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联合大学大学英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

2011-11-01李莉姚珊

关键词:跨文化试卷交际

李莉,姚珊

(河北联合大学外语学院,河北唐山063000)

河北联合大学大学英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

李莉,姚珊

(河北联合大学外语学院,河北唐山063000)

大学英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的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将会成为今后我们英语教学的中心,因此对河北联合大学大学英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进行了个案研究,结果显示大学英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令人担忧。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从要求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英语的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将会成为我们今后英语教学的中心(齐红等,2006)。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讨论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的英文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交际。“交际能力”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well Hymes提出的。他认为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某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包括对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对谁恰当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因此交际能力主要指的是达意(赵娜,刘洋,2008),而文化基础则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基石。因此一个学校如果想开设跨文化交际的课程或者考查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水平,检验学生的文化基础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预测指标。根据目前已做的调查显示,我国大学英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容乐观。高永晨(2006)对苏州大学2003级“更高要求”的6个班级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掌握相关跨文化交际知识方面,有过半数人(60%)“没有读过相关书籍,不太了解”;在对西方交际习俗的了解上,有近一半被调查者(48.9%)表示“不了解”;在非语言知识方面“知识很少”(55.1%);在初次接到外国人的电话时,有以上(37.5%)的被试者“心理压力很大,怕无法沟通”,而对于影响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积极主动交往的因素,有四成的被调查者(42%)选择的恰恰就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

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和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国外语界对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跨文化交际理论,教学和能力的研究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国内发表的主要著作有《外语教学与文化》(胡文仲,高一虹1997),《以跨文化交往为目的的外语教学》(王振亚,2005),《跨文化外语教学》(张红玲,2007)等。但与著作相比,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实证研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邬姝丽,周英莉,2010)。首先现今国内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语专业学生(胡文仲,1999;胡超,2005),大学英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很少涉及,就算涉及到大学英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的研究,大多也是倾向于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高永晨,2006),缺乏普遍意义上的研究和探索。普通大学英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以及如何提高他们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还很少涉及到。其次,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方面的实证性研究很少,仅占论文总量的0.56%(胡文仲,2005)。彭世勇(2005b)也指出从1994年1月到2003年12月10年间有关跨文化研究的论文中科学研究在英语教学研究中所占比例仅为1.11%。而国际上跨文化交际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实证性文章占总数的72.85%。因此深入研究大学英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对于提高我国大学英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一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因为文化基础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基石,本次为了了解河北联合大学大学英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选取王振亚《社会文化测试分析》(胡文仲,1994)的关于英美社会文化测试问卷来考查大学英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通过测试本文拟从三个方面了解大学英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

1)大学英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如何?

2)大学英语学生对于英美社会文化的了解在那方面比较欠缺?

3)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与他们的英语成绩是否相关?

(二)研究对象及工具

河北联合大学的大学英语学生按英语成绩可以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本科学生,英语成绩相对较好,另一个则是独立学院的学生,英语成绩相对较差。因此本研究也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开始于2010年3月从独立学院2008级大二的大学英语学生中抽取了来自土木,信息,程管和水利四个专业的138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抽取大二学生是因为在我国跨文化交际课程无论是选修还是必修都是在学生二年级之后才开设的一门课程。而选择土木,信息,程管和水利四个专业的学生则是因为这四个专业的学生英语成绩在全校居于中等水平,比较能够代表整个独立学院2008级大二大学英语学生的平均水平。测试卷发放是由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任课教师在学期开始的第一堂课给出学生20分钟让学生回答测试卷,试卷采取不记名的方式回收。此次回收试卷共138份,其中132份有效,6份无效(4份试卷题目和试卷答案的数目不匹配,2份诗卷没有答完),有效试卷率为96%。

第二阶段开始于2011年3月从河北联合大学2010级大一的大学英语学生中抽取了来自化工,材料,两个专业的112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一次测试调查。选择化工和材料两个专业的学生也是因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英语成绩在全校居于中等水平,比较能够代表整个学校10级大学英语学生的平均水平。测试卷均采用与第一阶段的同样方式发放和回收。此次回收试卷共112份,其中108份有效,4份无效(3份试卷题目和试卷答案的数目不匹配,1份诗卷没有答完),有效试卷率为96.4%。

