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1-08-15刘尚蔚

关键词:产学研模块教育

刘尚蔚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工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刘尚蔚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产学研结合是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结合专业优势和条件,与兄弟单位相关学科的专业团队相融合,以产学研结合为发展战略,以强强联合的学术梯队为技术支撑,在人才培养模式、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的覆盖面、人才梯队建设等多方面进行产学研结合创新,推动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工科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之路探索了有效的发展途径。

产学研;创新;人才建设;成果转化

一、产学研合作的意义

产学研合作也就是通过生产、教学、科研三个不同环节和过程的有机联系,从而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系统。产学研结合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发展路径之一,也是迅速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一条发展之路,其关键是技术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而技术转移则是研究成果转变成现实生产力,并实现经济价值的根本途径,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加速技术进步、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实施“科教兴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产学研结合战略是我国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方式转变和提高国家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产学研合作的模式

(一)国外产学研合作发展模式

1906年的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赫尔曼·施奈德提出的“产学合作教育”,目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与社会相脱离的状况,重点是提倡学习与工作相结合[1]。通过将课堂学习与在公共或私营机构中的有报酬的、有计划的和有督导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跨越校园界限,面对现实世界去获取基本的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和确定职业方向。同时,将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促进教与学的更新。美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运行模式分为“并行式”和“交替式”两种。“并行式”模式采用半天上班半天工作制,“交替式”模式采用学习学期与工作学期交替。

美国的“学工交替”是以市场配置为主的模式,依托于创新、进取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发达的金融市场与中介机构,以合作研究为主,形成紧密联合体。产学研的长期合作,主要资金来源是重点领域和大型项目的政府资金支持,其他项目以企业投入为主。

德国是“双元制”模式[1]。这是一种以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职业技术培训在企业和高职院校两个主体中进行,以企业培训为主。教学由两部分组成,即企业按照联邦政府颁布的培训规章及大纲制定并实施技能培训,学校负责文化及理论知识的传授。

日本是“政府引导式”模式[2]。这是一种以学校与企业合作研究为主,技术咨询和委托研究及其他合作方式并存的方式。相对于日本的传统、保守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相对落后的金融、中介市场,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协调管理和提供中介服务,并且都有完善的政策法规对国家的产学研发展给予支持。

(二)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模式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这一举措建立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稳定密切的交流合作制度,加速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快了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步伐,逐步形成了产学研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道路中,出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模式[3](P28)。

一是“学工交替”模式[4](P60-70)。这是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学生在企业进行生产实践与在学校理论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紧密结合,能够真正做到教学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也能够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

二是“订单式”的模式[4](P60-70)。这是校企双方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和用人协议,采用定向培养的方式,学校的教学要紧紧围绕定向培养的目标要求制定培养计划。

三是“2+1”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两年的学习在学校进行,一年的技能实践在企业进行,主要采用集中教学和集中实习的方式。

四是“全面合作办学”的模式。就是企业和高校联合办学合作育人的模式。这是从局部到整体的整体性产学研合作模式,是企业依靠教育发展自己并反哺教育的发展之路,学校的发展依赖于企业的发展。

以上几种产学研模式在不同环境、不同专业、不同条件下的发展都有着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其局限性。因此,探索适应本地区本专业的产学研合作道路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在近年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发展中的体会,认为“生产实践-科研创新-共同发展”是一条可以推广和完善的模式,并且取得了令企业、学校、科研三方都满意的结果。

三、“实践-科研-合作”模式的实践与体会

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进行创新实验区的建设,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多年的积累,探索出了“实践-科研-合作”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这一模式与企业结合,在实践中发现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科研立项,从企业中得到科研资助费用,进行专项攻关。在此过程中,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组成科研团队,针对性强,验证与反馈快速,科研效率明显提高。学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直接参与课题,企业员工也加入到攻关行列,三方人员都有收获和提高。

