理,德里达则试图解构西方哲学的逻各斯主义传统,罗蒂更是终生努力用分析哲学与实用主义哲学去否定认识真理的可能,他们某种程度上确实触动了传统哲学的真理基础,引发人们对本体论哲学重新进行思索。这一反本质主义思潮虽然影响巨大,但即使在西方也并没有获得学界的一致认同,也很难说就是西方哲学的主流。
源于西方哲学的反本质主义思潮,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发生一定的嬗变,或者说适应了中国化的某种需要,因而在中国文化语境下,以反本质主义精神主导的文学理论建设也发生着耐人寻味的变化。有学者把中西传统文化都归为本质主义,而把反本质主义从海德格尔、萨特、尼采追到马克思,认为本质主义就是对固定不变的真理的追寻,早该被摒弃,而反本质主义主张的没有什么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是建构的结果才是正确的,不该问真理是什么,只能问真理话语怎么产生的,就今天的文艺理论建设而言,只能用反本质主义观点来描述,而不能用本质主义理论得出什么结论。
本质主义不仅涉及到形而上学问题,更涉及到权威化、主流化、中心化问题,反本质主义则孕育着新的权威、主流、中心的确立。在文学理论通用教材建设上,用何种观点与方法为主导,关系到文学理论学术权威化与主流意识形态布局问题,同时,如何对待反本质主义也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在文学理论教材编写过程中,在对待反本质主义态度上,有三种趋势:其一,坚持反本质主义立场,以《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大出版社)代表;其二,把本质主义观点归属为反本质主义范围,以《文学理论教程》(高教出版社)为代表;其三,标示马克思主义本质观的立场,以最近出版的《文学理论》(高教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为代表。
第一种趋势的产生,与近年来文化研究、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密切相关 美国学者乔纳森·卡勒以解构主义立场编写的《文学理论》教材无疑起到了示范作用。包括《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大出版社)、《文学理论(新读本)》(浙江文艺出版社)等一批反本质主义的文学理论教材的出版,给文学理论建设带来了新的思路、新的观点,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例如,“从编写意向上看,《文学理论基本问题》是明确反本质,但从全书的基本预设、内容选择以及某些具体论说上看,它又有本质主义的倾向”①余虹:《文学理论的生死性》[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银川),2005年1期83页。。这也正如前文所述,反本质主义的基本思考方法也大都是本质主义的,无法根本摆脱这一矛盾。另外,反本质主义的解构性特点决定了其并不适合文学理论初学者。对还没有本质主义观念的初学者来说,根本无法进行反本质主义的理论思考。
第二种趋势的产生,则与反本质主义理论盛行相关 一方面,国内传统的权威性文学理论观点的狭隘性促生了部分学者“反本质”“反权威”的心态,另一方面,反本质主义理论的前沿性,引发了国内文学理论模仿与创新的激情。由于对反本质主义理论的理解不同,有学者认为反本质主义是反对一切体系化的、传统的文学理论,而有学者则从历史的特定时期局限性出发,认为只要有“反”传统的特点的文学理论都可归为反本质主义。例如,有学者就认为:“现在文论接发表的一些文章中,或多或少都谈的我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或多或少地认为它‘有本质主义的痕迹’。这是我所不能同意的。……全书不给文学下定义,我们只是指出文学大概在审美、语言、文化之间,教师、学生据此可以有自己的不同的建构和理解。我们的教材才真正是反本质主义的,开放的,建构的。但我们从不这样标榜自己。”②童庆炳:《反本质主义与当代文学理论建设》[J],《文艺争鸣》(长春),2009年7期,9-10页。。这里可以看出,不同学者对反本质主义适用的宽严程度理解不同。
第三种趋势的产生,与意识形态的发展相关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9年9月出版。作为有主流意识形态需求的文学理论教材,其贯穿始终的思路自然不能是反本质主义的。该教材扩充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发展脉络的介绍,但其主要内容仍然是20世纪80年以来的本质论、创作论、接受论、发生发展论等内容,该书最为核心的本质主义观点,由最初的“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转换为“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文学是审美的,文学是语言艺术”——这一转变,并非是向反本质主义靠近,更多的像是话语权力平衡的一个结果。就该教材而言,马克思主义科学本质观并没有完全融合进当代对文学理论的阐释之中,马克思主义科学本质观的开放性特点,不同于反本质主义的特性也并没有表现出来。这也注定,这本教材仍然会纠缠在反本质主义理论的“围剿”之中。
某种意义上,本文认为在《文学理论》通用教材建设问题上的反本质主义者,也是在僵化地看待问题,只要提到本质就要反对,而没有看到反本质主义本身并没有独立的存在价值,反本质主义依存于对本质主义的认定,如果本质主义被“反”掉了,反本质主义也就不再存在了。在中国语境下,还有一个难以处理的问题,就是如何面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流本质主义倾向问题。坚持反本质主义立场的学者,往往一厢情愿地把马克思归入反本质主义者,
