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通用汉字字体的差异探讨
2011-08-15邹小平
邹小平
(九江学院外语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中日通用汉字字体的差异探讨
邹小平
(九江学院外语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中日两国通用汉字字体有较大的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多。文字自产生之日起,就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随着语言中新词的不断产生,新字不断出现;随着书写习惯和书写工具的改变,文字的形体和字体也有很大变化。文章主要探讨中日汉字在字体上存在的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和背景。
日本汉字;中国汉字;汉字字体
(一)中国汉字的简化和整理
1.汉字的简化
1964年2月我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印了《简化字总表》。1986年重新发表时,对个别简化字做了调整,调整后的《简化字总表》共收简化字2235个。《汉字简化方案》对汉字的简化方法,可归纳为如下几种:
(1)省略:声(聲)虽(雖)际(際)
(2)改换声旁:优(優)种(種)洁(潔)
(3)草书楷化:东(東)长(長)专(專)
(4)换用简单的符号:难(難)戏(戲)赵(趙)
(5)同音近音代替:谷(榖)丑(醜)姜(薑)
(6)采用笔画少的会意字:灭(滅)尘(塵)笔(筆)
(7)另造:丛(叢)关(關)态(態)
2.汉字的整理
汉字的整理可以指对字量、字形、字音、字序等几个方面进行整理,也可只指对字形的整理。新中国建立以来,在汉字整理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主要有:
(1)整理异体字。异体字指的是音义相同而形体不同的一组字。如:够和夠、床和牀、窑和窰、窯等。这是因为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在最初记录某个词时,创造、使用了不同的汉字。由于这些字的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只是形体不同,所以异体字的存在只会增加学习的负担,没有什么积极作用。虽然在使用过程中已自然淘汰了不少,但为了促进汉字规范化,1955年12月,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表内收异体字 810组,共1863字。经过整理,保留810字,停止使用1053字。例如(括号内是停止使用的):布(佈) 杰(傑) 笋(筍)痴(癡) 巨(鉅) 泪(淚)脉(脈) 韵(韻) 挂(掛)猫(貓) 周(週) 迹(跡蹟) 升(陞昇) 注(註)
(2)整理印刷字体。印刷体主要有宋体、仿宋体和楷体三种。宋体字多保留篆书或隶书的痕迹,和仿宋体、楷体不尽相同,如:教、逾、益、兒、内、羽、青、為、縣、鄉。即使是同一体式,也有很多同字异形的,如:敘敍叙、別别、羨羡等。为了克服这种分歧,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65年联合公布了《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以求整理印刷字体。《字形表》规定了6196个通用汉字的字形、笔画数和笔顺,确定了铅字字形的规范。这次整理印刷字体的目的是:为了使汉字印刷体的字形趋于统一,笔画结构力求与手写楷书一致,以减少初学者阅读和书写的困难。人们习惯上把《字形表》中的字形叫新字形,《字形表》公布以前使用的与《字形表》不同的字形叫旧字形。如(括号内的是旧字形):角(角) 吴(吳) 直(直) 骨(骨) 吕(呂)
