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理论及其对中国人思维模式的影响
2011-08-15郑丽君
郑丽君
(中南民族大学 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哲学与政治学研究
“天人合一”理论及其对中国人思维模式的影响
郑丽君
(中南民族大学 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天人合一”理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渗透在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对中国人思维模式(形象思维和综合思维)构成了深远影响。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物赋予此说具有不同意义,探讨“天人合一”理论、比较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中国人思维模式具有一定影响。
天人合一;中国人;思维模式
一、引言
天人关系是统一的,还是对立的?古今中外的学者纷纷著书立说探讨这一问题的答案。受古代自然崇拜与天地崇拜的影响,中国学者一般主张天人关系是和谐的,推崇“天人合一”说。但是人们对“天人合一”的理解并不尽相同,而且,“天”在中国古代有着不同意义。一般来讲,古人对“天人合一”的理解有两种:(1)它是认识自然的一部分,必须遵循自然规律;(2)自然规律和最高道德准则是一致的。前一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后一种说法却不太准确,因为它混淆了自然规律和人类道德准则的区别。尽管如此,“天人合一”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不可小视,毕竟它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美学、伦理学、价值观、世界观、宗教信仰等,尤其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习惯于从整体纵观全局和凭直觉观察事物的思维方式,这与西方人侧重分析和逻辑思维有着显著的不同。
二、“天”的含义
在中国古代,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人们常常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命运被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所掌握,因而十分敬畏和崇拜这种超自然力量。那时,人们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袭击,也无法解释那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所以对“天”也产生了崇拜心理,进而给“天”赋予了各种不同的含义。总的说来,中国古人在不同语境下对“天”有五种理解,即“主宰”、“命运”、“义理”、“自然”和“人格”。
1.“天”被当作世界的最高主宰,享有绝对的权威,主宰着人类的生活和命运。比如,董仲舒曾经说道,“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尊也”(《春秋繁露·郊义》)。句中的“天”就是指上帝,也就是最高主宰。
2.认为“天”等同于“命运”。例如,孔子曾经说过,“道之将行也于,命也;道之将废也于,命也”(《论语》)。也就是说,孔子认为自己所推行原则成败由天意决定,要改变这些原则或是阻止这些原则的实施,人类都是无能为力的。
3.把“天”看成“义理”或“理”之类的抽象法则。例如,孔子曾说道,“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在宋代程氏兄弟程颐和程颢的眼里,“理”是制约和控制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理”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他们认为“天”就是“理”,“性”也即是理,是“理”把“性”和“天”贯通起来。他们认为,“称性之善谓之道,道与性一也。以性之善如此,故谓之性善。性之本谓之命,性之自然者谓之天,自性之有形者谓之心,自性之动者谓之情,凡此数者皆一也”(《程氏遗书》卷二十五)。
4.把“天”当成自然的存在,即广义上的“大自然”。例如,荀子在他的著作《天论》中详尽地论述了天人关系。他认为“天”集所有的自然现象于一身,“列星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天论》)。
5.中国古代还把“天”看作“人格”,认为“天”像人一样,有脾气,有感情,有喜怒哀乐。这一点尤其为董仲舒所推崇。在他看来,“天”是放大的人,而人就是放大的“天”,“天地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
三、中国古代对“天人合一”的阐释
中国古代哲学家在“天人合一”的问题上见仁见智,从自己的理解角度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涉及这一领域的著名哲学家有孟子、董仲舒、张载、程氏兄弟等。
孟子提出“尽心”、“知性”和“知天”的观点。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万章上》)意即尽心就能知性,知性就能知天了。孟子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主要作用就是思维;性的内容即恻隐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所以尽心就能知性。孟子以天为最高实体,以天为政权的最高决定者。他认为舜、禹“有天下”,都是“天与之”(《孟子·万章上》)。天又赋予人以思维能力,即所谓“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春秋繁露·人副天数》)。所以,在孟子看来,思是“天之所与”,思与性是密切联系的,所以“知性”就是“知天”,即人要承认天的意图,不要违反天意,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精神解放,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的神秘境界。
汉代董仲舒提出“人副天数”的观点。他说,“人有三十六节,偶天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程氏遗书》卷十八)。他还是第一位在文章中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观点之人。他在“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中描绘的是天和人一样具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天和人有必要相互作用,如此天人关系才能合二为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宋朝进一步得到长足发展,当时有许多著名哲学家纷纷为此著书立作。例如,张载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这一个四字成语。在《正蒙乾称》中,他写道,“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宋代另一位重要哲学家程颢认为“天人合一”是“天道”和“人道”的合一。他说,“道一也,杞人道自是人道,天道自是天道”(《程氏遗书》卷六)。他的兄弟程颐甚至提出“一天人”的观点,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和”,认为讨论天人是否合一并无必要,因为两者一开始就是同一个事物。必须指出的是,程氏兄弟的教义旨在维护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为封建君主的统治作辩护。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总的来说推崇天人关系是相谐的观点。正如现代作家徐复观所说,“在所有的古代文明中,没有哪种文明发展了像中国那样亲密而和谐的天人关系。”
四、“天人合一”理论对中国人思维模式的影响
受“天人合一”理论的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有两大显著特征,即形象思维和综合思维。前者注重凭直觉观察事物,而后者着重从整体角度看问题。
