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浦东党建工作的六大创新理念

2011-08-15毛栋英

党政论坛 2011年3期
关键词:浦东党群开发区

○毛栋英

浦东党建工作的六大创新理念

○毛栋英

自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以来,区委一直重视党建工作理念的创新,每个工作理念背后都有其现实意义,都与当时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状况密不可分,为引领和推动浦东党建实践乃至浦东开发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适应浦东大开发的要求,提出“一流党建促一流开发”的全新理念

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浦东开发的重大决策,这对浦东新区党的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新形势下探索和推进党的建设提供了条件和机遇。1993年新区的首次党建工作会议上提出“充分认识大发展的机遇,努力开创一流的党建工作新局面”,这是第一次提出一流党建的概念。在《浦东新区年鉴(1995)》中提出了“坚持用一流党建带动一流的开发”,这十分明确地指出了党建与开发的关系,后来逐渐把表述为“以一流党建促一流开发”,就更为贴切。所谓“一流”,按照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的第二层意思就是“第一等”。“一流党建促一流开发”则可以理解为通过争创一等的党建水平来指导、推动浦东开发开放的建设,一流党建是一流开发的重要保证。“一流党建促一流开发”理念是贯穿浦东开发开放全过程中最核心、最根本的指导思想。这些年来,浦东就是按照一流党建促一流开发这个重要指导思想做好党建工作,无论是领导体制、组织设置、党员队伍建设还是党内民主建设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浦东开发开放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浦东居民在社会生活中享受到了浦东开发开放带来的成果。

二、顺应新时期开发区建设的实际需求,提出“开发建设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的理念

面对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所有制结构以及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党的工作尤其是开发区党建工作面临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就浦东而言,陆家嘴、张江、金桥、外高桥四大开发区的经济迅猛发展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客观上要求党必须在推进开放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党的组织功能,使其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对党的领导和执政所提出的要求。由此,区委提出要顺应开发区的建设步伐,要求贯彻“开发建设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的党建工作理念,引领和推动浦东的开发建设。这个理念充分体现了党组织要为开发建设服务,党建工作是开发区建设的重要保障。自2000年起,浦东相继成立了陆家嘴、张江、金桥、外高桥四个重点开发区的综合党委,统合指导本区域内的党建工作,并建立了开发区与周边镇联动协调的区域联合党委,真正做到了“开发建设到那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基本形成了覆盖新区的党组织网络。在后来的领导讲话以及表述中,逐渐演变为“开发建设推进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更为贴切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三、围绕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的发展要求,提出“把党组织建在经济社会最活跃的细胞上”的理念

浦东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窗口”、“试验田”,市场经济发育较早,催热了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发展。两新组织的发展已经成为浦东经济社会最活跃的细胞和最具活力的新生力量。为此,区委高度重视两新组织的发展,重视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把党组织建在经济社会最活跃的细胞上”的理念。这个理念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新形势下两新组织无疑是是经济社会最活跃的细胞,党组织要发展要壮大,必然需要在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使我们的党愈加具有活力;二是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不仅仅是建组织这么简单,而是通过建立党组织来正确引导和推动两新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

按照这一理念,浦东先是按照“两稳定一合适”、“行业相近、地域相邻”原则,提出“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党建思路,采取“独立、联合、挂靠、选派、统建”等多种方式,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1999年成立的嘉兴大厦联合党支部首创了“支部建在楼上”的党组织设置模式,后来又通过“布点划片”建立“铁打的营盘”,拓展到“总支建在片上”;并在坚持党建工作“无边界”的原则下,党组织设置突破了单位体制下单一模式,形成了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区域党建工作互联、互补、互动新格局;2003年起,在各开发区、街道社区建立了“阳光驿站”,建立流动党支部;在高知积聚的律师行业、高科技领域,依托行业协会建立了律师党委、归国留学人员联合会党总支,加大党组织孵化和党员发展的力度。近年来又在进城务工人员积聚地,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党员管理机制,逐步形成了以进城务工党员为主体的“新家园”党支部和“新周浦人”党支部。