(二)日本汉字的简化和整理
1.汉字的简化
日本对汉字的简化,其方法和我国的大同小异,大致可分为同声代替,同义代替,草书楷化,采用古体,更换、简省偏旁,保留轮廓,记号代替等。
(1)同音代替。在不引起意义混淆或误解的前提下,用一个笔画少的字,或用一个笔画多而常用的字,代替一个或几个同音或音近的字。例如:“稀”作“希”,“悻”作“幸”,“焰”作“炎”,“聯”作“連”,“燈”作“灯”,是以笔画少的代替笔画多的字。而“汎”作“範”,“昏”作“混”,“抒”作“叙”,“叉”作“差”,是以笔画多的字代替笔画少的字,不过,前者占绝大多数,后者只占极少部分而已。日本采取这种方法,大大减少了汉字的数量,达到了限制汉字的目的。
(2)同义代替。以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另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就是同义代替,例如:“必須”改为“必要”,“瀆職”改为“汚職”,“元旦”改为“元日”,“誕辰”改为“誕生”,“謙遜”改为“謙虚”,其中“須、瀆、旦、辰、遜”是笔画多而又相对使用较少的字,所以就改用笔画少而常用的“要、汚、日、生、虚”。同义代替和同音代替一样,被代替的字,尽量淘汰不用,它的字义已由代替字兼任了,所以代替字的意义就扩大了,这也是精简汉字数量和限制汉字数量的一个方法。
(3)草书楷化。中国的草书始创于汉代,盛行于东晋。草书不但笔画钩连,字间钩连,而且形体高度简化,这样才能写得快。它一般保持了原字的轮廓,所以一般草体字不难辨认。那些被大家熟悉的草体字,把它的连写笔画断开,改为楷书的点、画,这样的简化字叫“草书楷化字”。如:“楼”代替“樓”,“寿”代替“壽”,“装”代替“裝”,“浅”代替“淺”,“変”代替“變”,“径”代替“徑”,“児”代替“兒”字等。
(4)采用古体。汉字简化字古已有之,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某些通行的汉字若繁简并存时,就采用其中历史上一直通用的,笔画简单的字作为正体字,例如:“処、戯、乱”等。
(5)更换、简省偏旁。和我国的简体字一样,日本的这一类字多属形声字,要更换的偏旁,多属声符,用一个笔画较少的字,更换原字中笔画较多的形符或声符。例如:
①尺(睾):択(擇)、沢(澤)、釈(繹)
②旦(詹):担(擔)、胆(膽)
③正(登・徴):証(證)、症(癥)
④丁(登・聽):灯(燈)、庁(廳)
⑤知(疑):痴(癡)
此外,把原有的汉字,省去部分结构或笔画,这类汉字的简化方法,也和我国一样,有的省略一边或一角,有的则省略内部、省略中间或重复部分,例如:
①省一边:条(條)、県(縣)、余(餘)、余(豫)
②省一角:価(價)、随(隨)
③省内部:圧(壓)、応(應)
④省中间:芸(藝)、恵(惠)
⑤省重复部分:畳(疊)、糸(絲)、虫(蟲)
(6)保留轮廓。保留原繁体字的大致轮廓,省去其中复杂的笔画,以简略笔形取代原字,其中,有的是整体轮廓化,有的是部分轮廓化,有的则是由草书楷化而成,简化后的轮廓字,与繁体字的外貌相似,而笔画简单明了,容易辨认,也易书写。
①整体轮廓化:尽(盡)、麦(麥)、画(畫)
②简化左边:拝(拜)、鶏(鷄)、帰(歸)
③简化右边:験(驗)、仮(假)、滝(瀧)
④简化上部:豊(豐)、帯(帶)、斎(齊)
⑤简化下部:霊(靈)、壱(壹)、実(實)
⑥简化内部:気(氣)、囲(圍)、関(關)
(7)符号代替
2.规范汉字字形
日本汉字和我国一样,长久以来存在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同一个汉字,形体往往不同。这不但表现在手写体和印刷体上,就是同为印刷体有时也各不相同。日本规范汉字形体的方法大体有以下几种:
(1)采用手写体或接近手写体的字形。有些字若照印刷体书写,不但繁难,而且不美观,所以人们就略为变换笔形,以简单的笔画书写,例如由“廿”字头改为“艹”字头后,可以省一笔,“難”也就改为“難”;从“爫”改为撇刀头“ク”,可省两笔,“爭”也就改为“争”;“乘”改为“乗”,省一笔;“愒”改为“掲”,省一笔等。