1.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指头脑对形象进行思维分析的活动。它是以形象的观点为依据,利用具体的形象素材来集中再现客观存在,以反映其本质和规律。形象思维是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另一显著特征。由于深受“天人合一”观的影响,中国人习惯根据自己的直觉观察事物,这种观察事物的方法建立在经验和想象的基础上,而不是像西方逻辑思维那样建立在形式逻辑的基础上。在中国古代蓬勃发展起来的“天人合一”学说的目标之一是达到一种用言语无法表达的境界。这种境界只能靠人心领神会,或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价值取向来表达。例如,孟子提出的“尽心”、“知性”和“知天”就是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述的抽象概念。用语言尚且很难把这些抽象的概念表达出来,要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把它们细分成不同的层次和单个的小部分更是难上加难。尽管如此,这种靠直觉来感受事物的形象思维方式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十分盛行,普通老百姓也不自觉地深受其影响。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在于它能从整体上抓住事物特征;其弱点,那就是从直觉上把握事物不太准确。通过直觉得出的结论往往似是而非,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
2.综合思维。综合思维是指把事物的各个方面综合成统一的整体进行的思维活动。中国人看问题习惯从整体角度出发,并把侧重点放在寻找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上。他们凭借思维把事物的各个属性结合起来,然后得到一个完整的认识,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就曾指出,“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发明机械论时,中国人发明了有机宇宙学”。确实,根据中国人的观点,整个宇宙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的成分紧密相联、相互作用。比如前面讨论过的“天人合一”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实,即使是主张“天人相分”的古代哲学家荀子也认为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大自然中的风雨雷电、日月星辰都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另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侧重人的健康状况与外界环境的联系,也看重人的精神面貌和身体状况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中医侧重把人体看做一个整体,认为人体内部各器官的功能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因此,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在给病人治病时,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否则就只能治标不治本。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从整体角度观察事物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这种看事物的方法却有其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它忽视对事物进行细致的分析,这是阻碍中国从传统科学过渡到现代科学的一大绊脚石,也说明了中国为何自古以来在自然科学方面十分落后的原因。事实上,如果缺乏科学分析和调查研究而单单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要真正掌握事物的精髓是不可能的,所得出的结论也只能是猜测。
另外,比较一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西方学者侧重从分析角度观察事物,寻找事物间的分歧和差别之处,不像中国学者那样注重从整体出发,寻找事物间的联系和共同之处。
由此可以看出,综合思维和分析思维这两种思维模式虽然不尽相同,却是互相补充的。两者在认识事物的本质、探索事物规律的过程中相辅相成。不通过综合思维就不可能对事物进行深入准确的分析;相反没有分析也就不可能有综合。任何综合都必须以分析为基础,任何分析又都必须以综合着的各个方面为对象。
五、结论
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就天人关系(或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多种多样的看法。西方人崇尚“天人相分”的观点,认为人高于自然,并且不断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与此相反,中国人推崇“天人合一”的观点。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天,敬畏天,认为人是天的一部分,天人关系是和谐统一的。在此基础上,许多杰出的中国古代哲学家发展了各自的有关“天人合一”的学说。这些学说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有两大特征,即综合思维和形象思维,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后者凭直觉看问题。这些与西方人的思维正好相反,因为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以逻辑分析为显著特征。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虽然很不一样,但它们并非截然相对。两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这样才能使人的思维不断向前发展。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庄恩平.东西方文化与对外交流[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3]石峻,等.汉英对照中国哲学名著选读(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4]李瑞华,等.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5]季羡林,张光璘.东西文化议论集(上下册)[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6]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Theory of"Integration of Man and Nature"and its Impact on the Thinking Pattern of Chinese People
Zheng Lijun
"Theory that ma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nature"has a long history in China,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y.It penetrates into all levels of the society,and especially has a deep influence on the thinking pattern of Chinese people.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meanings endowed by different people in different era, and tries to explore the theory's deep influence on Chinese thinking pattern,meanwhile it compar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hinking pattern.
"Theory that ma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nature";Chinese people;thinking pattern
H059
A
1673-1573(2011)03-0069-03
2011-08-03
郑丽君(1980-),女,湖北石首人,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及西方文化。
责任编辑、校对:焦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