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与导师互动及其社会学解释
2011-08-15梁岩
梁岩
(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084)
研究生与导师互动及其社会学解释
梁岩
(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084)
师生互动是研究生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生进行学术学习的重要渠道。本文采用访谈法进行研究。基于以往研究中对于不同师生互动类型的划分和导师在互动中扮演角色的不同,将研究生与导师的互动分为三种类型:与扮演“双重角色”导师的互动,与作为学业指导者的导师的互动,与角色扮演中占权威地位的导师的互动。通过研究,试图把握研究生师生互动的现状,并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
研究生师生互动;现状;社会学解释;角色
在本科生的学习中,通过教师授课获得知识成为知识来源的主要途径。与本科不同,研究生知识的来源呈现多元化,主要是上课、自学(包括听讲座,读书等)、与导师的互动三个主要方面。师生互动是研究生教育中知识传播及人格培养的主要途径。[1]
本文中研究生是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师生互动的另一主体是研究生的导师。互动是指人与人在心理、行为、语言的相互影响或交互作用下,引起的双方行为以及价值观改变的动态过程。研究中的师生互动是介于以往研究所界定的具有社会性的互动与师生互动之间。它不仅仅具有传统师生互动特点,也具有在现实社会中同他人互动的特点。
研究生的师生互动中导师所扮演的角色呈现多元化,这与互动的内容有一定关系。导师和研究生相对于学生同任课教师有更多的接触,而且导师有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的研究生身上。导师对于学生的引导不单单是学术上的,同时在生活方面也有体现,另外导师和学生因为接触时间比较多,导师个人的人格因素也会对学生形成影响。这种特殊性影响着导师在与研究生互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一方面导师作为引导者出现,另一方面一些导师又作为朋友的角色出现,还有一些导师作为学业指导者或者角色扮演中的权威出现。
本文通过对研究生进行访谈,在师生互动类型的研究基础上,对研究生师生互动的现状进行描述,并利用社会学理论进行解释。
一、与扮演“双重角色”导师的互动①
(一)导师首先作为学业上的引导者出现
研究生与导师的互动以学术交流为主。导师在学术上的要求是严格的。对于导师在学术上的严格要求,最初,学生感到被老师的要求“一框住以后,就不会写了”,“特别痛苦”、“很烦”。经过一段时间对老师严格要求的坚持“发现这个东西真的是有用的”,学生在思考和读书上都有很大收获。
在导师与学生互动过程中,导师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方式表达对于学生的评价,学生通过对于教师所表达的符号的解读来判断老师的意图以及评价。“从那些眼神、表情就能看出来她对你满意不满意。”“她满意的时候她就会笑。”导师通过表情等符号表达对于学生的评价,学生能够理解评价意义的前提是,两者共享对于符号的定义。互动中,学生希望从中获得导师的反馈,即使是负面评价。“当学生的应该对于老师的评价都挺在意的”,“如果她有一些正面的评价,你自己也很满意啊,如果要是负面评价的话当时可能会觉得不高兴,但是又觉得确实应当朝着这个方向去做,不会特别郁闷”。并且“为了得到积极的评价,每一次准备什么东西都会比较认真,那样的话你就能获得自己心理上的满足”。
在导师和学生互动过程中,身教作为互动的隐性形式对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身教使学生感觉“很真实”“发自内心”,由此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导师以学术见长而成为“导师”,而学术是在严谨的、坚持不懈的研究中开展的,所以具有研究的态度与品质是根本的要求。可以说,身教是传达这种态度与品质的最好形式。比如,“导师说看不完一本书就睡不着,她就看看看,看完了然后再睡。你就能感觉到做学术的人,好像就是应该有那种品质,就是爱书的那种品质”。
(二)导师可能作为生活中的朋友出现