(一)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产学研合作的保证

笔者所在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根据现代水利行业的发展现状,构建了“2平台+3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和“6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产学研合作构建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平台”即按一级学科构建“基础课程大平台”,按二级学科构建“学科基础课程大平台”;“3模块”即按专业方向设置“专业限选课程模块”和“专业任选课程模块”,根据素质教育要求设置“公共任选课程模块”。“6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基础实验教学模块、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教学模块、专业基础技能训练模块、专业实习模块、科研训练模块、社会实践模块。

“2平台+3模块”的培养方案实现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全面教育与因材施教的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学生通过“6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深入水利、水电等企事业单位、管理部门及其相关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切实锻炼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科研平台的建设是产学研合作的基础

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也要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只有过硬的科研梯队,才有超强的科研能力。为了尽可能地发挥高校教师的科研潜力,笔者参与了跨系跨专业的科研团队,联合水利学院、土木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的技术力量,进行了产学研合作的创新尝试。来自不同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能够优势互补、兼学并济、强化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获得了“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通部西部开发重点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以及与各企事业单位合作项目30余项,大大提高了科研团队的知名度,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年来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申报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7项。近年来出版学术著作7部。有些成果填补了我国逻辑产品模型应用方面的空白。技术成果在多家企业广泛应用,为企业节约了投资,产生了上亿元的经济效益。参加产学研联合团队的本科生、研究生,增强了就业的竞争力,参加工作以后能灵活运用所学的各项专业知识,很快进入工作角色,成为工作中的多面手,成功实现了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

(三)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是产学研合作的根本

长期以来,本研究团队与黄河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河南奥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资源共享不仅形成了强强联合的研究团队,而且也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利用我们在“钢结构工程”领域和“三维可视化仿真”领域具有的强大技术优势,结构合理、基础扎实的学术梯队,以及多年国内外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科研成果的积累,成功地将“三维可视化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坝凌河大桥、北盘江大桥等项目的施工过程之中,提供了桥梁从设计、制作、安装全过程的动态可视化虚拟现实模型和工程动画,运用逻辑产品模型及软件CIS2CAD在计算机屏幕上预演了建成后的状态,指导了工程的施工和方案优化,为我国大型钢结构桥梁的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三维可视化仿真技术”应用到落脚河水电站项目全过程管理项目之中,研发成果“落脚河水电站项目全过程管理系统(中英文版本)”获得2007年荷兰项目管理银质奖。将“温控仿真技术”应用到周公宅水库的全过程监测之中,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拱坝施工组织与温度控制的耦合分析方法,以此将施工全过程动态仿真与温度控制仿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时跟踪现场施工的温度进展与变化,从而把握大坝的真实工作状态,将结构工程计算、设计与CAD二次开发技术成果应用于西北院的拱坝设计软件开发之中,已被工程界所接受,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四)国际交流合作是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关键

创新是产学研合作稳步发展的关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就要求不能仅局限于在某个行业某个地区开展产学研合作,要求能够走出去,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学习,了解到本学科领域在同行业中的位置,才能运用发展的眼光在更高更远的层面上看待问题。

本团队广泛与各行业精英交流合作,举办或协办大型学术会议,在这种交流互动的过程中,科研人员不仅学习了国际、国内先进的学术思想和工程经验,而且使得我们的研究成果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几年中,本产学研合作团队顺利完成了2项国际合作项目。

[1]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学会.国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5,(6).

[2]谢龙.不同模式下产学研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

[3]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ooperation among Industries,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in Engineering Colleges

LIU Shang-wei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 450011,China)

Cooperation of industries,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IUR)is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being the inevitable way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Taking advantage of professional advantages and conditions,combining with disciplinary teams of interrelated subject in the associate organization,taking IUR as developing strategy and powerful academic echelon alliances as technical support The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novates in aspects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research findings,covering surface of IUR and Construction of Talents and Echelon.These innovations have driven the transforming from technical production to productivity,created good social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explored an effective developing way of IUR for innovation road of engineering colleges.

Cooperation of industries,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Innovation,Talent construction,Outcome transformation

G648

A

1008—4444(2011)02—0157—03

2011-01-15

刘尚蔚(1967—),女,河南南阳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筑坝新技术及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责任编辑:宋孝忠)

猜你喜欢

产学研模块教育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国外教育奇趣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