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苔丝与尤三姐的悲剧命运

2011-08-15

关键词:三姐克莱尔苔丝

冯 涛

(湖南科技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湖南永州425100)

比较苔丝与尤三姐的悲剧命运

冯 涛

(湖南科技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湖南永州425100)

苔丝;尤三姐;悲剧命运;对比分析

在中外文学史上,苔丝和尤三姐是两个非常鲜活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结局都很悲惨,家庭环境,男权社会以及她们自身的性格特征都是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主要因素。然而,造成她们两人悲剧的成因和她们个人对待悲剧的态度是迥然不同的。从这点出发,对苔丝与尤三姐的悲剧命运进行了对比分析。

尤三姐是中国清代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苔丝是19世纪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小说《苔丝》中的女主人公。尤三姐生活的时代是整个红楼命运走向衰败的时期,而苔丝生活在19世纪末的维多利亚时代,这是一个资本和物欲都达到高度发达的时代。两位女性生活的地域不同,但命运何其相似。苔丝和尤三姐的悲剧都是从丧失经济独立性的那一刻开始的,她们都竭尽全力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却都以失败告终,最终也逃脱不了无语话凄凉的悲惨命运。

一 家庭环境—金钱的欲望将她们送入豪门

生活中的的每个人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欲望,欲望本身没有错,但是如果欲望的主体为了满足自我而采取一些非常手段的话,欲望的主体就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尤三姐和苔丝来到亲戚家的理由基本是由于对钱财的欲望驱使的。要了解尤三姐,先看尤老娘。尤老娘是一个不遵从妇德的女人,她没有像《红楼梦》中的李纨那样,一女不嫁二夫,完全遵守三从四德。尤老娘已经嫁人了,而且有了两个女儿,这样一个女人不能忍受孤独的寡妇生活,更加不能过贫苦的日子,所以她带着两个女儿再嫁,也叫拖油瓶。尤三姐的姐姐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她已经完全被母亲的思想左右。书中交代,她与贾珍贾蓉早有苟且之事,所以在他们家遇到困难的时候,最早帮助母亲渡过难关的肯定是年龄稍大的尤二姐。如今三姐也长大了,她就是从这样的家庭背景中走出来的,我们可以想象,她每天受到的教育无非是母亲宣扬的拜金主义,还有姐姐的现身说法。尤三姐不姓尤,甚至三姐这个名字也不属于她。贾珍的父亲去世,家中无人照看。尤氏才将娘家的两个异母异父的妹妹接来家中帮忙料理。三姐就这样进了宁府。从别人的口中得知宁府比荣府更加肮脏,但是这里奢华的物质享受和贾珍等好色之徒无疑使尤老娘羡慕不已,除了在这里帮助尤氏料理家务,她对自己女儿的终身大事也有了酝酿已久的计划。而苔丝在小说中出现时,她的家庭已经到了经济最紧张的时刻。拮据的经济状况和不负责任的父母导致了她的悲惨遭遇。家庭的重负和苔丝自身的的使命感一开始就给她的命运笼罩了一层阴霾。故事从她的善良的天性开始,父亲酗酒,酩酊大醉地睡在家里,只有她赶车去送蜂窝煤。谁知祸从天降,苔丝在困乏中与一辆邮车相撞,把家中唯一的一匹马撞死了,这让她蒙上了一种负疚感。而在此之前,他的父亲回家的路上获知了他家原是名门望族德伯氏的后裔。于是虚荣的德伯执意要女儿去亚雷家认亲,从此攀上一门好亲戚,全家人也跟着享福。就好像《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家道衰败,亲自到贾府打抽丰,不但得到了二十两银子,还攀上了一门富亲戚。真是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一切都是家庭环境和人本身的欲望造成的。

由此可知,尤老娘对贾府的花天酒地的生活痴迷已久,这次踏入贾府简直是天赐良缘。所以,尤老娘来到贾府明着是帮助尤氏料理家务,暗里却是想完成二姐、三姐的婚事,让自己的亲生女儿与贾府结缘,从此老来有靠。尤氏母女来到贾府并不是生活所迫,衣食无依,而

是对豪门富户的羡慕倾倒,对封建大家族的顶礼膜拜,对金钱地位的非凡向往。而苔丝去德伯家完全是因为家中一贫如洗。她的家庭正处于19世纪末,属于岌岌可危的阶层。[1]再加上马的事故,如果再不考虑经济来源,苔丝一家就要面临家破人亡的命运。纯洁的苔丝根本不愿意去认亲,可是父亲酗酒,母亲无能,一大家子要靠苔丝一人养活。最后,苔丝只好硬着头皮去了。尤氏母女对贾府心驰神往;而苔丝对亲戚心存愧疚。两者都是求人,可形容状态各异。