在马维娜对于师生互动类型的分类中指出:“‘朋友’的角色具有更深广的涵义,互动的双方不再局限于一般性学习和活动中,而且渗透到更高和更深层面的情感和心理的互动中。”[2]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之后,生活中导师又可能以朋友的角色出现。长时间的相互了解是导师作为朋友角色出现的基础。“刚来的时候,就对很多事情都看得比较重,导师说句话你可能会在心里盘算好几天”。跟老师接触时间长以后,“肯定对她的脾气性格也有些了解”,“适应这个生活之后你就觉得自己拿捏起来很随意,不会有紧张啊”。导师在生活中的要求比较宽松,“有时候她的要求我们就会觉得不太合理啊之类的,这时候就会跟她说……然后她可能也会改变她那种要求”。有些导师有事务性的工作,比如,申请奖项、举办学术会议,这个时候导师会请其研究生“帮忙”。在给导师“帮忙”的时候“会说一些平时乱七八糟的事情”。给导师“帮忙”这个场景下,长时间的接触、了解和轻松的气氛使导师从严格的学术指导者转变为生活中的朋友,一定程度上减少双方的隔阂。“跟我们导师交往过程中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没有感觉紧张啊,害怕啊,什么的”。
研究生与扮演“双重角色”导师的互动效果是明显的,觉得“跟导师在一起受益最多”。研究生懂得了学术的要求与规范,“更愿意用一种写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开始爱书,从最初的排斥理论到重视理论,“觉得做学术研究一定要有理论的支撑,不然就是瞎说”。另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让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充实起来”,甚至“给你带来一种感觉就是不白过这辈子,这三年积累的东西可能会让你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多幸福,更多明白”。
在师生互动中,导师以 “学业上的指导者和生活中的朋友”这双重角色出现的师生互动,缓解了因导师与学生在学术知识上的巨大级差所造成的距离感。使师生互动融入情感成分,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作为指导者的导师和作为被指导者的学生之间的锐化边界,使原本以知识为单一载体的互动渠道变得更加丰富。同时也使师生互动的效果扩大化并且影响更加深入。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需要的知识,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启迪,进一步使得研究生生活更有意义。
二、与作为学业指导者的导师的互动②
作为学业指导者的导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业。学生通过上课或者参与到导师的课题中与导师进行互动,互动的主要内容围绕着学生的学术情况展开并仅限于学术方面。互动的内容从一定方面决定了互动的气氛是严谨的。互动的形式一般为导师和多个学生的互动,针对学术问题进行讲解和讨论。在互动中,间接评价是评价方式的主要方面。导师通过对他人的评价来影响学生。“老师基本上不直接评价你,但是我们有个师兄很牛,老师经常会说X同学怎样、怎样,其实老师在说的时候你就会得出,他希望你一样的努力或者说更努力。”语言作为互动中的一种重要符号,在师生互动的情境中产生的意义,被师生所共享。
作为学业指导者的导师,对于学生的影响主要在学术方面。“老师很强调逻辑嘛,他跟我们的师兄师姐说的时候,主要抨击的就是,说你这个没有逻辑嘛,上下写出来是什么关系?我们觉得现在写文章就是考虑的会比原来多,上面的和下面的是什么关系。”导师在学术上的严谨态度让学生在赞叹的同时获得自己对于学术精神的体悟。“老师写每一篇文章,他每一个词都会进行推敲。他把一篇文章放在这里肯定是让别人都挑不出毛病的。厉害吧!(骄傲地),而且我记得有一次交文章,文章的格式可能不是特别规范。他说,你这个格式有问题,一些细节的东西没有注意。当时我就觉得这些最基本的东西让导师给你挑出来觉得特别丢脸。我就觉得做学术,你只要是写到纸面上的,每一点,都应该做到标准和严格。”在与导师互动中,主要的形式是导师与多个学生的互动。这种互动形式和以学术为主的互动内容,虽然提高了互动在解决问题上的效率,但在一定方面使学生和导师之间产生情感上的隔阂。学生很少有与导师独处的时间,因为“单独的时候还感觉挺害怕的,没得聊。觉得一聊就聊学习,跟他又差了很多等级,觉得跟他聊自己很多缺点啊都会暴露的。他不会说你的,但是心里面还是有畏惧。”在互动中学生感觉“压力很大”,面对导师的高要求产生逆反心理,“觉得他越让你做你越不想做”。
作为学术指导者的导师在师生互动中的主要内容为学术。导师与学生少有情感上的交流,学生获得的更多是学术上的成长。这一类型的导师多数担任行政职务,工作繁忙,或导师学术成就高,学生因师生之间知识的巨大差距产生对师生互动的畏惧心理。另外,师生年龄差距和性别差异也有影响。
三、与角色扮演中占权威地位的导师互动③
