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范式的形成

2011-08-15王蔚莲徐晓明

党政论坛 2011年3期
关键词:学习型范式党组织

○王蔚莲 徐晓明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范式的形成

○王蔚莲 徐晓明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范式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目前尚无现成模式可供借鉴。客观地讲,由于每个党组织所在单位和部门的性质、承担职责任务、人员组成情况都各不相同,因此,也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是,高校各级党组织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许多成功的典型。这些典型为我们的创建活动提供了范式。我们认为,对学习型党组织范式的理解应当是“大体则有、定体则无”。范式研究的根本意义在于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形成条件、成功要素和实现路径提供基本分析,希冀对高校学习型党组织范式的创建能够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范式形成的条件

1.领导坚强有力是形成范式的前提条件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重,既包括校、院两级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又包括基层党支部层面组织的党员学习等,因此,要创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前提条件是领导必须坚强有力。校党委、院党委(党总支)和各基层党支部书记作为所在党组织的“班长”,必须对本单位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高度重视,要充分认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战略意义和深刻内涵,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切实担负起重要的领导职责。

领导坚强有力,除了思想上重视,还必须在措施上加以保证和落实。高校各级党组织“一把手”要把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订切实可行的总体规划,并建立起“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力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尤其要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作用和力量,通过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教育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

领导坚强有力,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要求,那就是高校各级党组织“一把手”的以身示范,带头学习。高校各级党组织“一把手”不仅要争做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的表率,而且要成为班子学习的策划者和组织者,真正起到灵魂和核心的作用。

2.上下达成共识是形成范式的基本条件

正如共同愿景是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特点一样,高校各级党组织上下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对于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范式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校党委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核心,起着“发动机”的作用,因此,党委成员能否统一认识关系到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活动能否真正启动。其中,校党委理论中心组更要在创建活动中发挥理论先导的作用,真正成为创建活动的示范者和推动者;学院党委(党总支)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如果中层领导干部认识能够到位,那么,整个创建活动就会比较扎实。学院党委(党总支)应将党委的目标要求与本学院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扎实推进者。基层党支部书记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者,在形成组织共同愿景、增强组织凝聚力从而扎实开展学习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广大党员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主体,只有党员个体充分认识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目的和意义,个体参与学习的内生动力真正得到激发,自觉地将个人学习与党组织的整体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将党组织的要求变为自己的行动。综上所述,在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学校党委、学院党委(党总支)、基层党支部和党员个体,这四个层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四个层面达成统一的思想认识,是形成范式的最基本条件。

“上下达成共识”要求高校各级党组织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必须十分重视学习氛围的创设,在党组织内部形成崇尚学习、激励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广大党员学有方向、赶有目标、比有尺度,从而更好地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3.整体系统规划是形成范式的必要条件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一般的学习活动不尽相同,具有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它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一个培育、指导和发展的过程,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

从纵向看,无论是校级中心组、院级中心组还是基层党支部的学习,都需要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多方面进行详细周密的规划,以更好保证学习的科学有效。特别是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应该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那么这个“引领”作用的发挥需要制定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的实施方案;需要选择既满足整体要求,又尊重个体需求的学习内容。具体而言,安排好校级中心组的理论学习是搭建整个学习平台的关键。重点要制定好每年度的学习计划安排;二级学院中心组要在参考校级中心组学习安排的基础上,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细化学习安排,有计划地组织好自身学习;在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示范作用下,党支部要集中安排好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通过各个层面的细化落实,使得全校上下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从横向看,创建学习型党组织需要加强机制和制度的规划与落实。要进一步健全建立党员个人自学、调查研究、学习成果转化等制度,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切实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与此相配套的还要根据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各项要求,制定一套符合实际的定性定量的标准。设定标准既要定性,也要定量。比如学习内容的定性与定量,从定性来说,就是要规定看什么,推荐规定必读书目。从定量来看,要有个人自学、深入基层调研、集体研讨时间等量的规定。标准的制定还要将统一与分类相衔接。既要根据中央精神作统一的安排部署,也要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党组织以及不同岗位党员干部的特点,分层、分类制定标准。

二、成功范式的要素

1.提出问题的针对性

提出问题的针对性,主要解决“为什么学习”和“学习什么”的问题。强调问题意识,这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功范式的基本要素之一。借鉴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成功经验,无一不是根据全党面临的挑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选择学习内容。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形成共识,并在学习中形成决策,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提出问题具有针对性,既不能迷信书本,也不能完全依赖中央文件。问题的获得离不开丰富的实践和广大群众。高校各级党组织必须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校、院系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避免学习内容缺乏针对性。学校党委和学院党组织必须认真分析本单位的发展重点,发现制约和影响发展的瓶颈问题,并将此列为学习的主题,努力创建“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平台。二是要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党组织面临的问题结合起来,通过组织有效的学习,在破解发展难题上取得实际成效。三是要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广大师生员工的需要结合起来,着眼于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关注民生、体察民意,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让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提高服务师生员工的意识和能力。