二 数据分析与结论

(一)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次调查情况总体上很不理想,大学英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令人担忧。参加王振亚《社会文化测试分析》测试的132名独立学院08级大二大学生的平均成绩为31.71分(见表1),由此可以推测出在置信度为95%的区间内,全体学生的平均成绩为29.88≤u≤33.59。112名河北联合大学10级大学英语学生的平均成绩为33.04,由此可以推测出在置信度为95%的区间内,全体学生的平均成绩为31.06≤u≤35.02。(见表 2)

表1 08级大二学生平均成绩

表2 全本大学英语学生平均成绩

(二)学生对英美社会文化的了解情况

从学生测试卷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独立学院学生和联合大学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些共性。首先,试卷中正确率不足20%的题,独立学院学生有四道分别是:第十题7人(5%),第三题14人(11%),第十七题18人(14%),第六题21人(16%)。而联合大学学生试卷中正确率不足20%的题有六道分别是:第四题12人(11.1%),第七题20人(18.5%),第十题11 人(10.2%),第十五题21 人(19.4%),第十七题7人(6.5%),第十九题13人(12%)。而这些题中,第三题和第十题是关于美国文学的,而第十七题则是关于英国文学的,从此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英美文学的了解和知识极其贫乏;其次独立学院试卷中有三道题的正确率超过了50%:第二题68人(51%),第十六题86人(65%),第一题88人(67%)。联合大学有四道题的正确率超过了60%:第一题81人(75%),第二题 71人(65.8%),第十二题 74人(68.5%),第十四题67人(62%)。而这些题中,第二题和第一题都是关于美国概况的问题,第十六题则是关于英国文化的。从此也可以得知学生对于两个国家的基本概况有所了解;最后试卷二十道题中,前十二道题是关于美国社会文化的,而后八道题则是关于英国社会文化的,两部分答题正确率的平均值分别为34%,33.9%和29%,27.9%,由此可知学生对于美国社会文化的了解要稍高于对英国社会和文化的了解。这主要是由于学生所接触的电影,杂志大部分都在谈论美国,学生接触其他英语国家文化的机会相对比较少。

(三)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英语成绩的相关性

独立学院学生入学的英语成绩普遍低于联合大学学生的成绩。本次研究中,独立学院学生的平均成绩为31.71分,联合大学学生的平均成绩为33.04。通过Z值检验,当a=0.01 时,临界值 Z(0.01/2)=2.58.Z=0.096 < 2.58,因此认为独立学院学生和联合大学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没有显著的差异。从此也可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英语成绩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四)原因分析

本次研究的结果并不理想应该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学生自身的原因,1)大学英语的学生大多数自身英语的基础比较薄弱,知识面比较窄;2)作为非英语专业学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关于英美文学和文化方面的知识;3)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过度重视考试而忽略了对于文化的学习和领悟;4)学生对于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了解甚少,大部分学生从来没有听说过相关的知识。其次是本次研究自身所带有的局限性。1)王振亚的《社会文化测试分析》主要是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因此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难度相对较大;2)测试中只有二十道选择题,不能够非常全面地反映学生对于英美文化的了解程度。3)测试题中,有些题目难度较大。

三结论

从研究中,我们可知学生的英语成绩与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又不尽如人意,因此为所有学生开设适合他们水平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现今最紧迫的事情,也是可行的事情。尽管导致调查结果很不理想有着诸多的原因,但我们不可否认调查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学英语学生总体跨文化交际能力亟待提高的事实。根据调查结果,对于如何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以下几点建议:1)转变学生英语学习的目标,不再是为了考试而学,为了及格而学,应使学生逐步意识到提高自身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2)在大学英语课程以外,开设英语国家文化,概况,文学等相关的选修课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了解和掌握各国文化的兴趣;3)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4)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和了解英语世界的机会;5)编写针对于大学英学生水平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材和测试卷;6)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实践。

[1] 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20.

[2] 胡超.跨文化交际实用教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 胡文仲.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5,(5):20.

[6] 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7] 彭世勇.国际跨文化交际主流研究中常用的定量数据分析方法[J].外语教学,2005(4):40.

[8] 彭世勇.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8.

[9] 王振亚.以跨文化交往为目的的外语教学[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10] 邬姝丽,周英莉.高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外语教育.2010,(2):32.

[11] 赵娜,刘洋.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1):22.

A Study on the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LILi,YAO Shan
(ForeignLanguages College of Hebei United University,Tangshan Hebei063000,China)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o cultivate students’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will become the key to our future English education,thu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tudy on the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Hebei United University,however,the result of the study isworrisome.

G642.0

A

1673-2804(2011)06-0098-03

2011-04-27

河北联合大学行政项目

猜你喜欢

跨文化试卷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