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地方历史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2011-08-15董继兵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8期
关键词:鄂南咸宁人文

董继兵

(咸宁学院 鄂南文化研究中心,湖北 咸宁 437100)

浅谈地方历史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董继兵

(咸宁学院 鄂南文化研究中心,湖北 咸宁 437100)

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有了很大的扩展,地方历史文化又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高校可充分利用地方历史文化的丰富资源,并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更好地推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形成其优势和特色。

地方历史文化;大学生;人文素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正是实现这个战略主题的重要一环。由于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的语言和生活习俗差异较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区域文化。大学里的校园文化虽有其相对独立性,但长期都处于某种特殊的地方文化氛围中,自然会带有所在区域文化的种种特性。这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地方历史文化理应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素材和切入点,如果能充分利用和发挥地方历史文化所具有的典型性、直接性、生动性等优势,相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将大大增强。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需求。高等教育必须致力于提高国民素质,现在各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我们国家和社会的走向。目前全国高校都在采取各种办法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特别是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正是这一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强烈呼唤。

其次,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是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的桥梁。”[1](P61)近百年来,伴随着全球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快速进程,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在普遍重视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同时,部分削弱了人文素质教育,从而忽视了对受教育者理想、道德、情操的培育和陶冶。当今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越来越依赖科学技术的提高,而科技的提高又紧密依靠教育的发展和人才质量的提高。相比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人文素质是一种更基本、更应受到重视的教育,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也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家、科学家所关注。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人们也越来越强调人文精神、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关注经济发展与人的伦理精神相协调也自然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特别我国现在已成为世界上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规模最大的国家,更应着力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再次,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切实需要。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跨世纪高层次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更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素质教育的着眼点与着力点都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即承认教育对象的全员性,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1](P179)同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需要从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文化进步的高度,把知识的传授与文化传统知识的熏陶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自我完善,全面发展”[2],有利于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升华自己的人格,提高精神境界,振奋人文精神,激发出更多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大学生进一步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为学好专业以及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也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各种有用人才。

二、鄂南历史文化的人文素质教育价值

鄂南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富,主要包括鄂南人民英勇抗战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与遗迹,众多的历史名人与文化名人等。咸宁学院应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从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接受文化熏陶等方面来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从而形成其特色和优势。

第一,鄂南人民英勇抗战的历史文化资源,最典型地体现了广大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是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北伐战争时期,在咸宁境内的汀泗桥、贺胜桥,北伐名将叶挺领导的、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组成的第四军独立团,经过浴血奋战,击溃军阀吴佩孚主力。在战斗中,叶挺独立团战功卓著,所在第四军被誉为“铁军”,一批革命战士壮烈牺牲。后修建的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纪念馆成为湖北省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战争时期,咸宁籍革命烈士何功伟因叛徒出卖而不幸被捕,但他在狱中,始终坚信党的事业,严守党的秘密,同敌人进行了坚决斗争,既经受了严刑拷打的考验,又挫败了敌人的劝降阴谋,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为理想、为党的事业献身的浩然正气。后在咸宁柏墩修建的“何功伟烈士纪念园”成为了当地人民缅怀和纪念先烈的常去处所。还有在咸宁温泉肖桥村修建的以纪念革命前辈钱亦石、钱瑛、钱远镜等杰出代表的钱氏英烈纪念馆,成为咸宁又一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第二,鄂南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与遗迹,最真实地记录了困难时期人们的奋斗与艰辛,是对大学生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基地。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在咸宁市赤壁一带,孙刘联军在此大败曹操军队,史称“赤壁之战”,此战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一千多年来,赤壁古战场成为了无数后人遥想三国历史、感慨战争谋略的最佳地点。还有位于咸宁通山县九宫山下牛迹岭的李自成之墓,据说当年李自成遭清军袭击,逃难于此,却被当地乡勇头目程九伯杀害,遂葬于此。李自成作为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杰出的军事家,勇猛有识略,亲手建立大顺政权,一举推翻明王朝,却被暂时的成功冲晕头脑,骄傲自满,随后在吴三桂和满清军队的夹击下一败涂地,终至亡命于九宫山。面对李自成墓等遗迹,让人既佩服闯王大半生的抗战精神和英勇壮举,又让人惋息其功亏一溃的未竟事业。还有位于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农场的“五七”干校旧址,这个地方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既是对文化名人的纪念,又可对文革历史进行反思。