2.激发探究的积极性

激发探究的积极性,即激发党员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探索问题的积极性,犹如科学家以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一样,让党员个体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技能以及科学的思维方式。作为高校党组织建设的成功范式,它应该集自主性、实践性、过程性、开放性于一体,是一个有利于激发党员个体学习积极性的组织,党员以饱满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并积极开展思索,从而不断获得提升。

党组织必须将充分调动党员探究的积极性放在重要位置。高校党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知识层次高,思辨能力强,眼界思路开阔,因此,他们更加渴望能在学习中激发积极性,而不是被动地灌输。有些高校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改变由党组织单向决定学习内容的传统做法,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顾及党员个体的差异性,并就党员关注的、思考的和有兴趣的问题,组成若干学习研讨小组。由党员自行选择参与,并就需要研讨的问题选择学习内容,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不仅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而且激发了党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此外,学习内容由“大锅饭”到“自助餐”的转变、学习方式从“填鸭式”到“菜单式”的转变,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课题研究等学习方法的广泛运用,也都极大地激发了党员探究的积极性。

3.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问题学习的自觉性,其根本目的在于切实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举措。要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使党员干部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从而更好地推动本职工作,这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最终目标之一。因此,高校各级党组织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应该将增强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要在学习中增强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必须注重“研讨”的重要作用。要提倡研究式学习、开放式学习、互动式学习和网络式学习等不同的学习方式,使更多的党员个体在学习中思考,在相互交流中提高,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本领。使党内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4.集思广益的综合性

集思广益的综合性,即在学习型组织中要发挥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的优势,最终实现集中大家的智慧,推动集体共同进步的目标。

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最高层次。经过前面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到激发党员个体探究的积极性,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需要突出团队综合思考的能力,经过团队互相启发、互相完整的综合思考,最终得以较好地解决问题。中办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强调,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营造宽松环境,尊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首创精神,其实就是体现了集思广益的要求。

集思广益的综合性,要求各级党组织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党员个体;集思广益的综合性,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建立健全党员服务机制,进一步密切党群和干群关系;集思广益的综合性,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加强党内民主建设,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内营造民主协商的良好氛围,健全民主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党员参与基层组织建设的水平。

三、构建成功范式的路径

1.以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内容为前提

高校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内容的优势。首先,高校知识密集,学科门类齐全,既是理论碰撞、思想交流的前沿阵地,又是社会新思想、新理论、新观念的发源地和集散中心,具有明显的知识优势;其次,高校人才云集,具有数量保证、质量优良的师资队伍,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高校可以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第三,高校信息聚集,且传播渠道多,传播速度快,丰富的图书资料、先进的仪器设备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外,高校中的校园网络平台、广播台、校园视频、校报、学报、宣传橱窗等舆论宣传阵地,也为高校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供丰富的舆论资源。因此,高校党组织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特殊资源,实现各类资源的有机整合。

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还要在丰富内容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理论创新。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是学习型党组织的本质特征,也是与一般学习型组织的本质区别。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在坚持科学理论武装的过程中,努力发挥理论创新的作用。

2.以创新的方式方法来推进

高校党组织的类别十分多样,除了校党委、学院党组织和党支部三级党组织之外,在党支部这个层面,又有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按党员所属的学科来划分,既有文科党组织又有理工科党组织,此外,还可以按照课题组、创业团队等划分。因此,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必须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结合各院系、各类别党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采取不同的措施,从而保证学习的实效。同时,要重视学习形式和学习载体的创新。形式上,要倡导更多的团队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型学习,特别要重视“专题调研和研讨”这一方式,并将此贯穿学习的全过程;载体上,要充分挖掘网络、影视传媒、社会实践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从而更好地调动党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方法和载体的创新中,要特别注重党员干部学习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思考力、分析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的提高。

3.以健全的机制制度作保证

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离不开健全的学习机制和学习制度。机制上,要建立健全学校党委和二级学院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领导小组,以加强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领导。制度上,加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学习和教育方面的优势,建立健全集体学习、个人自学、调查研究、岗位培训、主题教育、学习考核和成果转化等制度,要进一步将各级党组织在实践中创造的新做法和新经验,及时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使各项制度相互衔接协调,做到既有“规定动作”又有“自选动作”,既有“必修课”又有“选修课”。同时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学习考核制度,明确规定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学习教育时间、内容、目标和责任,把学习态度、学习精神、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效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4.以浓厚的文化环境为烘托

高校是汇聚人才的高地,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内涵。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环境是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路径。大学文化从本质上说是崇尚学习、崇尚创新的文化。高校开展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既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要始终围绕高校的基本任务,弘扬育人的主题,抓住教学科研的主线,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要带动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团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让更多的师生员工参与进来,共同打造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创建中,要认真总结基层的新鲜经验,重视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用典型说话,用典型引路,以此推进校园风气和文化环境的进一步提升。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科教党校、上海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张 敏)

猜你喜欢

学习型范式党组织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清华党组织公开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