二 男权社会—丢失贞操让她们的生活不再灿烂

尤三姐一开始就知道贾珍贾琏是将她们姐妹当可以一时享乐的“粉头”。贾琏出于子嗣原因,才将二姐娶进,但是又不敢声张,只在花枝巷买了一庄院子,偷偷摸摸的拜了天地。因此,贾琏决不是可以托付终身之人。尤三姐认为贾琏不过是在玩弄二姐,他背后更是心狠手辣的王熙凤。为了姐姐,尤三姐甚至有意要与王熙凤一决雌雄。她可不是柔弱女子,贾珍处心积虑地调戏尤三姐,二姐、贾琏、尤氏母女都内心明白。贾琏打断贾珍与尤三姐调情戏耍,想将三姐说给贾珍作姨太太,可是却被三姐撵了出去。这是三姐到了贾府之后的经历,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三姐的性格,也可以看出三姐与自己母亲的区别,她没有像母亲一样贪图享乐,而是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出淤泥而不染。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苔丝的故事,苔丝为了帮助家庭摆脱困境,她听从了母亲的安排,去纯瑞脊一个有钱的老太太那里认亲。德伯太太是个性格怪僻的老太婆。她的儿子亚雷有二十多岁,典型的纨绔子弟,一见美丽的苔丝,便有非分之想。一个星期六的晚上,苔丝被骗到一片树林围场,树林里昏暗多雾,根本辨不清方向和道路……。[2]亚雷强奸了苔丝。苔丝对亚雷极其鄙视和厌恶,她带着灵魂与肉体的创伤回到父母身边,发现自己怀有身孕了。她的屈辱没有得到同情,反而受到耻笑和指责。很快村里传开了有关苔丝的谣言,并遭到了村里人的讥笑和讽刺。更糟的是,一个小生命来到了她的身边,没过多久,孩子也死了。现在,她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前面是一条漫长而坎坷的道路,得自己一个人在泥泞中跋涉。

由此可见,尤三姐和苔丝在对好色者态度上也是完全不同的。尤三姐和贾珍的关系,不是弱女与强权的关系。贾珍对三姐早已垂涎三尺,可三姐要是不愿意,贾珍也无计可施。而苔丝完全演绎了一出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复活》里的马丝诺娃和涅赫留多夫的故事。亚雷对苔丝不能说完全没有感情,但是性爱的成分远远大于爱情,否则,不会任凭苔丝离去而无动于衷。其实,三姐只是受到了贾珍父子的诱惑和母亲灌输的思想,少不更事,加上一点好奇心以及贪玩的天性,使她上了他们的贼船,待她逐渐长大,发现被迫忏悔的只有她自己。但是这次再回贾府,与贾珍的关系也是三姐预料到的,她觊觎贾府的门第和财势,为了奢侈的生活甘愿出卖自己的肉体与灵魂,但是她又于心不甘,不想自己花为肠肚,雪为肌肤的美女,白白地被人糟蹋。所以,她怀揣着一种仇恨,她恨那些侮辱她的人。当贾琏和贾珍试图调戏三姐时,她索性将一切挑破。可以想象,那两个自称绅士的男人窘迫不堪,本以为猎艳圣手,却被搞得狼狈不堪。而苔丝本想凭借自己的劳动来养家户口,可也难逃厄运,大少爷风流成性,始乱终弃;苔丝厄运当头,痛不欲生。她不再是贞洁处女了。这是她心灵上不可愈合的伤口,也是她思想上的一个沉重包袱,社会对她充满歧视,对她以后人生有根本的影响。亚雷,把苔丝推上了悲剧的悬崖。她没有力量来抵抗亚雷的侮辱,更没有力量为自己讨回公道,也不可能像尤三姐一样大闹泄愤,唯一的选择就是默默离开。这是弱势群体对封建强权无奈的退让,也是旧社会众多贫穷女子的必然归宿。结果呢,亚雷依然我行我素,说不定又在打下一个女佣的主意。三姐和苔丝遭遇了相同的命运,但是她们一个是心甘情愿,不进贾府誓不罢休;一个是被逼无奈,为救家人反遭侮辱。但是她们的悲剧命运不会改变,她们的悲剧根源不仅仅在所谓客观必然性,还有更多悲剧的主观必然性。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可以看看,苔丝的母亲与三姐的母亲异常相似,她们都是迫切地希望女儿嫁入豪门。

三 性格差异—心仪的男子把她们推入深渊

三姐喜欢柳湘莲,柳湘莲是一个眠花卧柳,吹笛弹筝,无所不为的人。柳湘莲也是一个不受封建礼教约束的人物,别人都觉得他与尤三姐绝配。而湘莲却狐性多疑,认为这事断乎做不得了。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在封建社会士大夫眼里,三姐是个“不干净”的女人。虽然柳湘莲自己也是赌博吃酒,眠花卧柳,自己也早就不是处男了,而且还牵扯到优伶娈童的事故中,但是他对妻子的要求还是遵循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而在三姐的生命中,最幸福的莫过于等候柳湘莲归来的日子。可是当三姐听到柳湘莲要退婚时,知道他必然嫌自己淫奔无耻,这说明淫荡二字已经作为深深地印在尤三姐自己身上,她此前一度的痴心等待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她这样一个刚烈之人,却要承受这样一种道德沦丧。所以,当柳湘莲要回鸳鸯剑时,她便“左手将剑并鞘送与湘莲,右手回肘只往项上一横。顿时,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2]死亡是生命中的头等大事,她却想也不想,那自然是她潜意识里早存了这样的念头。爱情对于她,已经不是一份单纯的感情,而是一份信念和依托。一旦失重,她便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其实,三姐的做法也欠妥,托人做媒,何必找一个好色之徒的贾琏。这好比叫猫送鱼,哪有猫不吃腥的,谁相信她?可见三姐性格中不只刚烈,还有一丝粗枝大叶,性格的双重性将她彻底摧毁。