(2)采用楷书体字形。日本的汉字大致可分为宋体、明朝体、楷体和黑体,但一般多用明朝体和宋体。这是因为宋体和明朝体的特点是字形端正,笔画均匀,形款整齐。但有些字和楷书有些差别,有些则不符合手写的习惯,相比之下,楷书较容易书写,所以就把一些繁杂的笔画,改为楷书的形式,使字形更加规矩漂亮,书写方便。例如“辶”代替 “辶”,可省一笔,“辺、逃”就是如此;“示”改为“ネ”,类推的字有“礼、社”;“皀”改为“艮”,可类推出“即、概”。
(3)采用连笔组合的字形。由许多汉字的笔画,由于分笔或连笔分不清,容易发生混淆,往往在印刷体中是分笔,手写时却成了连笔,为了简化起见,这些字就采用连笔组合。如“黑”改为“黒”,“每”改为“毎”,“柬”改为“東”,都是把原来的两点连成了一横。
(4)省略容易遗漏的笔画。许多汉字在书写时,有的笔画往往遗漏而造成错字或别字,日本在简化汉字时就把这些容易被遗漏的笔画加以省略,如“犬”省去右上角的点,变为“大”,“戻、器、臭”等字都是如此;“广”省作“厂”,例如“蔵、臓”等;“犮”省作“友”,如“抜、髪”等。此外,“德”省作“徳”,“隆”省作“隆”,“盜”省作“盗”,“逸”省作“逸”,“微”省作“微”,“滯”省作“滞”等。
(5)为统一偏旁而增加笔画。在日语的汉字中,有些为了统一偏旁,在规范字形的时候,宁可选取笔画多的字,以减少偏旁的分歧。例如某些从水的汉字,有的作两点水,有的作三点水,字形有异,字义却相同,为了统一偏旁,就规范为三点水,例如“涼、沖、決、浄”等。因为“吵、妙、抄、沙”等字的偏旁作“少”字边,为了统一起见,“步、涉、陟”等字的偏旁也规范为“少”,成为“歩、渉、渉”,各增加一笔。
摘 要:传统的数学组卷、阅卷以及试卷分析主要包含教师自行网络搜索试卷、自行编辑试卷、手工阅卷、人工统分、机械化讲评。应用智学网可通过网络系统组卷、网上阅卷、系统自动统分并自动生成校级报告、班级报告、教师报告以及学生报告。大幅度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同时让学生直观了解自身不足以及自己的考试成绩、优势科目、薄弱科目、知识点漏洞。
(三)中日通用汉字字体的差异
众所周知,日本的汉字是从我国传入的,以后由于两国所处的环境不同,中日汉字的字形就出现了差异,而且中日两国都对汉字进行了简化和整理,虽然采用的方法类似,但因为各自国情不同,简化的范围、对象及速度都有所不同,因此使一些原来字形相同的汉字也出现了差异。所以,必须正确识别中日通用汉字的形体,区分两者的不同。
1.简化字体的差异
(1)我国有些汉字简化了,而日本与之相对应的汉字尚未简化。这类汉字很多,我们先来看看偏旁,我国独立不成字的14个简化偏旁,有一大半在日本是未简化的,而这一部分偏旁在日语中运用极广(前面是我国汉字,后面是日本汉字)。
计记订讨设证评-計記訂討設証評
饥饮饰饱饲-飢飲飾飽飼
汤场杨肠扬-湯場楊腸揚
纪级红约纺终细-紀級紅約紡終細
坚竖监贤肾紧-堅竪監賢腎緊
织职识-織職識
针订钓钧钝铅-針釘釣鈞鈍鉛
以上7个偏旁,我国现在采用的是简化后的偏旁,而日本则使用简化前的偏旁。
译泽择释驿-訳沢択釈駅
学觉-学覚
劳荣营莺萤-労栄営鴬蛍
轻径茎经-軽径茎経
变弯蛮奕恋-変弯蛮奕恋
涡埚祸-渦堝緺禍
监览鉴-監覧鍳
以上7个偏旁,中日两国都进行了简化,但简化方式有所不同。
此外我国的《简化字总表》中还有 132个可作简化偏旁的简化字(其中有少数是日本新字体中不包括的字),在日本新字体中很多都没有简化。
爱―愛 贝―貝 笔―筆 仓―倉 产―産 长―長
车―車 东―東 动―動 队―隊 风―風 冈―岡
华―華 监―監 见―見 荐―薦 节―節 进―進
上面有很多也是在日本新字体中也常用的偏旁,如“貝、長、車、風、門、頁”等。
我国《简化字总表》中352个不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其中一部分是日本新字体中没有的字),在日语中也有很多是不简化的。例如:
报―報 币―幣 标―標 补―補 厂―廠 彻―徹
尘―塵 惩―懲 冲―衝 丑―醜 础―礎 丛―叢