事实上,西方反本主义者并不认可。例如海德格尔就认为马克思是形而上学本质主义者,形而上学在马克思那里达到了最极端的可能③参见[德]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M],陈小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第70页。。当然,我们并不认同这种判断。但从这一点也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即西方盛行反本质主义并不能说中国就要“跟风”反本质主义,面对新形势,要坚持自己的学术立场,独立思考,辩证地看问题。马克思(包括恩格斯)“不只是反本质主义者,他们首先或同时是科学的本质主义者”④陆贵山:《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1页。,“他们既是旧的本质理论和思想体系的解构主义者,又是新的本质理论和思想体系的建构主义者”⑤陆贵山:《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1页。。在反形而上学意义上,反对僵化本质观的意义上,奉行唯物辩证思想的马克思无疑是反本质主义的,但是,马克思反对的是形而上学的僵化本质,承认的是寓于现象中的,表现为规律性的辩证本质。本质、规律是在一定条件下的本质、规律,并不是永恒固定不变的,以此就否定本质中稳定的内在联系,本质也就丧失了其成为科学基础的科学性。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正是基于其对历史发展中的本质规律的稳定内在联系的发现。因此,不同于一些反本质主义者提出来的本质是人为建构的说法,本文认同“本质首先是发现的”①陆贵山:《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4页。,只有在这一唯物主义的坚实基础之上,才有可能通过对话去人为建构,达成主客观的统一。
由此,我们可以说,反本质主义仅仅是一种策略方法,是推动本质主义发展的辩证部分,有助于本质主义由形而上学本质观发展到开放的科学本质观。马克思主义本质观是一种开放的科学的本质观,其本身开放的性质,能够吸收容纳传统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合理成分,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统摄下,形成复合的开放性本质系统。本文认为《文学理论》通用教材建设应该强调的不是仅仅否定一种片面的方法,更主要是要坚持一种科学的本质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开放本质观。文艺理论建设需要用马克思主义开放本质观来主导。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体系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这源于其本质观的开放性特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概括的科学本质观,不同于教条主义者所理解的狭隘、单一的本质观,是多维度和多向度的本质观。这种本质观是全方位开放的,向纵深方向分为多层次,构成一个复合的本质系统。以这一复合的本质系统为基础,依据具体的现实情况,可以吸收各种新的理论成果,构建复合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体系。陆贵山教授早在2005年第5期《文学评论》上就发表了《试论文学的系统本质》一文。
该文认为“反本质主义”根本反对的是单一本质,而文学本质不是单一本质观,是协调反本质论合理取向的系统本质,具体地讲,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开放性中才能把握文学的系统本质。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中,历史、审美与人是文艺体系的三大主线,三大主线作为三大母题,在其内部、外部又构建出各自的子题系统,这种复杂的构建关系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网络系统。这三大母题系统——历史、审美与人,构成了文学本质问题的诠释始基;当下的文学实践的丰富与发展,把相关文学本质的生态问题、文本问题、文化问题——这三个原本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中处于子题位置的元素凸现出来,转化为围绕文学本质问题的亚母题。由此,陆贵山教授认为,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中,在文学本质问题的四个向度(广度、深度、矢度的圆度)上,出现了六大学理系统。这四个向度,即是从文学的横向上,开拓文学本质的广度,展现文学的“本质面”;从文学的纵向上,开掘文学本质的深度,展现文学的“本质层”;从文学的流向上,驾驭文学本质的矢度,追寻体现文学发展趋势的“本质踪”;从文学的环向上,拓展文学的内在和周边关系,从而把握文学的“本质链”。这六大学理系统即是历史主义的文论学理系统、审美主义的文论学理系统、人本主义的文论学理系统、自然主义的文论学理系统、文化主义的文论学理系统和文本主义的文论学理系统。
