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建设发展模式研究

2011-08-15袁建阳

当代经济 2011年8期
关键词:国民经济动员常态

○ 袁建阳

(军事经济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35)

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建设发展模式研究

○ 袁建阳

(军事经济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35)

国民经济动员常态是国民经济动员的一种形态或存在方式。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的实质是动员形态的转换过程。本文阐述了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常态化建设的目标选择及要求,对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建设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国民经济动员 常态化 发展模式

国民经济动员作为国防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深刻领会和贯彻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客观认识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发展的基础,科学揭示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发展的动因,深入分析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建设的发展模式,这对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推动国民经济动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1、动员机构活动经常化: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建设的立足点。国民经济动员的基本职能是应付战争需要,而国民经济动员潜力和能力主要依赖于和平时期的长期积累和保存。经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打基础”,国民经济动员建设已经转向“谋发展”。目前,经济动员机构的日常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动员计划和预案,积蓄动员潜力和建设动员能力,组织、协调和指导动员工作,提供应急和平时服务,组织动员演习等。和平时期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但从实际情况看,少数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却存在无事可干的现象。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建设,就是要实现国民经济动员机构活动经常化,变“无事可干”为“有事可干”。

2、动员基础平台稳态化: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建设的着力点。广义的经济动员基础包括国民经济动员潜力和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狭义的经济动员基础主要是指国民经济动员能力,本文主要着眼于后者。20世纪下半叶,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基础建设呈现出大起大落的波动式发展现象。动员资源的大进大出,造成国防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动员基础的极不稳定。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军事斗争准备深入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动员物资储备、国民经济动员中心、专业技术保障队伍、综合保障基地为核心的新的动员基础平台。如何防止因功能衰减而导致经济动员平台萎缩,是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建设必须考虑的又一问题。

3、动员机制运作效率化: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建设的着眼点。我国国民经济动员体制是在遵循平战结合、军民融合方针下建立的,在维护国家安全中具有天然的优势。从基本制度安排角度看,国民经济动员体制是合理的,是有利于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建设的。实践证明,发挥国民经济动员的体制优势,关键是要完善国民经济动员机制及其运作效率。从总体上看,国民经济动员机制是国民经济动员建设的薄弱环节之一,不仅影响战时动员与保障的组织与实施,而且阻碍着和平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的常态化进程。

4、信息系统实用化: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在常态化建设过程中,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要从建设向实用化转变,发挥信息系统的效用。信息系统实用化,意味着要避免信息系统低水平重复建设。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是对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的过程,国民经济动员信息资源共享,将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动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从制度层面制定与完善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管理,规范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管理与使用的权限、方式、程序与责任等问题。

二、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建设的目标选择及要求

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过程是国民经济动员建设由“应急动员准备”转入“国民经济动员常态”阶段。虽然带有传统复员阶段的某些特征,但整体上不存在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大规模压缩和动员结构的重大调整,而是着眼于保存应战动员能力基础上,通过对动员系统结构的调整,达到“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平时服务”的“三功能”均衡。为此,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建设要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要保持应急作战准备形成的国民经济动员应急保障力量。在前一阶段应急作战准备过程中,国民经济动员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应急保障力量,这些应急保障力量不仅目标单一,而且功能单一,占用大量宝贵的资源,是“纯消耗”的消费型建设模式。随着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的转变,国家在和平时期也急需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常态化建设要继续保持应急作战准备形成的国民经济动员应急保障力量,使这些保障力量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同时,在维护国家平时需要中也积极地发挥相应的作用,使现有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使这些应急保障力量成为未来我国比较完善的应付战争兼顾应付突发事件和平时服务的三功能国民经济动员体系的基础。

2、要实现和平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系统的持续有效运行。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建设要求国民经济动员系统不仅要在临战前和战时发挥作用,而且在和平时期也能够持续有效运行。要完善国民经济动员协调功能,发挥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在国防动员委员会中的作用,建立起适应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根据区域经济特点,采取多种手段,多种途径,实现国民经济动员机构人员稳定、经费充足和工作任务的不断更新。

3、要具备“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动员能力。国民经济动员既是国家安全防卫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这种“军民结合”的体制属性要求国民经济动员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并且有效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国民经济动员具备“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动员能力,并且要实现“三功能”的均衡发展、协调发展,使国民经济动员成为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的一支主要力量。

4、要完善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建设的法规和预案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国民经济动员的常态化运行必须以法规的形式确实下来,并以此为行动的约束和指导。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建设要研究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国民经济动员法律法规体系,规划建立一套结构合理、内容完善、关系协调的法律法规制度。《国防动员法》已经出台,要借此机会尽快研究出台国民经济动员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国民经济动员法》,从总体上明确国民经济动员的目标、原则、范围、内容和程序,以及各个动员主体的职责、权利、义务和相互关系,规范运行机制,并要加紧起草有关配套法律法规制度,先行出台专项动员法规,实现各项国民经济动员主要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建设的发展模式