可是苔丝被动的接受爱情。她的追求者是安玑·克莱尔,他是当时社会中理想化的人物。他能克服中产阶级身份的优越感,和奶场的人融洽相处,他对苔丝的爱具有初恋的纯洁、炽热与真诚,深深地为苔丝的天真、纯朴所倾倒。在他眼里,苔丝达到了物质美和精神美的极致。可是苔丝的思想十分矛盾,她既爱慕克莱尔正直的为人,又自叹曾深陷泥淖,不配做他的妻子。但强烈的爱终于战胜了对往事的恨,她和克莱尔结了婚。可是失身的耻辱使她倍受煎熬。新婚之夜,苔丝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罪过”原原本本地告诉克莱尔。但一当她讲完自己的往事之后,貌似开通的克莱尔不仅没有原谅她,反而到巴西去了,尽管他自己也曾和一个不相识的女人放荡地生活过。苔丝的悲剧起初来自她的无知,她还不懂保护自己,所以会被诱奸。失身以后,社会所有的贞操观念步步深刻影响着她的生活,最终成为她悲剧的思想根源。她自己怀着一种犯罪感与自卑感,深爱着她的克莱尔也不能接受这一现实,而选择了离开,最终使她在失望中委身于亚雷,从而失去了与悔悟后的克莱尔重聚的机会,在自己绝望的情况下,她把一切罪恶归于亚雷,最终她举起餐刀,杀死亚雷。尤三姐和苔丝的可贵之处都在于想从良的迫切愿望与对爱情的美好追求,可是对于所爱之人对自己贞操的质疑,尤三姐以死明志,以死了却绝望与羞辱,而苔丝对亚雷这个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分外眼红,欲杀之而后快。她们都是同一类人,一位自杀,一位杀人。柳湘莲眠花卧柳,克莱尔生活放荡,这两个人在对待妻子的态度上却惊人的一致,虽然横跨两个国度。三姐惨死,湘莲才泣道:“我并不只是这等刚烈贤妻,可敬可敬。”[3]克莱尔生活极度悲惨,之后才想到苔丝,至少她的灵魂是纯洁的。为什么这两个男子直到最后关头才想到真正爱他们的女人,悔之晚矣。

不管是在英国,还是在中国,男女在婚姻上的地位是永远无法平等的。苔丝和三姐正是这种不公平的牺牲品。哈代和曹雪芹都试图使男女主人公平等:他们同样在青年时代做错了事。但是,到了关键时刻,柳湘莲和克莱尔却也暴露人性的弱点。男人干了这种事天经地义,而女人却是罪不可赦。

四总结

哈代为我们展示了一位维多利亚时期少女的多舛命运,而曹雪芹向我们演绎了一个封建社会时期女性的情感悲歌。她们是在同命运、环境、社会的斗争中失败后倒下来的,她们都集美貌善良、聪慧坚贞于一身。哈代和曹雪芹都是怀着这样的激烈的感情来描绘她们的。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美好的东西被强行撕裂的凄美。

[1] 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2]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长沙:岳麓出版社,1996.

[3]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长沙:岳麓出版社,1996.

[4] Kozantzaki,Helene."Preface".Freedom or Death[M].Beijing:Foreign Literature Press.Aug.1982.

[5] Wu Weiren.History and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Dec.1988.

[6] 周汝昌.红楼夺目红[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

The Comparison About Tess andThird Sister You’s Tragic Destiny

FENG Ta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Dept.,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Yongzhou Hunan 425100,China)

Tess;Third Sister You;tragic destiny;comparison

Tess and Third Sister You are regarded to be the two fairly lifelike female characters in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 history;and their endings are terribly tragic.The family environment,the society of male rights and their own personalities constitute the primary elements of Tess and Third Sister You’s tragic destiny.However,the reasons of their tragic destiny are different thoroughly,so are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tragedy.From the viewpoint,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comparison about Tess and Third Sister You ’s Tragic Destiny.

I106.4

A

1673-2804(2011)06-0203-03

2011-03-30

院级科研课题,湘科院院字号09XKYTC060

猜你喜欢

三姐克莱尔苔丝
退赛的克莱尔
树洞里的皇冠
蜂鸟——致苔丝
闭上眼睛
闭上眼睛
三姐的歌万人和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三姐,是你触动了我的心灵
小熊过河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