第三,鄂南众多的历史名人与文化名人,最集中地展示了鄂南历史上涌现出的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文人、学者、专家的风采,是感受文化品味、接受文化熏陶的重要场所。如唐代著名书法家、北海太守李邕,被众多学者考证为咸宁咸安区大幕乡人,这里既是李邕的出生地,也是其早年苦心读书的地方。还有北宋副宰相冯京早年好学上进,后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中解元、会元、状元。时任朝廷宰相见冯京才华横溢,先后将两位千金嫁给他为妻,留下了“两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元”的千古佳话。著名的政治家还有宋代户部尚书方琳,著有《盐政志》的明代礼部侍郎朱廷立;清朝光禄轻刑部右侍郎、头品顶戴、厘金制度创始人雷以诚。著名的军事将领有靖康之难中死节的兵部尚书、镇夷将军方琼;嘉靖时御倭有功的浙江布政右政舒大猷;镇守台湾的振威将军李胜才,抗俄将领范德元,道光时拒英兵船有功的浙江道台涂文均和农民起义领袖钟人杰。还有一些历史名人,如元代名医吴昌祚、明嘉靖“后五子”之一的魏裳、清嘉庆京剧创始人之一的米应生、汉剧泰斗余洪元。近现代史上出现的被称为“湖北三杰”的国民党元老石瑛;曾任武汉大学第一任校长、南京政府教育部长的王世杰等。纵观鄂南历史,拥有如此多的历史名人与文化名人,汇成了鄂南历史文化中灿烂夺目的魅力风景。

三、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地方历史文化的学习与开发,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历史与文化知识的学习,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是地方历史文化所应承担的重要功能之一。同时,挖掘高校周边地区的人文历史资源,弘扬地方文化和地域精神,也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途径。

一是开设鄂南历史文化相关课程。课堂教学是实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来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相关课程的开设。在发掘和利用鄂南历史文化资源来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陆续开设一些文化素质教育的选修、必修课程,可以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是举办鄂南地方历史文化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等。讲座、学术报告可以弥补现代大学建制下分科教育的不足,人文素质教育讲座也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丰富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学校可以每年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作讲座、学术报告,报告的内容可以涵盖地方文化、历史名人、文化现象、地方艺术等诸多门类,从而使学生对地方历史文化有更多了解,强化他们热爱乡土的感情,并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也起到积极作用。

三是组织学生参观考察,撰写考察报告。通过参观、访问和考察抗战遗址、纪念馆和一些历史遗迹,可以让大学生们较直接、系统地了解历史上地方战争的真实状况,中华民族悲壮而辉煌的历史进程,革命前辈救亡图存的民族精神,一大批文化、科技工作者的艰辛探索和一个地方城市的现代化历程等。

四是开展各种相关主题活动。如利用清明、国庆等节假日开展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扫墓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利用历史名人和文化名人的诞辰、逝世等周年纪念活动,认识和了解他们的理想与追求;通过大量的文化、科技名人的主题活动来认识和了解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事业追求。此外,还有开办电视栏目、专题展览、建设专题网站等。

地方历史文化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3]。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具有重要价值。

[1]杨新起.新世纪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章启辉,刘平.发掘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资源服务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大学教育科学,2004,(4).

[3]田明.试论高校教学中地方史教育的重要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3).

G42

A

1006-5342(2011)08-0145-02

2011-05-19

猜你喜欢

鄂南咸宁人文
大踏步前进!华扬2021年销售增长50%,单品增长超100%,咸宁新产业园即将投产
涌泉相报!湖北咸宁驰援河北
鄂南青年融媒体研究中心简介
鄂南三叠系延长组自生成岩矿物成因及期次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叶挺独立团奇袭汀泗桥占领咸宁城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鄂南油田裂缝监测技术评价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