自然主义的文论学理系统核心问题是生态美学问题,是表现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表现作为社会历史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人的社会历史关系和对自然的改造过程。自然的发展变化,必然会折射出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文化主义的文论学理系统和文本主义的文论学理系统,都是从历史主义的文论学理系统、人本主义的文论学理系统和审美主义的文论学理系统延展和派生出来的新的母题系统。文本是审美的具体化、细致化,文本承载着具体的审美内涵。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泛化的文本,指向审美外部,形成对原审美文本的超越。人本主义的文论学理系统核心问题是人,人自身的深入挖掘与人的诸种关系的拓展性探讨同样重要。人的关系、历史的关系、审美的关系,是基本关系,而自然的关系、文本的关系、文化的关系者都是人的问题发展到一定时期凸现出来的重要关系。自然的关系、历史的关系、人的关系、审美的关系、文本的关系、文化的关系都是特定时期和境况下表现出来的关涉界定文学本质的系统关系。
这六大文论学理系统体现出文学本质系统的历史性、人性和美学性①参见陆贵山:《试论文学的系统本质》[J],《文学评论》(京),2005年5期,第5-13页。。这样,文学理论的系统就有可能在系统本质的基础上建构出来。陆贵山教授提出的这种系统本质观,正是一种建基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上的开放本质理论,为当下中国《文学理论》通用教材建设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思路。
后现代主义否认本质的存在,解释学、现象学把人为的解释与愿望作为本质,实用主义把主体需要作为科学的基础,多元主义淡化居于主元的本质,等等,无不违背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观。以这些反本质主义为基础的文学理论既不能替代,也不能真正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文学理论》通用教材建设事关全局,需要兼收并蓄各种有益的理论与观点,作为一种通识教育,要为初入门径的大学生打下一个坚实的理论框架。反本质主义理论固然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此种观点编写的著作更适于作为一种个体专著,用于有一定理论基础的研究生教学之中。中国当下《文学理论》通用教材建设需要开放的马克思主义本质观作统摄,而不能用反本质主义观去驾驭。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本质观,才能使文学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只有科学本质观才是构成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才是文学理论研究的真正生长点。
[1]陆贵山.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陆贵山.试论文学的系统本质[J].文学评论,2005(5).
[3](德)海德格尔,陈小文、孙周兴译.面向思的事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Discussion of the Literary Theory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of Common“Essence”
QIN Yong
(Literature Faculty,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89,Chin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anti-essentialist cultural trends,the common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theory has presented the two trends of essentialism and anti-essentialism.Antiessentialism is of a certain academic significance against arbitrary,which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ideology.As a general textbook,however,essence of Marxist scientific mainstream academic thinking still has an irreplaceable value.Essence of the system is a reasonable content to coordinate anti-essentialism of Marxist Outlook on nature,and the common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theory has inspired eve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Essentialist;Anti-essentialist;System;Literature and art
G 623
A
1009-9743(2011)03-0099-04
2011-07-22
秦勇(1974-),男,汉族,辽宁营口人。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文艺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文艺理论。
中央财经大学2010年度教改项目“教育部统一《文学理论》教材使用后的课程建设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张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