导―導 邓―鄧 敌―敵 淀―澱 电―電 夺―奪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同音替代的一些字,如:复(復・複)、获(獲・穫),蒙(曚・濛・懞),在日语中既没有简化,也不能同音代替。日本现行的新体字中没有“懲、驢、鬱”等字。
(2)日语中简化了,而我国对应的汉字尚未简化。这一类字不多,除了极少数字之外,一般都没有简省笔画,正因为如此,这些汉字值得注意。例如(前面的是日本汉字,后面的是我国汉字):
恵―惠 徳―德 黒―黑 蔵―藏 壌―壤 黙―默
勤―勤 稲―稻 酔―醉 缶―罐 収―收 仏―佛
拝―拜 仮―假 器―器 微―微 焰―炎 渇―渴
上面的“德”去掉中间一横,“黑”把两点简省为一横,“勤”去掉一横,“器”去掉一点,“藏、壤、稻、渴”改变一部分形体等,这些简化都具有派生性。如“隆;毎、海、梅、贈;漢、難、謹;逸、抜、掻;臓;譲、醸;陥;喝、褐”等。
(3)对同一个汉字,中日两国都作了简化,但简化的方式不同。例如(括号内前面的为我国现行汉字,后面的是日本汉字):
殘(残・残) 氣(气・気) 廣(广・広) 澤(泽・沢)單(单・単) 徑(径・径) 處(处・処) 應(应・応)
2.异体字整理的差异
我国汉字自古以来异体字就很多,有时日本采用的汉字是我国的异体字。有些异体字,我国统一为一个字,而在日本却区别使用。如“并(併・並)、娘(娘・嬢)、果(果・菓)、棋(棋・碁)、周(週・周)、志(志・誌)”;我国选用了意义更广的字,如“托(託)、采(採)、炮(砲)、游(遊)”;我国采用了历史较久的字,主要是为了统一偏旁,如“强(強)、收(収)、效(効)”;我国按照形声字的组合规律,选用声符更为接近的字体,而日本除了惯用的“恥”之外,则选用符合日语读音规律的汉字,如“韵(韻)、姊(姉)”;我国采用了笔画少的简易汉字,如“挂(掛)、杰(傑)、异(異)、吃(喫)”;中日两国各自选用了惯用字体,如“脉(脈)、赖(頼)”;在没有意义分歧的情况下,我国尽量采用两点水,而日语多为三点水,如“冰(氷)、凉(涼)、决(決)、减(減)”。
3.印刷字体整理的差异
上面已经提到中日两国都本着印刷体和手写体的一致性,对字形进行了整理,这些中日新体字有一致的,但不同的地方也很多。
(1)中国简省、连接,延长或缩短笔画。
宫―宮 换―換 差―差 鬼―鬼 象―象 敢―敢 骨―骨
角―角 别―別 灰―灰 污―汚 才―才 改―改 晚―晩
(2)日本调整了笔画或笔画的长短等。
契―契 叫―叫 派―派 旅―旅 舍―舎 包―包 春―春
海―海 黑―黒 拔―抜 画―画 步―歩 所―所 册―冊
我国统一用斜点,日本则既有竖点,又有横画和斜点。
凉―涼 产―産 库―庫 言―言 今―今 户―戸 主―主
(3)中日两国都调整了偏旁和部首,但调整的方式不同。
吳(吴・呉) 默(默・黙)
(四)结束语
本文首先从中日汉字各自简化的方法,汉字的整理方法入手分析,进而分析日语的汉字和中国的汉字由于上述简化和整理的方法不尽相同而导致汉语的汉字和日语的汉字在最终的字体的不同点。在简化的不同点上,存在着汉语的汉字简化了而日语的汉字很多没有作相应简化;也存在相反的情形:日语的汉字简化了而汉语的汉字没作相应简化,在字体的整理上,存在异体字整理的差异和印刷字体整理存在的差异。
[1] 黄来顺.关于中日汉字词的差异及其交流[J].外语研究,1994,(03).
[2] 陈饴媛.中日汉字字形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7.
[3] 徐灿.中日汉字词比较[D].西南大学,2006.
[4] 李莉.关于日语词汇中的汉语词[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8,(01).
[5] 邹文.日语汉字词与汉语相关词汇的对比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
H12
A
1008-1151(2011)06-0240-03
2011-03-20
邹小平,九江学院外语学院教师。