四、围绕党建凝聚力工程建设,提出“三服务”的理念

随着开发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如何通过转变观念、搭建平台、整合资源等更有效的方式来服务党员和群众已经成为抓好党建工作凝聚力工程建设的一个重大命题。浦东“凝聚力工程”建设是在1994年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的,当时选择了各行业、各条线78个分类试点单位重点进行培育。2003年区委提出了“三服务”的工作理念,即“党的上级组织为党的基层组织服务、党的基层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都为群众服务”,这一理念受到了中央领导和上海市委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2007年市第九次党代会还将“三服务”写入了报告:“探索党的上级组织服务基层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服务党员、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更好地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后来在市委《关于开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健全完善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和机制的意见》中也体现了“三服务”的党建工作理念。在三服务理念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制度覆盖的“三覆盖”党建工作格局,真正服务好基层、党员和群众,达到了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目标。简言之,三服务既是一种工作理念,也一种是活动方式,是三凝聚、三覆盖的前提和保证,是贯穿浦东党建工作全局的重要抓手。

五、围绕党群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出了“社会化招聘、契约化管理、派遣式用工”和“党建工作需要投入”的理念

随着浦东各个领域党建工作的深入推进,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要素——党群工作者,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在编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扩大党群工作者队伍、提高党群工作者的质量,是区委一直在思考的问题。2003年区委正式提出了“社会化招聘、契约化管理、派遣式用工”和“党建工作需要投入”的工作理念,首次争取财政设立基层党建专项工作经费和争取财政出资购买党务工作岗位,面向全国公开招聘7名专职党群工作者,通过员工派遣的形式,分别派遣到四个开发区综合党委,专门从事开发区党建工作和由开发区综合党委承担的园区公共事务管理工作。同时,推动专职党群工作者从开发区向社区、片区、楼宇及党员服务机构等更多领域拓展,扩大专职党群工作者的覆盖面。2004年结合事业单位用人体制改革,率先采用编制置换岗位的办法,为新区党员服务指导中心(阳光驿站)公开招聘3名专职党群工作者,所有工作人员同样采取“社会化招聘、契约化管理、派遣式用工”办法配置,委托人才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招聘的人员都不具有事业编制身份。2005年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需要,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招聘19名社区专职党群工作者,充实到各街道、镇和开发区。这种工作理念和用工方式,在管理方面更加灵活有效,党群工作者的来源更加多样,为开展党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六、着眼开发建设大局,提出“廉政也是重要投资环境”的理念

浦东开发开放建设离不开良好环境的营造,这里主要包括政策、人才以及制度等方面的环境要素,其中政府的效能以及领导干部的廉洁也是非常重要的环境。浦东开发初期就提出了“廉洁、高效、公正、优质”的“八字承诺”,大力宣传“浦东精神”。为了防止政府干部以权谋私,设置了三条“高压线”:任何领导干部,个人不准擅自定低价,不准擅自决定对个别项目的政策优惠;任何领导干部,个人不准决定工程发包;任何领导干部,不准在征地、动拆迁中利用职权为亲属好友从中获利,并提出了“勤政廉政也是投资环境”的理念,后来逐渐表述为“廉政也是重要投资环境”,更加突出廉政的重要性。在随后的开发实践中,新区一直遵循“廉政也是重要投资环境”的理念,按照“腐败隐患暴露在哪里,廉政防线就修筑到哪里”要求,专门设置了两道“防火墙”,即任何开发公司负责人不准擅自决定公司的资金拆借,不准擅自以公司名义为他人做资金担保。同时,加强干部作风养成教育,推进权力的公开透明运行,完善预警发现、党风廉政状况测评、电子监察三项制度,扎实推进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和职务犯罪预防工作。2005年,针对党内纪委监督存在的同级监督难的问题,在川沙新镇试行纪委派驻制,探索实行党内自我监督与组织检察监督相结合的新机制。从而保证了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党校)

(责任编辑 谭 力)

猜你喜欢

浦东党群开发区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新形势下油田党群工作思路的探索和研究
三十年的浦东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党群工作
“三不”工作:打造人民调解浦东模式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党群工作
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以南昌高新开发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