1、融入式发展:国民经济动员基础建设的重要选择。所谓融入式发展,就是依据平战结合、军民兼容原则,将国民经济动员基础建设融入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共同建设,使国民经济动员基础建设建立在国民经济整体实力之上。

国民经济动员基础建设融入式发展的具体设想:一是编制常态化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基础建设的宏观、中观、微观计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之中;二是在与国民经济动员相关性强的民用经济项目中“搭载”国防功能,使部分民用经济项目具有“预备性”经济动员功能;三是要以国防经济实力为主体,建立一批与之相匹配、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业动员中心。

国民经济动员基础建设走融入式发展道路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第一,完善融入的机制及体制安排,为增强国民经济动员基础的国防功能提供体制和机制保证。第二,着力解决融入目标模糊的问题。具体来说,一是规范军队、政府在确定融入目标中的各自职责和权限;二是赋予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在目标形成中的决策权限;三是规范融入目标形成制度。第三,加强融入的项目的常态化管理,防止融入项目国防功能衰减,建立起融入项目的全寿命管理制度。

2、寓于式建设: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建设的最佳途径。所谓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的寓于式建设,就是要使国家为应付未来战争而在和平时期所占有、保持的经济资源,在和平时期和常态化条件下不再处于闲置状态,在不影响其军事功能的同时,充分利用这部分资源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寓国民经济动员应战功能于应急功能和平时服务之中。

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的寓于式建设,首先要科学处理好各类动员资源的关系。常态化条件下要充分利用常备型经济动员资源中通用资源的应急功能和平时服务功能,同时提升预备型经济动员资源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以维持技术升级和保障能力,并可以时刻弥补常备型经济动员资源的不足,最后要大力开发和掌握潜在型经济动员资源,在需求不足时将或多或地由潜力状态向实力状态转化。其次要将国民经济动员寓于军队社会化保障需要之中。军队保障社会化的过程是军队保障系统逐步开放的过程,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过程,要充分利用现有国民经济动员资源,鼓励地方企业和经济组织为军队提供相应服务与保障,锻炼它们在平时为军队提供社会化保障的能力,这样平战转换的阻力较小,能够更快更好地满足军队需求。

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的寓于式建设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第一,从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实际需要出发,深入研究各类资源的布局、规模及划分的具体量化标准;第二,从保障应战、应急和服务的需要出发,重点确定动员储备、常备军工企业紧急扩产能力、国民经济动员中心、预备役专业保障力量和综合保障基地等的最佳规模及其相互比例关系;第三,认真处理各类资源相互转化的方式和路径,解决影响其转化的体制和技术障碍。

3、市场化运作:国民经济动员行为的价值取向。所谓国民经济动员行为的市场化运作,就是在和平时期的常态化条件下,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协调体系,使经济动员政府部门由操作者变为组织者,行业主管部门从裁判员变为运动员,使市场在经济动员行为中对经济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国民经济动员行为市场化运作,经济动员机构首先要借助政府之力动员,明确政府各个职能部门在国民经济动员方面的义务,把国民经济动员管理职能融入到政府的日常经济管理职能之中,举政府之力推进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其次要着眼行业进行动员,增强利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各类资源的能力。行业组织作为整个行业的管理者,资源集聚度高,能够形成技术和资源的群聚优势及产业关联性。利用行业进行动员,集合优势资源,寓行业动员于行业服务中,有利于实现经济动员的常态化。

国民经济动员行为的市场化运作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把握国家安全走向及其市场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要求;二是把握市场环境中各个区域、各个行业的经济资源优势及其维护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把握市场在今后一个时期的总体发展趋势和变动可能,以及为国民经济动员建设所能提供的机遇。

4、开放式演进:国民经济动员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所谓国民经济动员制度的开放式演进,就是要把国民经济动员体制机制改革作为重点和突破口,采取渐近式的改革方式,使国民经济动员系统从低级的封闭结构走向开放、动态、柔性的结构。

国民经济动员制度改革的开放式演进,具体来说,是由两个相互依托的机制组成:一是在国防动员系统内形成的联合动员机制。要强化政府在国民经济动员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各级国民经济动员管理机构职责、人员和工作经费,结合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和军队体制编制调整,落实政府和军队有关部门、行业系统、大型企业单位等方面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职责。二是健全国民经济动员系统与国家应急系统之间的衔接配合机制。在《突发事件应对法》出台后,各级应急体系已经建立并开始运作,要认真研究在资源配置上如何实现平时和战时的共用,在指挥体制上如何实现应战与应急的联动,在能力建设上如何实现战场与市场的兼顾等问题。

国民经济动员制度改革的开放式演进还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逐步完善联动制度,为联动式应急机制运作奠定基础。包括:联合动员会议制度、联合动员情况通报制度、动员资源联合使用制度、动员基本程度和工作规范等等。二是充分发挥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在政府、军队之间的协调功能,无论在应战应急,还是平时服务中,国民经济动员机构都要主动协调,确保动员的有效实施。

猜你喜欢

国民经济动员常态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国防动员歌
音乐迪斯尼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