与角色扮演中占权威地位的导师互动,导师并不主动联系学生,“都是我们主动地去找他,他基本上不主动找我们”。学生与导师沟通的内容主要是学术上的困惑,导师在互动中消极应付学生。有被访者谈到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自己按照导师的要求很认真地去做,但得到的却是出乎意料的反馈。“我很认真地做出来给他,他没有认真地反馈给我。”“他的语气很冷淡,你能感觉到他的潜台词就是我很忙我没有时间,而且他始终给你的感觉就是他跟你说话的时候他的脑袋里还在想着别的。”在与导师互动的过程中,学术问题没有成为互动的主要内容,互动反而围绕着其他问题展开。“他会找我们而且比上学期找我们的频率高得多,而且都是去给他干活,比如整理资料啊,打扫卫生啊”,“但是学习上他恰恰是什么都不关心”。这种要求学生“干活”与扮演双重角色导师的互动中的“帮忙”有很大不同。师生在“干活”过程中,很少有语言交流,也更缺乏情感沟通。“他叫我们去往往自己不守时。干活我们都干,但是干完了活,他连句话都没有。而且你会感觉到他跟你说一句谢谢都是形式化的。就是没有什么感情在里面”。即使学生努力与导师进行沟通,导师也是推卸的态度。“我会偶尔在给他打扫卫生的时候会跟他说,说老师您课上不是提了说要找导师看一些比较经典的书,那您给我推荐一本吧。‘哦,这个啊,等我想想咱们下学期再说。’(无奈)后来我又一次去给他干活去了,我说,老师您不是说要读经典的书么,我现在正在读一本什么、什么书,您觉得那本儿够经典么?‘那本不够。’我说,那您给我推荐一本经典的吧,可以精读的书。‘啊,这个我想想吧,我一直在想我还没有发现’。(无奈地锤桌子)我就崩溃了。”“我说要给他汇报一下学习的成果,他当时的反应就是‘啊,有时间再说吧’。”
这种不良的互动,不仅在学术上没有给学生提供帮助,也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消极情绪。导师对于互动的消极态度,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也产生怀疑,“老师会不会觉得你这个学生灵性不够,他也不愿意在你身上花太多时间”。学生希望自己能与导师有良好的互动,“我从内心里真的很渴望跟他交流。但是不断发生的这些事情,让我们都有点受挫了”。“这和我想象的研究生生活相去甚远”。互动中,导师主导着互动的发生,学生几乎不能使这种互动过程发生改变。“我认为自己改变这种现状的能力不大,可能性也不大。我可以比以前更积极一点,但是对自己积极之后的后果也没有抱太大希望。”
在学生的眼中,导师的角色应当作为一个引导者,“研究生的学习要靠自学,更需要老师有指引方向的自学”,“引导,导师么,就是学习方面的引导”。在师生互动中导师应当至少是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导师角色本身就有一定的规定性,就是指导学生。根据戈夫曼的拟剧场理论,师生互动中的导师可以视为在前台演出。后台是前台压抑的事实或各种非正式行动可能出现的地方。[3]角色扮演中占权威地位的导师在师生互动中并没有履行自己的前台表演,反而脱离了前台,选择后台。同时学生也是作为参与互动的一部分,当导师将自己的后台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对于导师角色的期望受到很大的影响。此种类型导师在角色扮演中的行为可以视作戈夫曼提出的“神秘的表演”,即故意与别人保持一定距离,给人一种神秘的印象,使别人产生崇敬的心理。[4]导师通过与学生保持距离的“神秘的表演”,树立自己的权威。
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认为,“对于行动者而言,不同的行动有不同的效益,而行动者的行动原则可以表述为最大限度的获取效益。行动者就是依据这一原则在不同的行动或事物之间进行有目的的选择。”[5]对角色扮演中占权威地位的教师来说,导师这个角色并不能为其带来其所需要的效益。这一类型的教师大多处于事业的上升期,面临经济、事业、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在他那儿培养学生可能现阶段不是他的工作重点吧。他没有再多的精力花在你身上了。”④教师更关注导师之外的其他角色。
研究生师生互动中导师扮演的三种角色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导师扮演双重角色时与学生互动效果最好。我们建议,互动中,导师尽可能地扮演双重角色。同时也希望研究生自身主动与导师多沟通,学会自主学习。
注释:
①此部分引用出自被访者FF2010H的访谈资料。
②此部分引用出自被访者FM2010G和MF2010G的访谈资料。
③此部分引用出自被访者FM2010B的访谈资料。
④此部分引用出自被访者FM2010B的访谈资料。
[1]唐魁玉,白淑英.师生互动对研究生道德素质培养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6):78-80.
[2]马维娜.大学师生互动结构类型的社会学分析[J].江苏高教,1999,(3):69-72.
[3][美]乔治.瑞泽尔.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6.
[4]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36.
[5]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G424
A
1671-2862(2011)01-0094-02
2010-12-20
梁岩,女,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